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李偉|毛澤東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
點擊:  作者:李偉    來源: 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3-01-15 09:32:25

 

?


【摘要】毛澤東一生堅持和倡導“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他的學習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自發論,堅持在生活中、工作中和斗爭中學習,并在全黨開展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競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改造中國和世界的工具,培養和造就出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基礎。毛澤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也是馬克思主義傳播到全中國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歷史。

毛澤東帶領我們黨在改造中國時成就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個歷史使命的起點就在學習馬克思主義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一個意思就是要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是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毛澤東又是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事關重大。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把毛澤東思想與舊俄國的民粹主義掛鉤,我國也有人東施效顰,造成的思想混亂影響至今。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如果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對毛澤東是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知之甚少,不能不說是黨的理論工作的一大缺憾。因此,研究并弄清毛澤東是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不僅非常必要,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問題和理論問題。
一、態度決定一切
了解毛澤東是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首先就要了解毛澤東是怎樣接觸和認識了馬克思主義,從而堅信馬克思主義,一生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這樣描述了他們那一代人與馬克思主義發生關系的緣起和歷程:從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起,從洪秀全、康有為到孫中山,一批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出世前的先進中國人,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人們在很長一個時期認為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很可以救中國。但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第一次世界大戰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
毛澤東把他們那一代人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與當年俄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的情況做了類比:“俄國人曾經在幾十個年頭內,經歷艱難困苦,方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有許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國相同,或者近似。”歷史表明,“先進的人們,為了使國家復興,不惜艱苦奮斗,尋找革命真理,這是相同的”。經歷了曲折才找到真理,又經歷了曲折驗證了真理,毛澤東就是這樣認識了馬克思主義,走上了改造中國的道路。
人們讀毛澤東的文章,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即無論毛澤東做什么,講什么,態度非常鮮明,堅定。那么毛澤東是以怎樣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呢?“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說得多么的明確,多么的堅定,沒有任何含糊其詞的東西。“走俄國人的路”即十月革命的道路,這就是毛澤東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終生沒有動搖。因為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道路,堅信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堅信馬克思主義。直至今日,對待十月革命的態度,仍然是我們檢驗真假馬克思主義的一塊試金石。
毛澤東為什么這樣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呢?新中國誕生時他闡述了這樣的認識:“我們黨走過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過的,而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走過的,我們要和國內外黨內外的敵人作戰。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中國共產黨人經歷了二十八年,才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樣一種“武器”打敗了西方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的反動同盟,建立了新中國。這種“武器”是用來干什么呢?毛澤東認為:“要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工具看待,沒有什么神秘,因為它合用,別的工具不合用。資產階級的唯物主義不合用,只有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就是辯證唯物主義,運用到社會問題上成為歷史唯物主義,才合用。馬克思創立了許多學說,如黨的學說、民族學說、階級斗爭學說、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文學藝術理論等等,也都應當當作合用的工具來看待。” 在毛澤東看來,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指導中國人民改造舊中國和建設新中國唯一適用的工具,是人們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工具。
毛澤東在堅定了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念之后,對待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態度又是怎樣呢?“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一齊破了產……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的,中國不能有,因為中國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唯一的路是經過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 說得多好啊!“一齊破了產”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改造舊中國和建設新中國這個問題上,中國人不要對“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抱任何幻想,不要走資產階級的老路,要走一條新路。新路在哪里呢?就是《國際歌》講的,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當然,如果有人以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拒絕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那就大錯特錯了。
為什么毛澤東對待馬克思主義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態度是這樣的不同呢?
