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周新城:世界上馬克思主義只有一個,沒有幾個不同的馬克思主義
點擊:  作者:周新城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8-06-26 09:52:58

 

   馬克思誕辰200年了。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博覽群書,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創立了科學的學說,同時滿腔熱情地積極參加工人運動,為人民的解放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斗爭。他的一生,既是科學家的一生,又是革命家的一生。馬克思留給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一經問世,全世界無產階級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開展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世界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出現了各色各樣的馬克思主義

 

  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取得勝利,敵對勢力也打出馬克思主義的旗號,歪曲馬克思主義,閹割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把工人運動引導到對資產階級有利的方向上去。第二國際就是這樣干的。列寧花了很大精力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進行斗爭,這段歷史,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現在,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

 

   有按歷史階段劃分的馬克思主義,例如有人提出,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是原生態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次生態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現生態馬克思主義,原生態馬克思主義、次生態馬克思主義都過時了,不管用了,只有現生態馬克思主義才能解決問題,才管用。他把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幾個階段當作幾個不同的馬克思主義了,有的馬克思主義管用,有的馬克思主義不管用了。

 

   有人換一種說法,他們說,有兩個馬克思主義:傳統馬克思主義,現代馬克思主義。傳統馬克思主義包括哪些東西,說法不大一樣,有人指的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列寧的思想,有人把毛澤東思想也包括在內,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現代馬克思主義。傳統馬克思主義顯然過時了,不管用了,我們的任務是宣傳和研究現代馬克思主義。20世紀末一位理論家甚至提出,要以鄧小平理論作為座標,作為判斷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標準,符合鄧小平理論才是馬克思主義,因為鄧小平理論是現代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理論都過時了,不足為訓。例如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觀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公有制、按勞分配、無產階級專政,這顯然過時了。現代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觀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這才是正確的,才是馬克思主義的。這就是名噪一時的“座標論”。炮制傳統馬克思主義和現代馬克思主義這兩種馬克思主義,贊揚“現代馬克思主義”,貶低、否定“傳統馬克思主義”,實質上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前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不承認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當前中國的具體實現,而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種嶄新形態的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關。

 

  有按世紀劃分的馬克思主義,有19世紀馬克思主義、20世紀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19世紀馬克思主義、20世紀馬克思主義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任務是研究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階段性,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階段性是隨著革命斗爭的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出現的,而不是人為地按世記劃分的,誰都說不清楚馬克思主義按世紀劃分的特點什么,說不清楚19世紀馬克思主義、20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什么,也說不清楚21世紀馬克思主義又是什么,它在中國是什么、同上世紀有什么區別,在其他國家又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可以講,進入21世紀,世界出現了一些新現象,馬克思主義應該研究這些新現象,但不能說有一個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如果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說,19世紀、20世紀、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一樣的,沒有區別。

 

  還有的是按地區、國別來劃分馬克思主義。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上,王明有一個提法: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具體運用和發展”,意思是毛澤東思想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在閉幕會上批評了這一提法,認為“這種提法不妥當。因為照王明的提法,則有點劃分‘市場’的味道。”王明的提法,“似乎是說,斯大林只管那些工業發達的地方,而殖民地半殖民地就歸我們管,那豈不是就把馬克思主義的‘市場’分割了嗎?”“如果是真理,那它就有點普遍性,就不能不超越一定的范圍。”毛澤東強調:中國革命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的統一,應該這樣提法,這樣提法較好。”他形象地指出,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分店”。他不贊成將中國共產黨人和馬、恩、列、斯并列,強調要普遍宣傳馬克思主義。[1]他在另一場合還明確提出,不贊成毛澤東主義的提法,認為“那樣說是很不適當的。”也不贊成“主要的要學毛澤東主義”的提法,而強調“必須號召學生們學習馬恩列斯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經驗”。他多次反對把毛澤東的名字同馬恩列斯并列,指出“說成什么‘馬、恩、列、斯、毛’,也是錯誤的。”[2]


