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哪吒之魔童降世》持續火熱,僅用了兩周的時間票房就超過了30億,今天已經位列影史票房的前5名,貓眼給出的預測更是高達47億。在這種氛圍之下,其粉絲掀起了一股不允許任何批評的狂熱。像筆者日前的兩篇評論文章,就引發了不少人的攻擊和謾罵:
但是,越是如此,筆者就越是感覺其中有一種極不正常的意味。因此個人認為,就這部電影熱映引發的一些問題,還是有必要再簡單的評論一下。
一、共產黨人怎樣看“我自己說了才算”?
隨著這部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映,“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說了才算”等一些宣傳以自我為中心的口號,也得到了廣泛的追捧。耐人尋味的是,追捧這些口號的并非僅僅是信奉西方個人自由主義的公知,平時一些自封“愛國者”,自稱熱愛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人竟然也有些表示了支持,甚至宣稱這和《國際歌》中“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的精神是一致的。
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當中的“我們自己”指的是工農大眾而并非“我”個人。其實如果要是直譯的話,應該是“生產者們,我們要自己拯救自己”,而且在歌曲的結尾還特別強調了“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顯然是堅持集體主義,反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說了才算”等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的。
事實上,在新世紀課改以前中學語文教科書當中,一直有一篇課文是專門針對“只有我自己說了才算”之類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那就是毛澤東主席的名作《改造我們的學習》,其將“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定性為“是共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
【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風。這種作風,拿了律已,則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總之,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共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
今年建軍節還上演了一部關于中國革命史當中古田會議這一重要里程碑的電影——《古田軍號》,其中涉及的根據毛澤東主席主張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說得更加明確,也就是強調以個人為中心的自由散漫性和極端民主化“客觀上實在是反革命思想的一種”:
【首先要指出極端民主化的危險,在于損傷以至完全破壞黨的組織,削弱以至完全毀滅黨的斗爭力,使黨擔負不起斗爭的責任,由此必然的走到革命的失敗,同時亦就是幫助了統治階級反革命壽命的延長。其次要指出極端民主化的來源,在于小資產階級(小農生產及城市小資本)的自由散漫性,這種自由散漫性帶到黨內就成了政治上的組織上的極端民主化思想。這種思想是和無產階級斗爭的任務根本不相容的,客觀上實在是反革命思想的一種。具有這種思想的人,若不努力糾正,任他發展下去,必然的要走到反革命的道路上去。】
事實上,《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的支持者也未必真的不明白其政治傾向。近日已經有一些粉絲針對筆者等人的批評意見公開表示反對者都是“馬列一神教信徒”,呼吁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了。
更耐人尋味的是,《古田軍號》這部批判個人主義,真正反映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和毛澤東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思想的影片,上映以來觀看者寥寥,雖然有主創人員捐出片酬支持免費觀影,還是僅僅幾天便已經基本撤出了院線,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種公然宣揚“我自己說了才算”這種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電影熱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反映的輿論氛圍,難道還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二、讓人民群眾下跪是“正能量”嗎?
有一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支持者針對批評意見表示,這部電影并沒有認為主人公哪吒欺負老百姓是好事,最后還是改邪歸正,救了百姓的,因此仍然是一部“正能量”的電影。
其實,這種說法仍然是不值一駁的。試問,如果要是不把自己代入這部電影當中哪吒,而是帶入陳塘關當中的一個普通百姓,那你還能看看得下去這部電影嗎:一個小孩剛出生就放火燒了全城的房子,之后就天天欺負全城貧苦百姓家的小孩,最后僅僅是因為平息了一次自己和自己好基友敖丙鬧出來的災難,你會覺得自己應該感恩戴德,并且為之前的“歧視與偏見”下跪道歉嗎?
