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5月15日,特朗普突然發(fā)布國家緊急狀態(tài)令,將華為放入所謂的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yè)跟與華為做生意,斷供華為。
事件發(fā)生的時候,我正參加華為全球科學家大會,全球1400多個頂級科學家云集深圳,非常盛大。我們歐洲團隊專門準備了《歐洲之聲-基礎研究???,希望將歐洲科學家的思考傳遞到全球其他的團隊中去。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憤怒,我相信每一個華為人,甚至每一個中國人那時刻都是同樣的感受。有好幾個華為退休的老兄弟來詢問我,他們能夠做些什么。
美國在這個時間點,倉促打擊華為用意是非常明顯的。5月2日美國結束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期,5月7日美國向伊朗部署航母打擊群,四艘航母合圍伊朗。5月10日中美貿易第11輪談判破裂。還夾雜著3月份發(fā)生的波音公司737的停飛和索賠。華為在這場爭端中即是目標,也是棋子,棋局太大了,已經超過了我們的思考范圍。
在沒有明確理由的情況下,對一個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金的全球第三大IT制造公司下死手,已經超出了一個正常人的想象。更關鍵是:華為的設備基本沒有在美國銷售。為一個沒有在本國銷售的產品實施國家緊急法,并且呼吁其他國家聯(lián)合抵制,讓人吃驚和不合常理,華為何等榮幸。你自己不喜歡吃香蕉,你可以不吃;但你反對別人吃,還逼著別人不讓吃,那背后的意圖就非常值得推敲了,這再次印證了坊間的幾個假設:
1. 美國(尤其是華爾街)擔心華為的科技領先傷害了他的根本。
2. 華為5G設備部署,妨礙了美國全球監(jiān)控。
安全問題只是借口,罪證也不想找了,美國政府將陰謀放在臺面上,不再顧慮臉面。山雨欲來風滿樓,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超級大國出手打擊華為,華為是不是就要死了呢?
記得多年前有個同事在一次關鍵的勝利后對我說,我算是遇到大場面了,有此勝利,一生足矣。是啊,我們真的遇到大場面了,但我相信我們最終還是能夠勝利的。很榮幸,自己能夠見證這段歷史。
美國通過斷供打擊華為讓我很震驚。如果華為沒有堅持了十多年的備胎計劃,應該已經停擺了。沒有哪個公司能夠承受得起超級大國的全力一擊的,蘋果、三星也不能。
我記得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著:大到不能倒(英語:too big to fail,縮寫:TBTF),指當一些規(guī)模極大或在產業(yè)中具有關鍵性重要地位的企業(yè)瀕臨破產時,政府不能等閑視之,甚至要不惜投入公幣相救,以避免那些企業(yè)倒閉后所掀起的巨大連鎖反應造成社會整體更嚴重的傷害。2008年,美國國際集團(AIG)陷入財困,聯(lián)邦儲備局給予850億美元借貸,避免金融機構出現(xiàn)骨牌式的倒閉。華為應該就是這類公司了。
讓我們看看下面一組數(shù)據(jù):華為全球13000多個供應商,2018年采購了700億美元的零部件,其中110億美元來自美國。華為支持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多張網絡的穩(wěn)定運行,服務全球1/3以上的人口。2018年銷售額1085億美元,研發(fā)投入113億美元,全球500強排名58名左右(預測)。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7805項,其中有11152項核心專利在美國授權。
如果這個數(shù)據(jù)還不直觀,可以對比伊朗的石油問題。伊朗石油銷售規(guī)模為一年500億美金左右,美國動用了國家政治、軍事主要力量進行打擊,出動了4個航空母艦群,不惜將中東局勢徹底打爛。而華為銷售額是伊朗石油的兩倍。
前段時間馬來西亞總統(tǒng)馬哈蒂爾很給華為面子,說:”華為的技術遠超馬來西亞的技術水平,因此我們將盡可能地使用他們的技術。”,將一個公司置于一個國家之上,讓我有些吃驚,我專門查了一下數(shù)據(jù)??聪卤?,馬來西亞的R&D投入是106億美元,確實比華為113億美元研發(fā)投入少。
華為1000億美金的銷售額,輻射到整個產業(yè)鏈形成的GDP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數(shù)據(jù),我不是經濟學家,沒有辦法準確估計。按網上一些數(shù)據(jù)分析,這個數(shù)字可以排在TOP50國家以內。美國絞殺華為,哪里是絞殺一家公司啊,那是滅一個小型國家啊,而且這個國家的利益分布在170個國家。
