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朱向前:所以我說毛澤東是千古一人,亦是前無古人,肯定也是后無來者
點擊:  作者:朱向前    來源:前進的路公眾號  發布時間:2019-08-14 12:39:57

  

  他是一位能將沙子擰成繩子的偉人,

  他是一位博通古今胸懷天下的偉人;

  他用雄韜偉略,趕走了日本鬼子;

  他用文房四寶,打敗了蔣家王朝;

  他是思想家、戰略家,

  他還是作家、詩人;

  他一生手不釋卷,學以致用;

他一生勇于實踐,革故鼎新。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上次我們講了毛澤東是如何讀書學習的,今天我們重點講一講毛澤東讀了這么多書以后是怎么運用的,如何使它們在革命斗爭實踐中轉化成能力、魅力和魄力。

我重點舉三個例子,一是毛澤東講話,一是毛澤東作文,第三是毛澤東寫詩。由于這樣一種深厚的博大的文化底蘊,毛澤東講話的風格旁征博引,縱橫捭闔,天馬行空,信馬由韁,信手拈來,妙趣橫生。那么他自然帶來一種感染力、說服力、號召力、凝聚力,甚至是鼓動、煽動、征服、威懾,文化的力量。

19583月的"成都會議"為例,"成都會議"是中共歷史上一次重要的經濟工作會議,開了24天。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自始至終興致頗高,多次講話、插話。322日,他在第四次講話中,倡導大家敢想、敢干、敢說,信口講了這么一大段話,說孔子不是二三十歲就搞起來的嗎,耶穌開始有什么學問,釋迦牟尼19歲創佛學,學問是后來慢慢學的;孫中山年輕時有什么學問,不過高中程度;馬克思開始創立辯證唯物論年紀也很輕,馬克思開始著書的時候只有20歲,寫《共產黨宣言》不過30歲,學派已經形成;章太炎青年時代所寫的東西是比較生動活潑的,康有為亦如此,劉師培成名時不過20歲,死時也才30歲。王弼注《老子》時不過十幾歲,死時才22歲。顏淵死時是33歲,青年人抓住一個真理就所向披靡,所以老年人是比不過他們的,梁啟超青年時也是所向披靡。

大家聽聽這一段,毛澤東如數家珍,信手拈來,脫口而出,他歷數了古今中外很多文化名人,很多文化大家,大師的主要著作,著作時候的年齡,信息量非常密集,毛澤東都爛熟于心。對當時的中央委員們來說,我們知道那時候的中央委員、高級將領們有很多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說很多人對這些人的名字,起碼一部分人的名字都是陌生的,但是毛澤東卻如數家珍。這些話說完以后,給大家了一種感染還是震撼,大家可以想想。

我是這么推測的,毛澤東軍事才能、指揮才能毋庸置疑,已經為歷史所證明,所有跟著他打江山的這些人都徹底信服了,但是毛澤東文化的底蘊,文化的魅力,還沒有從容地跟大家展示過。戰爭年代戎馬倥傯,哪有時間講這些。這次經濟會議開得很寬松,開得很從容。毛澤東是有意無意地給大家抖摟抖摟這些,擺擺龍門陣。

當然,大家以前都知道毛澤東文章寫得好、詩詞寫得好,但是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很多人通過這次會議認識了毛澤東另一個側面,就是文化軟實力有多么厲害。因為隨之,毛澤東給大家印發了中國古代詩人寫的四川詩文,杜甫的、李白的、王勃的,印發了以后又說,印了些詩,盡是老古董,搞點民歌好不好,每人發三五張紙寫寫民歌,不能寫的找人代寫,限期十天收集,下次會議印一批出來。這給很多人出難題了,我們知道在中共高層會寫古典詩的,董老董必武、葉劍英、朱德、陳毅,差不多就這么幾位。其他人都不大會寫。

這確實難為了大家,而且毛澤東有話在先,不會寫的可以找人代寫,這不等于罵人嗎,弄得很多人有點心虛。然后,毛澤東由此談到中國新詩的發展道路,一是古典,二是民歌,形式是民族風格,內容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本來是個經濟工作會議,結果毛澤東縱橫捭闔,由此談到中國的詩歌,談到新詩的出路,雖然他可能是隨便說說,但是確實是至理名言,以我年輕時候十年寫詩的經歷,我覺得毛澤東對詩的思考是至為深刻和準確的。  

