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人這兩天很火大,美國總統特朗普居然在研究如何購買格陵蘭島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了一則消息稱,特朗普總統想買下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這段時間內,他不止一次在不同場合表達了這種興趣,并且已經向白宮顧問們進行了咨詢。
今天丹麥政治界,輿論界紛紛抨擊特朗普異想天開的計劃,丹麥《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丹麥銷量最大報紙,代表社會主流聲音,每日發行量高達16萬份以上)援引人民黨議員愛斯普森的話稱:
“如果特朗普真的在研究這項計劃,那么這就是他失去理智的最終證據,希望丹麥將領土和五萬多國民賣給美國的想法是絕對瘋狂的。”
居然敢說老頭瘋了,小丹丹是不想混了嗎?
保守黨議員亞勞稱:在一切難以置信的事情中,這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忘了它吧!
丹麥前首相拉斯穆森表示這是一個4月1日愚人節笑話,但特朗普搞錯了時間。
對于美國方面來說,購島計劃出現在公眾輿論場,只有兩種可能:
一,《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流媒體想用一條荒誕不經的消息來黑特朗普,讓他成為輿論笑柄。
二, 白宮核心團隊真的有此計劃,就算不能實現,也可以對丹麥政府制造安全壓力。
關于一,這種因素肯定存在,但消息絕非空穴來風,天才寶寶確實有想法。
關于二,大國在北極的利益博弈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特朗普只是按捺不住這種急迫心情。
5月初,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放了德國人鴿子,臨時取消了訪問柏林行程,引起了德國媒體批評。他接著又放了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的鴿子,只是當時沒有引起關注。
格陵蘭自治政府管轄人員不過五萬多,外交事務由丹麥政府負責,毫無存在感,蓬佩奧為什么要不遠萬里訪問這里?因為美國想拉攏格陵蘭自治政府做出排擠中國,拒絕中國的決定。
但是,格陵蘭自治政府沒有表現出要迎合美國的意思,就跟德國政府拒絕配合封殺華為一樣,所以,蓬佩奧取消了對格陵蘭島訪問。
換句話說,美國盯上格陵蘭島并非一天兩天的事,特朗普突發奇想,也是有由頭的。
資源之爭
格陵蘭島地處北極,面積約216.6萬平方公里,81%面積被冰雪覆蓋,被稱為“人類最后一片凈土”,地下資源極為豐富,但極少得到開發。
島上五萬多名居民收入來源和社會維護成本主要分成兩部分:一是漁業收入,二是丹麥政府每年5億多歐元補貼。
日子過得有些緊巴巴,自治政府想要發展經濟,唯一出路就是開采地下資源,所以設了一個礦業部。按照部長的說法就是:我們行走在幾百億美元之上,卻渾然不知,開礦將是格陵蘭島至關重要的事情。
五萬多人口,根本夠不上216.6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開礦所需勞動力,另外,資金,設備,技術條件也不具備。要發展能源和礦產產業,唯一的辦法就是歡迎外國企業到這里投資開礦。
2012年12月,格陵蘭島議會通過法案,確定了大型采礦項目的規模,為外國礦業公司勘探開采自然資源清除了障礙,盡管歐洲環保人士為此感到憤怒。
2013年起,美國人,英國,澳大利亞人,當然還有中國人都紛紛主動與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接觸,訂立開礦合同。
但格陵蘭島資源開發遇到不少問題,進展緩慢。
一,勞動力只能從外國引進,由于島上氣候惡劣,沒有足夠高的報酬很難吸引到工人,但高工資的話,外來人口會大量涌入島內,沖擊當地社會。
二,電力,運輸能力不足,必須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誰來出這筆錢?要不要給出資方獨享某種資源的特權?環境破壞程度如何控制?
