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郝貴生:闡發(fā)真理的本質與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
點擊:2328  作者:郝貴生    來源:昆侖策網(wǎng)【原創(chuàng)】  發(fā)布時間:2023-04-12 09:02:42

 

1.jpg

【作者按】馬克思在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學說時,特別強調哲學與無產(chǎn)階級的結合。他說:“哲學把無產(chǎn)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chǎn)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的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心臟是無產(chǎn)階級。”恩格斯也說,要努力增強工人階級的理論感。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毛主席在世時,就針對全黨的學習狀況指出,要認真看書學習,弄懂弄通馬克思主義。我黨懂馬列的不多。他特別要求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學習哲學,并要求理論工作者“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yōu)槿罕娛掷锏募怃J武器。”上世紀60、70年代,全國掀起了群眾學哲學的運動。當代中國更加需要全黨和人民群眾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資產(chǎn)階級,批判修正主義,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為此,筆者作為一名專業(yè)理論工作者準備把被恩格斯稱之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的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詳細系統(tǒng)地解讀,以供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掌握。第一講和第二講已發(fā)(見【相關閱讀】),本文為第三講,歡迎同志們批評指正!

 

2.jpg

 

闡發(fā)真理的本質與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解讀之三


任何一種學說包括自然科學、哲學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有許多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和學說。每一種學說、學派都認為自己的觀點、學說是“真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證明自己的“真理”的正確性。但以往的學說特別是哲學家們都沒有真正提出究竟什么是真理?究竟怎樣檢驗真理?他們實際上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真理”的含義和證明“真理”的方法。不解決這兩個問題,所有對立的觀點都是爭論不清楚的。馬克思在介入社會生活后,也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與其它哲學家、理論家不同的觀點。馬克思開始意識到,這些分歧的重要原因就是對“真理”的理解與證明“真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馬克思第一條闡發(fā)科學的實踐觀后,就開始從科學的實踐觀出發(fā),闡明真理的本質及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這就是第二條的中心思想。

 

一、對原文的解讀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gegenstacndliche)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xiàn)實性或非現(xiàn)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jīng)院哲學的問題。

 

這一條也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層:直接指出在真理的本性和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上,馬克思之前的哲學家們都沒有得到解決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gegenstacndliche)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人的思維、觀念能否正確地獲得對認識對象的認識,即獲得真理?;蛘哒f,真理是否具有客觀性。二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什么?  

 

哲學發(fā)展史有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唯心論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唯心論否定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性,也就必然否定真理的客觀性。它們也談真理問題,但是這種真理要么就是上帝、絕對精神,要么就是主觀觀念的東西。不承認客觀真理。所有的唯物主義(排除庸俗唯物主義)都是反映論,也就都承認真理的客觀性。也就是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真理是主觀對客觀的正確反映。

 

哲學發(fā)展史上還存在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一般唯物主義都是反映論也就是可知論。唯心主義也承認識與認識對象的一致性、符合性,但它是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承認的,承認客觀事物是精神的派生物。他們也都是可知論。實際上也是說,承認思維與存在的一致性、統(tǒng)一性、同一性。也有少數(shù)哲學家是不可知論:一是英國的哲學家休謨,完全否認思維和存在的一致性,同一性,二是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康德,他認為,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現(xiàn)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也就是不能獲得客觀真理。

 

唯心主義哲學家否認真理的客觀性,但他們也承認“真理”的概念,那么他們的“真理”必然是從上帝、絕對精神、主觀意志、大人物的主觀頭腦中去尋找,真理的標準也必然是客觀精神或主觀精神。

 

一切舊唯物主義都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即客觀真理,但他們未能正確解決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他們把真理的標準界定為客觀事物本身,或者界定為直觀的方法。如費爾巴哈說:“能決定這一點的唯一標準乃是直觀。”“只有那通過感性直觀而確定自身,且修正自身的思維,才是真正的反映客觀事物的思維——具有客觀真理性的標準。”有時費爾巴哈也把人的意見當做真理的標準。他認為一條意見是否正確?是否真理?這要用另外一種意見來證明,即要大家共同的意見來證明,凡是大多數(shù)人同意并被社會承認的意見就是真理。

 

因此馬克思說,真理是否有客觀性?是否有客觀的檢驗標準?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家認為這完全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問題。馬克思說,這不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需要指出,馬克思這里所說的實踐既不是唯心主義的實踐觀,也不是費爾巴哈的實踐觀,而是馬克思界定的科學的實踐觀。

 

