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詹得雄:西方的困惑和漫長莫測的前程
點擊:  作者:詹得雄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7-09-30 11:02:58

 

          西方百姓怒從何來

  近100多年來,西方一直很傲慢。他們的歷史觀是“西方中心論”。他們的心態是“我們很富有,我們很高尚”。他們堅信在信仰基督教的白人的領導下,世界最后會被他們的信仰普世化。與此同時,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和多黨議會民主也會普世化。

  1989年后,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他們更是興高采烈、信心滿滿,認為“歷史終結了”。可是經過了僅僅28,他們看到的現實世界與他們想象的大相徑庭,沒想到把最大的敵人蘇聯整垮之后,接下來走下坡路的竟是他們自己。轉眼間,“政治正確”變得不正確了,炫目的精英變得討厭了,推廣民主卻帶來國內外的混亂。而他們十分看不起的、就等著崩潰的中國卻飛速發展起來。所以他們覺得當今世界是“陌生的世界”“失序的世界”“令人生畏的世界”。更令精英階層頭疼的是國內氣勢洶洶、怒氣沖沖的老百姓。精英們稱他們的怒氣是“民粹主義”,是當前亂象的禍根。但政客再想拿慣用的競選語言來哄騙選民已辦不到了,而“不入流”的特朗普卻硬是憑借民眾愛聽的粗口大實話吸引群眾,趁勢當上了總統。西方確實面對幾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面臨經濟危機、制度危機和價值觀危機。

概括起來,西方百姓的憤怒大致起于以下四個原因:

1.經濟衰落,生活下降。

  英國《衛報》網站326日的署名文章說:“領袖們絞盡腦汁試圖弄清為什么大批選民如此憤怒,答案其實很簡單,是經濟失敗的結果。金融危機以后的10年顯示,40多年來占支配地位的經濟治理體系已經崩潰。”

  這種治理體系“把職場的力量平衡向資方傾斜,把人當成工資的奴隸,確保增長果實為少數人而非多數人占有”。政府對金融危機的處理結果是,“對全球金融危機負有責任的人逃脫了處罰,而無辜者卻首當其沖地承受緊縮的痛苦”,有的人失去了積蓄,有的人因交不起房貸被趕出家門。這就是促成“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真正原因。1%99%之間尖銳的矛盾必然反映到社會思潮和選舉運動中來。

在這個歷史階段中,美國經濟的三大特點是金融化、虛擬化和全球化,大資本家賺得盆滿缽滿,而包括白領在內的普通百姓的工資增長停滯,生活水平下降。美國白人藍領工人體會更深,原來的小康生活沒有了,許多人失業等待救濟。他們的憤怒成為把特朗普推上總統寶座的一支重要力量。

2.議會不靈,政府無能。

  在當前的體制下,老百姓有了難,眼睛當然要盯著議會和政府。然而,他們看到的議會只是在無休無止地爭吵,而政府則被捆住手腳,渴望的事情很難辦成,有時還要關門。這樣的狀況怎不叫人憤怒?

  議會和政府專為華爾街辦事已是公開的秘密。日本《金融財政商貿》327日援引學者伊藤貫的話說:“美國政治是被華爾街的金融家所操縱的。”

  議會內外充斥著代理人,他們的爭吵聽起來義正詞嚴,實際上是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爭奪,老百姓能指望他們為自己仗義執言嗎?金權操縱、黨派惡斗、否決政治、遷就眼前,已成為這種民主的代名詞。難怪“歷史終結論”的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在318日的一次訪談中說:“我的確認為,美國政治體系出現了故障,兩極分化、癱瘓、由特殊利益主導。”

最糟糕的是這么多年來美國一直要把這樣的民主“普世化”,或動刀動槍,或“顏色革命”,鬧得所在國戰火紛飛,難民如潮,天怒人怨。

3.人口失衡,白人失勢。

  美國是移民國家,最早的移民都是白人。三個世紀以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對于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來說一直居于中心地位。但是,這種中心地位隨著新移民及其子孫的繁衍,美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引起了白人學者的極大憂慮。塞繆爾·亨廷頓2004年為此寫了《我們是誰?》的專著,著重研討人口結構失衡后美國的走向,如果美國的白人不占優勢,“我們”的美國會變成什么樣呢?

