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7日發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的文章《中美關系向何處去?》。文章分析認為,在開放狀態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變成中國發展的“利益相關者”,美國(和西方)要把中國孤立起來沒有任何可能性。只要中國以冷靜理性的態度做出應對,中美關系就不會如美國的強硬派所愿。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關系向何處去?這無疑是當今世界不得不直面、也不得不回答的問題。美國在各方面對中國的批評、攻擊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可以預見,美國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會制造新的問題。而且,美國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要求盟國和它站在一起應付中國。
美蘇冷戰結束以來,因為沒有了共同的敵人,美國與其同盟之間的關系的確在失去方向,但美國如果想通過把中國塑造成敵人的方法,再次強化與其同盟的關系,西方的確可能再次陷入一戰和二戰的邏輯。
不過,不管中美關系如何發展,有三點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美國(或者西方)內部矛盾“外在化”不僅解決不了其內部問題,而且會加深和惡化這些問題。美國聲稱西方自由民主受到了來自中國等國家體制的影響,但這只是美國因為國內諸多嚴峻問題而失去了信心的表現。實際上,除了那些具有意識形態偏見的人,沒有多少美國人會這樣認為。
第二,美國針對中國的作為阻礙不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簡單地說,中國的崛起有其自身的邏輯,這種邏輯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是在全球化狀態下展開的,中國也在全球化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但這并不是說中國的現代化要依賴美國和西方才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主要是中國老百姓努力的產物,也是國家開放的產物。
即使中美關系持續緊張,中國的現代化仍會繼續。中國已經形成自身基于文明之上的政治經濟制度,這套制度盡管還在改進之中,但已經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此外,中國的經濟增長最主要的來源是內需。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最大市場之一,隨著“一帶一路”等項目的推進,中國市場正在急速拓展其外延。
就技術來說,任何一個經濟體在早期發展階段,都會依靠從發達經濟體轉移擴散而來的技術,在這個階段過去之后,就會轉向創新階段,出現諸多原創性技術。中國走的也是這樣一個過程。
第三,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不會任人擺布,而是具有足夠的能力來抵制美國(西方)的誘惑。中國不想主動發動冷戰、也不想陷入冷戰陷阱的主觀意圖是明確堅定的。在領導層面,從早期的“永不稱霸”“和平崛起”到后來的“新型大國關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等政策目標,都表明了這種堅定性。此外,中國具備足夠的能力防衛和保衛國家利益。
在開放狀態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變成中國發展的“利益相關者”,美國(和西方)要把中國孤立起來沒有任何可能性。再者,正因為開放,西方在中國問題上也不再是鐵板一塊。由于中國利益的龐大,美國的“放棄”只是意味著“轉讓”,即美國把其中國利益轉讓給其他西方國家。當然,美國“放棄”中國的意圖只體現在強硬派身上,因為“放棄”中國只是行政和政治邏輯,而非華爾街的資本邏輯。
一句話,盡管中美關系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只要中國以冷靜和理性的態度來應對,中美關系并不會如美國的強硬派所愿。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