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能源學會名譽會長杜祥琬院士參加《第八屆中國能源科學家論壇》,演講的《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戰略思考》主題報告十分精彩。現整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學習理解十九大報告的您,打開一扇窗口。
杜院士總結了世界能源的轉型加快、增速趨緩、創新活躍三個發展趨勢,分析了中國能源安全的形勢以及保證理念和思路,著重解析了中國能源需要進行的四大革命:消費革命、生產革命、體制革命與技術革命,最后給出中國能源走低碳發展之路戰略的三方面建議。
杜院士的報告從人類現代化的歷史展開,總結世界各國經濟與能源發展的模式,透視中國能源發展的問題。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正是源于英國煤炭開采中排水問題的解決,詹姆斯•瓦特改進了紐可門蒸汽機,讓煤炭產生的動力高效地替代人力畜力,開啟了人類現代化進程! 而后來內燃機對石油的利用、發電廠利用煤炭等產生新能源的方式,推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類過上了更加現代化的生活!
但是,在近現代兩百多年煤炭、石油等能源使用的歷程中,經過上世紀70年代供給不足導致的“能源危機”,以及現在正在置身其中的由于能源使用負外部性(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過量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危機”,人類已經開始認識到不能為了經濟增長無限制地使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要把經濟與社會發展向依靠水力、風力、太陽能和核能等綠色清潔能源轉變。這是世界能源的發展方向,也是中國能源的發展方向。
杜院士用世界銀行兩條曲線說明了兩種不同的現代化模式。現代化水平差不多、人均GDP相近的西方國家,美國、加拿大人均能耗高高在上,歐洲日本在下,兩類國家人均能耗差一倍。說明走向現代化不是同一個模式,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仍可以實現現代化,這是值得中國思考的。這說明高碳高耗能,并非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是用高能耗高溫室氣體排放支撐經濟增長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國。現在,每年消耗38億噸煤炭、排放100億噸二氧化碳,占全球350億噸二氧化碳的28%。而且,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杜院士給出2015年的數據,我們生產全球的GDP不到15%,消費了全球23%的能源,是全球能源強度平均值的1.5倍,是美國的2倍多、是日本這樣節能國家的4倍多。而中國東部單位面積上消耗的煤炭(煤耗空間密度)是全球平均消耗的12倍,更為特殊的京津冀煤耗空間密度是我國東部地區的2.5倍,是全球平均值的30多倍。
這樣以煤為主的高能耗、低能效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是不能持續的!中國不能走美國高耗能支撐經濟增長之路。現實所產生的嚴重空氣污染問題,能源安全問題,要求中國必須向綠色低碳能源方向發展。所以中國承諾要把能源強度降下來,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到2050年建設高效、安全、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現代化能源體系。因為中國確實有潛力,確實需要降低。
要實現能源的革命需要消費革命、生產革命、體制革命與技術革命的革命。杜院士重點講了能源消費、生產和技術的革命。能源消費革命就是要由粗放低效逐步轉向節約高效。在消費上,優化社會風氣,抑制追求住大房子、開大排量汽車等攀比奢華之風。要提倡“健康的物質享受,豐富的精神追求”。這很重要!也是一個社會的文明標志。
能源生產革命由黑色高碳逐步轉向綠色、低碳,要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杜院士說了兩句話:“煤炭是功臣”。因為煤炭在工業革命是一個大功臣,到現在也在給中國做貢獻,將來我們也要繼續用下去。第二句話,“減煤是進步”,必須要認識到減煤是趨勢,煤電效益提上去,這是一個進步,也是環境的要求,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杜院士指出:中國提出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將占到一半,煤炭到那個時候會縮減到30%以下。
能源技術革命是能源革命的支撐。智能化、電氣化、低碳化、高效化是能源技術革命的方向,各國都在積極搶占戰略制高點。杜院士講了三個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技術:儲能技術、分布式和智能化。他以新疆吐魯番市的例子說明在互聯網時代,能源整個管理要和信息技術IT、數字技術深度的融合,形成“能源互聯網”,用互聯網的技術讓能源更高效的運用,更好為用戶服務。
杜院士在報告中對習近平主席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特別的體會,因為有人認為:“不希望治理霧霾以失去現代化生活和嚴重經濟衰退為代價”!杜院士說:經濟環境低碳可以實現現代化,低碳轉型綠水藍天,是人民對生活環境的基本訴求。低碳發展深入會造就一個低碳社會,低碳社會細胞就是一個家庭,一個人,不僅直接有利于“十九大”提出的美麗城市和美麗鄉村的建設,而且會提高公民的素質和文明水平,而這一點對于中華民族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非常基礎性的意義。
杜院士說:我覺得我們可以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綠色低碳走廊,不是光想著“一帶一路”輸出落后產能,打牢綠色發展的根基,這樣才能為人類作出貢獻。
(來源:昆侖策網【綜合】,據易碳家、創新綠色及文化學習沙龍等)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