信手拈來、縱論古今,這種領袖你能不服?西哲有云:"知識就是力量。"毛澤東的力量如何?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文化的感染、文化的征服,甚至是一種文化的威懾。通俗地說,就是你知道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基本不知道,你面對我你就心里發虛

 (1)說到話風,比較典型的,是"成都會議"這次講話,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一個機會,毛澤東在中央高層,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文化底蘊和魅力,從而使大家對他更加信任,更加欽佩,更加崇拜。其實,集中體現毛澤東的知識、思想、才華、激情,主要還是他的詩文。

比如毛澤東的文章,雖然我原來對毛澤東的文章略有研究,但我是側重研究詩詞。今年328日,我看到《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著名散文家梁衡在《人民日報》發表整版文章,題目叫做《文章大家毛澤東》。他提出了毛澤東文章的四大特點:

首先是在磅礴淋漓的氣勢,其次是知識淵博用典豐富,第三是充滿辛辣諷刺和輕松幽默,第四是通俗與典雅完美地結合。結論是毛文開創了政論文從未有過的生動局面。這話有一定的道理,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去研究,但是看了他的觀點以后我基本認同,因為梁衡可以算是個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多次進入中學課本、大學課本。他研究了毛澤東的文章寫法,提出來《文章大家毛澤東》。

對毛澤東的文章,我們今天沒有更多時間來展開具體研究,但是我想大家都比較熟悉"老三篇",當年我們都背過。《紀念白求恩》,不到一千字,寫得多么好,關于國際友人的這種國際主義精神概括得非常好,尤其有的名句,人所共知,非常具有毛澤東個性的語言風格。比如文章結尾說,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像這種句式,一個,一個,一個這種排比,很少人這么用,但是毛澤東這么用,這些話流傳甚廣,給人們記憶深刻,這篇文章還不到一千字。

 

《為人民服務》,這是張思德追悼會上的一個悼詞,也不到一千字。里邊也有幾段名言,比如大家熟悉的,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他還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也是不到一千字的短文。還有《愚公移山》,一千多一點,是 "七大"閉幕詞,多么別出心裁。

毛澤東在"七大"閉幕詞中講了一個寓言,即愚公移山的寓言,通過這個寓言動員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學習愚公精神,挖山不止,最終會把三座大山給挖走。最著名的語錄就出自這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黨的大會上的閉幕詞,一千字多一點,講了個寓言,這種文風,我們今天學得到嗎?

其他文章我們就不多說了,就說《毛主席語錄》吧,我先說說題字。

廣大中國人民最為熟悉的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我們從小,從幼兒園就看的八個字。我沒找到準確的出處,但是據我推測,應該是某一年為六一兒童節的題詞,當年肯定不光他一個人題,其他中央領導可能都題過,但是其他的早已不知所終,只有毛澤東這八個字留下來了。走遍全國的幼兒園、小學都是這八個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何其簡單,通俗易懂,但是生動、傳神、勵志。首先,對小孩題字肯定得讓小孩看懂,還有比這更淺白易懂的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筆畫很簡單,但是很形象。天天向上,我每次看到這幾個字,就感覺有一種卡通感,就是一棵小白楊噌噌噌每天向上,天天向上。這是面對小孩說的,面對青年怎么說呢?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也是屬于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屬于你們的。說得多好,面對青年人,沒有比這個說得更好的了。

給人民解放軍題詞,提高警惕,保衛祖國。遍布全國的軍營,走到哪里照壁都是這八個大字,或者在墻的兩邊、大門兩邊,提高警惕,保衛祖國。我黨宗旨為人民服務,五個字言簡意賅。延安抗大的校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有比這個題得更好的嗎?現在我們的大學,包括軍校都在寫校風校訓,琢磨來琢磨去,厚德載物這一類,都差不多,互相抄襲。但是毛澤東的八個字跟誰重復?跟誰也不重復,我們都不好意思去重復,不好意思去抄襲了。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體育運動是干什么的,是為了增強人民體質。這話多年不提了,但今年830號在沈陽第八次全運會開幕前夕,習近平主席接見全國體育屆先進代表時,強調了毛主席的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這是對錦標主義的糾偏。增強人民體質比金牌重要,哪怕是奧運會。毛澤東的題詞,都是言簡意賅,一語中的,抓住要害,但是通俗易懂。

曾經在手機上流傳過所謂毛主席影響最深遠的十句話,是廣大網民給他總結出來的。說最具有真理性的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證明了的一句話;

最鼓舞人心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邁的是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最大氣的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最謙虛的是萬里長征才走完了第一步;

