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 “我們要不斷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勇于突破。”這個要求適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應該進行新概括。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中央政治局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集體學習。中辦下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部署,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這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對于凝聚社會共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不能否認,目前的概括失之于繁瑣,而且社會主義屬性不是顯而易見的。進行更加科學的概括有利于核心價值觀的入腦入心與國際傳播,可以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我認為,可以考慮用共有、共治、共享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概括。這個概括簡便易記,具有歷史的和現實的基礎,而且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屬性。
共有也可以說公有,指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以及擴大共同占有與共同占有觀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與最根本的價值取向。具體說來,指農村土地與水資源的勞動群眾共同占有,城市工商業生產資料的群眾集體占有。沒有人民的生產資料就沒有人民的一切,就業權利、福利保障、平等、尊嚴都無從談起。這個價值取向是從古至今下層群眾的天然要求,我們現在所講的是有社會主義覺悟做保障的,剝離了不合理的要求,如果把這個理念擴大到生活資料、消費品就是極端錯誤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將來的按需分配現在還做不到。
共治指社會全體成員按照各自的能力共同參與國家治理、社會治理與單位日常事務的管理。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這種共治首先是從本單位的日常事務開始的,這是群眾一切政治權利的基礎,是可以調動群眾積極性的,也是有利于監督單位領導的。經過這樣的鍛煉,群眾獲得了經驗,提高了水平,經過選拔就可以擴大到參與社會事務、國家事務的治理。只有共治才能達到善治,才能證明社會主義民主是真正的實質性民主,才能真正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
共享指社會資源在社會成員中平等分配,不僅包括發展成果,而且包括發展機會以及榮譽,這是發展理念提升為價值理念,注重的不僅是結果,而且首先是推動共享的意識和努力。
共有、共治、共享中蘊含的更加普遍的內核是“天下為公”,天下為公才會有共有、共治、共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言以蔽之可以說是天下為公。這是社會主義思想兩千年來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也是能夠在國際上推得出、叫得響的合適口號,直接推出這個也是可以的。當然其問題在于可能不夠新,賦予新含義不是那么驚天動地的。
共有、共治、共享的概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納原來的概括。共有要富強、共治要民主、共享要文明、和諧,共治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方式組織,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貫徹共有、共治、共享以后公民的精神狀態和表現。由此可見,共有、共治、共享是比原來的概括高一個層次的,是更加核心的。這個說法已經有一定的群眾基礎,類似的說法在一些地方、一些行業的工作理念中已經提出來了。
十八大報告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直接說24字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這時候才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這么繁瑣有的地方的標語都有做錯的,記起來都費勁多么影響傳播,記錯了多么打擊自信心。任何化繁為簡都是高明的,我們期待十九大對此也提出新概括,有更好的新說法,這樣寫入黨章才能更加提振人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