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從中國回法國的馬克龍在飛機上接受法國媒體采訪到底說了什么,讓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一片謾罵?
馬克龍金句:
①最不好的狀況就是,歐洲在臺灣議題上變成跟隨者,受到美國的政治議程和中國的過度反應影響。
②歐洲面臨的巨大風險是陷入并非屬于我們的危機當中。
③歐盟可以成為與中國和美國并駕齊驅的第三極。
……
這不就是幾句實話嗎?客觀事實陳述,哪有什么過火的?
西方媒體的謾罵,集中在馬克龍被中國隆重接待和歡呼聲沖昏了頭腦。
其次,他們把馬克龍說的歐盟可以成為與美國中國并駕齊驅的第三極,篡改成法國第三極,進而得出結論馬克龍自大狂。
當然在那些偏執的反華政客及其媒體看來,與中國走近便是罪惡本身,而在中國拿了大單,這已經讓人妒忌了,你還要推動與美國保持更多距離,不罵你罵誰呢?
美西方媒體指責“馬克龍分裂并削弱了西方”,這是一句實話,在中國人看來,此為馬克龍訪華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無非是馬克龍為法國著想,為歐洲著想,不再緊跟著美國轉了。
對岸中國人也姓馬,叫馬英九,訪問大陸,一邊哽咽,一邊拿手絹擦拭眼淚,家國情懷主題重錘敲擊國人,重挫“臺獨”分子,這是一個利好。歐洲姓馬的到中國來一邊談生意,一邊聽古琴,跟青島小哥黃渤飆法語,推特上喊“法中友誼萬歲”亦是利好。
為了對抗馬克龍訪華帶回來的生機和春意,一些媒體回放并刻意放大一些選民對馬克龍表達不滿的鏡頭,強調馬克龍內政受挫,已然進入政治權力晚秋。
恰恰相反,馬克龍不是個霜打的茄子,他不是蔫兒了,而是眼睛發亮,動作幅度增大,自信心有點兒爆棚,回家跟老師匯報,跟作業得了滿分一樣,儼然恢復了好學生樣態。
蹭著馬克龍飛機到中國訪問的那個姓馮的女的,別看是7個孩子的媽媽,飾美國小跟班兒,負責監軍責任心很強。她沒有做到全程監控,有那么幾個小時,馬克龍單獨與中國國家領導人會談,美國西方媒體揪住這件事兒,非要挖出什么驚天大陰謀來。
在北京東城南鑼鼓巷兩次采訪過司馬南的《南德意志報》題為《誤判現實》的署名文章認為,“馬克龍在采訪中并沒有提出一個明智的戰略構想”。這個要求就有點過高了,總統帶頭出去采購,大包小包帶回來一堆,你指責他沒有戰略哲學思維,沒有全面的明智的戰略構想,這是雞蛋里挑骨頭,找茬兒啊。
文章說,“馬克龍關于歐洲應成為與美國和中國保持等距離的自主力量的說法不僅沒有與歐盟其他政府協調,也是對歐洲團結和跨大西洋團結的一種攻擊。馬克龍使用了來自高盧的最愚蠢、最塵封的論點--歐洲人必須將自己從所謂永恒的美國家長制中解放出來。他的這次采訪給歐美關系打了一個楔子,同時也撕裂了整個歐洲。”
德國人有點小心眼兒了,朔爾茨訪問中國拿回大單,于總理府攤到桌上,喝著咖啡得意洋洋的時候,人家法國人并沒有說什么。
與法國相比,德國人現在被美國人拿鐵鏈子拴著,保安就在大門口荷槍實彈,德媒瞄著美國人的眼睛使壞道:法國總統忽視了一個事實,即非常多的歐盟國家,首先是東歐國家,對這種“解放”毫無興趣。他們認為所謂的美國枷鎖是對其安全和主權的保證。
南德意志報其實沒什么意志,文章中盛贊美國給烏克蘭提供了幾百億美元的支持,但沒好意思提美國拿手槍逼著德國提供豹2坦克,援烏幾乎挖空了德武家底兒,更是當面兒剪斷了德國與俄國臍帶,公然炸毀了北溪管道。這相當于李蓮英一次手術那會沒切干凈,進宮又做了第2次手術,疼不疼只有自己知道。
二戰之后被做了閹割手術的德國,政客與媒體均善于熟練使用兩面派表述,把反話說得像正話一樣精彩。
德意志政客,你虧心不虧心啊?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