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深度解讀中國對臺海主權聲明的歷史邏輯與戰略意志
不知道鐵子們有沒有注意到,2025年3月10日,中國國防部以空前強硬的姿態宣布“臺灣海峽不存在國際水域,已納入中國軍事管轄范圍,任何外國艦艇未經中方批準不得通行”。
這一聲明不僅是對國際法的權威詮釋,更是中國打破西方話語霸權、重塑臺海秩序的歷史性一步。
一、法理破局:臺灣海峽“國際水域”神話的終結
1. 國際法框架下的主權主張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領海基線外12海里為領海,200海里內為專屬經濟區。臺灣海峽最窄處約130公里,兩岸均屬中國領土,因此整個海峽水域均在中國主權覆蓋范圍內,不存在任何“國際水域”的模糊空間。中國此次聲明精準切割了西方長期混淆的“航行自由”與“軍事挑釁”邊界,明確商業航行自由不受影響,但外國軍艦必須申請許可,完全符合國際法原則。
2. 歷史主權的法理鐵證
從元代(1271-1368年)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光復,中國對臺灣及海峽的主權具有連續且完整的法理鏈條。《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均明確臺灣歸還中國,而美國1950年單方面提出的“臺灣地位未定論”從未被聯合國承認。此次聲明正是以歷史鐵證回擊外部勢力的“法律操弄”。
二、戰略亮劍:軍事管轄背后的三重博弈
中國此次聲明絕非簡單的外交表態,而是統籌軍事、外交、法律的多維戰略行動,直指臺海博弈的核心矛盾。
1. 對“臺獨”勢力的斷崖式施壓
民進黨當局近期頻繁挑釁,如2025年3月8日公然宣稱“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并狂砸數百億美元購買美國武器“以武謀獨”。中國將臺海納入軍事管轄,意味著解放軍可依法對臺當局艦機實施攔截、驅離甚至扣押,徹底粉碎其“海峽中線”幻想。
2. 對外部干涉的“紅線封鎖”
美國、日本等國長期以“自由航行”為名派遣軍艦穿越臺海,例如2025年2月美軍“約翰遜”號驅逐艦與加拿大“渥太華”號護衛艦的聯合挑釁。中國此次聲明將此類行為定性為“侵犯主權”,授權解放軍采取包括實彈警告、電子干擾、海空攔截在內的反制措施,實質形成“外艦過航即觸發軍事反應”的威懾機制。
3. 對國際航運的精準切割
臺灣海峽承擔全球40%集裝箱運輸量,是東亞至歐洲的“海上生命線”。中國特別強調“商業通行不受限”,既保障全球經濟命脈,又孤立美日軍事挑釁,凸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戰略智慧。
三、歷史必然:從“常態化巡航”到“法理化管轄”的質變
自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中國逐步強化對爭議海域的實際控制,而此次臺海聲明標志著主權主張從“行動宣示”向“法律固化”的升級。
1. 軍事部署的“硬支撐”
東部戰區已在臺海周邊部署“殲-20隱身戰機+055型萬噸驅逐艦+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三位一體打擊體系,并常態化組織跨海峽奪島演練。2025年3月解放軍62架次軍機應對美艦過航事件,更彰顯“敢戰能戰”的實力。
2. 統一進程的“加速度”
對比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刪除“和平統一”表述,此次臺海軍事管轄聲明進一步釋放“非和平手段合法化”信號。中國正通過法律、軍事、經濟多維度壓縮“臺獨”空間,為終極統一鋪路。
四、全球沖擊波:誰在顫抖?誰該清醒?
中國聲明引發國際社會強烈震動,但其本質是對霸權邏輯的正當反擊:
美國: 第七艦隊宣稱“繼續捍衛航行自由”,但2025年3月12日美軍P-8A偵察機繞飛臺海時罕見避開中方領空,暴露紙老虎本質。
日本: 曾叫囂“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但其新版《防衛白皮書》悄然刪除相關表述,顯見對華挑釁成本已超出承受能力。
臺灣同胞: 島內民調顯示,72%民眾反對“以武拒統”,大陸惠臺政策與軍事威懾的“軟硬兩手”正推動民心向統。
結語:臺海新秩序,中國說了算!
臺灣海峽軍事管轄聲明,是中國維護主權、反擊分裂、震懾外敵的里程碑事件。它向世界宣告:中國有決心、有能力將國家統一納入不可逆的歷史進程。任何勢力若繼續玩火,必將被14億中國人民的鋼鐵意志碾碎!
“臺灣海峽是中國的,過去是,現在是,未來更是!” ——這不僅是宣言,更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注:文中配圖來自網絡
作者:Tony ;來源:AI用火尖槍的大叔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國雷霆宣言:臺灣海峽全面軍事管轄,外艦“自由航行”時代終結
2025-03-1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