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香港的亂局愈演愈烈。據央視8月7日報道,當天,國務院港澳辦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在深圳共同舉辦香港局勢座談會。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通報了中央關于穩定香港當前局勢的重要精神,明確提出香港正面臨“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
【張曉明指出,中央高度關注當前香港局勢,并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研判和部署。香港正面臨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當前最急迫和壓倒一切的任務,就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阻止香港滑向沉淪的深淵。盡管特區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徹底停止,但是香港反對派和一些激進勢力繼續以“反修例”為幌子進行各種激進抗爭活動,暴力化程度不斷升級,社會波及面越來越廣,甚至公然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
那么,香港應該怎樣擺脫這種“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呢?筆者上個月曾在《50年前英國準備提前歸還香港的內幕》一文中,根據60年代時中央成功實現了讓大多數香港人擁護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的成功經驗,提出了三條建議:第一是必須旗幟鮮明地站在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一邊,捍衛廣大勞動者的權益;第二是必須堅決果斷地打擊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勢力;第三是必須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F在看來這幾點建議并沒有過時,這里再簡單的展開論述一下。
一
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是挑起香港和內地的對立,進行“地域黑”,把當代香港青年稱之為“廢青”,甚至把整個香港的人都稱之為“港燦”,認為“香港人沒幾個好東西”等等。
這種觀點對不對呢?筆者個人認為是不合適的,如果要是簡單的把香港的問題說成是當地人特質的必然產物,那豈不是把整個香港的人都推向祖國的對立面兒了嗎?何況在現實當中,站出來反對香港動亂的普通民眾也有不少。
但是,我們也不能簡單的把當前香港的問題說成是“一小撮人”之類。有說法說,香港上街的人超過百萬。即使這是夸大其詞,幾十萬人恐怕也是有的。這是個什么概念呢?要知道,香港總人口只有700多萬,扣除老人小孩,上街的人至少是青壯年的1/10,甚至1/5了。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很多國家“顏色革命”的數字,甚至當年819事件當中響應葉利欽號召上街的人數也只不過是六七萬人,就搞垮了3億人口的蘇聯。
為什么那么多普通人居然卷入了當前的暴亂,做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動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主要就是香港的兩極分化過于嚴重,普通民眾的生活過于艱苦。關于這個問題,國務院新聞辦7月29日新聞發布會上已經有所揭示:
【香港當前確實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土地、房屋、青年向上流動等,我想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是深層次的、多方面的,有復雜的歷史因素、社會根源,也有國際背景。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
中央如何幫助香港社會排解怨氣?港澳辦:綜合施策、多管齊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383601278757252&wfr=spider&for=pc】
香港當地特區的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日前也做出了類似表態:
【我們也要承認,由于在房屋問題、青年上流、貧富懸殊、醫療教育,以至退休保障等民生方面的長期缺失,形成了社會的郁結,更令部分青年因為看不到前景,而將不安、焦躁和無奈的情緒,透過街頭政治的方式宣泄出來。
董建華:以堅定信念戰勝風暴
http://news.eastday.com/c/20190731/u1a15014215_K26843.html】
簡單的說,當前香港的問題,其實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在這種制度之下,普通民眾生活的太苦了,日子過不下去自然就要想反抗,同時文化輿論方面又不讓宣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那么反抗的方向自然也就會被控制了文化輿論的西方的資本勢力所利用。
這當然不是說,香港不應該搞“一國兩制”。問題的關鍵在于,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并不等于毫無節制地把財產權集中在一小撮人手里,讓普通勞動者生活不下去。民族資產階級的杰出代表孫中山先生不還提出要“節制資本”嗎?同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也不等于不允許馬克思主義占領文化教育陣地,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真理,生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人民也有了解真理的權利。馬克思本人的《資本論》不還是在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中心英國寫成的嗎?
因此,即使未來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也應該吸納一些大陸的發展經驗,例如發展公益事業、關注民生、共同富裕、精準扶貧等等。另外,也應該在香港的文化教育當中注意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讓普通勞動者分清是非,明確到底誰是自己的朋友,誰是自己的敵人。只要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擁護中央,反對西方資本勢力,香港就不會出大的問題,即使有點問題也很容易解決。
二
現在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是,香港發生的暴亂不關大陸的事,中央不應該管,任其自己亂下去就好了。
筆者個人認為,這種觀點也是完全錯誤的。香港即使實行的是“一國兩制”,同樣也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香港的繁榮穩定當然也是中國全國的國家利益所在。如果認為香港的事和大陸無關,那豈不默認了某些分裂分子“香港是一個獨立王國”的觀點嗎?
事實上,鄧小平同志在當年論述香港“一國兩制”的時候,就已經把這個問題說得非常清楚了。簡而言之就是,只要香港發生動亂,就要進行干預。香港能夠干預的了,就由香港當地來干預,香港人控制不了局面就由中央來干預。這其實也為我們今天提供了指針:
【有人說怕亂。亂就得干預,不只中央政府要干預,香港人也要干預。總會有人搗亂的,但決不要使他們成氣候。我講過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我說,除了在香港駐軍外,中國還有什么能夠體現對香港行使主權呢?在香港駐軍還有一個作用,可以防止動亂。那些想搞動亂的人,知道香港有中國軍隊,他就要考慮。即使有了動亂,也能及時解決。……中央的政策是不損害香港的利益,也希望香港不會出現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的事情。要是有呢?所以請諸位考慮,基本法要照顧到這些方面。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后香港有人罵中國共產黨,罵中國,我們還是允許他罵,但是如果變成行動,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怎么辦?那就非干預不行。干預首先是香港行政機構要干預,并不一定要大陸的駐軍出動。只有發生動亂、大動亂,駐軍才會出動。但是總得干預嘛!
