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環球聚焦 > 閱讀信息
送別老紅軍!萬海峰上將遺體送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點擊:  作者:宋志嬌    來源:《祖國》雜志  發布時間:2023-04-13 08:51:05

 

1.jpg

【送別儀式現場 郭海鵬 攝】

 

 4月10日上午,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莊嚴肅穆,哀樂低回。10時,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北京衛戍區朝陽第七退休干部休養所正大軍區職離休干部,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萬海峰上將的遺體送別儀式在這里舉行。大禮堂正廳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橫幅“沉痛悼念萬海峰同志”,橫幅下方是萬海峰同志的遺像。萬海峰同志的遺體安臥在鮮花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萬海峰同志的親友及首都各界人士代表千余人參加了送別儀式。

 

2.jpg

【送別儀式現場 郭海鵬 攝】

3.jpg

【沉痛送別萬海峰上將 李曉滬 攝】

 

李德生上將子女李遠征、李雅雅、李曉滬、陳南征,李德生上將原秘書張文炯以及《祖國》雜志社常務理事單秀法、社長龔泓銘、執行社長兼總編輯程四化、編委兼新媒體中心主任宋志嬌一行前往八寶山送別萬海峰上將。萬海峰上將生前非常關心和支持《祖國》雜志社工作,多次參加《祖國》雜志社舉辦的青少年愛國教育和社會公益活動,并對《祖國》雜志社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

 

4.jpg

【2019年7月,萬海峰上將接受《祖國》雜志采訪。】

 

《祖國》雜志社全體同仁深切緬懷萬海峰上將!萬老一路走好!

 

5.jpg


萬海峰同志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萬海峰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31日11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萬海峰同志,1920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萬河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飽受苦難,青少年時期自覺接受進步思想。1933年7月年僅13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萬海峰同志擔任鄂豫皖蘇區紅軍第二十八軍勤務員,參加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敵后游擊戰爭,特別是在敵軍的大規模“清剿”中,他隨部隊采野果、挖藤根,打土豪、救百姓,無懼生死,勇猛果敢,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

 

抗日戰爭時期,萬海峰同志歷任新四軍第四支隊警衛員、江南指揮部參謀,蘇中軍區第四縱隊七團二營營長、靖江縣警衛團副團長,第三軍分區教導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等職。其間,他先后參加黃橋戰役、巧取石家岱、繆灣阻擊戰、奔襲靖江城、突襲八圩港等戰役戰斗,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積極貢獻。任第四縱隊七團二營營長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討伐偽軍李長江部戰斗,三天內兩戰兩捷,殲敵600余人,出色完成作戰任務。任蘇中軍區第三軍分區教導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期間,為部隊培養輸送基層軍事指揮、文化宣傳等干部近千人。

 

解放戰爭時期,萬海峰同志歷任華中野戰軍第六師、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第六縱隊十八師五十四團副團長,第三野戰軍二十四軍七十二師二一六團團長等職。從蘇中七戰七捷、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到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萬海峰同志不同程度參加了華東野戰軍大多數重大戰役戰斗。任作戰科科長期間,他主動深入前沿偵察敵情,精心研提作戰部署建議,先后參加了蘇中戰役和萊蕪戰役。任第五十四團副團長期間,他率部參加孟良崮戰役,出色完成攻占垛莊、奪取540高地等戰斗任務;在淝河口阻擊戰中,他主動請纓,率領加強營以傷亡不到10人的代價,與敵一個加強團周旋激戰整日,堅決將敵拖在淝河口以北并給予大量殺傷,被全師作為典型戰例推廣學習。任第二一六團團長期間,他率團參加渡江戰役,入南京后又帶領部隊擔負警備任務,為維護南京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6.jpg

【萊蕪戰役后(左起:萬海峰、王義勛、黃文、陳履仁)】


7.jpg

【1949年,渡江前于蚌埠留影。后排左二為萬海峰。】


新中國成立后至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萬海峰同志歷任第二十四軍七十師參謀長、七十一師副師長,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二十四軍司令部炮兵室主任、第七十二師師長等職。1952年9月萬海峰同志隨部隊入朝參戰,經常率領師、團炮兵指揮員開展現地勘察,扎實組織炮兵干部分批輪訓,周密靈活配置使用炮兵力量,多次指揮高炮擊落、擊傷敵軍飛機,指導部隊創造了步炮協同攻占美軍一個連陣地的范例,為志愿軍勝利完成夏季反擊戰役發揮了重要作用。1954年7月,萬海峰同志任志愿軍第二十四軍七十二師師長,率部繼續在朝鮮執行海岸防務任務,并幫助當地人民重建家園,所在師駐地城山里被評為朝鮮“生產模范”地區,個人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二級國旗勛章。1955年8月自朝鮮回國后,萬海峰同志入軍事學院學習。