這當然并不是說,做過壞事的人就不可以改邪歸正,而是說真正改邪歸正的人首先要認識到錯誤。明白是自己做錯了,而不是什么“群眾對我有歧視和偏見”,也并非做了好幾年壞事兒后,做了一件好事就可以彌補,而是需要加倍的時間去彌補自己的錯誤。
新中國成立以后長期選入教材的一篇文言文《周處》(又叫“除三害”)就是講的浪子回頭,改邪歸正的故事。但是這部作品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兩個明顯的區別,第一是其認為老百姓在開始是不喜歡周處完全是周處欺負百姓造成的,根本不是什么“歧視和偏見”;第二是并沒有認為周處殺虎除蛟足以彌補先前的錯誤,反而借百姓之口強調此時的周處仍然是一個該死之人,直到其在這之后又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才真正贖清了自己的罪行,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
但是即使如此,相關作品也沒有認為當地百姓應該給周處下跪感恩戴德。因為在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化當中,始終把人民群眾看的至高無上,不認為除了國家和雙親之外有什么值得下跪的,更是把欺負窮苦百姓看成是很重的罪行。像《封神演義》原著當中哪吒一開始雖然性情比較暴躁,但是針對的也都是神仙子弟或者高官富豪,從來沒有欺負過任何一個貧苦百姓。否則,就違背了“靈珠降世,推翻紂王暴政,拯救百姓”這一基本人設了。
之所以有一些人把這個電影看成“正能量”,恐怕和近20年來網絡小說盛行有關。像2018年一年就出現了2400多萬部網絡文學作品,其中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宣揚“你瞪我一眼,我就有權殺你全家”,“為了一人,可以殺盡天下人”這種近乎瘋狂的極端個人主義價值觀。這些作品甚至在把個人主義作為立國基石的西方國家也是不允許發表的。
相比較這些20年來流行的網絡文學來說,“僅僅”讓人民群眾給自己下跪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確已經算是相對比較好一點兒的了。可問題是,難道負1億是負能量,負1萬就變成了正能量嗎?如果一個社會因為負1億的價值觀流行,不得不把負1萬看作“正能量”,那這個社會的負能量爆棚到了什么程度?
三、中國的未來會走向“崩壞”嗎?
因此,《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所反映出來的絕不僅僅是這一部電影的問題,而是近20年來社會輿論失控,特別是宣傳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網絡文化垃圾惡性膨脹的必然結果。
在這部電影當中流行的一句話“做自己的英雄”,應該出自日本近幾年來流行的漫畫《我的英雄學院》。筆者在此前曾經尖銳地批評過這部漫畫,認為這部漫畫是在90年代《火影忍者》和《海賊王》等漫畫拋棄了手冢之蟲等人堅持的社會主義和革命理想基礎上進一步向右轉的標志,不僅把人民群眾視作完全無所作為、只能接受個別人拯救的對象,甚至在畫風上也都和美國右翼的漫威接軌了。但是即使這樣一部代表西方右派觀點的漫畫,也仍然用個性象征的方法強調“我為人人”是一個英雄必備的品質,“人人為我”這種極端個人主義價值觀則是一切罪惡的淵源,發展下去就會導致“崩壞”。
那么,隨著網絡文化宣揚的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大泛濫,會導致中國的未來走向“崩壞”嗎?從歷史上來看,這種危險是存在的。中國歷史上三個“崩壞”的黑暗時代,也都是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泛濫的時代。
第1個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在士族門閥的黑暗統治之下,代表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玄學”盛行一時。甚至連開始時強調“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充斥著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革命精神的道教,也被內部的叛徒葛洪篡改,轉為了為剝削者煉丹謀求長生的宗教,融入了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惡浪。這個黑暗時代持續了整整400年。
第2個是晚明時期。當時,王陽明(又叫王守仁)鼓吹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心學”在士大夫當中泛濫開來。那些信奉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統治者就好像《金瓶梅》當中的西門慶,可謂無惡不作,肆無忌憚。《封神演義》的原著之所以大量宣傳天命論,其實也是針對當時心學流行,有錢有勢的人不信天命,從而像書中的紂王一樣肆無忌憚的這種現實背景。后來,李自成定國號為“大順”,事實上就是像《封神演義》那樣“順應天命,推翻暴政”的意思,最后也的確結束了這個“西門慶化”的“崩壞”時代。 第3個是民國時期。了解一點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胡適等“民國大師”幾乎都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信徒,也讓民國的娼妓、毒品、黑社會等社會丑惡現象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而如前文所述,毛澤東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旗幟鮮明的將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視作“大敵”和“反革命”,首先肅清了革命隊伍中這種思潮的影響,最終推翻了“民國大師”們的統治,終結了這個“崩壞”的時代。
當然,筆者也并不認為中國未來一定會走向“崩壞”。因為據筆者的了解,中年以上的人基本上沒有喜歡這個新版哪吒的;小孩子有的看得高興,也只是覺得好玩,并沒有看懂說的是什么:其鐵桿支持者只有一部分沉迷于網游和網絡小說當中的年輕人,剩下的年輕人多多少少也覺得有點不舒服或者惡心。只不過其粉絲組織性比較強,只要有人說句不好就罵陣,讓大多數人不愿意惹麻煩而已。就好像在今天的中國,鼓吹西方同性戀、田園女權、狗粉等價值觀的群體很少有人敢惹,但并不代表大多數人真的喜歡他們。
但不管怎么說,《哪吒之魔童降世》這種鼓吹極端個人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作品大行其道,本身也絕不是什么好兆頭。其反映了近20年來網絡文化垃圾的盛行已經已經嚴重毒害了社會輿論的氛圍。有關部門只有盡快有效的整治文化市場上的種種病態現象,真正落實習總書記要求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才能夠防患于未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