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在古田。
傳承紅色基因需把握好三個要素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上強調,要把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恢復和發揚起來,把理想信念、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紅色基因是我黨我軍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進程中凝聚、孕育、形成的,是黨的寶貴財富和核心優勢。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0周年,軍內外對紅色基因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成果集中在紅色基因的內涵、特征和作用研究,以及傳承的路徑研究和政治生態研究等。筆者認為,要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必須解決在傳承中面臨的問題。
信 仰——基因的內核
信仰是有支撐的,一個是理論支撐,一個是感情支撐。
在戰爭年代,革命的主體力量是知識分子和農民。知識分子真信馬克思主義,從而催生了創造新世界的情感和行為。農民雖不懂得馬克思主義,但他們有對舊社會的憎恨,正是這種樸素而炙熱的情感,彌補了認知的不足,讓他們始終相信黨跟黨走。
在和平年代,實事求是地講,我們的信仰教育沒有跟上形勢的變化,導致部分黨員群眾迷失了方向。2013年北京某高校應屆畢業生因看不到前途,扛著十字架在大街上裸奔,今年又有一昆明女孩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詆毀祖國,這些行為,都是因信仰缺失、進退失據導致的。此外,信仰的缺失,也導致了黨員干部在能力、作風方面的弱化,關鍵時刻不能站出來說“聽我的,跟我來”,得不到群眾的敬佩和信任。
在信仰理論教育方面,很多單位都把全人類的優秀理論搬上了講臺,反而把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淹沒在思想的海洋里”。其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靈魂,歸納起來就兩條:一個是實事求是,一個是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體現的是馬克思哲學的真理原則,“為人民服務”體現的是馬克思哲學的價值原則。只要堅持實事求是,遇到什么問題都會有辦法解決,任何情況下都會有生命力;只要堅持為人民服務,方向就不會錯,任何時候都會有凝聚力。所以說,信仰是能力、作風的源泉。
在情感依托方面,由于社會階層多元,利益實現渠道多元,黨也從過去“在前臺為人民爭利益”轉變為“通過政府依靠政策制度保障人民利益”,群眾對黨的直接依賴和情感動力沒那么強了。我們要正視“情感疏離”對民眾造成的影響,不斷從理論、歷史、現實三個方面提升認知水平,進而升華對黨的感情、催生跟黨走的行動。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們組織教育講大道理多、講經驗多,講知識少、講學理機理少。當代青年習慣用知識闡釋真理,有理,他們就信,沒理,他們就不信。要走出困境,當務之急是下功夫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習主席治國理政思想,闡釋解決當前面臨問題的機理。只有“懂理”才能“講理”,“講理”才能“服人”。
組織——基因功能的支撐
紅色基因之所以“強大”,還因為她具有科學的組織結構,保證其功能充分發揮。黨組織能夠集中群眾的智慧形成決議,同時,將決議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黨員、每一個群眾、每一個崗位,也就是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抗美援朝。
西方人在研究抗美援朝戰爭時發現,“中共”的單兵作戰能力(人+武器)不占優勢。他們除了勇敢,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不管戰場形勢如何變化,他們始終能做到應對及時準確,沒有漏洞。即使在失去指揮員后,各個作戰位置照樣有序接替、聯系順暢,直到剩下最后2、3個人,還能照常運轉。這表明他們的戰前準備具備相當高的水平,這僅靠指揮員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通過研究,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就是中共的連隊里有“董事會”和“議會”,“董事會”叫“黨支部”,“議會”叫“士兵委員會”。黨支部能夠集中全連的智慧形成決議,并將決議落實到每一個作戰小組、每一個作戰位置、每一個官兵。“士兵委員會”在戰前能充分發揚民主,為黨支部決策提供支持,戰后可以評判指揮員是否實事求是地落實了支部的決議,并有權罷免“不合格的指揮員”。從此,西方管理學界開始重視組織在管理中的作用。
