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宋魯鄭:西方模式導致人才逆向淘汰
點擊:  作者:宋魯鄭    來源:紅旗文稿  發布時間:2016-06-23 11:18:04

 

1.webp.jpg

    

  2016年的美國大選,最吸人眼球的就是特朗普現象。不僅中國,就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歐洲也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毫無從政經驗、外交一竅不通、政策前后矛盾且難以行得通的特朗普,何以得到如此之多的民眾支持?

  

  實際上,特朗普現象并非西方選舉政治的特例。此前還有“沖動牛仔”小布什,意大利還有花花總理貝魯斯科尼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不是偶然所能解釋的了,就需要從制度本身找原因了。

 

  一、西方政治精英的產生模式導致政治人物的平庸化

  

  西方自進入“一人一票”的所謂大眾民主時代,其政治精英的產生模式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過去精英選擇精英到大眾選擇精英。然而,和關注長遠利益也需要思考遙遠復雜國際形勢的政治精英不同,大眾只關心短期的自身利益。不僅如此,大眾還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和個人好惡。許多和能力無關的因素都能夠成為決定選舉成敗的關鍵因素。比如形象、性別、種族、宗教信仰、是否善于演講、善于表演和作秀以及時代背景,甚至出身于什么樣的家庭也非常重要。為了贏得選舉,政治精英必須迎合大眾,從大眾心理和需求的角度開展競選、兌現承諾。這可以說是導致政治人物平庸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2008年的美國大選中,奧巴馬以其善于演講,口才極佳而表現突出,但是他的最終獲勝除了經濟危機的大背景外,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他是黑人,因此他獲得了幾乎百分之百的黑人選票和眾多少數族裔的選票。當時奧巴馬的主要競爭對手希拉里則主要是因為美國社會還沒有做好迎接一位女總統而在初選中敗北。在競選過程中,奧巴馬的對手質疑奧巴馬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而不是自稱的基督徒,而且他的出生地也被指是偽造。假如質疑成真,奧巴馬要么敗選要么失去競選資格。可以說,這是一場由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口才和出生地等諸多因素主導的選舉。

 

  那么奧巴馬能力如何呢?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評價,奧巴馬只是一個業余級別的政客,是歷史上最差的總統。而奧巴馬的前任小布什,也早已經被美國前總統卡特批評為史上最差的總統。其實小布什的競選歷程更為典型。他第一次出馬競選總統時,民主黨攜克林頓創造的絕佳經濟景氣竟然敗北,第二次民主黨企圖利用小布什糟糕的執政水平從而卷土重來,結果再次失敗。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辯論時,民主黨候選人犀利的辯才常令小布什處于守勢。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小布什憨態可掬的形象,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就像一個可以信賴的鄰居,反而幫助他再次勝選。

  

  2014年臺灣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之子連勝文代表國民黨競選臺北市長。連勝文的競爭對手柯文哲,毫無從政經驗,只是一位知名的醫生。但是,柯文哲非傳統的競選表現和坦率、直白的頻頻口誤反而給普通民眾耳目一新之感。再加上他具有國民黨白色恐怖統治時期受難者家屬身份,最終他以絕對優勢成為新一任臺北市長。只是如此荒唐的結局很快就顯現了后果:僅僅一年,民眾對柯文哲毫無章法的施政極為不滿,其在民調中的支持率迅速下滑。

  

  二、西方制度模式導致執政的著眼點都是短期的和急功近利的

  

  西方制度模式權力的合法性來自于選舉程序,于是競選人都把精力放在選舉上而不是治國方面。競選時如此,當選后要獲取連任也同樣是如此。因此當選者執政的著眼點往往都是短期的或急功近利的。

  

  比如印度,它的耕地總量和人均耕地遠遠高于中國,但其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消費卻遠遠低于中國。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農村六成以上的地區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統。關于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源,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專題紀錄片《印度的沖擊》將其歸于印度的民主體制:政治人物在選舉來臨之時往往向農民贈送傳統服裝沙麗、電視機,立竿見影拿到選票,但卻無人關心農村的基礎水利設施投資。