最震撼的是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

最威嚴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最自豪的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最有志氣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最無可奈何的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這些都是毛主席語錄,包括前面講的為人民服務。我們部隊一到危難險重的時候,集體呼喊的就是,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這種節奏,鏗鏘有力,一句趕一句,確實給力。現在誰來寫這樣的話呢?比這更給力的?沒有。

(2)最能集中體現毛澤東思想、文采、激情的,還是詩詞,詩詞最能代表,也最能穿越,就像毛澤東自己編"毛選四卷"的時候,說前三卷自己都沒有什么興趣看,意思就是時過境遷,因為有些文章,是為了解決當時的問題,當然有很多還是有穿越性的。但是詩詞不一樣,毛澤東詩詞就有這種功能。

今天我們可以說,上至人民大會堂,下至鄉村小酒店里,往往舉頭一望,墻上掛了一幅字,那就是毛主席的《七律o長征》、《沁園春o雪》、《卜算子o詠梅》。這沒有誰號召,沒有誰要求,更沒有誰炒作。毛澤東離開我們37年了,沒有誰要求,都是發自內心的,從上至下,從下至上都喜歡,而且用的是毛澤東的手跡。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普及程度,他深入人心的程度已經超過了李白。大家可能覺得有點聳人聽聞,但是我說的是普及程度啊。尤其在毛澤東離開我們37年以來,如果說當年有一種政治高壓或者政治語境,你不學也得學,不背也得背。可這三十多年以來沒有,甚至恰恰有一種反的聲音,就是"去毛化"

中小學課本不斷把毛澤東的文章、語錄、詩詞去掉,據說現在還剩下一首。這個我看到網上討論過,但是我沒有去查證,到底是不是還剩了一首,剩的哪一首我也不知道,這好像是個趨勢,就是要"去毛化"。但是仍頑強地、生生不息地出現這種現象。我們能背的李白的詩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更多的中國人知道的。李白真正的代表作《將進酒》、《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這有幾個人能背啊?但是毛澤東詩詞不一樣,誰不能背幾句?

當年我們說,有井水處有柳詞,說的是柳永。后來說,有華文處有金庸。今天我也敢說,有華文處有毛詞。我也到一些國家去轉過,在很多中餐館里看到墻上掛的仍然是毛澤東詩詞。毛澤東詩詞好在哪里呢?時間關系,不可能展開來講,我就講半闕詞,《沁園春。雪》下闕,這是人們最為熟知的,也是被公認為代表毛澤東詩詞最有水準的,最具有毛澤東風格的。下闕,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個大家都熟,我只提醒大家注意兩點,一個是惜,惜秦皇漢武,可惜的惜,惋惜的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上,是最有雄才大略的明君、偉人,其他的還入不了毛澤東的法眼。但是就這幾位,毛澤東仍然感到為之惋惜,為之嘆惜,嘆惜什么?略輸文采,稍遜風騷。風,《國風》。騷,《離騷》。這是文學作品的代稱,也是才華的代稱,說的都是一回事,就是文采不行。跟誰比不行呢?得有個參照,依我一己之見,我"冒叫"一聲,向毛主席學習,"冒叫"一聲,那就是跟我們毛澤東比還差了那么一點。

這些歷史功績大家都知道,但是在文采上毛澤東是比較自負的,就是這幾位比我差一點,略輸文采,稍遜風騷。毛澤東對前面四位還是比較尊重,措詞比較溫和,比較低調,就說"略輸",稍微差一點點,差得不多。但對成吉思汗,毛澤東就有一點不屑了,語氣就不一樣了,"只識彎弓射大雕",只會用弓箭射鳥嘛,這個哪行,這不行。毛澤東一貫的理念就是,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所以,毛澤東身體力行,也可以說是古往今來一位最重視文化、最重視輿論、最重視宣傳的一位領袖。同時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雄文偉詞,這在中國歷史上,在世界歷史上沒有第二人。如此重視文化的作用,自己又把它做到了最好,還有誰?沒有。

(3)毛澤東評價歷史人物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你文采如何,有沒有一點文化,肚子里有沒有一點墨水。其次是重視寫作的背景和時間,有些人誤以為《沁園春o雪》,是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寫的,也是在這個期間發表的,其實不然。

