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
科學是對自然界和客觀規律的認知,研究成果接受國際同行的評價,也必須接受實驗反復驗證和時間的檢驗。技術是人類創新生產方式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方式方法和工具,必須接受應用的檢驗和市場的選擇、競爭和時間的考驗。科技創新沒有邊界,也永無止境。興趣、好奇心和質疑精神是知識創新的永恒動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愛好、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技術發展的原創動力,社會需求和市場競爭是工程技術與產業創新的根本動力。
科技創新產業變革大趨勢
科學創新知識,技術創新方法與工具,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變革,引領人類社會文明進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網絡信息、材料能源、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科技日新月異。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學科間深度交叉融合,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創新相互促進,70%以上的基礎前沿研究與制造服務業創新相關;知識技術通過設計制造服務和業態創新轉化為應用和實現產業變革的速率加快;國家在穩定支持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探索創新的同時,對于人類共同關注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系國家發展的關鍵戰略高技術,選擇支持或參與國際合作建設大科學裝置合作研究,或組織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實現突破;大學、國立研究所和國家實驗室在知識傳播、基礎前沿研究、人才培養、共性和戰略高技術創新方面繼續發揮骨干作用同時,設計制造、生物醫藥、信息網絡企業等成為工程技術與產業創新主體,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成為有效途徑;信息網絡成為共創分享新平臺,大數據成為最有價值可分享的創新資源,創新鏈、產業鏈成為國家工程技術創新生態優勢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在大企業繼續發揮技術與產業創新核心支柱作用的同時,中小創新企業成為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最具活力的創新主體,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突破引領新興科技產業成為常態;新一代信息網絡、清潔能源體系、新能源汽車、快捷共享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醫藥與大健康、生態環境監測保護、國防與公共安全等成為帶動工程技術創新的強大動力;萬物互聯、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能、免疫與基因科技創新與應用、網絡平臺等將變革已有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服務方式、公共與國防安全格局,并為人類免疫保健和個性化精準普惠醫療、地球生態環境保護、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支撐,也將帶來網絡信息安全、國家主權、個人隱私、社會倫理和生態安全等新挑戰。
中國進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開啟中國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以供應側結構改革為主線,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加快實現質量效率動力變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適應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建設制造強國、智慧城市、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科技興軍和“一帶一路”倡議等賦予中國科技與產業新的歷史使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宏偉目標,將科技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培育吸引創新人才,優化創新環境,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7 年,中國研發投入1.7 萬億元,居世界第2 位,投入強度達GDP 的2.13%。發表科技論文和專利申請數量質量快速提升,中國高鐵、能源電力、北斗導航、中國航天、超級計算、量子通信等創新發展舉世囑目。華為、小米、阿里、騰訊等創新企業快速崛起,中國已成為舉世矚目的科技與產業創新大國。但也必須看到,從影響世界的重大科學原創、基礎核心前沿技術創新、引領世界的創新設計、主導行業的國際龍頭企業和著名品牌等衡量,中國還不是創新強國。高端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工業機器人、先進醫療設備與科學儀器、操作系統和設計軟件等仍嚴重依賴進口。我們必須進一步提升對基礎前沿研究投入的比重,穩定支持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自由探索和知識技術原創,支持科學技術與工程基礎理論、基礎數據、科學方法、新技術標準與測試方法、科學儀器與醫療診斷治療設備技術的創新。支持中國科學家提出、主導或參與引領世界的大科學工程和多學科實驗研究平臺建設。聚焦重要科技領域和戰略高技術目標組建規模更大、更加綜合的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一批戰略目標明確的重大科技工程。大幅提升國際科技基礎前沿研究交流合作的規模、質量和水平。厚植中國科技與產業創新的知識和技術基礎。支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金協同的工程技術創新,加快知識技術轉化應用。中國傳統產業將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快升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清潔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對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實行稅收和投融資等政策優惠,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和用能物流和融資成本,支持“專精特優”中小制造企業發展。國家先后推出《互聯網+》《國家大數據發展》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發展戰略與規劃,并促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著力推進強基提質、綠色智能和服務型制造、鼓勵支持創新設計,全面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向中國創造、中國質量、中國品牌轉變。這是中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適應人民高品質、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增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保障經濟和國家安全的產業基石,這必將使中國與全球產業創新合作提升至新水平。中國正面臨全球科技與產業變革和中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新機遇。充分發揮中國制度優勢和創新人才、市場和信息網絡的規模優勢,擴大開放、深化改革、激勵創新,將為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更多、更好、更堅實的原創性知識源泉和前沿性、突破性、顛覆性、引領性創新技術和產業變革支持,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創新貢獻。
(作者:路甬祥,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第十屆及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來源:科技導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