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很久很久以前,美國以“防止太空技術擴散”為由,把想買門票進入太空的中國拒之門外,憤慨之下,中國下定決心:我自己研發!
就像當年的氫彈一樣,在技術封鎖下,中國研究出來的氫彈技術獨立于西方,且更領先。如今的空間站也如此,完全是“中國規格”。“當年不讓我買票,現在我直接邀請制!”
明年中國空間站升空,預計2020年完成建造,且我們的空間站不帶“國際”,就叫“中國空間站”——意思很簡單,我們不對外開放,有錢也買不到票,想進場得憑關系。
這本來就夠美日歐心塞了,但更心塞的是,國際空間站修修補補這么多年,最多只能運轉到2024年,所以他們得提前想辦法搞到一張邀請券,但這張券好像沒那么容易拿。
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
比這還心塞的是,俄羅斯正式宣布:“聯盟號”宇宙飛船將在中國空間站建成之日起(2020年),拒絕西方國家使用。最心塞的是,俄羅斯表示不再為美國火箭提供發動機,這將導致美國衛星難以升空。俄羅斯這兩個決定很有投名狀的意思。
在這之前,俄羅斯已經宣布不再獨立研發空間站,而是并入中國的空間站計劃,同時還把自己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并入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
這個決定讓印度直接崩潰了,因為印度這么多年買了俄國無數的軍火,這些軍火的導航系統如果并入中國北斗,等于是把印度的國防部署完全暴露給了中國。據悉印度已經就此向俄羅斯抗議,表示你太坑了,完全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俄羅斯則回應:我是大國,但“負責任”三字是你自己加上去的。
情況呢就是這么個情況:中國空間站將替代西方16個國家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成為人類到太空的唯一落腳點。當年被拒之門外的窮客人,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宴會主人,還有個原則:有錢也不請你吃,是朋友才行。
天宮一號
因此,一向在科技上領先世界的美日歐意識到了,未來哪個國家是航天強國,中國說了算。所以一定要拿到中國的邀請券。
就算拿到邀請券,還是得談錢,之前通過俄羅斯“聯盟號”往返國際空間站一趟,費用折算成人民幣是將近10億,他們跟俄羅斯沒有還價的余地,于是希望中國收費能夠便宜點,畢竟地主家也沒余糧了。不過跟加入空間站的費用相比,往返的“路費”只是小錢,不拿出千億級別的預算,還搞什么航天技術。
處境最艱難的當屬美國,他就像一個開奔馳住別墅欠銀行錢的富豪,表面光鮮,但鬼知道他已經欠下了20萬億美元的巨債,把美國賣了都賣不到這么多錢,別說一千億,一百億都能讓過會糾結不已,真怕他哪天帶著小姨子跑了。
安倍
其次是日本,經濟低迷、人口老齡化,還拿著老本到處充大頭;歐洲更不用提,破產的破產,申請保護的保護,想起來就可憐他們。美國《國家利益》明確指出,要在未來的太空競爭中保持競爭力的第一要素,就是入駐中國的“天宮三號”空間站,為此,美國拿出了當年封鎖中國的空間站技術作為投誠信物。
比這還寒摻的是法國,他們希望用印度都嫌棄了的“幻影2000”換一張邀請券。最奇葩的是日本,以近鄰和“秦始皇后代”的身份企圖加入,真不知哪來的自信。
在費用方面,各國也都通過自己的媒體委婉地表達了意愿。美國《紐約時報》稱,美國很有誠意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但是希望中國能夠考慮美國的債務情況,以大國姿態來面對,不要設置過高的價格門檻。
中國空間站
歐洲媒體的口徑分外一致,也是希望中國考慮歐洲現在的情況,如果能夠合作,盡可能給些優惠,歐洲可以眾籌集資參與,并考慮拿出一些技術作為回報。日本《產經新聞》最直白,表示中日之間相依相存,希望中國不要把參與標準定太高,另外,給個內部價。
但是,他們只看到了我們的成就,卻沒看到我們為此付出了多少代價,我們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工程師的辛勞、普通工人的汗水,加在一起才造就了這一成果,所以,憑什么要降低價格?因為他們經濟處境艱難嗎?可我們更艱難的時候,可是被拒之門外的啊,這不是錢的事!
中國的空間站是老一輩研究者的夢想和新一代創造者的希望,是千千萬萬的科學家、工程師、普通工人,正是因為他們戰時拋頭顱、灑熱血,和平時期奮斗在軍工研究的一線,才有了我們如今靜好歲月的生活。
我們絕對要正視所有科學家艱辛付出得來的勞動成果,不能輕易地降低價格,更不能白送。
至于美日歐等西方國家提出的經濟困難情況,則不屬于我們應該考慮的范疇,畢竟我們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