這不是個單純的思想傾向問題,而是現代政治生活的本質反映。在指導無產階級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后,民主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就具有了本質的區別,所以列寧指出,在俄國“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俄國社會發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告誡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在實踐和理論上清醒地認識到“這兩種思想之間橫著一條鴻溝”,“應該懂得和民主主義者的思想完全和徹底決裂的必然性和絕對的必要性”。 列寧還揭示了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現代政治生活的一個基本原理,即科學社會主義不能自發地在工人群眾中產生,科學社會主義的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到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中;所以“問題只能是這樣,或者是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或者是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這里中間的東西的是沒有的”;因為“人類沒有創造過任何‘第三種’思想體系,而且在為階級所分裂的社會中,任何時候不可能有非階級的或超階級的思想體系。因此,對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任何輕視和任何脫離,都意味著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加強。”
無疑,毛澤東對待馬克思主義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這種涇渭分明的態度,是他徹底的、不妥協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寫照。馬克思主義是在批判地改造人類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和新型文明。馬克思主義所以能夠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在深受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精神奴化的社會環境里落地、生根,并改變了這種環境,是與毛澤東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所具有的這種涇渭分明的態度分不開的。沒有這種徹底的、不妥協的態度,就不能鏟除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反動同盟對中國人民的長期奴役,馬克思主義就不能在中國這樣人口眾多、情況復雜的社會環境里生長、發展、壯大起來。馬克思主義所以能夠中國化,中國人民所以能夠接受和信仰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首先是與毛澤東為代表的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時所持有的這樣一種態度分不開的。態度決定一切,就是這個道理。
二、重要的問題在善于學習
無論做什么事情,無論學什么東西,有了好的態度,還要有好的方法。方法正確,就能事半功倍。在學習上,毛澤東一貫“反對注入式教學法”,注重和提倡“要把精力集中在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在中國共產黨里,同樣是學習馬列主義,為什么毛澤東學得多,學得深,成果大呢?因為他的學習方法與眾不同。
毛澤東的名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一節專門論述“重要的問題在善于學習”,毛澤東指出“有一種方法是要學的”,“那就是熟識敵我雙方面的情況,找出行動的規律,并且運用這些規律于自己的行動。”   這是毛澤東學習方法的“關鍵”。這篇名著雖然講的是戰爭問題,但是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具有重大而普遍的意義,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生面。方法不是個孤立的東西,而是一個人的立場、觀點在社會生活里的實際應用和表現,也是一個人的學習態度的實際表現,所以方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前我們將“善于學習”,習慣于“跳”到“方法”上,二常忽略“學習”本身,忽略“善”的首要意義在“勤”。善于學習,絕不是不費力氣就學到真東西,世界上沒有這么便宜的事情。在法文版《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致信出版者莫里斯·拉沙特爾公民說,在閱讀和學習方面,“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還沒有人在經濟問題上運用過,這就使前面幾章讀起來相當困難。法國人總是急于追求結論,渴望知道一般原則同他們關心的問題的聯系,因此我很擔心,他們會因為一開始就不能繼續讀下去而氣餒。”那么怎么辦呢?馬克思誠懇指出:“這是一種不利,對此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讀者指出這一點,并提醒他們。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無疑,再科學的方法,也得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刻苦是善于學習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第一步。沒有這一步,就沒有后面的一切。毛澤東學習方法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刻苦,就是在日常生活里舍得為讀書學習投入大量的時間,自覺地犧牲或放棄一些有益的活動。無論是馬克思主義,還是別的什么古今中外的學問,為什么毛澤東懂得多,水平高呢?基礎就是用在讀書和思考上的時間比別人多。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人們參觀了中南海毛澤東故居后,都不難得出這樣的看法,毛澤東是實實在在地在那里讀書。他的書房,他的書籍,不是徒有其表的擺設,而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毛澤東讀書有那么一股子勁頭,正像他自己說的,“工作忙就要‘擠’,看不懂就要‘鉆’,用這兩個法子來對付它,學習是一定可以獲勝的。” 正是這種時間和精力上的巨大付出,毛澤東才能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學等多個領域獲得豐富的知識,做出開拓性的、輝煌的理論建樹。毛澤東的理論創新,是有他大量的讀書筆記和親筆著述的豐富的手稿為根據的,寫下那么多的文字,一定要占用相當多的時間。善于、勤于學習,這是毛澤東學習馬列主義的第一個特點。
三、反對本本主義
毛澤東學習馬列主義的第二個特點是,“學習馬克思主義,不但要從書本上學,主要地還要通過階級斗爭、工作實踐和接近工農群眾,才能真正學到。”
毛澤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是自覺地從中找觀點,找方法,用于解決人民群眾實踐里的實際問題。他非常坦誠地告訴知識界的朋友:“我讀馬克思主義書籍也不多。作為專家是要讀多一點的,我們沒有那么多工夫,讀少一點也可以,重要的是要注意研究方法。” 毛澤東這里說的“方法”是什么呢?他認為:“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是認識的方法,是論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觀。世界本來是發展的物質世界,這是世界觀;拿了這樣的世界觀轉過來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問題,去指導革命,去做工作,去從事生產,去指揮作戰,去議論人家長短,這就是方法論,此外并沒有別的什么單獨的方法論。所以在馬克思主義者手里,世界觀同方法論是一個東西,辯證法、認識論、論理學,也是一個東西。” 毛澤東學習馬列主義的目的非常明確,他的學習是“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 
