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周新城: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為什么集中力量攻擊國有經濟
點擊:3617  作者:周新城    來源:察網  發布時間:2018-07-05 08:50:06

 

       【摘要】:一些“著名經濟學家”集中力量攻擊國有經濟,竭力把它妖魔化,把它稱之為“權貴資本主義”。吳敬璉就是一個典型,他對國有經濟是最反感的了,只要還有一點點國有經濟,他就認為改革不徹底。他的本事還在于,公然造謠說鄧小平就不贊成要國有經濟。

 

 

為什么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公有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呢?我們可以從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來說。

(一)從政治上說,公有制是否占主體地位,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

首先,關系到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能不能鞏固。

每一個政黨、每一個階級掌握政權,必須有自己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沒有自己的經濟基礎,政權是不牢固的。加強共產黨的領導,首先要加強和鞏固共產黨執政的經濟基礎,否則就是一句空話。這是客觀的,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必須把代表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公有制作為自己執政的經濟基礎。一旦沒有了公有制,共產黨喪失了自己執政的經濟基礎,還能夠繼續掌握政權嗎?設想一下,假如我們搞了私有化,我們的政權怎么維持和運轉呢?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消失了,甚至公有制被消滅了,私營經濟占了主體地位,甚至只有私營經濟了,我們的政權勢必不能靠公有制經濟交納說收、上繳利潤來維持,而只能靠私營經濟來養活了。拿了人家的錢就要為人家辦事,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只有兩個出路:一是改變黨的性質,改成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資產階級政黨,這也許可以繼續執政,但這個黨和政權就是資產階級性質的了,不能再搞社會主義了,這就違背了初心,忘記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了;二是如果還想堅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還想搞社會主義,那時在經濟上占優勢的資產階級就不會容忍你繼續執政了,必然要把你趕下臺。只要你相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必須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道理,這兩種情景,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實的危險。

我們黨看到了這種危險。2000年江澤民在國有企業改革的座談會上特地指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決不能動搖,否則我們黨的領導地位和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就很難鞏固和加強。”[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第51頁,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如果把國有資產大量量化到個人,并最終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那樣,我們的國有資產就有被掏空的危險,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就會失去經濟基礎。那時,中國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我們靠什么來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靠什么來鞏固人民的政權,靠什么來保證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俗?”[見《人民日報》199971日。]否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搞私有化,絕沒有好下場,它會挖掉共產黨執政的經濟基礎,葬送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

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我們黨要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就要有關鍵時刻聽指揮、拉得出,危急時刻沖得上、打得贏的基本隊伍。國有企業及其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就是這樣的隊伍。關鍵時刻,國有企業及其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是靠得住的。國有企業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如果把國有企業做小了,搞垮了,搞沒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還怎么堅持?工人階級領導地位還怎么堅持?共同富裕還怎么實現?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還怎么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怎么堅持和發展?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跟著喊口號,更不能中別人的圈套!這真是一語中的。

第二,鞏固和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使我國社會保持社會主義性質。

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私有制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私有制基礎上會產生剝削、兩極分化,這是同社會主義的本質相矛盾的。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能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性。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情況下,必須鞏固、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我們在城市必須做大做強做優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在農村必須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這樣才能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社會主義才是鞏固的。可以說,越是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越要強調堅持和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削弱或者沒有了公有制,就不能稱之為社會主義了。

第三,增強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才能有效地控制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實現以人民為中心,使經濟朝著滿足人民需要的方向發展。

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國有經濟(全民所有制經濟)應該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這主導作用,突出地表現在,它應該控制、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毫無疑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私有制的存在,尤其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存在,由于它的生產目的是追逐剩余價值,使得國民經濟的運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就有可能保證整個國民經濟朝著預定的方向發展,保證五年規劃規定的各項任務得以實現。如果公有制經濟遭到削弱,甚至消滅了,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就得不到控制,就會陷入盲目的無政府狀態。

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公有制是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前提條件。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人民是生產資料的主人,他們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生產的,排除了剝削和兩極分化,從而為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人民處于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經濟的發展是以剝削階級為中心的。沒有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以人民為中心就會變成一句空話,無法實現。

第四,發展公有制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

社會主義要求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種分配方式、分配原則,而不是具體的分配政策。生產決定分配,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共同富裕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產生的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公有制的建立,人們在生產資料面前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憑借占有的生產資料來參與分配,人們參與分配的標準只有一個:都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獲得消費品,因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人都改善生活,人人都提高生活水平。這就叫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與剝削、兩極分化相對立的,存在剝削、兩極分化,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公有制排除了剝削和兩極分化的可能,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公有制基礎上才能實現共同富裕,私有制基礎上決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因此,只有積極發展公有制經濟,才能達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有人一方面侈談共同富裕,一方面卻鼓吹私有化,這不是南轅北轍了嗎?有人認為,不消滅私有制,不發展公有制,只要調整一下分配政策,例如多搞一些社會福利,實行社會保障制度等等,就可以實現共同富裕,這是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想,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