 

8.jpg
【萬海峰(右)在朝鮮戰場】

 

1959年9月至1972年4月,萬海峰同志歷任第二十四軍七十二師師長,第二十四軍副軍長、軍長等職。任第七十二師師長期間,他帶領全師官兵克服惡劣天氣和地質環境影響,在渤海灘開墾農場,實現當年開荒、次年收益。“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奉命組成軍代表小組進駐國務院內務部(民政部前身)執行“軍管”任務,悉心保護了一大批老干部,在困難復雜的環境下保證了內務部工作正常運轉,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肯定和表揚;此外,還與夫人趙政同志收留安置了16名父母受到迫害、無依無靠的老干部子女。任第二十四軍軍長期間,他率領部隊由唐山移防至承德,周密組織新防區勘察,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積極推開冬季野營訓練,鍛煉提高了部隊寒區作戰能力。

 

1972年5月至1982年9月,萬海峰同志歷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等職。他按照分工認真組織指導部隊訓練,嚴格加強行政管理,公道正派推薦使用干部,穩妥解決了原總后勤部太原辦事處千余名干部安置難題。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發生后,他主動請纓參加抗震救災組織指揮工作,深入城區排查災情,團結協調各方力量,圓滿完成抗震救災任務。林彪和“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他負責軍區審干和落實干部政策工作,嚴格執行黨中央確定的原則和政策,堅持實事求是、秉公辦事,贏得廣泛贊譽。

 

9.jpg

【1976年9月,唐山“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部分領導同志在指揮所前合影。右二為萬海峰。】

 

1982年10月,萬海峰同志任成都軍區政治委員。他三年內兩次入藏,走遍軍區所屬作戰師、軍分區和邊防團以及邊遠散基層單位,想方設法為駐墨脫部隊新建營房,制定駐藏干部定期輪換制度,協調放寬駐藏干部家屬隨軍條件,有效解決駐藏部隊面臨的緊迫難題;狠抓黨的政策落實,認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全區5300余名同志平反,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指揮部隊積極協助地方政府維護社會秩序,圓滿完成中央軍委賦予的任務;注重加強部隊全面建設,順利完成原成都、昆明軍區合并后精簡整編任務,持續推動學習弘揚“老山精神”“老西藏精神”,總結提出“六個基礎”經驗做法,為探索加強基層建設提供重要參考;注重密切軍政軍民關系,支援經濟社會發展,開展軍民共建活動,經驗做法在全國“雙擁”先進代表大會上作了介紹。

 

10.jpg

【1986年,萬海峰和李德生在成都。】

 

1990年4月,萬海峰同志退出軍隊領導崗位后,仍然十分關心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作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多次深入川滇邊區開展調查研究,撰寫的多篇調查報告在中央顧問委員會內部刊物上發表。他多年奔波助力革命老區“紅軍小學”建設,多次給大學生及青少年作革命傳統報告,熱心資助一名下崗職工子女從初中到大學的學雜費用。他積極關心幫助住所附近的群眾,家庭多次被社區評為“五好文明家庭”。1998年7月離職休養。

 

11.jpg

【1995年,萬海峰(左四)在當年放牛故居前與兒時牧童交談。】

 

萬海峰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黨的十三大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受邀列席黨的十四大至二十大。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2.jpg

【1988年3月21日,中央軍委座談會同志的合影(局部)。前排左一為萬海峰。】

 

在90年的革命生涯中,萬海峰同志始終忠于黨、忠于社會主義、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為黨、國家和軍隊建設奉獻了畢生精力。他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的事業忠貞不渝、矢志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他政治敏銳性強、政治立場堅定,堅決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決策指示,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旗幟鮮明。他智勇雙全,身經百戰,帶領和指揮部隊打了許多硬仗惡仗,具有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他政治工作經驗豐富,重視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建設和軍政軍民團結,善于抓大事、抓全局、抓創新,是能文能武、有勇有謀的優秀將領。他視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私事服從公事、家務服從軍務”是他一貫堅持的原則,“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是他的執著追求和誓愿。他一身正氣,襟懷坦蕩,關心同志,愛護千部,在群眾中擁有很高的威望。他作風扎實,嚴謹細致,對工作一絲不茍、高度負責,病重住院期間,仍然關心著國家大事和軍隊建設。他生活簡樸,清正廉潔,從不搞特殊,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紅軍本色,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

 

13.jpg

【2006年,萬海峰與夫人趙政在家鄉光山與希望小學學生合影。】


萬海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黨失去了一位優秀黨員,使我軍失去了一名忠誠戰士。他的功績將永載史冊,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萬海峰同志永垂不朽!

 

(作者:《祖國》雜志 宋志嬌;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祖國雜志”)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