  13年過去了,人口結構越來越將白人邊緣化。1960,美國人口比例是:白人85%;黑人10%;拉美裔2.6%。但到了2017,白人60%;黑人13%;拉美裔18%(如果加上非法移民則為20%)。最近7年里,美國新生兒超過半數都不是白人,預計到2024,20歲以下人口的一半都是非白人。這次美國大選,60%的白人投票給特朗普,反映了白人對非白人移民的恐懼和歧視。

還有一個新現象,預計到本世紀20年代,美國新增勞動力的一半以上是非白人,他們的收入比白人低,但他們今后“將供養享受退休生活的富有白人老年群體”,他們之間能否心平氣和則是一個未知數。

4.信仰危機,上帝死了。

  今天的美國已遠離當年的“美國信念”。這不但反映在去教堂的人越來越少,而且更可怕的是,先民的子孫們早已不把這種“信念”(其中包括原始基督教的普愛、勤儉與向善)當回事了,華爾街代替梵蒂岡和耶路撒冷成了新的圣地。他們信仰的是“商品拜物教”,一夜暴富是他們祈盼的新的“顯靈”。

  特朗普的重要顧問之一史蒂夫·班農2014年在一次演講中說:“我相信自蘇聯倒塌之后的幾年,我們走得有點脫軌了。我強烈相信,這是一場我們教會的危機,我們信仰的危機,西方的危機,資本主義的危機。”

西方人內心期盼有一個凌駕于人間之上的“最高正義”,如果連這一點精神安慰也被金錢粗暴地凌辱了,心將何以安放?靈魂將何以安穩?所以托尼·布萊爾說,當前的西方危機既“在經濟的意義上發生,也在文化的意義上發生”。

西方領導人難應對三大挑戰

綜上所述,現在西方不管誰上臺,都得應對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大挑戰。特朗普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用美國人,買美國貨”。馬克龍在當選前夕的訪談中說:“我會考慮法國人的憤怒”,準備走不左不右的路線。從目前的言行看,他們在試圖改變一些政策,但拿不出切中時弊的治本之策。下面從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1.資本主義已陷入后期危機。

  近期西方經濟似乎有復蘇的跡象,但更多的人認為世界正在或已經進入“停滯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命門是資本要贏利,如果贏利較大,分配相對合理,那么社會就會呈現令發展中國家羨慕的景象。要命的是,現在在馬克思所說的“資本具有內在否定性”規律的支配下,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贏利微薄,甚至虧本,而已經構建起的福利制度在西方議會民主的推動下,已經不堪重負,許多國家只得借債度日。

  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美國搞金融化、產業空心化,結果導致了金融危機和工人失業。由于新興國家的崛起,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潤率還在下降。2008年危機后,為了救急,各國都是以“量化寬松”的名義大印鈔票,結果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已由危機的拯救者變成新的危機制造者。專家學者們認為,僅僅政府累積的債務,就足以單獨引發一場巨量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

  先看看全球的情況。據國際金融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債務高達217萬億美元,GDP325%。美國的公共債務2006年為8.68萬億美元,2016年為19.97萬億美元,GDP106%

專家們認為,當利率水平降低到零甚至負數時,就說明資本不贏利了,貨幣供應就無效了。現在美聯儲要加息,并不是經濟復蘇,而是鈔票的游戲已經走到盡頭了,再濫發下去,水就要溢出堤壩。如果有新危機發生,再印更多的鈔票也沒有用了。

2.“民主制度”能容得下強人領導嗎?