我們強調的共享經濟,不是別的,就是共同富裕,這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私有制基礎上必然產生剝削和兩極分化,談不上共享的。

習近平總書記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國有經濟比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頂梁柱。動搖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削弱甚至消滅公有制,推行私有化,這根頂梁柱就倒下了,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也就垮塌了。這就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始終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強調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的政治緣由。

(二)從經濟上說,公有制符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能夠解放、發展生產力

大家知道,馬克思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與空想社會主義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類社會必然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問題,并不是基于倫理道德觀念,也不是訴諸人類的理性,而是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實際存在的矛盾基礎上得出的結論。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的積累、生產的集中,使得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的性質。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生產資料歸資本家個人所有,生產的目的是追逐剩余價值,因而使得具有社會性質的生產力的這種要求無法實現。這樣,資本主義社會就產生了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人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弊端的總根子,在資本主義范圍內是無法克服的,它只有通過革命,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才能得到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敲響了私有制的喪鐘,生產資料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成為一種客觀的規律性,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因為只有社會占有生產資料,才能夠與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相適應。

從理論上講,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因而公有制能夠解放、發展生產力。從實踐上講,我國三大改造完成、生產資料公有制占主體地位以來,經濟迅速發展,盡管在探索過程中出現過一些挫折,但總的來說,速度遠快于資本主義國家,顯示出公有制的強大優越性。六十多年時間,我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后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蘇東劇變的險惡環境下使社會主義紅旗高高飄揚在世界東方,這同蘇聯東歐國家否定公有制、實行私有化造成的嚴重惡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都是起碼的常識。但在今天確實有必要重新強調一下,因為多年來輿論界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攻擊公有制、妖魔化國有經濟的言論鋪天蓋地,幾乎成為輿論的主流,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了。諸如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公有制不符合人的本性,注定沒有效率,私有制才是先進生產關系,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要求;把公有制同人民對立起來,說公有制與民爭利;說國有企業是壟斷,靠壟斷獲取利潤,與民營經濟爭奪資源,妨礙經濟發展;鼓吹公有制產權不清晰,只有私有化,把財產落實到個人,產權才是明晰的;公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容,要搞市場經濟,必須實行私有化;類似的言論,在報刊上屢見不鮮。一時間壓得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經濟抬不起頭來,維護公有制的言論,說起來仿佛理不直、氣不壯,報刊上也消聲躡跡,上課的時候都不敢講公有制的優越性。這種狀況,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是極不正常的。我們應該旗幟鮮明地宣傳,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這一客觀規律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是解放、發展生產力的主要力量。一切攻擊、污蔑公有制的言論都應該進行批評,不能聽任泛濫。否定公有制經濟,主張私有化,是違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的,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錯誤思潮和行為。

第三,它還規定了不同所有制經濟之間的關系: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所有經濟共同發展,并不是各種所有制經濟各自孤立地并行發展,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公有制經濟與私有制經濟之間既有合作的一面,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里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又有矛盾的一面,由于所有制基礎不一樣,經濟性質不一樣,經濟運行的規律也不一樣,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必然產生矛盾和斗爭。在各種所有制經濟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國有經濟應該起主導作用,它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經濟的發展。

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2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國有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有控制力和影響力,保證經濟運行朝著預定目標發展,不發生重大波動;二是它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起鼓勵、支持和引導作用。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關鍵內容。沒有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公有制為主體就成為一句空話,我們的基本經濟制度也就難以存在。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恰恰在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的問題上學術界存在激烈的爭論,要不要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成為圍繞基本經濟制度的斗爭的核心。一些著名經濟學家集中力量攻擊國有經濟,竭力把它妖魔化,把它稱之為權貴資本主義。吳敬璉就是一個典型,他對國有經濟是最反感的了,只要還有一點點國有經濟,他就認為改革不徹底。他的本事還在于,公然造謠說鄧小平就不贊成要國有經濟。他在20131016日接受鳳凰網記者采訪時說,社會主義與否跟國有不國有沒什么關系。為此我去查過《鄧小平文選》,《鄧小平文選》里就沒有國有這個詞。然而我們隨便翻一下《鄧小平文選》、《鄧小平年譜》,就可以看到他是在信口開河。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的某個經濟領導機關根據外國人的建議擬定的改革方案,居然提出要仿照美國的樣子,到2030年把國有經濟降低到10%以下,而只字不提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類似的輿論一度沸沸揚揚,鬧得人們不知所措。

通過否定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來架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進而改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種種言論,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進行批判。國有經濟是共產黨執政的經濟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把國有經濟形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頂梁柱。沒有國有經濟為主導,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個大廈是會垮塌的。

談到不同所有制之間的關系,必須正確認識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們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

