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新時代,文化產業發展也進入新時代。十九大報告中“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部分雖然篇幅不長,但為文化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報告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把文化產業放到十九大描繪的宏闊前景中,放到對中國經濟和中國文化的新要求中,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文化產業界人士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暢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1.文化產品要體現新時代的“精氣神”
近日,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推出的大型舞蹈《千手觀音》剛剛結束德國巡演,所到之處再次震撼并感動了觀眾,如潮的掌聲和閃動的淚光,久久不愿離去的觀眾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中國文化致敬、向中國藝術家致敬。這個中國演出的大IP和對外交流的金字名片,具有穿透語言和國界的文化力量,不完美的個體通過后天的努力和團隊的協作一樣可以收獲精彩,用藝術的方式向世界傳達了自強不息的“中國夢”。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亮相德國 演繹《千手觀音》等節目
“精品不會埋沒、精品自會發光。好作品是沒有國界的,是會打動人心的。”《千手觀音》德國巡演組織方華韻尚德公司總經理王立濱感嘆道,在國際文化傳播中除了要有反映歷史題材的傳統劇目,更要有反映中國現實題材的精品。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繁榮文藝創作。期待有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涌現,可以在世界舞臺上展現當代中國人的文化創造和新時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中國的文化自信需要一大批文化精品來書寫和記錄,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一些文化產品只停留在感官娛樂的層面,缺少“營養”和“鈣質”。以歌曲為例,從收音機到網絡,新歌曲層出不窮,但能讓人記住,能打動人心的卻屈指可數,中國音協副主席徐沛東直言:“創作者不走心、不動情,創作的曲子自然不靠譜、不動聽,不能打動自己,也不能打動消費者”。
《戰狼2》票房突破56億
文化產品不同于其他產品,要影響人的精神、塑造人的靈魂,必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應體現“以文化人”的獨特作用,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贊賞帶著血性和擔當的電影《戰狼2》高揚國威,為中國文化產業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作出示范;取材于真實故事的《湄公河慘案》橫空出世,為主旋律電影的商業運營探路。他評價說,“這兩部電影都是近年來主旋律電影的典范,講述中國故事,謳歌偉大時代,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贏’。”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的定位,把文化放到了興國強國的高度,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表示,文化工作者應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廣的視野,真誠記錄和展示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成長足跡,藝術地告訴人們中國歷史的真相和發展走向,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廣泛傳播注入更多的精神內涵,讓文化成為激勵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2.美好生活需要呼喚文化產品供給升級
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調整: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次報告調整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重大判斷的轉變,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情,符合中國生產力快速躍升的國情,符合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世情,更為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到日本買馬桶蓋、到韓國買化妝品、到歐洲買奢侈品,中國消費者出境“買買買”,一方面表明中國人的購買能力和消費實力;另一方面表明國內有效供給能力不足,消費者只得將大把鈔票花費在出境購物、“海淘”購物上,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外流。在北京東方嘉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甄軍看來,“這也印證十九大提出的主要矛盾之變,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供給不平衡不充分。”
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底有望達到80萬億元,在“十三五”時期,中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必然會催生更大的文化消費市場。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為,按照十九大報告所描繪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后的圖景中,“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這些都是有利于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條件,既有利于拉動消費增長,也能促進消費升級。
特別是隨著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講求“生活品質”、崇尚“生活美學”,提倡高附加值的產品和高度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觀,拒絕規模化的批量生產。中樹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楊鎵軒注意到,伴隨著高文化附加值產品的涌現,匠人精神、私人定制、情懷營銷也躍然眼前,未來在滿足人民對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方面,文化產業必將有更大作為。
“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建議,文化產業還要充分運用大數據,精準、深入地研究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不斷豐富文化產品供給,優化供給結構,創新文化業態,提升文化內涵和產品質量,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傳播文化,著力解決好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陳恒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魏鵬舉表示,十九大的這個判斷也將指引文化產業步入從數量到質量提升的新時代。從音樂到電影,從出版到電視劇,數量上我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國,但從質量上看還有差距。2016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按照十九大“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要求,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雙效統一”,是數量向質量、總量向結構的新轉變,要不斷提供豐富、優質的精神文化產品。
“十九大報告要求,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文化產業在不斷豐富和發展過程之中,既要有版權和文化消費品等文化商品市場,還要大力培育資本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借助于完整的市場體系,有效地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嘉珊認為,沿著十九大的精神,應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
3.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敦煌特色文創產品
“客從遠方來,相隨歌且笑。自有敦煌樂,不減安陵調。” 敦煌雖偏遠,文創產品卻離消費者很近。敦煌研究院以敦煌文化藝術價值闡釋指引文創產品研發,形成了“如是敦煌”“念念敦煌”“星空下闡釋敦煌”等13大類、500多款敦煌特色文創產品,還在天貓、駝行網開辦旗艦店同步發售,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也可以選購敦煌文化產品。
不僅在產品層面創新,敦煌研究院還在體制機制上創新,形成了6家文化產業發展機構,齊頭并進,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共同致力于敦煌文化的發掘和傳播,2016年收入達到4800余萬元。
“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文化產業讓傳統文化活起來。”作為十九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對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創新路徑很有共鳴,“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苗族姑娘在日前舉辦的“2017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上表演舞蹈。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新時代要有新思路、新境界。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產業要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金橋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沈波親歷了過去五年文化產業與“互聯網+”戰略的對接,文化與科技“雙輪驅動”,推動了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電影、網絡演出、網絡動漫等新興業態迅猛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文化消費方式,也拓展了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數字創意產業將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五大支柱之一。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情況顯示,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550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6.0%,高居文化及相關產業10個行業的榜首,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全方位創新、全產業鏈突破,文化產業成為創新活躍的主要領域。據統計,2016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新設企業71.87萬戶,同比增長21.3%;注冊資本4.13萬億元,同比增長60.4%,比全國新設企業注冊資本44.6%的平均增速高出15.8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金愿意投入到文化產業中,去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去激發文化創造活力。
“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和融合,文化產業也要緊隨時代,抓住新機遇。”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黨委副書記、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建議,首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文化產業也要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切忌把文化產業做成“空中樓閣”。其次,文化產業要與人工智能相結合,這是新時期人類智慧化的需要,人工智能為文化產業帶來更廣泛的能動性和觸動性。最后,文化產業要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及各經濟圈發展相結合,文化需要在歷史和社會場景的土壤中生發,因此文化產業要順勢而為、應勢而動、乘勢而上,張開雙臂擁抱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新時代。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2017年11月4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