不斷有朋友詢問我,會不會出現(xiàn)整個西方圍剿華為?我引用任總的一句評論“不要太感性了”。美國是因為的網絡上沒有華為設備,他可以任性。但其他主要發(fā)達國家,比如英國、德國、加拿大等怎么可能真跟著美國瘋呢?全球1500張網絡上,超過4000億美元的網絡資產是跟華為骨肉相連的。3G/4G網絡設備不需要維護和升級?4G網絡難道不需要升級到5G? 更何況還有13000個供應商。華為并沒有違反任何國家、包括美國的法律,也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華為有安全問題,華為跟西方發(fā)達國家也不存在明顯產業(yè)沖突。西方國家為什么愿意毀掉自己的網絡發(fā)展,尤其是放棄選擇最優(yōu)秀的5G技術,跟著美國走呢?放棄華為,經濟損失巨大,有什么好處呢,何不就此共同超越美國?加上法理上也缺乏支撐,難于服眾,美國已經沒有那么強的號召力了,特朗普就更沒有,他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笑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過去的二十天深刻體現(xiàn)了這個道理,華為的供應商堅定的跟華為站在一起,華為的客戶堅定的跟華為站在一起。英國為什么在特朗普訪問前2天發(fā)布華為5G,就是想做成既定事實,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都沒有排斥華為,包括加拿大,也沒有參與制裁。
美國打擊華為,這是對一個產業(yè)生態(tài)的打擊,如果頂在前面的華為扛不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傷害的利益遠遠不只是中國企業(yè)和中國供應鏈。
我也很好奇,華為在美國授權的11152件專利,美國政府難道能夠視為廢紙,沒有一點點顧忌嗎? 在當今的地球村,再想重撿當年的冷戰(zhàn)思維,可能是美國那幾個老朽的一廂情愿了。全球裂變成兩個陣營的風險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互聯(lián)網的時代,知識會遷移,人才也會遷移,怎么可能再次閉關鎖國。他們已經不了解中國,架起幾門炮就能威脅中國的歷史已經過去了。
最近戲劇性的變化是一些國際學術和標準組織從排斥華為到最終反水,我理解是部分組織對于美國實體清單的過度反應。危機前,人總是首先想到的是保護好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用過度解讀。
總體來看,這次產生沖擊的國際組織數(shù)量只有個位數(shù),跟華為參與的400多個組織總數(shù)相比,比例很低。有些組織中,有美國企業(yè)也提出對實體清單的擔憂,但被華為及伙伴強烈懟回去了,因為華為沒有問題,如果你感覺不舒服,可以選擇自己離開。
我自己在國際標準組織工作了多年,深刻理解華為對整個產業(yè)的影響力和貢獻,行業(yè)老大不是白做的。更深刻理解華人對當今科技產業(yè)的影響力和貢獻。就以IEEE為例,華人占比已經超過了30%,在部分會議上占比更多,甚至超過了50%。如IEEE Fellow2019入選名單,295名入選IEEE Fellow,華人群體占比約1/3,包含36名中國大陸學者。沒有哪個組織敢忽視這個群體的感受和利益的。
我曾經在一個國際組織的董事會呆過多年,理解每一個國際組織都需要有1-2個國際大公司在背后支撐才能生存。每一個大公司的離開對我們都是一個打擊,如何將大公司納入自己的生態(tài)是當時董事會最關鍵的議題。因為我們知道,大公司離開后,肯定會自建陣營,或者加入競爭的生態(tài)中去。國際標準組織和企業(yè)的關系是魚和水的關系,沒有水,魚是無法生存的。決定標準走向的只有是大市場和大玩家,而不是組織自己。比如中國能夠制定自己的標準,思科能夠制定自己的標準,谷歌能夠制定自己的事實標準。
不管是WIFI、藍牙、還是SD卡,他們的產業(yè)鏈主要在亞洲,尤其在中國。把華為趕出去,難道要分裂產業(yè)標準嗎?華為在全球有幾百個頂尖標準專家,承擔了400多個重要標準崗位,2018年提交標準提案超過5000篇,有非常成熟的標準運作和制定能力,在很多國際組織中都是最大的參會團隊,難道要將老大趕走?不怕老大自己拉一波人馬單干,更何況華為屬于中國這個最大的陣營。
華為進入實體清單已經20多天了,我發(fā)現(xiàn)公司一切如常,只是大家工作更努力了。茶余飯后多了一些新話題,這兩年華為天天上頭條,大家也麻木了。
華為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司,人際關系很簡單,利益分配原則也很簡單。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就進華為,普遍想法也很簡單,努力工作,盡快還掉房貸,讓家人能夠過上相對體面生活。我跟一個主管閑聊,他說除了家庭開支外,自己基本不花錢,花錢主要就是請兄弟們吃飯。華為有吃飯文化,除了一點固定的團建費用,主要是員工自己掏腰包。買單的規(guī)則很清晰,職位高的、資歷深的付錢,沒有任何分歧。所以網傳任總經常自掏腰包請客吃飯,這是真實的,因為他資歷最深,肯定是沒有人能夠跟他爭的。他的隨從如果跟著他坐商務艙,他還要自掏腰包給這些同事付升艙的錢,這就是華為文化。隨著我在公司呆的越來越久,發(fā)現(xiàn)很多次聚餐后,大家的目光自然的放在我身上了,我只能自覺買單。
