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頻頻對中國揮舞大棒,最近一個時期有加劇趨勢,如再次召集當年的“聯合國軍”開會聚首,公布兩份重要的戰略文件劍指中國,聲稱當年讓中國入世是個錯誤,威脅要對中國進行貿易懲罰,加快強化實施“印太戰略”,等等,動作接二連三,以至于人們甚至懷疑2018年的中美關系將向何處去,會不會因此出現顛覆性的變化了,可見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但一些中國人對此完全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中美關系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美國之所以這樣干,原因是因為美國有一些人抱著冷戰思維不放,他們認為,這就是當今中美關系一切毛病的病根。
他們不認為這是霸權本性之使然
有一些中國人堅定認為,霸權主義就意味著侵略與戰爭,美國目前針對中國咄咄逼人的戰爭叫囂,不過是其霸權本能與本性的產物,帝國主義進入到歷史的更高階段即霸權階段,其戰車是停不下來的,霸權在戰爭中誕生,也必然在不停的黷武戰爭中衰落,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當代中國居主流“專家”、“學者”堅決反對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關鍵在于是哪一派得勢當權,他們認定,在美國政壇上有對華鴿派與對華鷹派兩種政治勢力,如果是對華鴿派得勢占上風,中美關系就友好相處,反之,如果是對華鷹派說了算,則中美關系就要磕磕碰碰,這同美國是不是霸權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他們不認為這是不同社會模式和社會制度對沖之當然
有一些中國人相信,中國的政治制度與美國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彼此在思想信仰與價值觀上截然對立,意識形態沖突根深蒂固,因此,兩國理所當然地要發生沖突與對抗。但是,當代中國居主流“專家”、“學者”對此不屑一顧,他們認為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胡說,他們堅定地認為,中美兩國關系已經發展空前密切的程度,為此多年來已經形成經典的描述語言,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所以,他們堅定地相信,中美兩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如今已經風雨同舟、殊途同歸,哪里還有什么制度與價值的沖突呢?
他們也不認為這是戰略格局變化導致結構性矛盾之必然
有一些中國人堅定地認為,全球戰略重心轉移,戰略格局的變化已經把中國推到了大國突出的位置,在這種格局下,中國所處的位置決定中美兩國之間必然形成戰略上結構性的矛盾,而這種矛盾必然導致激烈的戰略對抗,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條基本經驗。但當代中國居主流“專家”、“學者”完全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他們堅定地認為,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分歧,這些分歧根本具算不得是什么矛盾,是完全可以得到“管控”的。中美之間不管出現什么“分歧”,只要通過外交等渠道來那么一番“管控”,就一切都能OK了。
所以,在相當一些中國人看來,中美關系中的關鍵問題,是美國一些人的冷戰思維,只要這些人把這個冷戰思維丟掉,那就萬事大吉。
找到了病根病源,那么接下來就要治病。問題在于,怎么才能讓那些始終抱著冷戰思維的美國人放棄它呢?
眾所周知,要想讓人換一種思維,也就是換腦筋,辦法無非有二,一是教育,二是拉攏。如果說教育,無非就是開展宣傳、宣講,舉辦培訓班統一思想之類。但這些辦法對美國恐怕不好實施,既無法派出宣講團,也不能給美國的冷戰政客們分期分批辦培訓班,于是,辦法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用各種手段進行拉攏、懷柔,具體的辦法為人們所熟知、所常見。大致上有如下幾種:
一是密切聯系。也就是拉關系、套近乎,包括公開里對話,私下里遞話,借用外交或者戰略性的語言就叫“增進互信”,中國人都熟諳這一套,都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
二是加強合作。也就是互相幫助,你有什么事我來幫,我有什么事你來幫,甚至為了更長遠的考慮,眼前可以只是我幫你,以便讓你感動、讓你欠情,據此進行感情籠絡。中國人對這一套也很熟悉,也一項運用運用得很好。
三是實現共贏。也就是賺到實惠,所謂無利不起早,無論搞什么,都得讓人家有的賺才行,這就是所謂的“贏”,至于誰該“贏”得多,誰該“贏”得少,那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據說有的中國人就是通過玩牌賭錢讓領導上級“贏”來達到目的的,可見國人在這方面道行之深厚。
上述這些辦法,已經被當代中國主流的“專家”、“學者”所高度凝練地加以概括,美其名曰“斗而不破”。不過,筆者以為,這種所謂的“斗而不破”,同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斗而不破”根本不同,只不過是當代中國外交關系領域的一朵奇葩而已。
但問題是,這樣一種充滿旖旎溫情的“斗”,究竟具有多大的可持續性,現在正越來越面臨嚴峻的考驗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