準確的是193626日寫的。26日寫下這首詞《沁園春o雪》。大家想想19362月,1935年中央紅軍才到陜北,立足未穩,衣衫襤褸,前途未卜,兇險莫測。毛澤東寫這首詞的時候,中央紅軍的命運、中國共產黨的命運、毛澤東的命運比在江西蘇區兇險百倍。但是你讀到這首詞時,完全讀不出這種感覺來,讀這個詞的感覺是江山已定,霸業已成。所以蔣介石看這個詞說,這個詞里面有帝王氣,就是我們說的霸氣。

毛澤東為什么在那么艱難困苦的情況下,能寫出這么雄偉的詞?這當然是毛澤東創作的一貫特點,毛澤東的個性是富有挑戰性,壓迫愈深,反抗愈烈,越是艱難困苦,他越能寫出好詩詞。《七律o長征》、《憶秦娥o婁山關》、《清平樂o六盤山》、《念奴嬌o昆侖》等詩詞,都是在長征路上寫下來的。再有很重要一條,就是毛澤東相信文化的力量,他始終認為打仗不是打的武器,或者不僅僅是打的武器,更不僅僅是打的是人力,更多的是民心。怎么來贏得民心?靠武力恐怕不行,更多的靠文化,所謂化成天下。文化文化,靠文來化成天下,贏得民心。所以毛澤東如此重視文化的力量、重視宣傳的力量有他深刻道理所在。

三十歲的毛澤東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國民黨中宣部長,代理中宣部長。蔣介石三十五歲,當黃埔軍校校長,一個掌握槍桿子,一個掌握筆桿子,最后兩個人"PK"

19458月,毛澤東單刀赴會,去重慶談判,正好柳亞子索詞,索句渝州葉正黃,毛澤東信筆寫下十年前的《沁園春o雪》送給柳亞子。這是個人的事情,詩有唱和,不需要經過五大書記討論,但它在1945114日的《新民報》晚刊上一發表立刻轟動了重慶,轟動了國統區,為什么?

第一它橫掃二十世紀中國詞壇,這個詞一發,別的詞就沒有了,這是我個人觀點。

第二它粉碎了國民黨長期以來對工農紅軍,對朱毛的妖魔化宣傳。因為國民黨當年是執政黨,所有媒體由它掌握,謊言說一千遍即成為真理。它天天說共產黨是山大王、土匪,殺人放火,路過茅臺鎮,在茅臺酒的酒池子里洗腳等等。國統區很多人并不了解朱毛,也不了解紅軍,恐怕很多人信以為真,或者至少將信將疑。今天這個土匪來了,到重慶來了,而且發表了一首詞叫《沁園春o雪》,大氣磅礴、風流倜儻、文采飛揚,都看傻眼了,一個土匪能寫出這么好的詞來嗎?別說土匪,你委員長行嗎?委員長不行。委員長一看,把陳布雷叫來,他的文膽,他的大秘,侍從室主任陳布雷,其實蔣介石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敢或者不愿意正視這個事實。

他問陳布雷,你看這是毛澤東寫的嗎?陳布雷這個人比較老實,說毛澤東這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古典詩詞造詣極深。更重要的是,這種氣勢舍毛澤東其誰?只有毛澤東才有這個霸氣,其他人不可能。蔣聽了說,你現在幫我去找一幫人來,和毛澤東的《沁園春o雪》,不要讓他鶴立雞群,咱們跟他攪和攪和,"P"不倒他,咱們也跟他摻和一下。

陳布雷領命而去,召集重慶,當時重慶是陪都,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有的是,叫了一幫詩人、作家、教授,來和毛澤東的《沁園春o雪》。過了幾天,選了一批去向蔣介石復命。蔣介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毛澤東這個詞你單看也許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和其他的一比,確實是高下立見。因為在這之后,11月、12月期間在重慶各大報上一共發表了34首和毛澤東《沁園春o雪》的詞,確實都不行。 

(4)此時的蔣介石,明白了什么叫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說小也小,說大也大,《沁園春·雪》一百多個字,為什么影響如此之大,因為重慶談判之前,抗戰剛剛取得勝利,中國面臨著向何處去的時候,是相信國民黨蔣介石,還是相信共產黨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雪》,勝過了所有的雄辯。

 

當時全國尤其國統區的很多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在觀望,在比較,在猶豫,在糾結。好了,現在毛澤東來了,發表了一首《沁園春·雪》,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選擇領袖的標準也很簡單,四個字,君師合一,什么叫君師合一?君,君王的君,能馬背上打天下的人,打江山的人。師,老師的師,要把這兩個人合在一個人身上,君師合一。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有嗎?它是兩分的,一種是像孔夫子,后世把他尊為萬世師表。但生前不行,尤其晚年十幾年,差不多十四年,惶惶如喪家之犬。到處推行他的學術和理念,都沒人接受,顛沛流離,這也是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就是滿腹經綸的讀書人往往容易比較理想化,執行力、操作力比較差。