  近年來還有人按國別來講馬克思主義。例如有學者提出蘇聯馬克思主義、中國馬克思主義,說什么“蘇馬非馬”,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不是原本的馬克思主義,而是經過列寧斯大林篡改過的馬克思主義,即蘇聯馬克思主義。蘇聯馬克思主義是錯誤的,他的任務是批判“蘇馬”,正本清源,尋找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更換我們的指導思想。我們不來從政治上批判這種錯誤觀點,僅僅提出一個學術性的問題:有沒有蘇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中國馬克思主義這幾種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統一的,沒有國別的區別。承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才是馬克思主義,不承認,就不是馬克思主義。就基本原理來說,不能說一個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與別的國家的馬克思主義有什么不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順便說一下,要說“蘇馬非馬”,必須講清楚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指導思想怎么違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光憑蘇聯解體這個事實,論證不了“蘇馬非馬”。蘇聯解體是背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結果,而不是因為蘇聯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錯誤,不是因為“蘇馬非馬”。

 

  還有各色各樣的研究具體問題的馬克思主義,例如研究生態問題的有機馬克思主義,研究存在與思維關系的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等等。這類“馬克思主義”,在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比較多。

 

  世界上只有一個馬克思主義,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面對著各色各樣的馬克思主義,我們該怎么看呢?這就涉及什么叫馬克思主義了。

 

  馬克思主義是一門科學,它是一個由它的基本原理構成的科學理論體系。正如列寧指出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3]不是自己說是馬克思主義就真的就是馬克思主義了,這里有一個判斷標準:贊成由它的基本原理構成的理論體系,才能稱之為馬克思主義;不贊成甚至反對它的基本原理構成的理論體系,就不是馬克思主義,就是非馬克思主義或者反馬克思主義。盡管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把馬克思主義喊得震天響,也不是馬克思主義。是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就是能不能稱為馬克思主義的標準。例如,有機馬克思主義反對歷史唯物主義,就不能承認它是馬克思主義,盡管它口頭上自稱是馬克思主義。天下絕沒有反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它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既不會因時代變遷而過時,也不會由于國情不同而失效,更不是有對有錯。所以,世界上馬克思主義只有一個,沒有幾個不同的馬克思主義。

 

  但是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行動指南,是革命斗爭的指導思想。它必須落實到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的實踐中去。各國情況不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可能為每一個國家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各個具體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必須結合本國國情,探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本國實際情況下的具體實現形式。把馬克思主義本國化,是每一個國家共產黨的任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可能一樣。然而這種不一樣,只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而不是不同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幾個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明確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結合當時具體條件,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嚴格區分開來。

 

  他們在《共產黨宣言》發表25年的時候給德文版寫了個序言。序言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4]


  顯然,馬克思恩格斯的意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科學的真理決不會過時。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領域都不能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領域我們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能有絲毫動搖。同時還要看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各個基本觀點之間有著密切的有機聯系,它們是一個系統,而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間沒有聯系的各種論斷的匯集。如果拋棄、否定了其中一個論斷,其他論斷就會隨之被否定,整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系也就瓦解了。形象地說,它們不是一個一個的土豆,扔掉一個,其他還在;它們是一個系統、一個整體,否定了其中一個基本原理,按照理論邏輯推論下去,其他原理也就站不住了,整個馬克思主義就會被否定。舉一個例子。本世紀初,在討論勞動價值論時,有人提出不僅勞動創造價值,其他生產要素也參與創造價值,主張要素價值論。好像否定勞動價值論,對整個馬克思主義沒有多大關系似的。殊不知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否定了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學說就沒有了依據,而沒有剩余價值學說,就解釋不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就看不到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科學社會主義就失去了根據。這樣,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就瓦解了。回過頭來看,那場圍繞勞動價值論的爭論,有著原則的意義,決不是孤立的某個學術觀點的爭論。堅持勞動價值論,我們才有可能堅持馬克思主義,從而也才有可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不能隨意地說,馬克思主義某個基本原理是錯誤的,或過時了,更不能把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某個原理當作是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十分危險的,那會毀滅整個馬克思主義的。

 