第二層:明確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馬克思這里直接了當或者明確指出,人們在實踐中檢驗、證明思維的真理性,或者是真理的客觀性。這里解釋一下“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我們知道,真理的科學含義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既不是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自身,也不是任何一種觀念和認識。只有正確反映事物及其本質、規(guī)律的認識才是真理。所以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它須用概念、判斷、推理等主觀形式表述出來,但其內容是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思維的現(xiàn)實性”就是指思維內容的的客觀性,“思維的力量”就是指作為客觀真理的思維可以轉化為改造外部世界的物質力量。

 

“此岸性”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康德的哲學術語。他把世界區(qū)分為彼此孤立的兩部分,一個是“彼岸世界,亦即“自在之物”。另一個是“此岸世界”也即“現(xiàn)象世界”。他在這兩個世界之間劃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們只能認識此岸世界,不能認識彼岸世界,或者說,只能認識現(xiàn)象,不能認識本質。他的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馬克思認為,人可以認識事物的現(xiàn)象,也可以通過現(xiàn)象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然后用本質認識指導實踐,回到“此岸世界”。所以這里的“思維的此岸性”不是指作為認識對象的“此岸性”,而是指實踐的結果。這種結果證明了真理與認識對象的符合性、一致性。

 

這段話還可以這樣說,真理既然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對象的符合性、一致性,因此尋找這種特性的標準既不能單純地從主觀認識、精神中找,也不能單純從客觀事物、對象自身去尋找,只能從把二者連接起來的橋梁、中介去尋找。誰能夠承擔這一橋梁、中介的重任呢?只有實踐能夠承擔,因為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既具有主觀能動性,也具有客觀物質性。能夠把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連接起來,檢驗主觀與客觀是否有一致性、符合性。毛主席說,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所以實踐能夠成為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

 

第三層:離開實踐談論真理的標準,是一個純粹從概念到概念的經(jīng)院哲學的問題。

 

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xiàn)實性或非現(xiàn)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jīng)院哲學的問題。

 

什么是“經(jīng)院哲學”?“經(jīng)院哲學”是中世紀宗教神學用來在其所設經(jīng)院中講授的宗教理論,故名經(jīng)院哲學。它是運用理性形式,通過脫離現(xiàn)實的抽象的、繁瑣的概念到概念的思辨方法論證基督教信仰和一系列的宗教神學的哲學理論。這些教師和學者被稱為經(jīng)院學者(經(jīng)師),故取名經(jīng)院哲學。

 

馬克思這里的意思是說,討論真理的內容是否是客觀的?如果離開實踐討論真理,那就只能是空洞的爭論,就是咬文嚼字、鉆牛角尖、玩弄概念、抽象繁瑣地討論問題的方法。這就陷入了中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的方法,是沒有意義的非科學的方法。只有用實踐的方法才能討論和論證真理。

 

二、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真理問題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內容,它本身也包括許多內容,如真理的本質、真理與謬誤、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等等。今天著重從真理的本質和檢驗真理的標準談幾點意義。

 

第一,批判唯心主義的實用主義真理觀和權力真理觀。

 

學習第二條內容,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認識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客觀真理思想,即真理的本性是對客觀事物及其本質的正確反映。與此對立的就是唯心主義的真理觀。它在哲學發(fā)展史上有許多種,但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影響較大的有兩種:一是實用主義真理觀,二是權力真理觀。

 

實用主義真理觀就是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所有的知識、真理都有價值、都有用,但不能反過來說,“有用的認識就是真理”。任何謬誤對于逆歷史發(fā)展的反動勢力和錯誤思潮都有用,怎么能說它是真理呢?實用主義真理觀的“真理”就是為了滿足個人或小集團、或統(tǒng)治階級的主觀利益的需要而隨意推論或捏造的謬誤。

 

權力真理觀就是一切權力者把自己的任何言論、觀點都當做無可質疑的真理,不許下級和人民群眾有任何的質疑和反對。中國幾千年是封建專制的社會,封建文化的核心就是權力至上,表現(xiàn)在真理觀上就是權力真理觀。中國古代“指鹿為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權力真理觀的表現(xiàn)。這種唯心主義真理觀在當代中國也表現(xiàn)得很突出,危害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和社會健康發(fā)展。

 

實用主義真理觀和權力真理觀都是典型的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及實踐是真理的標準的思想。我們在學習《提綱》第二條時,應該加強對實用主義真理觀和權力真理觀的深入批判,真正馬克思主義的客觀真理觀和檢驗真理標準的客觀性思想。

 

第二,科學評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提法、相關文章和歷史背景,大家都非常熟悉。筆者結合學習《提綱》第二條談談個人對這一問題的見解。

 

1、“唯一標準”提法的來源和實質。

 