 

  法國距2017年大選只有一年的時間,當前法國每年財政赤字高達700億美元,國家債務總額高達2.1萬億歐元,超過法國經濟總量。法國總統奧朗德為此于今年初宣布國家進入經濟緊急狀態。法國急需的改革是減少福利、增加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結果社會黨居然提出,社會基本救助體系應把18歲的年輕人也包括進去,國家開支由此將增加60億歐元。而目前的法律只針對25歲以上成年人。如此的政策主張能夠出臺,原因主要就是:選舉到了,政客要買選票了。

  

  正是由于政治人物熱衷于追求短期效應,置國家長遠利益而不顧,就形成了今天西方窘境:不管是以福利為特征的歐洲還是以借貸消費為特征的美國,均深陷危機,負債累累,國家競爭力下降。

  

  今年4月初,法國媒體提出政治改革方案,其中第一條就是廢除連任,總統任期則從五年延長為七年。其目的就是促使政客們可以從長遠的角度施政,不過多受短期和選舉因素制約。

  

  三、西方選擇人才的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

  

  西方選擇人才模式的邏輯是先不管能力如何,選上去再檢驗。不勝任就在下一次選舉時進行更替。在世襲皇權時代,這種模式有其優越性。在皇權制度下,如果遇到一個好的執政者,國家萬幸。如果是一個無能的皇帝,就只能等到他終老才能更替。所以,當時西方的發展要遠遠好于其他皇權制國家。

  

  但是今天,隨著金錢在選舉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西方民主模式原有的這種優越性已經喪失殆盡。不少學者認為,中國以“選賢任能”為核心的選拔和培養人才的方式的優越性日益顯現,不但已經實現人才的定期更換,在選拔人才上也更勝西方一籌。中國“選賢任能”的邏輯是,只有在一個位置上表現優異或者至少勝任,即能力得到充分檢驗之后,才能夠被選拔到更高的工作崗位。而且只有通過類似的一級級的淘汰選拔,最后的最優秀者才能進入最高領導層。畢竟,治理國家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也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命運。從這個角度講,把整個國家當成試驗品的西方人才選拔邏輯顯然過于草率和不負責任,而中國的方式則十分的謹慎。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才選拔和培養的西方選舉模式產生人才的體制,和中國過去的世襲皇權體制類似:如果運氣好,碰上一個英明的領導人,就能帶領國家進步。如果運氣差,則國勢立衰。兩者唯一的區別就是現在西方的選舉模式有任期限制而已。所以臺灣出現柯文哲現象也不奇怪。柯文哲本人從一開始豪稱:“當市長比當醫生容易多了”,到坦承:“發現政治也是一種職業”,還哽咽說:“人生好辛苦,我好累”。他是覺悟了,可是臺灣人民還要等他任期四年做滿。

 

  歷史上,中國曾以突破血緣限制的科舉制而領先世界。今天,中國這種以能力選拔為標準的“選賢任能”制度再度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在西方現行體制下,最優秀的人才往往不愿意也不敢從政

  

  在西方現行體制下,最優秀的人才往往不愿意也不敢從政,這可以說是當前西方國家難以選出優秀政治人物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精英獲得財富的能力、速度和領域迅速提升和擴大,但政界則由于種種因素,往往不敢提供相應的收入和待遇。比如柯文哲擔任臺北市長后,決定從全社會招聘副市長。結果來了一個應聘者,一問對方目前年收入幾千萬,立即讓其走人,說臺北市政府根本不可能提供這樣高的收入。再來一個應聘者,一問也是收入遠遠高于官員薪資水平,也不得不將其拒之門外。最后選出的人才素質可想而知。眾所周知,人才都是跟著資源走的,政治領域資源遠遠少于經濟界,其人才素質自然可想而知。

  