非公有制經濟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不是社會主義的,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按照鄧小平的說法,非公有制經濟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如果它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那就談不上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了,總不能說,社會主義經濟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吧,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道理,只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非社會主義性質的。但是,不同私有制形式旳經濟性質也是不一樣的。個體私有制經濟是勞動者個人私有制,個體戶主既是生產資料所有者,又是勞動者,不存在剝削關系。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它們是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資本主義私有制,企業主在市場上按勞動力價值購買勞動力(即雇用工人),然后驅使工人進行生產,并無償地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企業主與工人之間是剝削關系。這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經常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私營經濟的性質與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私營經濟是不一樣的,在中國,由于政治上共產黨的領導、經濟上公有制占主體地位,私營經濟具有社會主義性質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一種經濟成分的性質取決于它內部的經濟關系,只要是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雇傭和剝削工人,不管是在哪兒,它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總不能說,一家企業,同樣是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同樣是雇傭剝削工人,在美國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搬到中國來,它就變成了社會主義性質了。這是說不通的。政治上共產黨的領導、經濟上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只是私營經濟經營活動的外部條件的變化,這種變化只能影響私營經濟的經營機制、管理方法,不可能改變它的根本性質,外因終究只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據嘛。

談到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問題,在理論上必須把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區分開來。前者指所有制經濟的性質,后者是指一種經濟運行機制。經濟性質取決于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經濟運行機制則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外部條件。參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經濟成分,并不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好比小農經濟參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但不等于小農經濟就是資本主義性質的。自黨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就由此得出結論: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它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了,而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經濟自身的重要組成部分了。這就是報刊上常見的從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言外之意,中央對非公有制經濟性質的判斷變了:原來認為非公有制經濟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只是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現在承認它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十五大說的是,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經濟運行機制的全部行為載體(市場經濟運行的主體)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不是說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非社會主義性質變成了社會主義性質了。這種千方百計論證非公有制經濟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說法,常見于報章雜志,然而他們忘記了一個馬克思主義常識:一種所有制經濟的性質是由它內部經濟關系決定的,而不是由外部的經濟運行機制決定的。

非公有制經濟,不管它是什么性質的,不管它是個體經濟還是資本主義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中,總是處于補充地位,起輔助作用。它不能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這一點,我們必須堅持,決不能改變。

談到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的作用,必須指出它們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在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可以提供產品,滿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可以繳納稅收;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的基礎是私有制,它的主要組成部分——私營經濟、外資經濟——還存在雇傭和剝削關系,生產的目的是追逐剩余價值,而社會主義是要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很明顯,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經濟、外資經濟是同社會主義的本質有矛盾的。正因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們的作用具有兩重性,決定了我們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也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無論在融資、市場準入、勞動政策、稅收政策等各個方面都要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我們對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一視同仁;另一方面,要注意加以引導,以便使它們朝著有利于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正確制定和實施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任務。從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具體國情出發,我們必須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但是,如果只講鼓勵、支持,忽視引導,會使得非公有制經濟同社會主義的矛盾激化,從而不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實生活中已經有所表現,不能不警惕。

進一步的問題是,由誰來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呢?除了政治上黨和人民政府進行有效的工作外,從經濟上說,就要靠國有經濟來執行這一職能了。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除了表現在它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有控制力和影響力上外,在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相互關系上,則表現在它能夠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上。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是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的。自身沒有力量,無法起主導作用。市場經濟講的是實力,沒有經濟實力,非公有制經濟是不會聽你指揮的,文件上的各項規定是會落空的。只有存在強大的國有經濟,才能在實際經濟生活中貫徹、實施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鼓勵、支持和引導的政策。

自十五大確定基本經濟制度以來,我們黨一再重申,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能動搖。中央還專門提出,要劃清基本經濟制度與單一公有制、私有化的界限,既不能搞單一公有制,也不能否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搞私有化。十八屆三中全會再一次強調: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全會明確規定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同時從多個層面提出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的改革措施。”[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見《人民日報》2013116日。]這就全面地規定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以及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主要措施。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憲法規定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完全正確的,它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又符合我國具體國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事實證明,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適合生產力發展需要的。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圍繞基本經濟制度的分歧和爭論,我們可以看到,自確定基本經濟制度以后,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問題上,沒有什么分歧。斗爭集中在要不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問題上。那些想修改憲法,改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人,說到底是想取消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實行私有化,最終由私有制取代公有制占國民經濟的主體地位。然而一旦私有制占主體地位,我國的社會性質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就不會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了,而必然變成資本主義社會,甚至變成西方國家的附庸。千百萬先烈的鮮血換來的紅色江山,就會改變顏色。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蘇聯東歐國家的現實教訓。這種景象,我們決不允許在中國重演的。

需要強調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必須全面理解和把握它,不能有任何片面性。既要講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又要講公有制為主體;既要講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又要強調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對非公有制經濟,既要鼓勵、支持,又要注意引導。當前主要的問題是,只講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忽視甚至否定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各種妖魔化國有經濟的言論甚囂塵上,國退民進的輿論幾乎成為主流。對非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對私營經濟,只講鼓勵、支持,主張有需就讓,不講引導,甚至要求赦免原罪,為私營企業主非法侵吞國有資產辯護。類似的片面性,勢必影響基本經濟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進而影響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周新城,察網專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 本文節選自《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一文中的第四部分必須準確把握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