鄧小平論述香港一國兩制_新聞_央視網(cctv.com)
http://news.cntv.cn/2014/10/07/ARTI1412663989643894.shtml】
更何況,假如香港的暴亂勢力真的做大了,甚至讓整個香港成為了西方資本勢力反共反華的基地,難道真的就不會對大陸產生影響嗎?個人認為,恐怕未必。
當年,蘇聯在西柏林問題上進行讓步之后,周恩來總理就曾經旗幟鮮明地指出過,這看似只是對于西柏林這一個城市問題的讓步,其實只是一系列事件的開端,已經預示了未來會發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悲劇:
【先露骨地出賣西柏林,能出賣西柏林就可以出賣東德,進而出賣整個東歐,最終必然是出賣蘇聯的所有革命成果……一切談判,無條件是鬼話,談來談去就是出賣,最多談出個出賣條件……
《周恩來與當代中國》,中央編譯出版社,第78頁】
在當時,很多人認為周總理只不過是夸大其詞,危言聳聽。甚至一直到1987年蘇聯舉國慶祝十月革命70周年時,蘇聯東歐在表面上仍然相當穩定。可是只過了兩年的時間,就發生了以柏林墻倒塌為標志的東歐劇變,又過了兩年,蘇聯自身也不復存在。這時,那些人才如夢方醒。
西柏林與東歐對蘇聯的影響尚且如此,更何況香港本身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呢?難道現在的大陸就沒有像香港一樣親西方的公知或者和西方資本勢力有聯系的非政府組織這一類的問題嗎?如果香港被西方資本勢力掌控變成了反共反華的基地,這些人難道就不會受到鼓舞嗎?
因此,我們對于香港問題絕不能不聞不問,必須堅定不移的打擊在香港的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勢力,絕不能讓香港成為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
三
當然,現在中央已經把話說得非常清楚了。像8月7日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就明確提出“如果香港局勢進一步惡化,出現香港特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動亂,中央絕不會坐視不管”:
【我們正告各種“反中亂港”勢力,切莫誤判形勢,把克制當軟弱,切莫低估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統一,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如果香港局勢進一步惡化,出現香港特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動亂,中央絕不會坐視不管。按照基本法規定,中央有足夠多的辦法、足夠強大的力量迅速平息可能出現的各種動亂?!?span lang="EN-US">
因此,我們基本可以確定未來有關方面一定會采取有力的措施平息香港目前正在發生的動亂,不會出現對于香港的亂局放任不管的情況。真正要解決的大概也就是一個時機問題,一個事后處理問題。
至于時機問題,筆者相信有關方面一定會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把握住最好的時機。因此,我在這里也不想多說,只提供一個50年前的情況僅供參考:當時,我方先是對港英當局迫害香港愛國群眾的事進行抗議,并沒有急于出手。直到港英當局先動手槍殺了我方民兵張天生之后,才奮起反擊,以零傷亡的代價當場擊斃港英軍警42人,從此其便再也不敢迫害香港愛國群眾了。(可參見劉炳峰,《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的前前后后》,《黨史縱橫》2017年08期)
對于事后處理問題,筆者相信有關方面一定會把那些暴徒當中的骨干分子,也就是西方資本勢力及其非政府組織操縱的漢奸賣國賊和一般對于生活不滿的普通群眾區分開來,重點打擊漢奸賣國賊勢力。只是現在有些人認為,未來如果香港的事態平息了,就應該原封不動的恢復原狀,筆者則是不敢茍同的。
因為在這次動亂當中,已經明確暴露了香港回歸以來很多長期積累的問題,除了前文提到的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嚴重,文教輿論嚴重西化以外,還有很多朋友指出的外籍法官操控司法,甚至在人名地名方面也沒有進行“去殖民化”等等。這些問題當然都得需要解決的,如果不解決未來就仍然會存在隱患。
解決這些問題是否違背了“一國兩制”的原則呢?絲毫沒有。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所指出的,香港回歸以后并不是“什么都不變”,而是會“變得更好”,“把香港引導到更健康的方面”:
【變也并不都是壞事,有的變是好事,問題是變什么。中國收回香港不就是一種變嗎?所以不要籠統地說怕變。如果有什么要變,一定是變得更好,更有利于香港的繁榮和發展,而不會損害香港人的利益。這種變是值得大家歡迎的。如果有人說什么都不變,你們不要相信。我們總不能講香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所有方式都是完美無缺的吧?即使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之間相互比較起來也各有優缺點。把香港引導到更健康的方面,不也是變嗎?
http://cpc.people.com.cn/GB/33839/34943/34944/34947/2617888.html】
最后,筆者想說的是,香港現在面臨的局面確實很嚴峻,但其實同樣是一個機遇。如果要是能夠處理得當的話,完全可以解決香港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促進香港更好的發展,甚至也可以為大陸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經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前的局面并不可怕,我們應該相信中央有能力把這次“危機”變成“轉機”,擺脫“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