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周,即7月6日,就是特朗普下令美國對中國第一批340億美元產品加征高額關稅的時間。這兩天,美國媒體突然放出特朗普要緩和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中美貿易戰的開打或許不會像人們預計的那樣“慘烈”。
此消息源于昨天(27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分析報道,該報道題為“白宮撤銷對中國投資嚴格限制的計劃”。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該報道稱,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表示,他將取消對中國投資美國科技行業實施新限制的計劃,并轉向依靠現有工具。特朗普的顧問曾反映,這些現有工具不足以防范中國購買和“竊取”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的創新技術。但特朗普現在幾乎沒有完全接受他的顧問的意見,再度變臉出招,稱將撤銷對中國投資的嚴格限制,而轉向依靠現有工具。
美國眾議院在美東部時間周二(26日)通過了一項收緊外國投資的議案,將目標鎖定在解決有關中國企業試圖收購美國半導體廠商和其他科技公司的擔憂。該議案將允許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擴大對美國企業少數股權的審查,并著重于可能向外國政府洩露關于美國人敏感性資料的投資,及可能洩露如電信網路等關鍵基礎設施資訊的投資。
在白宮發表的“總統關于投資限制的聲明”中,特朗普表示原則上支持CFIUS擴權的立法,稱“我們擁有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科技,大家會抄襲和竊取,但我們有了不起的科學家,我們有了不起的大腦,我們必須加以保護。這件事可以透過CFIUS來做,我們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藉助這個機構完成。”
【美國白宮官網發布的特朗普聲明截圖】
特朗普表示,反對之前參議院版本中,有關推翻特朗普政府允許中興通訊恢復與美國供應商業務的協議。
據《華爾街日報》的分析,如果特朗普不再硬碰硬,意味他向中國發出的威脅大幅松動,并且可能是7月6日對中國商品加征第一波關稅前向中國政府伸出的橄欖枝。
對此,中國商務部官網曾在昨天(27日)晚上發文,表示“特朗普最新決定或使對華貿易爭端有所緩和”。
【中國商務部官網發布的信息截圖】
文章援引《商業內幕》網站6月27日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三宣布了限制中國對美科技企業投資的方案細節,其中包括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權限,這比此前預計的措施溫和許多。通過擴大CFIUS權限來限制中國投資,特朗普似乎正在略微緩和中美雙方的貿易緊張局勢。
但商務部發言人昨天在官網上又正式發表了一份簡單的談話:表示:“我們注意到美方關于擬出臺投資限制措施的消息,正在密切關注,并將評估對中國企業的潛在影響。”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在官網上發表的談話截圖】
今天商務部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用同樣的態度進行了表述。
那么,特朗普的舉動和美國媒體的報道透露出那些信息?特朗普是否真在向中國伸橄欖枝?中美貿易戰是否如期進行?
美國不達目的不罷休
這兩天,國內媒體都報道了世界最頂尖的摩托車企,美國哈雷戴維森公司打算將工廠部分遷移出美國的新聞,稱該企業是中美貿易戰中第一個“舉白旗”的。特朗普剛上臺時特別推崇該企業,給予了它非常多的贊譽,稱“哈雷戴維森是一個真正的美國象征,一個偉大的美國象征”。去年特朗普還送給哈雷戴維森一個更響亮的稱號——“美國嵴梁”。現在哈雷戴維森要將工廠遷移出美國,自然引發了特朗普的惱怒,他現在對哈雷戴維森的稱呼是“美國懦夫”。
哈雷戴維森從“美國嵴梁”變成“美國懦夫”當然是因特朗普對外加征關稅而遭到反報復后的結果,這里不必繁述。但特朗普當即就發出了令人震驚的表態:“如果你敢把工廠搬到國外,我就會給你加重稅,重到你們不敢想象!”并在其推特上加以嚴厲批判。
【特朗普在其推特上對“哈雷”的警告截圖】
特朗普挑起的這場中美貿易戰,表面上是要求改變美中貿易逆差,而真正的目的是要阻止“中國制造2025”計劃。因此,只要中國不放棄“中國制造2025”計劃,這場中美貿易戰就不可能停止,除非美國在這當中遭到嚴重打擊。
因此,那些反對中國應戰,甚至竭力鼓吹中國應該在中美貿易戰開打前就該“舉白旗”的人,要么就是裝糊涂,要么就是別有用心。這場中美貿易戰一是美國挑起,中國不應戰“舉白旗”除了永遠受制于美國,沒有第二種結果;二是如果中國放棄“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國永遠也不可能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國家的整體發展永遠也不可能有未來。
從這幾個月來中美談判的結果來看,美國根本就不愿意真正放棄其目的。所以,無論再怎么談判最終換來的還是一場“硬對硬對壘”。
由此可見,特朗普從未有過“送橄欖枝”的意圖,就是這次其宣布的“撤銷對中國投資嚴格限制的計劃”也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站在維護美國利益的立場而發出的指令,其之前威脅中國的立場更本就沒有絲毫的松動。何況即使其表面上看似有些緩和的跡象,也根本就無法判斷或預計他何時會再變臉。
因此,充分做好準備,齊心接力,不受干擾或迷惑,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美貿易戰開打才是現在應該做的。只有進行“真槍實彈”的碰撞才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美國并非有必勝的把握
《華爾街日報》放出來的風向以及特朗普表現出來的動作,顯示美國對中美貿易戰并非有必勝的把握。
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戰以來,當中國政府發出“同等規模的反擊”措施的應戰表態后,國內某些人對此不屑一顧,認為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進口總額只有1千3百多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國產品的進口總額達到5千億美元,怎么可能“同等規模”?隨后,當本月中美貿易戰前攤牌時,中國政府再次明確“將同數量和同質量”的反擊策略時,國內依然有不少質疑聲。
其實,在當今世界經濟大融合的形勢之下,兩國的貿易往來實際狀況來不可能僅憑相互進出口總額來判斷。其中轉口貿易和產品制造過程中的相互滲透和融合都不在正式的統計之列。另外,雖然中國4月份減持了58億美元美債,但依然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如果真打起來,中國可使用的手段不少,完全可以達到“同數量和同質量”的效果,這點其實美國也很清楚。因此,當中國近日宣布將對來自美國之外的一些產品采取零關稅之后,美國明顯感到了壓力。
再以中興為例:特朗普為何要對中興“獨有情鐘”放一馬?其實,美國芯片的市場在東南亞,而其中70%在中國,如果中興真倒了,美國芯片的市場也就基本垮掉了,由此引發的失業潮恐怕是特朗普難以招架的。
因此,雖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來說肯定不利,會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受損,但美國也不會好到哪里去,絕非某些人說的美國一定贏。中美貿易戰就不可能有贏家。
根據上面這些粗略的分析,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戰美國不僅不會高枕無憂,而且一樣也會膽戰心驚。只不過它一直做老大慣了,不容別人不聽它的,特別是對待經濟總量緊跟其后的中國,它必須通過貿易戰來進行威脅和恐嚇,以達到唯它是從。
【特朗普已拉響了扳機】
因此,中國雖然很不愿意打貿易戰,但美國硬要挑戰,中國只有應戰,而且必須團結一心,全力以赴。
2018年6月28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