毛澤東就是帶著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中的問題讀馬列,在生活里學習,在斗爭中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邊學習邊思考問題。他常說:“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 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是毛澤東學習的寫照。
那么毛澤東的這個方法是怎么獲得的?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教條主義既可以是“左”的形式表現出來,又可以是右的形式表現出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和王明的先是“左”傾后來又是右傾機會主義,無不以刻板地學習和套用馬克思主義或外國的歷史為思想的出發點。取教條主義的態度,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時往往注重結論,忽視了引出結論的具體事物的背景和過程。于是在這些同志的思維和活動中,馬克思列寧主義那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積極、靈活的思想方法被忽略了,不能把讀到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上級的指示與當前的革命斗爭、社會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幼年時期發生的這種理論與實踐脫離的現象,毛澤東是最早也是認識最深刻的人:“以為上了書的就是對的,文化落后的中國農民至今還存著這種心理。不謂共產黨內討論問題,也還有人開口閉口‘拿本本來’。” 毛澤東深入思索“本本主義”怎樣阻礙著革命的發展和造成的危害,認為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本本主義傾向的同志學習革命理論,“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但是消化不了”,“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
與教條主義的態度相反,毛澤東學習馬列主義注重多思、多問,提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究竟是誰?這個革命的任務究竟是什么呢?這個革命的動力是什么?這個革命的性質是什么?這個革命的前途又是什么”, 等一系列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為什么閱讀同樣的馬列文本,毛澤東能夠把握住其中的原理,運用于實踐,發展隊伍,創造出一片新天地,而有些同志對馬列主義文本里已經明確闡明的原理看不出來呢?毛澤東這樣總結了自己學習馬列主義的經驗:“馬列主義的方法有三條,一是理論同實際相聯系,二是反對自發論,三是批評與自我批評。”
理論聯系實際是一句傳播非常廣泛的術語,誰也會說,也不難理解,但真正做到往往是一個艱苦的、長期的過程。如果以為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認真讀書,冥思苦想一番,下到基層一番,搞出個調研報告,就算是理論聯系實際了。其實這是萬萬不夠的。毛澤東理論聯系實際的做法與眾不同,首先是時間長。比如毛澤東搞農村調查,不是一時一事,而是調查了一生。從1927年上井岡山到1945年去重慶談判,僅這段時間,靠兩條腿,從南走到北,在十幾個省的農村一住,就是整整18年啊!在毛澤東看來,要真正了解農民,了解農村,使農民相信和依靠中國共產黨,絕非一朝一夕,三年五載所能做到。在中國共產黨里,毛澤東總結出這樣一種富有成效的學習方法:“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沒有進學校機會的人,仍然可以學習戰爭,就是從戰爭中學習。革命戰爭是民眾的事,常常不是先學好了再干,而是干起來再學習,干就是學習。” 有了這樣的態度和方法,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不是別的人,而是毛澤東提出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原則: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右的和“左”錯誤傾向給革命帶來的失敗,積累了豐富的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在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明確提出了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辦法:“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做了悉心地揣摩,用中國的歷史文化,用民族的語言,注入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內容,進行加工、提煉,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功經驗進行創造或再創造,產生了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民族形式和新內容的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和新原理,從而把馬克思主義滲透到中國的民族文化里,改造了中國傳統文化,使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產生了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在改造舊中國的革命戰爭中,毛澤東有意識地、自覺地做著這樣一件事:“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樣經過毛澤東之手被民族化了,中國化了。
為了認識和把握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為了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毛澤東以一種創造性的態度讀書和學習。1959年底,他組織身邊的工作人員閱讀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就如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談了這樣一種認識:“我們黨里有人說,學哲學只要讀《反杜林論》、《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就夠了,其他的書可以不必讀。這種觀點是錯的。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只有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列寧,不寫出《兩個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決1905年和以后出現的新問題。單有1908年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還不足以對付十月革命前后發生的新問題。適應這個時期革命的需要,列寧就寫了《帝國主義論》、《國家與革命》等著作。列寧死了,又需要斯大林寫出《論列寧主義基礎》和《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這樣的著作,來對付反對派,保衛列寧主義。我們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末期和抗戰初期寫了《實踐論》、《矛盾論》,這些都是適應于當時的需要而不能不寫的。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時代,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如果單有《實踐論》、《矛盾論》,不適應新的需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也是不行的。” 毛澤東的話,揭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規律,也鮮明地表現了他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上的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繼承創新的精神。正是毛澤東以身作則,培養了中國共產黨反對本本主義的解放思想、繼承創新的學習傳統。我們黨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前進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階段,經歷了從反對教條主義發展到反對現代修正主義的歷史實踐。可以說,始終堅持反對教條主義,是毛澤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第三個特點。