  其次,扭曲甚至無底線的選舉過程令優秀人才卻步。任何要角逐公職的人士都必須面對兩個挑戰:第一個挑戰是私生活不復存在,自己和家庭的隱私都將曝光于世人面前。美國著名影星施瓦辛格在競選時被揭發得體無完膚,其未成年時的劣跡被盡數挖出,其在銀幕上塑造的負責任的英雄形象一夕倒塌。臺灣太陽花運動中崛起的陳為廷,在參加苗栗縣“立委補選”時一再被曝光早年在公共交通上對乘客性騷擾,從而身敗名裂,不得不退出競選。最近,英國首相卡梅倫已經過世的父親被媒體曝光有離岸公司,卡梅倫四天給出四種不同的解釋,最后不得不承認自己從中獲利,并公布了自己近年來的交稅清單。

  

  第二個挑戰是選舉期間激烈、不擇手段的攻擊和各種陰謀陷阱。以法國為例,曾發生兩起重大政治事件。第一件事發生在2007年總統大選前夕,同黨的時任內政部長薩科奇和總理德維爾潘之間。德維爾潘的親信捏造了一份虛假名單,指控薩科奇涉嫌洗錢,史稱“清泉案”。但身為內政部長的薩科奇借力打力將之戳穿,也徹底終結了對手的總統夢。最后雙方鬧到法庭,德維爾潘的親信被判有罪,而他本人則無罪釋放。第二件事發生在2012年總統大選前夕,法國反對黨最具聲望、民意支持遙遙領先的時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在紐約陷入離奇的強奸門。其戴手銬被警察押送的鏡頭傳遍全球。最后,當卡恩被迫辭職并失去競選總統的可能性之時,他又被宣布無罪——但是在政治上他已經被判處了死刑。事件過后不久,卡恩表示這是一場政治陰謀,盡管已經不可能有任何證據。只是這起陰謀賠上的還有法國的國家形象。內斗到連國家利益都不管不顧,可謂令人嘆為觀止。

  

  對華人而言,最出名的自然是臺灣兩度發生的選前槍擊事件。2004年神秘的兩顆子彈,令落后的陳水扁以微弱優勢獲勝。2010年五都選舉,投票前發生的連勝文被槍擊事件令國民黨逆轉。所謂民主選舉的慘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五、西方制度模式對有限政治人才存在巨大的浪費

 

  由于政·.·治生活中的政·.·黨對決,在西方社會,整個國·.·家的政·.·治人才被人為切割成幾個部分,并隨政·.·黨·.·共進退。一·.·黨·.·獲勝,哪怕原來的政·.·務官再有能力,也統統大換血。這一方面造成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又造成人才的浪費。政·.·治精英也是稀缺資源,一個杰出政·.·治人才的產生是多種因素合成的,政·.·治精英也有其自然壽命。一個政·.·黨在任八年,也就意味著另一個政·.·黨的政·.·治精英被閑置八年。 

 

 法國外交家燕保羅是著名的知華派、中國通。他從上世紀80年代就參與法國對華外交事務,法國《費加羅報》網站對他的評價是:“公認的中國問題專家,是外交部對中國最為了解的人士之一。”但在右派執政期間,其長達十多年無法進入決策層。等到社會黨2012年執政后,立即將其啟用,被任命為總統外交顧問。但很可惜,僅僅兩年之后他就因病去世,一身才華付諸東流。

  

  其實,關于西方現行體制難以選出優秀人才的問題,即使認同這個體制的群體也不否認。只是他們中很多人認為,西方的制度優良,個人的作用甚微,選出什么樣的領導人也不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后果。這一認識顯然和早期認為西方體制因為可以定期更換無能的領導人而優于其他制度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

  

總之,西方“一人一票”制度下對大眾趣味的迎合、程序是權力合法性的唯一來源、不以能力大小為標準、扭曲的選舉過程、無法從全國選拔使用人才,造成了西方制度下人才的逆向淘汰。這也是美國大選出現特朗普現象的制度性必然。孟子曾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句話同樣適合于制度。沒有合適的人來運作,制度就無法良好運轉。一個人才逆向淘汰的制度,還能避免被歷史淘汰嗎?

 

(紅旗文稿)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