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戰略高度,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性任務,進一步為新的歷史階段黨的理論建設指明了方向。
保持和發揚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經驗。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有科學理論的武裝和指導,而科學理論的精髓就在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縱觀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理論成果,也為理論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更加飽滿的革命熱情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是時代賦予黨的理論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把中國發展優勢轉化為理論優勢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在實踐基礎上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的推出和重大方針政策的出臺,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營造了我國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大,為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作出了巨大貢獻。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僅有歷史意義、現實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是理論發展的深厚根基,為理論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源泉。實踐的廣度和深度決定理論創新的高度,將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有機結合起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造的經驗提煉為新的理論成果,使中國的發展優勢轉化為理論優勢和話語優勢,這是新的歷史階段創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
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最深刻地把握了事物發展的本質。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辯證法,提供了“歷史地來考察斗爭形式”的“偉大的認識工具”。這一“偉大的認識工具”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各國國情、具體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堅持、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堅持實踐的觀點、歷史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在實踐中認識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準確把握其不斷變化的特點,堅持問題導向,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謀劃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二要提高理論思維的水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作出新的概括。這不僅要從整體上進一步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而且要加強對黨的領導、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的系統闡釋。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各領域的研究要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觀點,特別是要認真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從而使我們能夠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通各種資源,不斷推進方法創新。只有在我國發展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并使之指導實踐、引領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能行穩致遠。
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推進理論創新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需要有“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這就要堅持理論同實踐相統一,堅持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相結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我們要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理論的先聲。我們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最終實現偉大夢想,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精神去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面向現實、植根于實踐,就能聽到時代的呼喚,就能發現和抓住真問題,并通過認真研究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解決重大而緊迫的時代問題,從而推動理論創新。黨的理論工作者要大力弘揚優良學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有“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的使命感,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讓自己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以這樣“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努力拼搏,我們一定會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輝。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邱鎮: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以堅持為前提——評趙家祥教授在《光明日報》的大作
2017-08-07趙家祥: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 ——從“兩個必然”到“兩個決不會”
2017-08-01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