四、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
“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是毛澤東在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向全黨發出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動員和號召。他是這樣說的:“我希望從我們這次中央全會之后,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看誰真正地學到了一點東西,看誰學的更多一點,更好一點。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并加速我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
發動和組織全黨一起來學習馬列主義,是毛澤東學習馬列主義的第四個特點。為什么這樣說呢?毛澤東是全黨的領袖,他從來沒有把學習馬列主義當作個人的事情。他深知,“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僅僅一個人努力學習馬列主義,縱有天高的水平,也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達到勝利。作為全黨的領袖,他有這個責任號召全黨:“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并經過他們去教育那些文化水準較低的黨員”。
怎樣才能在全黨培養起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風氣呢?毛澤東是這樣做的:“在職干部教育的學習運動,是包括黨、政、軍、民、學的,民眾團體中的工作干部和學校里的工作干部都在內。我們的會開了之后,大家都要努力,互相幫助,把從前有書只管自己讀不給人家讀的作風改正過來,今后要互相幫助學習,互相做先生,互相做學生,做同學。中央的同志,也是一樣,跟同志們一道研究……在座的同志,全黨的同志,研究學問,大家都要學到底,都要進這個無期大學。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學校的領導者,就是中央。各地方黨部,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都是這個大學的分校。全黨同志以及非黨的戰士們,都須進這個學校。” 延安時期,毛澤東領導全黨創辦了中國軍政抗日大學等二十多所學校。除了這些有形的學校之外,毛澤東還創辦了一所無形的特殊的學校,這就毛澤東說的“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辦成終身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無期大學”。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把學習馬列主義搞得既生動活潑,又深入持久,毛澤東在延安發動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學習運動,運用了體育活動中的競賽形式,實行比學趕幫,看誰學得多,學得好,從而把原來是書齋里個人的讀書學習,辦成了一個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學習活動,人人都參加進來,讀書學習,互相交流,成為深入持久的群眾運動。毛澤東說得好:“中國的事情,要靠共產黨辦,靠人民辦。” 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不是哪一個人或少數人的事情,更不是哪一個人或少數人就能辦到的。既然全黨的事情全黨辦,人民的事情人民辦,就要讓人民行動起來,放手讓大家都參加到他們自己的事情中來,相信全黨,相信人民群眾是一定能夠找到他們自己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馬克思主義學習活動搞好的。
“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是一個好辦法。通過競賽、比賽這種方式,既能調動人們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形成群眾性的熱潮,又能在公開、公平的競爭中你追我趕,相互促進,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毛澤東深知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一個普遍法則,“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任何事物既不會齊頭并進,也不能搞平均主義,培養并形成不同理論水平的梯隊就非常重要,所以毛澤東特別重視,“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
“競賽”是歐洲人發明的一種現代生活方式,他們首先用在體育方面。斯大林把它拿了過來,推廣到了人民群眾的生產勞動方面,提出“競賽是在千百萬勞動群眾最大積極性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共產主義的方法”, 發現并大力推動了“斯達漢諾夫運動”。 毛澤東從斯大林那里學了競賽的方法,用在學習馬克思主義上面,這么一“賽”,破除了人們以前對馬克思主義的神秘感和畏難情緒,把馬克思主義推廣開了,普及開了,使馬克思主義從書本走到了人間,就“賽”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賽”出了一個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對成就偉大的中國革命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毛澤東創造的“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是我們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好注腳。
任何一種競賽活動要搞得好,又能持久下去,光口頭號召是不行的,需要有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謀劃和辦理。1939年,“中央設了干部教育部,負責領導全黨的學習”。毛澤東提出這樣的要求:“同志們不僅看看書就算了,而且要有組織地學習。全國各級黨部,邊區各級政府,各個民眾團體,各類學校,都須設立這樣的機關,建立這樣的制度,來領導并進行學習。在軍隊里也是一樣,要設立教育部,建立起學習制度。這樣的學習制度,中央要在全國推廣,只要共產黨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動起來,造成一個學習的熱潮。” 1940年3月,中央發出《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第13條規定:決定5月5日馬克思生日為學習節,總結每年的經驗并舉行獎勵。制定學習的節日,這在人類思想史上是個創舉。
在全黨發動馬克思主義的讀書運動和學習運動,“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成為終身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無期大學”,這是毛澤東的一個偉大創舉,是毛澤東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出的偉大貢獻。這樣的學習運動,這樣的“無期大學”在中國誕生,是一件不得了事情。中國共產黨人應當為此而感到無上的榮光和自豪!創辦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無期大學”,每個黨員,尤其是黨的高中級干部,人人都進入這所“無期大學”讀馬列主義的書,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基本觀點,并在自己的革命工作中運用馬列主義去努力思考和解決各種問題,再用馬列主義去教育和引導周圍的群眾,使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知道世界上有為他們利益服務的馬列主義,使他們感到馬列主義可敬可親,馬列主義就這樣日益深入人心了。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經過這樣的渠道,進入到中國人民的千家萬戶。經過中國共產黨人、經過中國老百姓的一番思考和運用,他們所認識和掌握的馬列主義與原來書本上的馬列主義既相同又不同了,相同在共同的靈魂和思想體系: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共產主義等等;不同在已經與中國實踐相結合,而且有了中國的語言方式、表達方式等等。