  現在世界上有一股所謂“反民主”的潮流,準確地說,在西方精英吵吵嚷嚷“推廣民主”幾十年后,老百姓終于看清了這種“民主”到底是什么貨色,已經相當厭煩。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民主不能帶來社會安定、政界清明和生活改善,這種民主又有何用處?社會亂了,老百姓反而歡迎一些強人來展示雷厲風行的能力,為老百姓真正辦成幾件好事,這比口吐蓮花的演講實用得多。

  據法國民調機構益普索最新公布的調查,受訪者對強人寄予希望的比例是:英國(67%)、法國(70%)、意大利(67%)和西班牙(72%)

特朗普正是以強人的形象上臺的。他的特點是隨意、不可知和憑直覺行事,這樣的領導會給美國和世界帶來什么,大家都在觀察。這也引起人們思考:現有精英極力維護的制度難道不應該改良、甚至打破嗎?不過,倘若真的打破了,又會是一種什么局面呢?強人會不會變成希特勒呢?這些都是未知數。

3.“讓思想沖破牢籠”更難。

  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基礎是個人主義,而它又被“自由、平等、博愛”等美好的詞匯和宗教外衣包裹著。這種個人主義驅動人們去追逐利潤,幾百年里創造了人間巨量的財富,卻也帶來了無法彌合的貧富差距,當今西方社會的種種社會問題都由此而來。社會越不平等,希望沖破個人主義的思想牢籠,創建真正自由、平等、博愛的新社會的人就越多。

  近年來的選舉中,美國的伯尼·桑德斯、法國的納塔莉·阿爾托等都大力宣揚社會主義。值得注意的是,阿爾托成功地拿到了法國的500張市長支持票,成為今年競選法國總統的11名候選人之一,頗不平常。她公開說:“我參選不是為了當總統,而是為了讓資本主義制度分崩離析!”“總統大選是一種被操縱的游戲,選舉不會改變法國人民被剝削的事實,也不會改變被金錢和資產階級統治的社會秩序。我們想做的是推翻它。”她成了總統候選人之一,說明她身后確有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在支持她、推動她。

她的出現說明了西方的焦慮:不改不行,但改成什么樣,怎樣改?大家不清楚,所以才有“制定戰略卻很難”的浩嘆。

中國應該充滿道路自信

  100年前,十月革命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嘗試建立一種沒有人剝削人的新社會。這種探索一直被西方妖魔化,馬克思主義也無數次被宣布過時了。歷史證明,只要資本主義社會是不平等的,貧富差距太大,憧憬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人就會源源不斷,越來越多。

  現在西方有一個現象,即沒有經歷過冷戰的一代人已經長大成人,他們驚訝地問:社會主義有什么不好呢?實現社會主義不是挺好嗎?

  最近有兩個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年輕人成了中國的網紅,他們的“童言無忌”值得一讀。

  法國小伙子“鋼蛋”(Quentin):“在我眼中,中國的政治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說實話這也是很多國家害怕中國的原因。就好像人們經常對厲害的人感到吃驚或害怕。在中國的政治體制下,想要做什么可以很快做到,效率很高。你們也許不知道在法國光做一個計劃就要五到十年。所以,你們現在擔心的東西一定會好起來。”他又說:“中國真的進步很快,說實話我挺羨慕你們的,有時候覺得我們國家要是也有這樣的政治說不定會更好。”

  在中國學習的伊朗小姑娘蘭蘭說:“很多中國人總是一直批評中國,我開始是覺得他們不愛中國,或者太愛西方,后來我發現其實是他們給中國定了很高的標準。即使世界第一都不夠。要比所有國家好出很多很多很多才行。有時候我覺得這才是最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她的這條帖子得到相當多個贊。

  用他們的話來對照國內外的輿情,值得深思。中國走的是本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西方總說要把中國“融入世界主流”,實際上是要融入西方的資本主義潮流。這里有兩個問題:第一,他們是真心要把中國引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主流”來同他們競爭嗎?其實,他們期望的中國是在他們的主導下乖乖當個打工仔。第二,社會主義代表著人類的希望,這才是主流,憑什么要我們隨波逐流地追隨他們呢?

我們要自信。我們正走在一條希望的大道上,雖有坎坷和曲折,我們也應風雨兼程,一往無前,堅信道路會越走越寬廣,越走同行者會越多。(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參考消息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