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雨,點點美如酒。在這個春和景明的桃花含苞待放時節,我們迎來了第110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值此之際,讓我們向戰斗在火神山雷神山等武漢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白衣天使、鏗鏘玫瑰送上一份祝福,祝她們節日愉快!北京衛視影視頻道有一段插播臺詞:當媽媽戴上口罩、護目鏡,穿上防護服,就具備超凡能力,能從死神那里搶病人。的確,從除夕夜、大年初一開始,全國各地醫療隊、解放軍醫療隊陸續奔赴馳援武漢,成為最美的逆行者,留下白衣天使夜色美麗漂亮的身影,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槍,吹響了目的地武漢集結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接受記者采訪(2020年1月29日)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重于泰山。自從到達武漢起,她們本著只有保護自己才能消滅病毒作戰原則,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佩戴護目鏡,開始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爭分奪秒、日夜奮戰,口渴了餓了忍著,致使她們長時間因戴口罩形成了一道道鼻子壓痕、被壓破皮的坑洼不平的臉,讓網友在朋友圈、視頻中看到心疼。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73歲高齡李蘭娟臉上的壓痕,刷屏網絡,看哭無數人。為什么她們義無反顧、連續奮戰一個多月戴口罩壓痕的臉“美如畫”,那是一聲令下、聞令而動,新時代人民醫生的真實寫照;那是使命召喚、主動請戰,新時代人民醫生的共同選擇;那是人民呼喚、救死扶傷,新時代人民醫生的責任使命。她們穿上防護服、佩戴口罩和護目鏡,就是古代花木蘭,安能辨她是雄雌。提起花木蘭,我們頭腦中立刻就想到木蘭詩 / 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花木蘭是中國古代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名留青史、萬古流芳的傳說,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之所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流傳至今,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民歌。她代父從軍打仗可歌可泣的事跡被寫入中國小學教科書,被拍成兒童動畫片、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2009年12月,由星光國際出品的中國電影趙薇版《花木蘭》不僅贏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而且還打通海外市場,引起海外媒體高度關注,曾經轟動了整個世界影壇。如今,好萊塢首部拍攝的關于花木蘭的真人版電影預計2020年3月將在全球公映,有可能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而推遲。
女特等戰斗英雄——郭俊卿
翻開中國戰爭史,我們就會發現有許多像花木蘭那樣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保家衛國、駐守邊關,續寫了花木蘭新篇章。如: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紅玉、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等軍中女英杰;不同歷史時期的娘子軍,如李淵的三女兒李氏在其家鄉創立了7萬余人的娘子軍,洪秀全組織和領導數十萬娘子軍,海南島有名的“紅色娘子軍”……如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軍史中,記載著這樣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篇章。一位女扮男裝的女戰士,在五年的戎馬生涯中,與男同志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戰斗,從來沒有人知道她是個女同志。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她接受了嚴峻的考驗和艱苦的磨練,使她成為一名英勇善戰的戰斗英雄。人們稱她是現代版的花木蘭——郭俊卿。2月以來,微信朋友圈,一個個抗擊疫情軍中的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戰疫女神不斷被刷屏。她們當中,既有醫術精湛的女軍醫專家教授,也有參加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抗震救災等大項任務的女軍人業務骨干,還有年輕漂亮的女護士……尤其是2月2日解放軍醫療隊神兵天降火神山點燃國人心中團團火焰時,一位特殊軍中人物出現在央視新聞中,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曾經2003年非典來襲時,臨危受命研制預防“非典”病毒的疫苗。3月2日,習主席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激勵著科研人員在溯源調查、臨床研究、疫苗研發等各方面全力以赴、協同攻關。3月3日晚央視新聞聯播,觀眾再次看到陳薇女軍醫的鏡頭。
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
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曾出現在“和平天使-2010”人道主義醫療救援聯合作業現場,曾出現在奔赴玉樹抗震救災的隊伍中,曾出現在援助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病毒的征途上,曾出現在“三八紅旗手標兵”的光榮榜上,曾出現在“全國優秀護理部主任”的獲獎名單中,曾出現在最美醫護人員的評委席上,而今又出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火線立功名單中。與宋彩萍一起出征作戰還有陸軍軍醫大學張麗敏、彭渝、唐棠、羅春梅護理骨干,從抗震救災到抗擊埃博拉,數次大項衛勤任務中都有她們并肩作戰的身影,熟悉她們的人,都稱她們是奮斗在衛勤戰線上的“五朵金花”。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2014年主動請戰遠赴非洲利比里亞,堅守100多天抗擊埃博拉疫情。2018年,她又隨和平方舟醫院船執行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從大洋洲到中南美洲巡航任務。
中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劉孟麗
作為17年前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醫護人員中的一員,中部戰區總醫院護士長劉孟麗從1月21日起,就一直帶領中部戰區總醫院派出的醫療隊,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自然災害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被屈服過,而是愈挫愈勇、勇往直前,不斷在與災害較量中成長、從與災害較量中奮起、從與災害斗爭實踐中積累經驗。從1998年的抗洪搶險,到2003年的抗擊非典,再到2008年的抗震救災,一次次鮮活實踐的偉大斗爭中,我們都能看到女軍人,看到各行各業的“花木蘭”們沖鋒一線,挺起半邊天,巾幗不讓須眉……這個三八節,戰地花開分外香。今天,讓我們向戰斗在疫情一線的軍地白衣天使們致敬,向朋友圈的每一個“她”致以美好祝福,祝您們節日愉快,平安幸福!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