這樣的馬克思主義已經不是原來書本上的歐洲味道的馬克思主義,而是適應了中國人民生活特點的,有了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有了中國內容和中國味道的馬克思主義,這樣的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我們講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化”是怎么回事呢?1942年毛澤東在一次延安干部會議上作了《反對黨八股》講演,特別就什么是“化”的問題作了解釋:所謂“‘化’者,徹頭徹尾徹里徹外之謂也”。毛澤東還引用季米特洛夫的一段話解釋這個問題:“學會不用書本上的公式而用為群眾事業而奮斗的戰士的語言來和群眾講話,這些戰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思想,都反映出千百萬群眾的思想和情緒。” 把翻譯過來的書本上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文字,用當地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給他們,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和他們一起思考和解決問題,馬克思主義就這樣在中國的大地上傳播開了。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在全黨發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學習運動。建國后,毛澤東又把這個學習運動推廣到全國人民中,提出在全國“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隊伍”, “使我們廣大干部同人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武裝起來”。 抗日戰爭時期的學習運動,是在一個一百二十萬人的黨內進行的,如今要在新中國全面進行,這是一項更加偉大,更加艱巨的歷史任務。
五、完整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在1964年6月北京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并講解了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必須具備的五個基本條件。 第一條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講這是理論,也是方向。對馬克思主義學什么和怎么學,畢生致力于改造中國、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毛澤東的理解是精辟的,有獨到的方法和認識。他指出:學習馬列主義就是學習階級斗爭,最重要的是到實際中學,這是一門主課。在寫作毛澤東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上,筆者感到難以成文。原因是寫出來的東西,實際上往往都摻雜了筆者自己的認識。為了避免瞎解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毛澤東自己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1959年2月,毛澤東接受智利《最后一點鐘》報社社長阿圖羅·馬特·阿歷山德里訪談,回答他提出的幾個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馬列主義應包含三部分:一、馬列主義的哲學,這是理論基礎;二、馬列主義的經濟學,這是用馬列主義的觀點來考察經濟現象的學說;三、馬列主義的革命學說,比如關于階級斗爭、政黨、無產階級專政等的學說。這三部分不能分割,而應視為馬列主義的三個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總之,“世界觀是辯證唯物主義,這是共產黨的理論基礎。無產階級專政與階級斗爭的學說是革命的理論,即運用這個世界觀來觀察與解決革命問題的理論。”“至于馬克思、列寧關于個別問題的結論做得不合適,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受當時條件的限制,例如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革命首先在西方幾個國家同時取得勝利的結論。”“馬克思活著的時候,不能將后來出現的所有的問題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時把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加以解決。俄國的問題只能由列寧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由中國人解決。”
——1959年底,毛澤東組織工作人員一起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講:“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產關系,就必須一方面聯系研究生產力,另一方面聯系研究上層建筑對生產關系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這本書提到了國家,但沒有加以研究,這是這本書的缺點之一。當然,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生產力和上層建筑這兩方面的研究不能太發展了。生產力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了;上層建筑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階級斗爭論、國家論了。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中的科學社會主義部分所研究的,是階級斗爭學說、國家論、黨論、戰略策略,等等。”
——1963年1月,毛澤東接見日本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褲田里見時講:馬克思本人也不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階級斗爭的實踐使他和恩格斯一起,創造了馬克思主義,把整個資產階級的社會學改造過來。經過了哲學的革命、經濟學的革命、社會學的革命,形成了階級斗爭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就是階級斗爭的學說……社會主義也是如此,接受空想社會主義的好的內容,如法國和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加以改造,變成階級斗爭的學說,即以階級斗爭為手段,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建立政黨。毛澤東還說:只有共產主義者從來不隱諱自己的觀點,從來不說他代表全民。他代表無產階級、勞動人民,不代表資產階級,甚至也不代表小資產階級。
在理論的方面,毛澤東還比較出了列寧不同于馬克思的地方:“列寧主義學說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哪些地方發展了呢?一,在世界觀,就是唯物論和辯證法方面發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論、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別是在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政黨等問題上發展了它。列寧還有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學說。從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開始,革命中間就有建設,他已經有了七年的實踐,這是馬克思所沒有的。我們學的就是這些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 毛澤東特別指出:“列寧主義是在反對一切修正主義和機會主義的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在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達到毛澤東這樣造詣的專業學者也是不多的。這說明,毛澤東很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的體系性、系統性,也很強調基本原理與具體結論的聯系與區別。
