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中國同日本的經濟之戰,傳來好消息。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58.1%。而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日本一季度汽車出口量為95.4萬輛,同比增長5.6%。
別小看這11.6萬輛的差距,一旦被中國超越,后邊必然一路絕塵。
自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超過德國,到今年再超過日本,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有人說,要在汽車領域戰勝日本,那是白日做夢。對于這一點,無需反駁,因為,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客觀來講,日本在汽車領域還非常厲害。日系車占據全球市場的30%左右,曾經位居世界汽車產業第一位。
但是,從今年開始,這個世界第一就要易主了。
中國汽車之所以能彎道超車,背后的原因在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增長的主力軍。
有人說,日本的新能源汽車難道還比不上中國嗎?
還別說,真比不上!
在這里,子稻同大家分析一下中國汽車戰勝日本汽車的兩大原因:
第一,日本車企的固步自封。
今年4月份,豐田汽車新任社長佐藤恒治在媒體交流會上承認,在純電汽車的開發上失敗了。
豐田汽車將重新思考業務結構,并在中國建立全新的研發體制以扭轉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頹勢。
一步錯,步步錯。
這就是日本汽車的現狀。
最近,日本有個點評汽車的視頻很火。
車評博主名叫河口學,在日本非常有名。
這次來上海參加車展后,大受刺激。回到日本,在節目上表示,對日本汽車,失望至極。
他說,日本車企的展臺根本沒人,太寂寞了!
至于原因,他說:日本的概念車,還沒中國的量產車像“概念車”!
最后,河口學哀嘆:日本汽車同中國汽車的差距,已經大到很難追上的地步。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中國車企展出的量產車,比日本的概念車還更像概念車,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日本的概念車已經落后中國的量產車3到5年以上!
一步跟不上,步步落后于人。
那些還狂吹日本汽車如何先進的,該醒醒了。
數據不會騙人。
河口學滿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恰好也印證了豐田汽車新任社長佐藤恒治的結論和擔憂。
第二,日本造假滲透全行業。
如果說日本車企的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最終導致被中國車企反超的話,那么日本全行業的造假,才是日本車企沉淪的關鍵。
日本制造其實早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如,日本制造業巨頭川崎重工對外承認,旗下子公司存在多項質檢造假行為,有的已持續近40年時間!
如,大名鼎鼎的神戶制鋼有著超過30年的造假史,小林制藥造假,日立生產的列車車廂在英國被發現底部存在裂縫......
如,三菱汽車因尾氣排放設備造假,向德國繳納了巨額罰款。
如,三菱電機公司再一次公開承認其生產的變壓器有3384臺數據存在造假。
知道這些變壓器都用在哪里嗎?很多就是日本的核電站!據統計,至少有9家核電站的運行因此受到影響。
變壓器能造假,鋼材也能造假......由此可以想象,福島核泄漏之后,日本為何總是不解決問題,卻一反常態的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歸根結底,還是各方面造假太多,窟窿太大,堵都堵不住。如果如實地公開核泄漏調查數據,日本產品造假現象會讓全世界驚掉下巴!與其自己打臉,不如用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來轉移世界的關注點。
數據顯示,日本在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中,60%以上是汽車和汽車配套企業。然而,日本汽車配套企業的造假,早已名滿全球。
去年,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曙光制動器工業株式會社就曾對外承認超過11萬件產品的數據經過篡改和編造。
正所謂,不作死,不會死。
所以,日本汽車產業的衰退,只是時間問題。
日本有工匠精神嗎?
不,日本只有“躬匠精神”!
長期以來,說起“日本制造”,都是“質量好”的代名詞。如今,子稻認為中國制造正在打敗日本。
雖然很多人還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哈日、精日群體。事實上,中國制造已經開始席卷日本。
給小伙伴看一組數據。
這是日本2022年4月暢銷排行榜前15名的電視型號。
從品牌上看,中國品牌TCL的一款電視銷量第一,海信的排在第四和第十。
估計大家還不知道,中國品牌的電視機已經攻進日本本土了,而且,還成為日本最暢銷的品牌。
這份排行榜最有趣的是,拿下5個排名的 TVS REGZA品牌,其實就是已經被海信收購的東芝電視。目前在日本經營的REGZA品牌,屬于中國企業資產。
另外,夏普電視也已經被鴻海收購,實際上成了中國臺灣省的品牌。
我們再看上榜的六個品牌,目前只有排在尾部的松下和索尼,還算是日本本土的品牌。
看到這里,估計顛覆很多人的印象。
沒錯。中國家電品牌不僅在中國市場打贏了日本品牌,還反攻日本本土,成為日本頂部的暢銷品牌。
對于這一點,忍不住要為中國家電企業,點個大大的贊!
日本這個國家,向來是畏威而不懷德,有小禮而無大義。
如何徹底打敗日本?
很多精日分子會惡狠狠地說,再過800年,中國也追不上日本。
事實上,對于這個問題,如果放在明朝之前的任何朝代,從來就不是問題。
那時候的日本,只有匍匐跪拜的份。
從明治維新至今短短150年,對比璀璨的華夏文明,不過是歷史長河的一點漣漪。
在子稻看來日本的強盛是短暫的、偶然的,是在英國、美國扶持下,用來制衡中俄的。
而中國的強盛則是必然的、長期的,衰敗才是偶然的、短暫的。一旦中國實現復興,下跪朝拜才是日本應有的姿勢。
給大家看一張中日歷年GDP對比圖,見證一下中國之騰飛!
GDP如此,汽車出口亦是如此。
對于一個島國而言,擊垮日本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從經濟上碾壓它。
日本雖然在半導體材料、光學、醫療設備等細分領域做的也不錯,但是產業規模太小,難以挑大梁。
事實上,只有汽車產業才是事關日本經濟生死的命門。
我們再看,在手機、互聯網、通訊、家電、汽車世界產業5大領域中,日本還占有哪些席位?
有手機嗎?沒有。
有互聯網嗎?沒有。
有通訊嗎?沒有。
有家電嗎?沒有。
如今只剩下汽車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既然汽車就是日本的產業之王,子稻認為只要中國能拿下汽車制造世界第一,就能徹底打掉日本的底氣。
可以預見,在新能源領域,保守、固執、傲慢的日系汽車將如同家電、手機一樣,必然再次敗北。
失去汽車產業的日本,將徹底失去未來!
中國終要恢復歷史的常態,匍匐腳下才是日本應有的狀態!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