三,政治問題,格陵蘭自治政府認為島上一切資源屬于格陵蘭人,丹麥則認為有權干預戰略資源開發。
維京人以前以殖民方式統治格陵蘭人,格陵蘭人想獨立,但沒有這個能力。因此,資源開發情況變成:
格陵蘭自治政府有權處置資源開發,丹麥政府有權決定是否允許資源出口。
以上問題,對外國投資者來說,都是障礙,然而從長遠看,格陵蘭島和整個北極必定是大國們群雄逐鹿的地方。
北極圈石油, 儲量約900億桶石油和全世界未探明的天然氣有三分之一,還有豐富的黃金、鐵礦石、紅寶石等礦產。
全球氣候變暖,意味著北極寶藏解凍,西北航道,北方航道一旦通暢后,將來誰控制了北冰洋,誰就控制了世界能源經濟走廊。
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對北極保持佛性,失去先手,后代子孫再去追趕,代價會更大。
這些巨量資源里面,直接刺激到美國的就是--稀土。
格陵蘭島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稀土礦藏,這里可能有全球總儲量一半的稀土資源,德國《南德意志報》曾經報道,僅該島南部兩個地區的稀土就足以滿足全球20%的需求。
由于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戰,中國打出了“稀土牌”反制美國,特朗普政府一直忙著在本土和全球尋找稀土資源,并將經濟活動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美國雖然缺乏開發能力,產業鏈也不完備,但它要先把全球能找到大型稀土礦都抓在手里,中國能力再強,沒有開采權,將來總得求美國。
這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個基本邏輯。
問題是格陵蘭島自治政府,不像美國盟友或北約集團成員,美國用國家安全受中國威脅,用“顏色革命”那一套發不上力。
五萬多人口,連成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都沒有的地方,你讓那些“民主導師”去那里凍死?
格陵蘭人更沒有什么政治顧慮,中國人,美國人,誰好處多就跟誰合作,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基爾森2017年就跑到中國招徠投資,希望中國企業參加格陵蘭機場擴建項目競標。
唯一政治障礙就是丹麥政府的控制,而美國對丹麥擁有比較多的影響手段。 像格陵蘭島最北端的圖勒空軍基地,駐有美國空軍第821戰斗小組和第12空中預警中隊,還設有遠程預警雷達,就是因為國防權在丹麥手里,無法拒絕美國在這里設立軍事基地。
美國會影響丹麥政府決策是肯定的,不過,中國與丹麥關系比較穩定,友好,丹麥不會公然去配合美國排斥中國。
2012年格陵蘭島資源開發對外資正式開放,全球稀土分離技術領航者--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入巨資,開發島上稀土礦產。
《紐約時報》 馬上以《中國加入爭奪北極礦產資源行列》為標題發表評論文章,進行輿論炒作,歐洲媒體跟進。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加尼趕緊跑到格陵蘭首府,承諾向格陵蘭島提供價值一億歐元左右援助金,希望格陵蘭自治政府不要將稀土獨家開采權交給中國。
格陵蘭自治政府拒絕了歐盟的要求,等于拒絕了美國的壓力。它不想卷入大國紛爭之中,只想安安心心發大財。
而得到在格陵蘭島南部得到的稀土和鈾礦開采權的澳大利亞GME公司,60%股權被中資收購,其它的鋅礦,鐵礦也有中資參股。
中國在格陵蘭島投資很靈活,能獨資就獨資,如果有某種外來阻力,就參股別國企業,美國沒什么有效干預手段。
這一切關鍵的問題是格陵蘭島自治政府迫切希望通過開發礦產發家致富,家里有礦,不能閑著,因此,它非常歡迎中國企業的到來,無論你是國企還是私企。
既然政治壓力對格陵蘭島不起作用(只能通過丹麥發揮間接作用),那么,特朗普的想法和手段變得很簡單,你不是想發展經濟,過上美滋滋的小土豪日子嗎?
我把你直接買下來,要多少錢?開口便是。以后這里就屬于美國領土了,哼哼,看你中國還有什么辦法。
老頭覺得很合理,別人覺得很瘋狂。不知他是打算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掃描付款?老頭是不是以為這年頭買領土就跟買麥當勞套餐一樣?
資源,關系到后代子孫的未來,世界人口越來越多,像北極,南極等沉睡之地,早晚都要開發,問題是如何合理開發?扮環保圣母是沒有意義的。西方環保圣母們標準向來是:我們能動,中國不能動。偽善之極。
稀土是格陵蘭島競爭最激烈的資源,美國已經重點盯住這里,但美國企業無法滿足當地的開采需求,所以它一定要跟你搗亂,再搗亂。
特朗普說買,因為他是個只認錢的商人,向來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自由燈塔怎么能收買別國領土呢?美國正確做法應當是:搶!
搗亂 失敗 再搗亂 再失敗 直至滅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