六、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思想是不能自發產生的。要領會和掌握馬克思主義,首先就要認真地閱讀馬列主義的著作。在毛澤東看來,讀書問題就是理論問題。他一生關于讀書問題的講話和書信,是與宣傳、研究和指導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結合在一起的。馬列主義的文章著作很多,在革命和建設中建立起馬克思主義基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先讀哪些書呢,或者說從哪些文章著作學起呢?我們每個人在學習時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看一看不同時期毛澤東給全黨開出的讀書目錄,可以大體看出他是怎樣聯系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又是怎樣帶領和指導全黨讀馬列著作,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功底又是怎樣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通過認真學習這樣一批馬列著作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1、抗日戰爭中期
1942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了經過毛澤東修改的《關于在延安討論中央決定及毛澤東同志整頓三風報告的決定》,指定了整風學習必讀的十八個文件,其中有《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結束語六條,斯大林論黨的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不久又增加了四個學習文件:《列寧、斯大林論黨的紀律與黨的民主》、《斯大林論領導與檢查》、《斯大林論平均主義》、《季米特洛夫論干部政策與干部教育》。
在這時,毛澤東推薦的馬、恩、列、斯經典作家的文章著作,基本是一些文章的節選。這主要是受當時條件的限制,一是翻譯過來的馬、恩、列、斯經典作家的文章著作不是很多,印刷也一時跟不上;二是有的書他本人正在讀,自己沒有吃透的書還不能推薦給全黨。這時,毛澤東非常重視翻譯工作了,中央設立了專門的機構。這方面的情況,可參閱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國的傳播》、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列寧著作在中國》。
2、抗日戰爭后期
1943年3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曾一度提出:“中央直屬機關干部要進行理論、思想教育,讀馬、恩、列、斯的四十本書。” 但是經過認真地思考,為了在全黨深入“學習世界革命的經驗”,1944年,毛澤東分析了整風期間黨的高級干部學習馬列著作的情況,決定先選出五本馬列書籍作為全黨干部必讀的理論著作。 1945年黨的七大,毛澤東總結全黨在整風運動中學習馬列主義著作的經驗時,特別就讀書和怎樣讀書的問題講了這樣一番話:“在這里我提出我們要讀五本馬列主義的書。馬克思的一本,就是《共產黨宣言》,是和恩格斯合著的,但主要是馬克思著的。恩格斯的一本,就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列寧的兩本,一本是《在民主革命中社會民主黨的兩個策略》,一本是《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這兩本書寫得很好,馬克思、恩格斯寫的那兩本書也寫得很好,這四本書薄薄的,讀完它們不用花很多時間。此外,還有斯大林主持寫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比較厚一點。這本書是歷史的,又是理論的,又有歷史,又有理論,它是一個勝利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在俄國成功的歷史,這本書要讀。前面四本書也既是理論的,又是歷史的。”“對外國黨和共產國際的經驗,我們都要吸收,這個問題上次已經講過。加強理論學習至少要讀五本書……如果有五千人到一萬人讀過了,并且有大體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處。我們可以把這五本書裝在干糧袋里,打完仗后,就讀他一遍或者看他一兩句,沒有味道就放起來,有味道就多看幾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來了。一年看不通看兩年,如果兩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記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這個方法可以在各個地方介紹一下,我們不搞多了,只搞五本試試。”在七大上毛澤東兩次講讀書問題,不但講了讀哪幾本馬、恩、列、斯的書,而且談了讀書的方法,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多次在中央全會和政治局會議上講讀書問題,還給全黨寫信提出關于讀書的建議,推薦或指定新的必讀書目。
在毛澤東推薦的這五本理論著作中,我們只談一談《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
從1941年延安整風到1971年,在近30年的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毛澤東多次向全黨提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的建議,筆者不完全統計,有十三次了提到《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那么《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斯大林領導蘇聯近30年,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包圍和顛覆中,不僅把列寧創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了下來,而且還發展壯大起來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斯大林主持編寫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闡述了俄國共產黨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俄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創立了列寧主義,闡述了列寧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世界的歷史,闡述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十七年的基本經驗。在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四面包圍的嚴酷環境下,蘇聯共產黨編寫和出版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目的是什么呢?是向世界公開表明,他們是怎樣在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他們是怎樣在舊俄國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參加和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他們是怎樣成功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從而啟發和告訴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爭取社會解放的斗爭是可以取得勝利的,《國際歌》的理想是可以實現的,人類歷史的一個嶄新時代開始了!可以說,這是一部真正的與時俱進的輝煌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翻閱世界政黨史,敢于和善于把一個政黨自身的歷史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的理論,百科全書的風格,敘說于世的政黨和領導人,是極其少見的。這是一個政黨有信心、有力量、有水平的表現。斯大林不僅指導了該書的編寫,而且還親筆寫作了幾個章節,這在各國共產黨領導人中更是難能可貴的,其中關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章,至今仍然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通俗易懂的名篇。這本書由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博古親自校閱,于1940年在延安由解放社一經出版,我黨就把它作為反對教條主義的整風讀物。
那么為什么毛澤東多次要求全黨同志認真閱讀這本書呢?
