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早上,“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的推送消息讓很多人不解:為什么新增病例突然暴漲?在消息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從今天起,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對此《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他表示,“臨床診斷病例”就是實驗室還沒確診,還沒有查到核酸檢測陽性,只是臨床癥狀“看著像”。
曾光表示,這種“遲遲不呈現陽性”的病人確實存在,又不能排除,因此很容易在社會上傳播,把這些人納入新增病例,就可以對他們采取隔離措施,入院治療,這對社會和病患本人都有好處。他認為,把“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是正確的步驟,堵塞了一個傳播的漏洞。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消息提到,針對湖北省疫情特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診斷分類中增加了“臨床診斷”,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確診病例接受規范治療,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據該方案,近期湖北省對既往的疑似病例開展了排查并對診斷結果進行了訂正,對新就診患者按照新的診斷分類進行診斷,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從今天起,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
對如何理解“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全球健康系主任向浩對媒體分析稱,公布臨床診斷病例,應該是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要求。這一版的診療方案在病例診斷上,將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進行了區分。其中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湖北省增加“臨床診斷”分類。
并且,湖北省“疑似病例”標準放寬:只要符合“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這兩條臨床表現,便可考慮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只要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者,為臨床診斷病例。向浩解釋,這意味著,疑似病例只要拍CT,有新冠肺炎肺部病變的特征,在沒有核酸檢測的情況下,就成為臨床診斷病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院長馮占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臨床診斷病例前期就屬于疑似病例,當中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的患者,將其單列出來盡早隔離治療,只是加快了患者規范治療的速度,減少了排隊等確診后再治療,對控制整個疫情發展是有利的,并不意味著新增病例會大幅增長。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范凌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