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巖
經歷了領導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后,作為軍改的一部分,武警部隊改革的“脖子以上”部分已經完成。
2018年已經過半,武警部隊改革的進展與落實情況如何?
6月2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給出了答復,并且列出了武警部隊改革的落地時間表。
據此,政知見希望從幾個維度下勾勒出,在既定改革方向下武警部隊怎么建、如何用。
三大總隊+院校
6月28日的國防部記者會上,吳謙再次明確了武警部隊改革完成后的主要組成部分:
內衛總隊
機動總隊
海警總隊
院校和科研機構等
改革后,武警部隊主要擔負執勤、處突、反恐怖、海上維權執法、搶險救援以及防衛作戰等任務。
不難看出,相比以前的警種分類,改革后的武警部隊組成分類有所精簡,此前的森林、黃金、水電部隊的去向以及進展,政知見后文詳述。這里,我們先關注下“留下來”的內衛和機動總隊。
內衛與機動之分
2013年《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中指出,武警內衛部隊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隊和機動師。
其中,省總隊一般擔負執勤、站崗等常規性任務,而改編自部分解放軍陸軍師的武警機動師平時不會輕易出動,在緊急狀態下才會被調集應對大規模暴亂等突發任務。一些報道中涉及的以數字開頭的武警部隊(如8610部隊),即武警機動師。
另外,有熟悉武警部隊編制的相關人士透露稱,除了單列的機動師以外,每個省總隊中還會下轄機動支隊。機動支隊可以理解為總隊內部的“拳頭部隊”,每年招收新兵中的“尖子”才有機會進入機動支隊訓練。相應的,機動支隊所執行的任務也更為危險、緊要。
從名字上看,上述兩支武警力量在改革前便有所設置,此次改革中屬于變動較小的部分。實際上,2018年初國防部便已經證實,武警部隊內衛總隊、機動總隊和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調整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
海警總隊=中國海警局
和內衛總隊、機動總隊不一樣,海警力量是此次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后新劃歸武警的一支海上維權執法力量。此前,中國海警力量隸屬國家海洋局管理,同時受公安部業務指導。
政知見注意到,方案公布后3個月,海警轉隸的具體“實施細則”公布。
6月22日,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國海警局行使海上維權執法職權的決定》,海警隊伍整體劃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領導指揮,調整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稱中國海警局,統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
其中,《決定》明確了中國海警局(武警海警總隊)所承擔的海上維權執法職責:
執行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海上治安和安全保衛、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管理、海上緝私等方面的執法任務,以及協調指導地方海上執法工作。
此外,上述《決定》還指出,條件成熟時應及時提出制定、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有關專家在機構改革方案公布之初曾向政知君解讀稱,海上維權執法的立法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國防部證實,上述決定的實施時間為7月1日。這意味著,從昨天(7月1日)開始,海警隊伍便整體劃歸武警部隊領導指揮。吳謙特意強調:“上述改革沒有改變海警基本任務的屬性,也沒有改變中方在相關涉海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不過,關于轉隸前后海警所承擔任務的輕重,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告訴政知見:“過去,海警所遇到、處理的問題多數是沿海、海域的一些問題。而現在,我們要突出全球海洋治理、建設海上命運共同體,所面臨的問題就更多、更復雜。沿海、海域、海路(海上通道)等問題我們都要考慮,這就給海警進行海上維權執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消防監管不再“主客一體”
為了落實“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原則,相比劃歸武警管理的海警,更多組成部分在此次改革中得到了精簡優化,之前的武警警種部隊將全部退出現役。
吳謙表示,森林、黃金、水電部隊將于年底前分別整體移交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和國務院國資委。另外,參與海關執勤的武警兵力已經完成整體撤收。
這里需要解釋的一點是,武警原森林部隊從名字上看,似乎應該像黃金部隊一樣移交至自然資源部。但實際上,森林部隊雖然會涉及到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但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全國主要森林片區的防火滅火任務。正因此,森林部隊作為專業應急隊伍劃歸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
除了上文提到的進展,實際上還有幾支部隊吳謙沒有提到。
機構改革方案顯示,此前由公安部管理但列入武警序列的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同樣將退出現役。
雖然還沒有時間表,但不難預見,上述改革方案將使得相關工作更為合理順暢。
拿消防部隊舉例,國務院2017年10月份印發《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首次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實施作出全面、具體規定。其中明確了公安機關對消防工作的監管責任:
國務院公安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兩位履新不久的應急管理部消防部副局長瓊色、羅永強在春夏火災防控相關會議中強調,各地要把《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一抓到底。也就是說,這個去年印發的文件并未因為機構改革、消防部隊轉制而失效,反而要“一抓到底”。
對比來看,公安機關的監管責任未變,但消防隊伍從公安部門劃歸應急管理部管理。這意味著,公安機關將擺脫在消防工作中“自己監管自己”的尷尬。
武警新力量建設對準“三大矛盾”
組織編制得到了優化調整,那么改革完成后,武警部隊將如何建設,方向在哪里?
十八大以來,縱觀中央出臺的多項改革,問題導向是始終遵循的原則。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武警部隊司令王寧在今年5月舉行的工作會中直言指出武警部隊現有力量存在的問題:
陸上強、海空弱
境內強、境外弱
傳統力量弱、信息支撐弱
上述“三大矛盾”具體表現為“五個不適應”:
建設理念與地位作用不相適應
制勝能力與形勢任務不相適應
人才隊伍與專業屬性不相適應
武器裝備與能力生成不相適應
信息支撐與高效行動不相適應
有意思的是,那次的工作會主題為“武警新型力量建設研究和部署”。那么,武警今后的力量建設將如何體現出“新型”?會上王寧同樣給出了答案:
以特戰力量為反恐尖刀,以空中力量為高效支援,以海上力量為維權主力,以工兵(交通)防化力量為救援主體,以綜合集成網絡信息系統為支撐的新型力量體系
改革前,武警警種部隊除了年底將劃歸部委管理的森林、黃金、水電部隊,還有一支交通部隊,主要擔負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務,同時也擔負搶險救援任務。
此次機構改革方案以及國防部給出的改革時間表中,都沒有明確提到原武警交通部隊的去向。不過,按照王寧的發言來看,交通部隊所承擔的任務并未被完全剝離。上文提到的會議中還出臺了《武警部隊工兵(交通)防化力量建設規劃》。此外,政知君注意到,此前武警交通指揮部的司令員、政委都已經履新新任職務。原司令員傅凌轉任武警部隊副參謀長,原政委陸春耕則轉任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多省武警總隊一年內再換主官
最后,再來看看武警部隊中的人事調整。
年初,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統述了全國31省(區、市)62名武警總隊軍政主官任職情況。這幾天,這張表格的內容再次得到更新。
梳理公開報道可以看出,各省武警總隊今年夏天再次開啟人事調整:
原大興安嶺軍分區司令員黃錦明調任武警河南省總隊司令員,黃錦明躋身副軍級
曾任北京軍區軍訓部部長的周志國調任武警陜西省總隊司令員
曾任武警陜西省總隊政治部主任的黃少安調任武警福建省總隊政委
值得提到的是,三位新任主官各自的前任,其實履職時間也都不長。福建省總隊原政委呂能亞于2015年9月到職,而陜西省總隊司令員劉繼敏、河南省總隊司令員劉勇軍履職剛滿一年。
資料 | 國防部官網 澎湃 人民網 北京青年報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