早在1941年5月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毛澤東為發起整風運動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就把認真學習和研究《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擺在突出的位置,他告訴全黨:“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應以《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為中心的材料。《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典型,在全世界還只有這一個完全的典型。我們看列寧、斯大林他們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蘇聯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又從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中國是應該如何地工作了。” 以后,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擴大會議上又提到:“研究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論,以《聯共黨史》為學習的中心,多看反對主觀主義的言論。” 新中國建立后,1956年4月的一次討論蘇共二十大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毛澤東說:“無產階級專政歷史不長,真正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總結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斯大林還是第一人。他主持寫的《聯共(布)黨史》,其中是否有錯誤可以研究,但它畢竟是第一部力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敘述共產黨的斗爭歷史,總結蘇共革命斗爭的經驗。這是國際共運歷史上的第一部這樣的書。”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不是理論界通常認為的那種學術著作,而是一本無產階級政黨革命和建設怎樣取得勝利的歷史著作和理論著作。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那個艱難曲折的革命創業年代,沒有別人,只有列寧和斯大林,只有蘇聯共產黨首先提供了關于革命和建設怎樣取得成功的經驗和教訓。正如1953年毛澤東為追悼斯大林寫的《最偉大的友誼》說的那樣:“斯大林同志在理論的活動上和在實際的活動上所給予我們當代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斯大林同志代表了我們整個的一個新時代……斯大林同志的一切著作都是馬克思主義的不朽的文獻。他所著的《列寧主義基礎》、《蘇聯共產黨歷史》(即《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筆者注)以及他最后的偉大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百科全書,是百年來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經驗的綜合……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和世界各國共產黨人一樣,是從斯大林同志的偉大的著作中去找尋自己勝利的途徑的。” 毛澤東當年帶領中國共產黨認真讀這本書,從這本書中讀出了、學到了俄國革命和建設的豐富經驗。
3、新中國建立前夕
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規定了干部必讀的十二本馬列主義著作:《社會發展史》、《政治經濟學》、《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國家與革命》、《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論列寧主義基礎》、《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列寧斯大林論社會主義建設》、《列寧斯大林論中國》、《馬恩列斯思想方法論》。在新中國即將誕生,在黨的工作重心即將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時候,為什么毛澤東向全黨推薦閱讀這十二本書呢?他是這樣說的:“關于十二本干部必讀的書,過去我們讀書沒有一定的范圍,翻譯了很多書,也都發了,現在積二十多年之經驗,深知要讀這十二本書,規定在三年之內看一遍到兩遍。對宣傳馬克思主義,提高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應當有共同的認識,而我們許多高級干部在這個問題上至今還沒有共同的認識。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內,有三萬人讀完這十二本書,有三千人讀通這十二本書,那就很好。” 從讀五本書增加到十二本書,在這個循序漸進的讀書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全黨在毛澤東的指導下,思想理論水平是在漸進地、穩步地、扎扎實實地提高。
關于這次讀書學習,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同志作了高度評價:“全國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號召全黨重新學習。那一次我們學得不壞,進城以后,很快恢復了經濟,成功地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
4、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說是前所未有過的新事物和新經歷,當然就談不上有經濟建設的經驗。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出現了一大堆問題,就在所難免了。這些發生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童年時代的問題,是我們黨,是我們的新國家在前進中產生的新問題。革命和建設,往往是先有失敗和曲折的教訓,經過轉化,才一步步積累起成功的經驗。怎樣冷靜地認識和分析這些問題,毛澤東從不怨天尤人,也不盲目地坐而論道。1958年11月鄭州會議期間,毛澤東給中央、省市自治區、地、縣四級黨委會的同志們寫了一封信,向他們發出了讀書的建議:“不為別的,單為一件事:向同志們建議讀兩本書。一本,斯大林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本,《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每人每本用心讀三遍,隨讀隨想,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確的(我以為這是主要的);哪些說得不正確,或者不大正確,或者模糊影響,作者對于所要說的問題,在某些點上,自己并不甚清楚。讀時,三五個人為一組,逐章逐節加以討論,有兩至三個月,也就可能讀通了。要聯系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革命和經濟建設去讀這兩本書,使自己獲得一個清醒的頭腦,以利指導我們偉大的經濟工作。現在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亂思想,讀這兩本書就有可能給以澄清。有些號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同志,在最近幾個月內,就是如此。他們在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候是馬克思主義者,一臨到目前經濟實踐中某些具體問題,他們的馬克思主義就打了折扣了。現在需要讀書和辯論,以期對一切同志有益。為此目的,我建議你們讀這兩本書。將來有時間,可以再讀一本,就是蘇聯同志們編的那本《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鄉級同志如有興趣,也可以讀。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讀這類書最有興趣,同志們覺得如何呢?”
毛澤東號召全黨學,而且自己帶頭學。《毛澤東文集》第8卷節選了他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部分內容,從中不難看出他讀書和學習得多么地深入啊!
