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約瑟夫·奧庫安被摘去烏紗帽,以“嚴肅軍紀”。奧庫安中將罷黜被免最直接的原因是:今年1月以來第七艦隊接連4次大型戰艦被“撞破頭”或擱淺,加上發生多起疑似官兵落海失蹤,以及多起戰機毀傷事件。
除撤將、換人、處分外,美海軍還宣布在全球范圍內所有艦機暫停行動,希冀在一周左右時間內能排除隱患。
盡管眼下美國海軍并未披露造成連串事故的“官方原因”,一些媒體已在找各種客觀理由,如戰艦數量少,以致“疲勞駕駛”,甚至有不負責任的媒體還稱“遭到中國網絡攻擊所致”。但是,稍有理性的人不難看出問題真正在哪里。
一是美艦管理松懈、麻痹大意。這幾次事故大多發生在凌晨,正是絕大多數人睡意正濃、最為困乏的時段,艦上的值更官兵自然不例外;如果艦上管理到位,就應強調越在此時就越應保持高度警惕,認真瞭望觀察,但美國海軍高級軍官卻稱,像“麥凱恩”號這樣驅逐艦在值夜班時,往往會安排22到24歲的年輕軍官。年輕軍官原本就愛犯困,且經驗少,如果責任心和警惕性不強,再缺乏有經驗且年長軍官嚴加督查,難免會出問題。
二是海區航行狀況及水文氣象條件不佳。無論是橫須賀港,還是新加坡港,特別是新加坡港附近海區航行條件并不理想。眾所周知,新加坡海峽現每年過往船舶多達八九萬艘,即平均每天航經二三百艘船舶,如此繁忙的航道,高密度的船舶數量,尤其是一些大型與超大型油輪和貨輪,遇上諸如“阿利·伯克”級這樣八九千噸的戰艦,很容易將其湮沒忽視;加之新加坡附近最窄航道僅寬2.5千米,且當天海浪達1.5米高,如此眾多的不利因素湊集在一起,又成為發生事故的不利因素。
全球最現代化的美國海軍,戰艦上無疑裝有各種高新技術裝備,通過各種水道安全應是毫無懸念的,可偏偏屢栽跟頭。這充分說明,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必須由人來掌握。
當然,諸如“宙斯盾”系統并非全時開通運行的,因為它將消耗大量動力資源,嚴重影響航程;同時其探測低空和海面目標能力不足,尤其是港區近岸附近,由于距離上的多重折疊效應,會明顯增強對海雜波抑制效應,因此進入港灣附近海域通常并不使用相控陣雷達,更多依仗瞭望員認真細致及指揮官正確指揮。
但竊以為,美艦事故頻發的最根本原因恐怕還在于其強烈持久的“霸權心態”,似乎世界所有海域、航道、港口等都在自家院舍,可來去自由,他國艦船都要對其禮讓三分;即便發生事故,“山姆大叔”都無所謂,以為都能搞定。如此心態,不出事才怪!
近年來,中國海軍力量取得長足發展。隨著國家利益的進一步拓展及海上運輸線安全暢通的保障需要,中國海軍艦艇也日漸增多地出現在世界各大相關海域,也必然要更多地進入他國相關的港口、基地。如何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不可回避的必答題。
我們沒有美國“霸權心態”,即便將來強大了仍將保持“強而不霸”的理念;我們戰艦也將繼續建立合理的制度,采取嚴格的管理,實施有效的措施。特別是在進入密集繁忙的他國港區時,一定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責任心,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的保障作用,注重對水文氣象條件的實時觀察、掌握和運用。可以想見,今后中國海軍必將以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優良之師的形象永遠展示在世人面前!(作者是海軍軍事專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