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報道中還寫道: “伍珀塔爾出版的《西德意志報》以‘中國,2050年的超級大國’為題,刊發頭版社論指出,歐洲必須作好準備應對來自中國的體制競賽。”
這些天,中國無疑是世界的注焦點。現在大會結束了,各國想知道的答案也出來了。從國際媒體的反映來看,對于未來的中國,國際社會有喜也有憂。其中,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發出了良好祝愿,對于中國提出的“中國模式”充滿期待。
然而,在西方,這些天中國展現出來的自信卻讓他們感到了不安,這些不安同樣是因“中國模式”,認為“中國模式”是對西方制度的挑戰。可是,當西方面對自己的現在和中國的現狀對比,特別是中國呈現出來的未來發展趨勢,又現得很無奈。
25日,有兩篇報道說出了西方社會的這種心態。一篇是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題目為“自信的中國挑戰西方”,一篇是《德國之聲》的報道,題目是“德語媒體:體制競賽大幕開,中國模式誰能擋?”
這兩邊報道同時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這些年來的發展成就以及發展趨勢,證實中國是一個充滿活力且在未來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國家,但中國又不是西方所希望的政治體制,即所謂西方的“民主社會”,西方該如何面對這一情況?
西方的不安,表面上看是對“中國模式”的質疑,但實質上是對西方體制及價值觀的質疑。
《德國之聲》的報道。 《德國之聲》的報道中寫道:“在千禧年之前,許多西方人都認為,結合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能拉動經濟增長,這將不可避免地在中國催生一個中產階級,他們會隨之要求政治開放、更多民主。但是,這種局面并沒有出現。”而“‘中國夢‘旨在恢復昔日中國的強大,這一夢想正在開始實現。” 在這篇報道中還寫道: “伍珀塔爾出版的《西德意志報》以‘中國,2050年的超級大國’為題,刊發頭版社論指出,歐洲必須作好準備應對來自中國的體制競賽。”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 《金融時報》在評論中寫道:“‘中國模式’可以推廣到世界其他國家,作為美國推廣的民主制度的替代選擇——關于這種想法的討論越來越多。” 評論中寫道:“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9%——這對于已經是全球最大或第二大(取決于不同的測量單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來說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比原始增長數據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新經濟和尖端技術上的成功。中國在移動支付技術上遙遙領先于美國和歐洲,他們有理由驕傲。中國在邁向“無現金社會”方面的進展速度超過西方多數發達經濟體。” “中國經濟越來越先進,將挑戰西方原有的設想。中國企業必然將越來越多地作為西方有形資產和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出現。” “中國的全球投資也具有戰略意義,將挑戰西方對國際政治體系的主導。” “‘一帶一路’計劃的最終是把歐亞大陸轉變成一個經濟和戰略區域,對抗并最終超越歐洲-大西洋區域。” 從上面西方主流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可以清楚的顯示出,西方對中國在“中國模式”下取得的成功感到的不安和無奈。 西方的不安和無奈是否可以帶我們一些啟示? 一、堅信“中國模式”的成功是對道路、制度的自信 這些年來,中國在經濟上不斷取得成功世界矚目。但伴隨著這些成功也不斷出現一些雜音,其中最主要的是對中國政治體制的不滿。而中國有些人更是緊隨西方的節奏。在他們看來,中國無論經濟上取得怎樣的成功,只要不實行西方的“民主體制”都不是成功,把西方的政治體制作為衡量國家發展成功與否的標準。 衡量一個體制的好壞如果以僅理論和字面作為標準,說得通俗一點是機械主義,說得深刻一點就是唯西方是從。 作為普通的老百姓,人們需要的生活就是富裕、安定、尊嚴、有盼頭。 富裕體現在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住有其屋、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生活無憂;安定體現在人身、家產安全有保證,不會被無端事件受到損害;尊嚴體現在能享受人人平等,不被歧視;有盼頭體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這些年來,雖然中國社會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就總體來說廣大的民眾的生活無疑是有了極大的提高,這不是口號而是事實。 說兩個現象:一個是今年在網上影響很大的一段視頻“外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一個是西方許多國家的商店都把“中國大媽”視為“尊貴客人”。再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人沒有自己的住房?有多少人沒有自己的小車?有多少人沒有出過國(境)?有多少人到了國(境)外“被”趾高氣昂?年青人可能對這些或許沒有多大感受,可只要是中年人,與自己原來的生活相比較,就不能昧著良心說現在不如以前。 而這一些變化,正是在中國現政治體制下取得的。難道中國非要實行西方的體制才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如果有人非要說,“也許比現在好。”這個“也許”人們現在無法斷定真實與否。但前蘇聯及東歐、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倒是實行了西方的體制,可人們看到的又是什么?西方的民主制度給那里的人民送去的又是什么? 正是如此,當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向世界發出“中國模式可以給世界人民提供另一種選擇”時,西方感到不安理所當然。因為人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每天的生活是向好的方向變化,還是更糟。 二、堅信“中國模式”的成功是對理論、文化的自信 “中國模式”的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了這么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實線,形成的一套完整理論,這個理論的精華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套理論積累了改革開放30多年、新中國成立60多年、近代發展170多年、文明傳承5000多年的歷史底蘊和實踐成就,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經驗和優勢。 西方政治體制,從18世紀歐洲文化復興時期算起,到現在有300多年的歷史,其中也經過了不少風風雨雨。隨著歷史發展,近幾十年來,西方體制的弊端逐漸顯露,特別是經過東歐劇變和阿拉伯之春,事實證明,西方體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而由其產生的價值觀也并非普世價值。西方經濟的衰落和社會動亂,并由西方體制引入而引發的戰爭,更突顯西方體制的弊端。 更主要的是,西方體制給西方人民究竟帶來了多少好處,近年來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質疑。特朗普的當選讓美國莫哀一是、美國的高鐵久議不決、英國的脫歐幾乎讓國家分裂、希臘國家的破產等等,這些對人民究竟是福還是禍? 近幾十年來,在世界經濟出現大的動蕩,西方社會哀鴻遍野時,中國卻能保持基本穩定,并且持續穩健發展,這不能不說中國體制和中國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國人對“中國模式”應該保持足夠的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德國之音》的報道中寫道:“歐洲,尤其是德國,現在正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后者已經成為了歐洲企業的重要增長發動機。不論是氣候保護,還是全球化,沒有任何一個問題可以在沒有中國幫助的情況下解決。” 《金融時報》的評論也也提醒:西方“觀察人士最好想一想,中國已經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了。” 西方的這種不安和騷動,更說明“中國模式”的正確,更需要我們充滿對自己國家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面對“中國模式”,面對未來的中國,西方應該認真體會一下,中共領導人在大會結束后和常委與記者見面時講的這段話: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中國人民自信自尊,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時將同各國人民一道,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這句話更顯示出滿滿的自信: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ㄗ髡呦道霾哐芯吭焊呒壯芯繂T;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