5、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與赫魯曉夫為代表的蘇聯現代修正主義進行了一場震動世界的大論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批高級干部自覺地聯系中蘇論戰的實際,主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加深了對這場重大國際斗爭的認識。毛澤東發現了這個情況,立即將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經驗批轉全黨,發動全黨認真閱讀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那時,產生了一個新的術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他們的著作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央指定全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三十本:
——馬克思著作八本:《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合著),《雇傭勞動與資本》,《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導言(附恩格斯:論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48-1850年的法蘭西的階級斗爭》,《工資、價格和利潤》,《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書簡》;
——恩格斯著作三本:《自然辯證法》導言、札記和片斷,《反杜林論》(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附馬克思:《費爾巴哈論綱》);
——列寧著作十一本:《怎么辦?》,《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國家與革命》,《無產階級革命與叛徒考茨基》,《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論馬克思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論戰爭、和平的三篇文章(《社會主義與戰爭》、《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資產階級的和平主義與社會黨人的和平主義》),論民族殖民地問題的三篇文章(《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
——斯大林著作五本:《論反對派》,《列寧主義問題》,《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普列漢諾夫著作三本:《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
毛澤東考慮得很周全,要求中共中央宣傳部把這三十本著作印成大字本,方便歲數大的同志閱讀。他還提出,結合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為這些馬列經典著作寫序和作注。
也許有人以為,讀三十本書算得了什么。他們沒有認真考察,這是我國參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代人,在長達半個多世紀里,結合我國的革命和建設,結合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反復地、深入地閱讀的理論書籍。正是這些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的著作,奠定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第一代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建設和理論思想,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思想道德,就是沿著這批理論著作成長和發展起來的。由這第一代人所開辟出來的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道路,由這第一代人創造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是與學習這批馬克思主義著作分不開的。實踐表明,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認真閱讀這三十本書,把它真正讀懂了,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否則,就不能全面、深刻、準確地懂得什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后來,即使在“文革”期間,毛澤東多次向全黨提出讀馬列著作、學習馬列主義的問題。1971年,他針對林彪集團所反映出的情況,講過這樣一段話:“我黨多年來不讀馬、列,不突出馬、列,竟讓一些騙子騙了多年,使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唯物論,什么是唯心論,在廬山鬧出大笑話。這個教訓非常嚴重,這幾年應當特別注意宣傳馬、列。” 到晚年仍然是言傳身教,誨人不倦。
毛澤東自己讀過的馬列主義著作遠遠超過上面的書目。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逄先知同志在《毛澤東讀馬列著作》一文里,介紹了在我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毛澤東多次讀《資本論》等一大批著作的情況。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里,“讀書本來叫‘攻書’”, 或者把讀書叫做“攻讀”,如同與敵人作戰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讀書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毛澤東讀書生涯的最大亮點在哪里呢?就在毛澤東讀什么書和怎樣讀書,是與他提出的兩次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緊密連在一起。
第一次是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發動全黨讀書,提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 把“中國革命豐富的實際馬克思主義化”, 成就了偉大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為創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毛澤東沒有止步在第一次結合的勝利中,而是清醒地看到,“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1956年蘇共二十大否定斯大林,毛澤東敏銳地覺察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動向,新問題,明確提出“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 1962年,毛澤東對“第二次結合”作了更深入地思考和闡述:“從現在起,五十年內外到一百年內外,是世界上社會制度徹底變化的偉大時代,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不能比擬的。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斗爭。為了這個事業,我們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體實際,盡可能好一些地結合起來,從實踐中一步一步地認識斗爭的客觀規律。要準備著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許多的失敗和挫折,從而取得經驗,取得最后的勝利。” 毛澤東看得那么遠啊,把幾代中國共產黨人要做的大事提了出來。正是為了搞好“第二次結合”,從1958年全黨大搞經濟建設起,毛澤東又多次號召全黨認真看書學習,陸續開出了一系列新的讀書目錄。
毛澤東再次提倡全黨讀書學習,是鼓勵全黨在“第二次結合”里思考這樣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問題,“是不是可以用一種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辦法建設社會主義”; 一個是密切聯系世界革命的具體實際,找出在中國和世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在經歷著二十世紀下半葉國內的巨大變化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更顯示了毛澤東提出的“第二次結合”在當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的重大意義。
毛澤東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內容非常豐富而深邃的大問題,這里僅僅介紹了他學習的幾個側面。有一點是鮮明而確鑿的,就是他一生堅持和倡導“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和世界,從中培養和造就出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的基礎,以畢生的精力努力把中國共產黨辦成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大學校,一個學習化的無產階級政黨……因此,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 江澤民也要求全黨:“越是經濟建設和日常事務發繁忙的時候,越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道路上,我們永遠要向毛澤東那樣學習馬克思主義。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