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亞洲多數國家都復制了西方模式,你憑什么認為西方模式在中國就行不通?”面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扎卡里亞的犀利提問,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用一句話,說出中國人制度自信的底氣:“因為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發展得比其他亞洲國家加起來都要好!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張維為 :“新時代大講堂”英文主旨演講《中國的制度優勢是大灣區發展的巨大動能》(略有刪節,中文為譯文)
我三年前和CNN主持人扎卡里亞會面時,他問了我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他說,張教授,你總說西方模式在中國行不通。但是你看亞洲,幾乎所有其他亞洲國家,都采用了西方政治模式,為什么?
我說,我的答案并不復雜。我的答案很簡單。
只因為中國在過去的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間,發展得比其他亞洲國家加起來都好。
更重要的是,中國讓8.15億人擺脫了貧困。
中國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產階層,有四億人。
哪國人權狀況好?當然是中國!
同樣,你關注整體民意的話,絕大部分中國人認為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比如益普索的民調顯示,去年有90%的人這樣認為。今年,我今早看到的數據是91%。
作為對比,英國的民意調查顯示,21%的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在朝正確方向前進。可能主要因為脫歐。在法國這個數據是20%。
有時跟歐洲的朋友開玩笑。我說,你們總說人權,別鬧了。哪國的人權狀況更好?當然是中國了。
地廣人多,中國的崛起獨一無二
在2G時代,中國沒有自己的標準。我們用的是歐洲和美國的標準,在3G時代,中國開始擁有自己的標準。在4G時代 我們采用的是自己的標準。現在中國已成為5G標準的領導者。
中國從遠遠落后于人,到逐漸接近,再趕上甚至引領。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現在中美兩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處于前列。只有這兩個國家,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科技等等領域,都處于世界前列。
我認為這歸功于中國的國家本性。我覺得很多人其實沒有真正理解。
我認為中國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家。我把中國稱為文明型國家。這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多個民族最后融合成為一個國家。
中國人口龐大。歐洲國家平均有一千四百萬人口,中國的人口數是它的一百倍。
中國疆域遼闊,幾乎等于一個大洲。有悠久的傳統,沿襲數千年。無論好壞,這是事實。
所以這令中國和中國的崛起與眾不同,獨一無二。
在政治領域,是選拔加選舉的制度。西方模式是選舉。哪個模式更好?中國模式。
在經濟領域,我稱之為混合經濟。國家和市場都發揮作用,互為補充。有時兩者之間會產生矛盾,但在中央政府層面,會努力讓它們互為補充。
無論中國模式有什么問題,只有中國經濟模式讓中國免受經濟危機。我們沒有遭受過任何金融危機、經濟危機。
在社會領域,國家和社會有機地互動。
不理解中國共產黨,就理解不了中國
你要理解中國共產黨。西方媒體會把中國稱作“共產主義國家”。非常負面,但你要了解中國。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來說是一種決定性的積極力量。
這在中國是常識。如果你不理解這一點,就沒法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崛起。
我會這樣來描述西方的模式,我認為這種政治體制是代表部分利益集團的,彼此間競爭。
中國共產黨代表著整體利益,它代表著中國絕大多數人民,形成共識,并用共識指導實踐。這是中國的獨特優勢。
我們可以進行大膽改革和長期計劃,不僅是對明年的計劃,我們可以為下一代、下一個世紀制定計劃。
香港要繁榮,還得靠這劑中國“藥方”
我兩個月前在英國。我說,何必舉行公投呢?進行公投,脫歐和留歐雙方只有3.6%的差距,然后社會變得更加分裂。這不是最佳方式。
我們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再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達成共識,全國達成共識,讓國家向前進。
如果我們看大灣區的整體倡議,你會發現其中清楚提到了如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這很關鍵。
西方經常提的是分而治之。中國方法正相反,我們是團結共榮。
我給香港的建議就是團結共榮。別聽信西方的分而治之,那樣香港會被嚴重削弱。
大灣區是團結共榮的一個絕佳案例。大多數人都會通過雙贏合作受益。
起草大灣區倡議的整個過程中,協商無處不在。
我經常建議我的西方朋友,如果想了解中國,就仔細研究決策過程。
傾聽內部和外部聲音,黨內的智囊、黨外的智囊,然后進行決策。
你需要有遠見的戰略,不然是行不通的。
辯證、試驗:古老智慧的現代應用
還有當地的競爭與合作。其實有人做過調查。我贊同他們的結論,中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縣與縣競爭與合作的成功。
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地的積極性在競爭中被充分調動起來。縣與縣的競爭、城市之間的競爭、省際競爭。但中央政府會確保,這些競爭不會變成惡性競爭,而是良性的、雙贏的競爭。
這也是中國哲學中陰陽的思想。兩者可以結合,這點我們很擅長。鼓勵一定程度的競爭,但要確保大體上是合作的。
還有試驗法。中國的方法總是從試點項目開始,然后看看這種方法行不行得通。如果可行,我們將成功經驗擴展到其他地區。
大灣區倡議,就包括各種試點項目。
比如深圳,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還有區域一體化,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城市群和大灣區。
這些城市群發揮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應,大灣區將會是新的典范。
創造經濟增長,我們不靠房地產
中國模式強調創造新經濟增長點。
大灣區就聚焦這些新經濟增長點。比如澳門特區,中央政府的規劃是讓澳門成為旅游休閑中心以及葡語國家交流中心。
具有前瞻性的中國經濟,在形勢倒逼之下適應和擁抱新科技。
人們經常提到中國的經濟增速。其實,如果不擁抱新經濟,而是固守舊的經濟發展模式,過度依賴房地產,中國的經濟增速很容易達到8%到9%。
但我們不會那樣做,我們調整經濟結構,沿著科技鏈條和附加值鏈條不斷往上游走。這就是未來。
我認為大灣區會成為中國發展的巨大動能。
非常感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