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東方歌舞一枝花,決心學好亞非拉。一心要聽黨的話,誓把一生獻給她。”成立于1962年的東方歌舞團,是新中國最負盛名的國家級藝術團體,代表中國出訪過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傳統民族民間歌舞藝術和表現現代中國人民生活的音樂舞蹈作品介紹給國內外觀眾,同時把國外健康優秀的歌舞藝術介紹給中國人民是東方歌舞團的主要任務。
▼印度《麗達之歌》黃英唱 趙麗萍舞
東方歌舞團
東方歌舞團是在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的倡導關懷下,于1962年1月成立的文化部直屬歌舞團。歌舞團堅持“以我為主”的建團方針,把中國傳統民族民間歌舞藝術和表現現代中國人民生活的音樂舞蹈作品介紹給國內外觀眾,同時把外國健康優秀的歌舞藝術介紹給中國人民。絢麗多姿、風格各異的中低頻音樂、舞蹈,通過藝術家們的精湛演技,展示出特有的神韻和風采,形成了東方歌舞團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
緬甸單人舞(張均)
1960年在緬甸歸國途中的飛機上,周總理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的需要,同意對外文委主任張致祥提出組建東方歌舞團的構想。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以“東方舞樂班”為基礎,從中央歌舞團抽調了一批業務骨干,從全國各地抽調一批尖子演員,東方歌舞團于1962年1月13日宣告成立了。
1962年在文化部舊址舉行東方歌舞團建團典禮,陳毅副總理講話。
1964年周恩來總理出訪非洲14國回國后和陳毅副總理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東方歌舞團演職員,周總理提出“東方歌舞一枝花,決心學好亞非拉,一心一意聽黨話,誓把一生獻給她”。
1964年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副主席、董必武等國家領導人接見有東方歌舞團參加的《東方紅》劇組。
保護東方歌舞團免于滅頂之災
在周恩來、陳毅的關懷和指導下,經過了四五年時間的學習和發展,東方歌舞團如新苗茁壯成長,即將為新中國文化外交與中外文化交流開出艷麗的友誼之花。就在這時,突如其來的“文化大革命”,如狂風暴雨把這朵剛剛吐蕊的“東方之花”吹落滿地。“東方歌舞是靡靡之音”、“非洲舞都是搖擺舞”,“東方歌舞現在還有必要么”......團內挖出了幾十名“反革命分子”和“外國特務”。黑云壓城城欲摧,東方歌舞團面臨滅頂之災。就在這時,周總理挺身而出,竭力為這支剛剛綻開的東方藝術之花遮風擋雨,對那些毫無根據的污蔑之辭,他旗幟鮮明地反擊說:“東方歌舞團有著優良傳統,我不相信整個東方歌舞團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反革命……”
朝鮮族舞蹈《豐收曲》崔美善
周總理在困難之中對東方團的關懷與關心,成為每個東方人心中最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最黑暗的年代里,支撐著大家的信念。
為保存新中國的文藝隊伍,1973年8月,周恩來指示文化部將中央歌舞團、東方歌舞團和中央民族樂團等文藝團體中的尖子抽調出來,合并組建中國歌舞團,在其中專設東方歌舞隊。幫助東方歌舞團重現藝術生機
“惡夢醒來是早晨”
1977年初春,“東方歌舞隊”接到通知,要求參加由文化部組織的首都文藝界慶祝“四人幫”倒臺的歌舞晚會。被迫離開舞臺三年半之久的演員們頓時歡呼雀躍,如獲新生。演出結束后,演員們懷著急切的心情,各自找自己熟悉的領導同志,表達恢復東方歌舞團的強烈愿望。
東方歌舞團恢復之后,王昆、崔善美、阿依吐拉、莫德格瑪等藝術家遵循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演好、演像”的教導,不僅創作出許多新的歌舞節目,更是培養出許多深受全國廣大群眾喜歡的歌唱家、舞蹈家及演奏人才,特別是以鄭緒嵐、成方圓、李玲玉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演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東方歌舞團迎來了第二個藝術春天。
東方歌舞團 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合影
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和幾代“東方人”的努力,歌舞團培養出一批批具有深厚藝術造詣、演技嫻熟的藝術家。幾十年來,歌舞團是足跡遍及祖國各地,并代表國家出訪過五大洲70多個國家及地區,為豐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5年,中國東方歌舞團在原中國歌舞團和東方歌舞團基礎上組建 。
2009年,中國東方歌舞團轉企改制,成為現在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
60后,聽著他們的歌聲長大。
70后,聊著他們的名字長大。
80后,在父母輩對他們的懷念中長大。
90后,在世人對經典的追憶中長大。
東方歌舞團藝術家列表
王昆(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劇《白毛女》)
李谷一(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曲《鄉戀》 《知音》《絨花》《難忘今宵》《那就是我》)
朱明瑛(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曲《大海啊故鄉》《回娘家》《莫愁啊莫愁》《咿呀呀歐雷歐》)
林文增(一級演奏員 代表作品笛子獨奏《鷓鴣飛》)
莫德格瑪(一級演員,代表作品蒙古族舞蹈《盅碗舞》)
阿依吐拉(一級演員,代表作品維吾爾族舞蹈《摘葡萄》)
成方圓(一級演員 代表作品《“藍色風情”獨唱音樂會》 、音樂劇《音樂之聲》)
劉維維(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劇《蝴蝶夫人》、 《茶花女》)
牟炫甫(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歌曲《梁祝·化蝶》、《天仙配》)
對于很多40后、50后乃至60后來說,“東方歌舞團”幾乎與優質歌舞節目劃等號,王昆、李谷一、朱明瑛、鄭緒嵐、成方圓等從東方歌舞團走出的藝術家令人念念不忘。
在物質不豐沛的歲月里,在煙灰墨綠做基調的年代中,那些年輕鮮活的面孔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代國民偶像。唱片卡帶、雜志圖書、廣播電視,東方歌舞團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人浪。
數十載春華秋實,數十載薪火相傳。一路走來,東方歌舞團歷經六十載風風雨雨。這個團,鐫刻著太多藝術家和觀眾的記憶。如今的東方歌舞團注入了新生力量,將再展表演世界歌舞藝術之強大實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