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美國政界,“反華”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無論保守派和激進派如何爭斗,但在反華問題上卻展現出高度一致的態度。究其根本,則是中國獨特的發展模式以及意識形態已對西方那套制度和發展理念構成挑戰。
因為中國發展速度實在太快,超越美國已只是時間問題,且這個時間還并不長。而中國的發展壯大將會剝奪美西方對世界資源的壟斷。再者一旦中國超越美國,則可證明中國的發展道路同樣可以行得通,這將會對美西方現有的社會結構、意識形態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
因此,美國早在去年10月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就特別強調,中國是最有可能改變現有國際秩序的國家。一言蔽之,中國的發展已經威脅到美國全球霸權,所以美國一定會傾其所有圍堵、遏制中國。而西太平洋作為中美兩國地緣政治競爭的核心,日韓兩國自然也就首當其沖,因此美國近段時間不斷施壓日韓,迫使日韓兩國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上,構建東北亞“小北約”。
所以我們看到,盡管日韓之間有著積怨已久的歷史矛盾和領土主權爭端,但在美國的“威逼”和“利誘”下,韓國與日本迎來了全面和解。今年3月,韓國政府出臺二戰韓國勞工的代償方案,具體來說就是韓國財團用自己的錢來為二戰時日本所犯下的罪行買單,從而實現日韓關系的正常化。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應對半島局勢,美國不可能興師動眾大動干戈。美國之所以要將日韓綁上戰車,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圍堵中國。
日本是美國亞太戰略的核心,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都扮演了關鍵性得到角色,而韓國作為美國唯一一個嵌入東亞大陸的跳板,也發揮著一點輻射全局的作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注定日韓是美國拉攏的對象。
但換個角度而言,美日韓三國在“圍堵”中國的道路上也具有驚人的一致性。
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挑戰者,是沖擊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的“罪魁禍首”,而中國作為美國的挑戰者,在兩國實力的此消彼長之下,必定會針尖對麥芒,因此美國遏制中國幾乎不可避免。
韓國與中國最大的矛盾在于經濟領域。長期以來,在韓國國內都存在一種莫名其妙的“三明治理論”,在制造業問題上,韓國自認為在受到日本壓力的同時還面臨著中國的追擊。而近年來中國在汽車制造業、芯片半導體行業、液晶面板、造船等一系列高端制造業上都難以對中國形成優勢,中國一旦成功崛起,必將對韓國制造業形成毀滅性打擊,因此韓國骨子里就想要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尤其是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崛起。但韓國作為彈丸之地,實在沒能力對中國構成威脅,那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就成了很好的選擇。
在這個問題上,日本則顯得更加老謀深算,日本在在配合美國最大的目的是謀取美國的松綁,以成為美國亞太棋子的代價,實現軍事正常化和國家正常化。另一方面,日本也是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國家,日本一直強調自己是“歐洲國家”,但日本的政治重心依舊在東亞和東南亞,這一點從歷年來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就能看的出來。而中國的強勢崛起打斷了日本國家的亞洲戰略,日本想要繼續維持這種戰略,就必須打斷中國的發展勢頭,而追隨美國的腳步就是其作出的選擇。
但無論是日本的戰略還是韓國的戰略,本質上依舊是服務于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究其根本,這依舊是中美博弈的產物,其背后的核心依舊是中國的崛起已經動搖了美國全球霸權的核心——美元霸權。
從今年3月以來,全世界的去美元化浪潮已經是一浪高過一浪。3月中旬,先是中俄宣布能源結算將采用人民幣和盧布對半結算。緊接著東盟召開會議討論交易去美元化,轉向本幣結算和人民幣結算。隨后,巴西宣布中巴貿易將繞過美元進行本幣結算;更別說還有中法能源嘗試本幣結算,沙特大力投資中國等。這都意味著美元的世界主要貨幣地位已經有了動搖的跡象。
而中國之所以大力推動去美元化,在于要想反霸權,推動世界走向多極化,就得先打垮“美元霸權”!有句話說得好“摧毀美國世界霸權,就得先摧毀美元”,這主要與美元霸權的邏輯有關。
美國借由軍事霸權,建立起了美元霸權體系,從而通過美元在金融上收割世界財富,為美國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而有了經濟支撐,美國又可以研發制造更先進的科技和武器,反過來維持著美國霸權,形成一套內循環邏輯。所以美元霸權一旦被動搖,這套循環體系被打破,美國霸權也將走下神壇,畢竟美國目前債務已超過31萬億美元,大大超過美國2022年GDP總量,也就是說美國人勒緊褲腰帶,一年不吃不喝都還不起債務。如今的美國之所以還能正常運轉下去,主要依靠美債,也就是對外借錢,最后再用印出來的美元進行償還。一旦美元霸權崩塌,美國欠下的債務將會瞬間壓垮美國。
所以這也是美國“拉攏”日韓圍堵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早在2002年,中日韓三國就有過“去美元化”的設想,通過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通過此舉中國對外出口可以擺脫美元貶值帶來的不利影響,韓國也可以借此增強國家經濟的獨立性,而日本則可以避免一次又一次地被美國收割財富,但最終這一設想因動搖美元霸主的地位而被迫推遲。
2010年5月,中日韓三國一致同意推動“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并計劃在2012年前完成聯合研究,并加快談判速度簽署協議。此時歐元區GDP已經超越美國,而中日韓三國GDP為15.48萬億美元,美國是15.684萬億美元,一旦中日韓自貿區成功建立,世界經濟將以更快的速度朝著多極化方向狂奔,而這也意味著美元作為世界貿易貨幣的地位將會遭到進一步削弱,所以美國明里暗里無所不用其極的搞起破壞。
比如就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過程中,日本前金融大臣松下忠洋在家中上吊;6天之后,還未上任駐華大使的西宮伸一心臟病突發;緊接著中日釣魚島爭端、日韓獨島爭端相繼爆發,由此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無疾而終。
如今全球掀起了去美元化的浪潮,為了防止中國再次與日韓走近,威脅美元霸權,要知道中日兩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若中日走近,那對于現在深陷債務危機的美國來說將是重大打擊。
另外,中日韓三國GDP總量和貿易額占世界比重都較大,加之三國與東盟關系親密,在中國和東盟推進去美元化的現在,一旦中日韓和東盟聯合起來打造自貿區,推動去美元化,那對于美元霸權無異于毀滅性打擊,所以盡管日韓不太可能在美國掌控下邁出這一步,但后果是美國所承擔不起的,美國不會允許任何可能性存在,所以選擇先下手為強,將日韓徹底逼到中國對立面,即增強了美國圍堵打壓中國的力量,同時也斷絕任何可能打擊到美元霸權的可能性,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