像李白,狂的時候狂得不得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喝點酒,說點酒話,真的一紙詔令通知他去長安報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狂得不行,他以為他到長安去參加"中常委"呢,實際上是調到"中央歌舞團"寫歌詞。聽點朝會,旁聽一下嘛,自己寫詩形容當時這種情形,叫做,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不知道,啥也不知道,經國大事你能搞得了嗎,搞不了。這恰恰是中國歷代文人的通病,從孔夫子一直到蒲松齡,大概都有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能打江山的像劉邦、朱元璋這一類半文盲,殺伐決斷,深謀遠慮,甚至狡猾無比,這些人能打江山,但是文化不行。既是文化大家,又是大軍事家,兩者結合,只有毛澤東一人而已,所以我說毛澤東是千古一人。

這個人來了以后,能力怎么樣?當年他帶了幾百個殘兵敗將上井岡山,后來蔣介石五次"圍剿"他,最后趕了他兩萬五千里,現在人家是120萬軍隊,200萬民兵,根據地是一個億,這個人能力還用懷疑嗎?不用懷疑了。今天你把他請到重慶談判,等于是承認相當于平起平坐的談判,能力不用懷疑了。文化怎么樣?看《沁園春o雪》足矣,他贏得無數的民心,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從這個意義上,這首詞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估量的。

當時的重慶熱鬧了,毛澤東在重慶談判談了43天,這期間蔣介石六次宴請他,兩個人十一次密談,幾乎是不帶第三者的,因為不需要翻譯,就兩個人談。六次宴請,加上我方的回請,還有各民主黨派的宴請,文化名流的宴請,今天我們反對飯局,但是那時候毛澤東在重慶那是天天都是飯局。

在飯局上有一道靚麗風景,就是毛澤東在前面去給別人敬酒,或者接受別人的敬酒,周恩來緊隨其后,緊隨其后干嗎?代酒。代酒,什么意思?第一就是為了保衛毛澤東的安全,因為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是不是鴻門宴啊?深入虎穴,這個可能性很大。所以在延安,中共高層討論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反對毛澤東來重慶談判,說不行,不能去,萬一把你扣在那兒怎么辦。當時指定劉少奇主持中央工作,毛澤東說,我如果回不來了,也就是他了。這叫做大智大勇,應該說還是冒了一定的風險的。

最后我們小結一下,前面我用兩個成語形容毛澤東,一個叫做鶴立雞群,一個叫做君師合一,第三個叫詩史合一。這是我一本書的題目,叫詩史合一,是對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什么叫詩史合一,從25歲的毛澤東,1918年寫下《送縱宇一郎東行》,表明革命心志,到他1949年寫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三十年間有28首詩詞,正好對應和記錄了他領導的28年武裝斗爭,也可以說是巧合,也可以說是天意。用自己大氣磅礴的、瑰麗多姿的、文采風流的詩詞創作,有意無意地記錄了自己領導的艱苦卓絕的、驚天動地的、波瀾壯闊的、翻天覆地的斗爭歷程。

所謂艱苦卓絕,就是一介書生,起于草根,千難萬險,艱苦非常,我們可以想象,從當年上井岡山一路是怎么走過來的。所謂驚天動地,就是以弱抗強,以卵擊石,石破天驚。所謂波瀾壯闊就是,從小到大,百川歸海,勢不可擋。所謂翻天覆地,就是乾坤再造,搗它一個底朝天,開創一個新紀元。毛澤東是用詩寫史,就是用他的詩歌來記錄歷史,也是以史寫詩,他創造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首詩。正事寫史,他主要是創作歷史。余事寫詩,業余時間業余愛好寫詩,詩史合一是為史詩,這才是一等一的大詩人,大手筆!所以我說是千古一人,亦是前無古人,肯定也是后無來者。

毛澤東讀書學習,然后運用這些文化底蘊轉化為能力、魅力和魄力,通過讀書學習看一代偉人毛澤東,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作者:朱向前   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軍藝首批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軍旅文學理論批評和毛澤東詩詞研究。著有《中國軍旅文學50年》、《詩史合一:毛澤東詩詞的另一種解讀》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