華為是很有韌性的公司,華為干部是最苦的。干部末位淘汰制度,使得華為官不聊生。每年同等級別的干部,有10%的人要不降職,要不調離管理崗位,這個制度覆蓋所有管理層級。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是一桌同級10個主管,今年大家坐在一起喝酒,5年后已經換掉一半了。這是一個非常冷血的制度,但這個制度是確保華為一直能夠勝利的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官不聊生的組織其實才是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因為能力不足的、績效差的、懈怠的、人品有缺失的主管,都會早早被淘汰了。持續(xù)的生存游戲,大浪淘沙,能夠活下來的基本上是精英中的精英了。華為每年有大量的干部被降職或者調整,但又有大量的干部浴火重生,重新走上管理崗位。這就是任總說的,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很少有干部能夠永遠一帆風順的。所以,只要有這一條規(guī)則,就能夠保證組織持續(xù)的追求卓越。當一大群優(yōu)秀的主管挖空心思、殫精竭慮的努力做好績效,就有可能不自覺的帶著團隊走到正確的道路上了,包括商業(yè)、包括創(chuàng)新。團隊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就會更強。
所以任總在答記者問的時候,舉了德國和日本兩個例子,在二戰(zhàn)期間被打成了廢墟,但很快又崛起了。華為就如那個破飛機,在美國政府的一輪輪打壓中,可能活得很艱難,甚至業(yè)務上會出現(xiàn)大的收縮,但只要人還在,文化還在傳承,就不可能會死的。
對于很多公司來說,何必要樹華為這個敵人呢?多可怕?合作分工、共同發(fā)展不好嗎。華為到了目前的產業(yè)規(guī)模,能夠感受到天道了,懂得邊界,懂得放棄了。一個企業(yè)的規(guī)??偸且邢薜?,發(fā)展到一個程度必然會放緩,否則就必然會受到懲罰。不用過度擔心華為的擴張。
很多人跟我說,美國打華為,華為必死無疑。然后給出了美國可能的各種手段。持有這種說法的人,缺乏了一個大局觀,把華為當成一個不動靶,一只等著別人宰的肥鵝了。華為事件只是中美角力的一個縮影,一個關鍵的棋局。但終究不可能由華為單獨挑戰(zhàn)一個超級大國的,我們也有祖國母親,而且我們的祖國并不是如同大家想象的那么弱小。
在歐洲呆了幾個月,遇到不少當?shù)厝?,跟我提到中國,他們堅定的認為中國將會很快替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他們的信心好像比我強多了。這就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沒有哪個國家會輕易跟未來的最大經濟體交惡的。
我到歐洲后,每次回國都是大包、小包的帶東西到歐洲。歐洲有些城市人口實在太少了,這么少的人口,就無法支撐起豐富的商品品類,可以選擇的空間非常少,很多商品只有在中國有。中國消費市場太大了,導致了微小市場非常發(fā)達,長尾理論得到充分體現(xiàn)。再偏門的產品,在中國都能夠生存下來。這個特點是其他國家難于匹配的,也很難復制。除了住房,國內的商品普遍還是比歐洲、美國便宜。美國人說要把中國商品趕出去,我是不太相信的。
中國的經濟體量幾乎和美國差不多,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甚至超過了美國。中國是最大的貿易國,是全球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工業(yè)生產力更是世界第一,遙遙領先,大于后面三位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總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中國的國內消費去年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且差距會越拉越大。中國的人口超過了整個西方的人口,如果輻射到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人口,以及跟中國交好的非洲、俄羅斯、中亞、東南亞等區(qū)域人口,超過了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且全球的形象也在快速提升,人緣越來越好。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近30個國際組織參與,包括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這么具有戰(zhàn)略縱深和生產能力的國家怎么可能輕易擊得倒?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進口國,2018年,中國進口3121億美金的芯片,而全球的市場總額也就是4700億美金,中國進口了大概2/3。對于芯片產業(yè)來說,中國以及相關的設備商是芯片商的甲方,芯片商是要靠設備商生存的。當設備商完全不具備芯片技術選擇能力時,可以店大欺客。但如果設備商擁有了芯片技術之后,客戶本來就為大,此時芯片一方還想用店大欺客那一套行事,無異于自己砸自己的門店。店大欺客的現(xiàn)象怎么可能長久,難道要逼著相關資本離開美國,避免受到美國政府管制嗎?想一想中國的BAT是怎么發(fā)展起來的?