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中從未提“唯一標準”。那么“唯一標準”是如何推理出來的呢?筆者分析,可能有這樣一個原因。哲學發(fā)展史上哲學家們把世界的本源或歸結為精神、理論,或歸結為自然、客觀世界。他們就主張真理的來源或是純粹精神,或來源于自然,同時也把精神或自然看做真理的標準。馬克思提出了實踐標準。在這三個標準比較中,馬克思就認為,實踐是真理的標準且是唯一的標準。“提綱”第二條的思想就是“唯一”的含義,這種“唯一”性實際上就是講認識來源和標準的絕對性和無條件。這無疑是正確的。評論員文章也引用了《提綱》第二條的論述,其他許多談真理標準的文章都引用了馬克思這段話。毛主席“九評”中也曾談到“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想。筆者也認為是在這個意義上講的。

 

2、列寧深化、完善了馬克思的真理標準思想,指出實踐檢驗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列寧20世紀初認真研究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理論,特別是研究了絕對和相對的關系,他發(fā)現(xiàn)在真理的標準問題上,不能只講絕對性,也應講相對性。因為,實踐的主體是具體的、歷史的,實踐的過程、實踐的對象也都是具體的、歷史的,都受客觀歷史條件的制約。一兩次實踐不可能完全證實被檢驗的認識一定是真理或錯誤。

 

列寧有一段對真理標準的典型論述即“當然,在這里不能忘記: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斷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斗爭。”列寧這里并沒有把《提綱》思想絕對化,他提出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不能只講絕對性不講相對性。這無疑是對《提綱》真理標準思想的發(fā)展和深化。單純地講“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唯一標準”,這沒有錯誤。但必須依據(jù)列寧的思想,不能絲毫不講真理的具體歷史性,不講實踐主客體的的具體歷史性,不講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的關系,不講已經(jīng)被實踐檢驗正確的理論在新的認識形成發(fā)展中的作用。更不能簡單只憑一兩次實踐就武斷地斷定某一認識是真理或謬誤,把“唯一標準”思想絕對化。大家知道,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說,公社失敗了,但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說明馬克思并沒有因為巴黎公社失敗的實踐事實論證巴黎公社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原則就是錯誤的。也就是說,馬克思沒有把失敗的實踐作為證明指導巴黎公社的原則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3、應該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定位為“根本”“最終”標準。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必須講認識與實踐的關系,講實踐第一的觀點,毛澤東把實踐第一思想具體化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標準、目的。但這都是從根本和最終意義上講的,而不是從絕對化的“唯一”意義上講的。毛澤東并不否認每一個具體歷史的人的認識來源也來自前人和他人,不否認認識內部的矛盾也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不否認認識也是認識的目的。前者是從最終意義、根本意義上講的,后者是從相對意義上講的。不能講實踐“唯一”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標準、目的,因為實踐的主體是具體的歷史的。否則就完全否定前人或他人的認識成果也是我們認識的來源,否認認識內部矛盾也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否認認識是認識的目的。如果把實踐是源泉、動力、目的看做唯一來源、動力、目的,那就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而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同理,馬克思主義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在最終和根本意義上講的,而絕對不能否定來自于實踐且已經(jīng)被實踐多次檢驗正確的理論是檢驗新的理論的標準。同時,這四句話是認識論的一個整體,講任何一點不能離開其它三點,講真理標準不能離開來源、動力和目的,特別是來源。但我們講一個認識要被檢驗時,必須講這個認識來源于實踐,就是在占有大量豐富、合乎實際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經(jīng)過科學提煉、概括、總結的認識再回到實踐應用通過實踐去檢驗。如果這個認識根本不是來源于實踐,而是主觀想象出來的,沒有經(jīng)過科學論證、邏輯論證,這樣的認識就根本不能指導實踐,實踐檢驗也必然是錯誤的。

 

毛主席《實踐論》中說過:“許多自然科學理論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學家們創(chuàng)立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于為而后的科學實踐所證實的時候。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于為爾后革命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注意!毛澤東這里說自然科學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是真理的兩個條件,都是說“不但”、“而且”,而不是說“不是”、“而是”。這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是真理也有兩個原因:一是這種認識來源于實踐。是依靠科學的理論對客觀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科學論證出來的學說;二是經(jīng)過人民群眾的階級斗爭實踐最終檢驗證明的結果。顯然毛澤東并沒有把階級斗爭實踐作為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也把已經(jīng)被實踐檢驗的客觀真理也看做論證新的認識是否是真理的重要條件和原因。當然馬克思主義這里不是二元論,把二者完全等同起來,而是必須承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和最終標準,同時也必須承認科學理論的邏輯推論也是真理的標準。毛主席的“論持久戰(zhàn)”思想正是他對中日戰(zhàn)爭雙方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在科學的戰(zhàn)爭理論和唯物辯證法指導下科學論證的結果。難道非要等戰(zhàn)爭結束后的結果才能證明“持久戰(zhàn)”思想的真理性嗎?有人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際上完全否定已經(jīng)被實踐檢驗是正確的理論對于新認識的檢驗和論證作用。以此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完全否定毛澤東繼續(xù)革命思想是來源于實踐并經(jīng)過已經(jīng)被千百萬人民群眾實踐證明的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的邏輯推理、檢驗和證明的結果;二是否認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對于實踐中產(chǎn)生的新認識的指導、論證、檢驗和證明的作用。再具體些說,就是為他們在改革開放中提出一些并非來源于實踐的所謂“創(chuàng)新”理論、拒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普遍真理的指導提供所謂“理論依據(jù)”。如他們改頭換面鼓吹的新自由主義觀點,只要經(jīng)過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的稍加論證、檢驗和證明,就能推斷出這些觀點的荒謬性,再經(jīng)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檢驗,更加證明其荒謬性。事實難道不是如此嗎?