但是,西方管理理論并沒有實現“超越”,從《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的教材可以看出,他們雖重視組織的作用,但只是把“組織”作為“領導人”的工具。但我們的“領導人”是在“組織”領導之下開展工作的,這樣做的優勢在于既能防止因個人誤判造成的方向性錯誤,又能把組織決策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工作效率非常高。
東北老航校。
民主集中制是黨的基本工作制度和決策制度。民主和集中不是對立的,民主的對立面不是集中,是集權,也就是為了防止個人說了算,需要發揚民主,“讓各種意見浮出水面”;集中的對立面不是民主,是分散,防止極端民主化,為“達成統一的意志”,需要積極的醞釀過程。老航校在建校初期,因學員連“四則運算”都不會,在“先學文化”還是“先學航理”的問題上爭論異常激烈,經過大范圍激烈的爭吵、醞釀,意見竟奇跡般的趨同,在“實物教學法”上達成一致。這讓日籍教員真正體會到了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和“三大民主”的神奇,他們甚至因為懂得了其中的奧秘,認為自己已成為 “日本八路”。反觀國軍,每打一場戰役,都因意見不合導致結怨甚至分裂,每當相持不下,只有請不了解前線的蔣介石來裁決。
在當前的實踐中,基層組織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有的黨政主要領導各行其是,脫離組織領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方向”、“重點”、“關鍵”失去控制;有的黨組織脫離中心“空轉”,工作效率低下;有的黨組織越過行政領導赤膊上陣,把所有工作都作為政治任務,不計成本、勞民傷財;有的黨員干部作用發揮不明顯,不能當表率,不會聯系群眾,使命感、責任感弱化。上述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領導、黨員或不懂得組織的重要性,或不熟悉組織工作的制度、程序,或找不到個人在組織中的位置。
八路軍在太行山。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黨組織對群眾的領導一定要通過群眾組織。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進駐太行山時,因當地社會結構是以家族統治為基礎的,發動群眾非常困難。為把黨的領導深入到社會內部,我黨通過“靜悄悄的革命”對社會結構進行了改造,建立了青救會、農救會、婦救會、工救會、兒童團等群眾團體,很快就將農民最大限度地組織與發動起來。黨組織把群眾團體中的積極分子吸收入黨,形成骨干,又通過群眾團體的黨員骨干,實現對群眾團體的掌握與領導。建軍初期,毛委員在軍隊內部建立了士兵委員會,能夠對指揮員的指揮進行批評和民主監督,指揮員對士兵的管理就沒有辦法取代黨對士兵的領導。現在正面臨國家經濟轉型,基層社會形態發生了變化,我們應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創新基層群眾組織形式,確保黨的領導落實到末端。
歷史故事——基因傳承的載體
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現實,更好地展望未來。對于黨的建設、國家建設和軍隊建設的接班人,黨史、軍史、革命史理應成為必修課。
我們學歷史、講故事,不能圖新鮮、求刺激。要善于認識總結歷史背后的規律,并將其上升為理論,指導今天的實踐。我們應該帶著問題去看故事,比如,趙一曼、劉胡蘭等革命英烈之所以能坦然面對生死,是因為有實事求是和為人民服務的信仰以及對組織、對戰友的信心、信任做支撐的;從陳浩叛逃事件中發現支部建在連上的現實意義和黨組織工作的運行機理;從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毛澤東落選至古田會議召開全過程中發現極端民主的危害,以及民主集中制、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等一系列組織原則的起源和意義;從黃花塘事件中發現什么是黨性觀念以及黨內團結的重要性。
趙一曼和劉胡蘭。
歷史上的英雄很多,故事很多,對當今有指導意義的故事和英雄也很多。我們不可能讀完所有的故事,但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有指導意義的故事,編撰成規范的法定的教科書。這樣做,既可以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又有效杜絕隨意解讀或為達到個人目的任意解讀歷史的行為。同時,要堅決打擊戲說歷史甚至惡意解讀英雄的行為。
要引導年輕人,學會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觀點解釋歷史現象,以提高理性思維和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他們學會運用歷史規律和政治理論解決現實問題,防止陷入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泥坑。
(作者系空軍航空大學副政委;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