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工程院每一次的院士評選,幾乎都是一場內耗嚴重、成本極大的造星運動。各個部門都要進行角力,都要分一杯羹。院士評選,已經從表面的爭名,走向了實質化的謀利。
6月13日,據媒體報道,由袁隆平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發團隊,將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達成合作。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將加入農村淘寶發起的畝產一千美金計劃(每畝地的產值超過1000美元),而農村淘寶也將加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袁米農業科技領銜的中國稻米食味與品質研究院,雙方將在電商脫貧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此次合作,也意味著互聯網+農業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協同。
袁隆平希望,未來三年內在全國推廣種植一億畝雜交海水稻。每畝鹽堿地按最低產量300公斤來計算,每年可以增產糧食300億公斤,相當于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
“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這樣一位給中國帶來世界聲譽、為中國乃至全球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人,竟數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此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歷經湖南省四次推薦,才得以艱難評上。然而,在美國,他卻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稱號,收獲了社會的高度評價。
像袁隆平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而落選院士的,在我國并非個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比袁隆平晚一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享譽海內外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
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大學原副校長魏于全、中國農大原校長石元春、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雖然因涉嫌學術造假而屢遭檢舉、質疑,卻依然穩坐院士的寶座;相當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順風順水地當上了院士,風光于政、學、商諸界。
這是為什么?
院士榮譽:越來越“異化”為一種有利可圖的“貴族標識”
中國的學術制度是行政化制度,資源分配,利益均分,都由行政決定,導致知識分子無心學習,汲汲于仕途。伴隨著這種不正常的現象,院士這個學術榮譽,也越來越“異化”為一種有利可圖的“貴族標識”。
因為這些影響與誘惑,使得很多單位都斥巨資打造院士工程,進行公關、疏通和聯絡。紅塵滾滾,紛紛擾擾,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路大仙,各顯神通。
中國科學院、工程院每一次的院士評選,幾乎都是一場內耗嚴重、成本極大的造星運動。各個部門都要進行角力,都要分一杯羹。院士評選,已經從表面的爭名,走向了實質化的謀利。
一些當選院士的丑劇鬧劇不斷地上演,而那些真正沉浸下來搞科學研究的人,常常是不暇或者也不屑去做這樣的勾當,如此看來,他們成為刀下之鬼,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了。
學界認為,只有當院士真正回歸于學術,才能徹底解決中國院士選舉的內耗與負效應。全社會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風氣才會形成。
否則連袁隆平這類人都不能當選,只能是我們院士評選機制的恥辱。
“評選院士,得有人抬舉,但關鍵的還是自己要識抬舉。”
已故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曾透露,在他有選舉權的時候,送錢、送物的都有。還有更隱晦的,候選人所在單位以召開學術討論會為由,邀請相關評審委員會的院士參加,好吃好喝,再送一筆不菲的會議費。
2013年,貪官張曙光在庭審中,把過去近十年對院士評審中的那些“無實據”指責,直接“落實”為2300萬受賄款。
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更像是一個名利場。更讓人心寒的是,這一切,局中人都心知肚明。
“評選院士,得有人抬舉,但關鍵的還是自己要識抬舉。二者缺一不可。”清華大學的一個老院士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一旦當選之后,這些付出沉重代價的院士,當然要進行成本回收。
前些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核算風波”,一些院士推波助瀾,無恥至極。更有甚者,打著各種旗號,騙取國家科研經費,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億元。
最后出現了“五同”現象——“論證之初,同心同德;制訂計劃,同舟共濟;經費到手,同床異夢;遇到分歧,同室操戈;瓜分殆盡,同歸于盡。”一些院士的剽竊、造假、學術腐敗,讓人觸目驚心。
科學界元老周光召曾建議“取消院士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大學校長李曉紅也曾在兩會上提出“解散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的設想;
教育界某委員痛陳:“徹底反思我們的科研體制,現在都在大張旗鼓地搞科研、爭項目,但95%的科研論文是垃圾!”
……
誠然,兩院院士中也不乏諸如袁隆平、屠呦呦一類默默奉獻的科學家,但既然有有志之士提出這樣的建議,足以說明目前中國兩院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倘若不經必要的機制改革,不正之風就會蔓延,袁隆平式的遭遇就不會絕跡,而事關國家的這些丑聞也會越演越烈。
(來源:全球創新論壇)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