 

4、檢驗真理標準的實踐受階級立場和思維方法的制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命題。同理,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實踐”概念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概念。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的科學含義是人們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就是指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活動。毛澤東的《實踐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陀^的實踐就是指其客觀的實踐過程和實踐結果。那么認識這客觀的過程和結果在階級社會中,一是必然受到認識主體階級立場的制約。如中國大革命時期出現(xiàn)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農(nóng)民階級說“好得很”,地主階級說“糟得很”。那么究竟是用“好得很”的農(nóng)民運動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呢?還是用“糟得很”的農(nóng)民運動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呢?顯然我們是用前者而非后者。那么離開階級立場問題,根本就無法對農(nóng)民運動做出客觀的價值評價,也就無法用“實踐”作為真理的標準。二是必然受到其思想方法的制約??陀^事物過程、結果是現(xiàn)象、枝節(jié)、實例和本質的統(tǒng)一,是真相和假象的統(tǒng)一,是主流非主流的統(tǒng)一。那么我們究竟是用客觀事物的現(xiàn)象、枝節(jié)、實例、假象、非主流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呢?還是用客觀事物的本質、真相、主流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呢?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思想,顯然是后者而非前者。人們在實踐中首先獲得的是事物的大量現(xiàn)象(包括假象)、實例、枝節(jié),也就是感性認識。但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而上升到理性認識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必須有科學的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如果不會運用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或者是應用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那么對事物的認識或者仍然停留在現(xiàn)象、假象、枝節(jié)、實例的基礎上,或者是錯誤的理性認識。那么運用現(xiàn)象、假象、實例、枝節(jié)或錯誤的理性認識能夠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作為真理標準,做出的結論必然是錯誤的。因此,立場和思維方法的不同和對立必然直接影響到對實踐過程和結果的不同認識,再導致對認識是否真理的不同結論。

 

有些人大談特談“實踐”標準,但他們的“實踐”含義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含義,而是被歪曲和修正了的“實踐”含義。他們實際是站在少數(shù)人的立場上,運用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之。如湖北作協(xié)主席方方的“軟埋”中的所謂“事實”能夠成為論證我們黨的土改方向和政策正確與否的事實依據(jù)和標準嗎?顯然是極其荒唐的。一些人站在這種錯誤立場上、用片面的思維方法看待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過程和結果,怎么可能做出實事求是的科學結論呢?又怎么可能科學評價毛澤東思想的正確與否呢?

 

總之,對真理標準不能搞形而上學和實用主義。對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思想和理論同樣也需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標準思想,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不斷進行客觀辯證的科學檢驗,既需要運用已經(jīng)被實踐證明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進行理論論證和邏輯推理,也需要運用新的實踐結果加以檢驗和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標準思想仍然是我們今天分辨社會生活中真善美與假惡丑對立的最重要的指導思想。


【相關閱讀】
郝貴生:馬克思為什么要寫《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解讀之

郝貴生:馬克思提出和闡發(fā)科學實踐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解讀之二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原創(chuàng)】修訂稿,作者授權發(fā)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求是
  • 中國軍網(wǎng)
  •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 中國科技網(wǎng)
  • 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和文獻網(wǎng)
  • 紅色文化網(wǎng)
  • 觀察者網(wǎng)
  • 參考消息
  • 環(huán)球網(wǎng)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wǎng)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wǎng)
  • 烏有之鄉(xiāng)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wǎng)
  • 新法家
  • 中紅網(wǎng)
  • 激流網(wǎng)
  • 宣講家網(wǎng)
  • 中共黨史網(wǎng)
  • 國史網(wǎng)
  • 全國黨建網(wǎng)
  • 中國集體經(jīng)濟網(wǎng)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wǎng)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