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商丘一女干部在開會時摳腳的照片被議論,為此當地鎮政府作出回應:該女干部因崴腳,敷有膏藥,再加上會場有蚊子,導致腳部不適,忍不住撓了一下。后來在得知輿情后,該女干部稱十分后悔,向鎮黨委作出檢討,鎮黨委、政府非常感謝媒體和網民的監督和關注,就此事專門召開會議,決定以此為鑒,舉一反三,在全鎮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專題教育,重申會議紀律,強化作風建設。
表面看來,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在這次摳腳事件上的互動上很完美,整改還能“舉一反三”,似乎是一次成功的監督。實際上,由于摳腳只是一個偶爾的動作,企圖找出作風問題的監督已經“翻車”,鎮政府的回應也經不起推敲,難道下次干部被蚊子咬了不去管?可見,監督雙方的表現一是小題大做,一是息事寧人,距離嚴肅的監督相去甚遠。
此類事件近期在網絡和在基層并不少見。對干部的監督,在某些時候、某些地方已經形成一種“表情”監督、“動作”監督的風氣,往往依據照片、視頻上干部的一個所謂不合時宜的微笑,一個不恰當的動作,企圖指向干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或許此類監督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實際效果不佳,“翻車”事例不少,結果發現只是干部正常的、偶發的一個動作和表情而已。
在互聯網時代,反腐倡廉不應該有死角,干部必須面對全方位的“放大鏡式”監督,這些都是監督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監督應體現嚴肅性和依法依紀的邊界,不能“無限上綱”,不能對作為普通人都可能發生的動作、表情也煞有介事地進行監督。
干部畢竟是人不是神,也不是機器人,在動作表情上出現幾秒鐘的“問題”很正常,如果監督一味在動作表情上打轉轉,一是容易偏離事實,二是有損于反腐倡廉的嚴肅性。比如在此次摳腳事件中,小題大做的監督,“模板化”形式主義的回應,不僅不能起到整頓干部隊伍作風的效果,只會讓嚴肅的監督娛樂化,讓群眾閱讀此事及其通報時猶如看娛樂新聞一般,嚴重損害黨政紀檢部門的形象。應該吸取教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