  但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不是僵化的、停滯的教條,而是不斷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行動指南,它必須同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解決革命斗爭、社會主義建設面臨的問題。離開具體國情,離開革命斗爭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只是空洞的原則,一點用處也沒有。它好比一把好箭,但老拿在手上把玩,不向“的”射出去,豈不是毫無用處了嗎?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革命斗爭所處的條件不一樣,因此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必然也是不一樣的,在英國與在法國不一樣,在法國與在德國不一樣,在德國又與俄國不一樣,照搬別國模式必然是要失敗的。我們講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說要挑馬克思的錯,否定某些基本原理,而是說要結合本國國情,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新的情況、新的形勢,得出新的結論。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黨宣言》里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是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過時,需要修改,需要根據新的情況得出新的結論,也就是說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具體結論上,需要發展。有人根據《宣言》德文版序言得出結論,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承認馬克思主義有錯誤,需要修正。這顯然是歪曲。他們是故意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混淆起來了。不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會過時,或者它有對有錯,需要改變或廢除某些基本原理,才能發展,才是創新,而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具體問題得出的結論,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需要不斷發展、創新。這種創新、發展,并不意味著出現了新的馬克思主義,與原來的馬克思主義不一樣了,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仍然未變,變化的只是它的具體實現形式。

 

  我們來看一看毛澤東是怎么論述這個問題的。1959年2月14日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會見智利《最后一點鐘》報社社長馬特,就有關馬列主義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談話。談話收入《毛澤東文集》時,加了一個概括談話內容的標題:“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至今未變,個別結論可以改變”。這一談話,清楚地表明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毛澤東指出,“馬列主義至今未變”,“至于馬克思、列寧關于個別問題的結論做得不合適,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受當時條件的限制。”他指出:“馬克思活著的時候,不能將后來出現的所有問題都看到,也不能在那時把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加以解決。俄國的問題只能由列寧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由中國人解決。”中國革命有許多獨特的做法,但毛澤東強調;“我不認為中國背叛了馬列主義。中國的黨一貫遵守馬列主義的原則,因為它是普遍的真理。這是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情況的統一的問題。”[5]


  這是毛澤東一貫的思想。早在延安整風的時候,毛澤東就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確定了一個原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是普遍真理,不能動搖,不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會走上修正主義道路,背叛無產階級革命;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怎么在中國實現,必須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進行探索,從中國的具體情況出發。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不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那就是教條主義。

 

  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作總結時指出,中國的理論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的統一”,“我們還是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分店好。”他把毛澤東思想看作是馬克思主義的“分店”,根子是馬克思主義,而不是脫離馬克思主義的學說。

 

  毛澤東強調要普遍地宣傳馬克思主義。他說,我們缺的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我們請馬、恩、列、斯來,“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們做學生。”他歷來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強調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這是我們的根本。他多次開列經典著作的書目,規定全黨、尤其是高級干部必須閱讀。這也就是后來鄧小平所說的“老祖宗不能丟”的含義。

 

  1956年,在討論《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的政治局會議上,毛主席歸納大家的意見,提出幾個基本觀點。一、十月革命是各國革命的共同道路,它不是個別民族現象,而是具有時代特征的國際現象,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二、各國有不同的具體情況,因此各國要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各自的問題。正如每個人的面目不同一樣,每棵樹長得也不一樣。要講個性,不講個性此路不通。各國革命都有具體的民族特點,十月革命本身也帶有一些民族特點,沒有民族特點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但是,所有道路都有它們的共性,條條道路通莫斯科。這就是十月革命的基本經驗,各國革命黨人的任務是把體現在十月革命道路中的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制定本國革命的路線、方針、政策。[6]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把共同規律與民族特點相結合,才能取得勝利。不堅持共同規律,不堅持十月革命道路,那是修正主義,背叛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不結合本民族的具體情況來探索共同規律在本國的具體實現形式,不講民族特點,那是教條主義,革命也不能取得勝利。

 

  1960年,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又指出“我們始終強調要按照十月革命的道路辦事,要講‘任何國家’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內容’都是一樣的,這就和修正主義者對立起來了。”這是因為,十月革命道路體現了在無產階級革命問題上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包含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內容”,反映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同規律。十月革命道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特定階段的普遍規律,只要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都必須走十月革命道路。同時,他肯定教科書的這一提法,即“每一個國家都具有自己特別的具體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形式和方法”,認為“這個提法好。莫斯科宣言中,就講到了普遍規律和具體特點相結合的問題。”[7]

 

  從上面我們引用毛澤東的一系列論述,可以看到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第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它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不會過時(“至今未變”),始終管用,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無法解決中國問題”。我們無論是搞革命,還是搞建設、搞改革,都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違背了,就會失敗。第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反映的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這一般規律在中國怎么實現,需要結合中國具體國情進行探索。脫離中國的國情,這一般原理就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毛澤東始終抓兩頭,一頭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另一頭是密切聯系中國實際,兩者相結合,才能保證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兩頭缺一不可。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只有一個,它的基本原理必須堅持,不要老想著創立什么新的馬克思主義,但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需要結合本國國情進行探索,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我們也應該這樣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前中國具體國情(首先是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最基本的國情)相結合的理論結晶。還是兩頭,一頭是馬克思主義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另一頭是當前中國的具體國情,兩者相結合,才能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一不可。
 