在當前摩爾定理發(fā)展受限的情況下,芯片行業(yè)的領先是很容易被趕上的,一旦分工被打破,就可能進入無序的競爭了。擁有市場的就一定擁有話語權,我相信所有的國家和企業(yè)肯定能夠看得清楚。
有人詢問我如何看人民幣穩(wěn)定性,如何看人民幣國際結算。中國的貿易額已經是全球第一了,而且可以預計領先會越來越大。地位改變,做事情的方式也會發(fā)生改變。做著最大的生意,但卻用別人的貨幣結算體系,隨時被卡脖子,這種狀態(tài)可能會長久嗎?從這個出發(fā)點去推導,中國的貨幣政策,人民幣未來的走向實際上就清楚了。
前幾天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信息讓我有些感動。他們的企業(yè)是華為供應鏈,他們上周收到了華為大獎。他們的團隊幾十個人跟華為的兄弟奮斗了半年,過年沒有回家,沒有休假、每天工作到11點以后,總算搞定了關鍵工藝,樣品、批量一次成功,團隊抱在一起痛哭,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厲害。他們公司總裁,一個長者,老紅軍的后代說:“特朗普教會青年人去愛國,去拼搏”,說完就含著淚花離開了。這就是中國的現(xiàn)狀。
我相信同樣的故事到處在上演,中國的敦刻爾克救援正在進行著,這是一個民族在奮斗。華為的堅挺打亂了美國在當前復雜局勢下,通過綁架華為這個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來控制中國的戰(zhàn)略意圖,給國家留出了從容應對的時間窗,管控稀土資源出口、給半導體和軟件產業(yè)減稅、提前發(fā)放5G牌照、醞釀出臺不可靠實體清單,構建自己的法律體系和政策以保護中國企業(yè),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組合拳。
最近一個國家領導提到貿易戰(zhàn),說美國的出手,讓大陸的官員,乃至整個民族都受到了鍛煉。而且美國的行為加速中國向創(chuàng)新轉變,逼著中國更開放,走向更深層次的改革,民眾的凝聚力就更強。這就表明中美貿易爭端的發(fā)生,未免不是一個中國提升自己的機會。
中美角力之路可能會很漫長,美國可能還會使出更卑鄙的手段對付華為。但美國是沒有辦法殺死華為的,知識是流動的,人才是流動的。只要中國自己足夠開放,最終的結果必然是開放戰(zhàn)勝封閉。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國必然會涌現(xiàn)出一批英雄,書寫自己的神話和傳說。他們會像兩彈一星的英雄一樣,閃耀在中華民族崛起的豐碑上。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況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應該能夠看到。中國是必然會再次強大的,因為我們曾經有過很長的強大歷史。
1941年10月,二戰(zhàn)最艱苦的時候,年邁的丘吉爾在英國劍橋做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講,整個大會禮堂里坐著上萬名學生,他們正在等候著偉人丘吉爾的到來。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先生準時到達,并慢慢地走進了會場,走向講臺。站在講臺上,丘吉爾脫下他的大衣交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視所有的聽眾.一分鐘后,丘吉爾緩緩地說了一句語重心長,鏗鏘有力的話:"Never Give Up! (永不言棄)” 說完這句話后,丘吉爾穿上了大衣帶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鴉雀無聲,一分鐘后,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永不言棄,中華民族已經經歷了百年的苦難,不再畏懼風雨。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追求夢想的步伐。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黃華書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裕慶:中美貿易戰(zhàn)開打后,會讓北美洲老百姓排斥中國產品與服務嗎?
2019-06-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