  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有一個明確的表述,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時代特點,賦予鮮明的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的共同規律的體現,正如習近平指出的:“科學社會主義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這些基本原則在中國的條件下具體怎么實現,需要我們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進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當前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本質上講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具體實現形式上,則具有中國特色。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子”和“源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必須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那就從根本上否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試問,一顆樹,把它的根子刨掉了,它還能活嗎?一條河,把它的源頭堵死了,沒了水,它還能成一條河嗎?這是常識。

 

  今天我們強調這一基本常識是完全必要的。在理論界我們常常可以見到談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不講、甚至否定科學社會主義的現象。一位著名的科學社會主義專家說,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特點是多樣化,除了科學社會主義之外,有影響的社會主義流派,還有民主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看作是科學社會主義之外的、與民主社會主義并列的一個社會主義流派。我們姑且不論民主社會主義并不是社會主義,因為它根本反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只是要求對資本主義做點改良;最大的問題是,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割裂開來了,仿佛它同科學社會主義沒有關系似的。實際上,離開了科學社會主義,在科學社會主義之外,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人用否定科學社會主義的辦法來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仿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管用。有一位著名理論家說,之所以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所以要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解決中國問題。例如,他們通過否定《共產黨宣言》里消滅私有制的論斷,來解釋我們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好像我國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證明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消滅私有制的結論是錯誤的。其實,我們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是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相結合制定出來的。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比較落后,發展又不平衡,許多地區、部門的生產力還不具有社會性質,根據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這一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我們還不能一下子消滅私有制,非公有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提供產品等方面還有積極作用,因此只能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由此引申出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鼓勵、支持和引導的政策。我們最終要實現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是要消滅私有制的,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宣布:共產黨人的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消滅私有制。這是共產黨的初心,也是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但消滅私有制要有具有社會性質的生產力,這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為此創造物質條件,逐步實現。我們是在生產力落后的條件下,利用私有制,發展經濟,為最終消滅私有制創造物質條件的。


  我們必須認真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正確理解和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善于運用這些基本原理來研究、處理我國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這是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

 

  我們的結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才能稱之為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不會改變的(“至今未變”),不會過時,不是有對有錯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解釋也是一致的。因此,世界上只有一個馬克思主義,沒有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層次上,應該結合具體時代的特點、具體國家的國情進行探索,因而具體結論具有多樣性,但這不能說有不同的馬克思主義。不要輕易地說什么什么馬克思主義,不要臆造不同的馬克思主義。我們應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針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新的問題,得出新的結論。這就叫發展馬克思主義。

 

  順便說一下馬克思主義流派問題。經常有人說,馬克思主義有不同的流派,不要搞成一條線,只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的理論才是馬克思主義,其他就不是馬克思主義了。他們把這稱之為“壟斷馬克思主義”。他們在反對壟斷馬克思主義的旗號下,竭力為伯恩斯坦翻案,說列寧批判伯恩斯坦是叛徒,這批過頭了,伯恩斯坦雖然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基本原理,但仍不失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這聽起來就感到十分荒謬:伯恩斯坦反對無產階級革命,主張資本主義和平長入社會主義,不贊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怎么還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呢?這就像說共產黨的叛徒,背叛了黨,但還是共產黨員一樣荒唐。

 

  我不大贊成馬克思主義有不同流派的提法。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而言,馬克思主義只有一個: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是馬克思主義;不贊成、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是馬克思主義。在這個層次上,只有兩大派:是馬克思主義,還是反馬克思主義或非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本身沒有不同派別,沒有幾個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現形式而言,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領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應該不一樣,不可能千樹一形、千人一面。在這一層次上,還可以勉強談論流派問題。但僅僅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具體結論的不同。

 

   注 釋:

  [1] 《毛澤東文集》,第5卷,第259、26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 《毛澤東文集》,第5卷,第12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列寧選集》,第2卷,第41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1—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  吳冷西:《十年論戰》(上),第66—6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7] 《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和談話》,第80、82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印,1997年版。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