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歐植竹:有感于老共產黨員的“遺囑”
點擊:  作者:歐植竹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3-08-06 10:42:40

 

鄧穎超同志

 

通常所見,一個人在即將去世之時,或本人或通過家屬子女向組織上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有要求追悼會開得要隆重的,有要求解決生前還未來得及解決好個人的一些問題的,還有要求照顧親屬子女這樣或那樣的……?;蛟S這是“最后一次要求”吧,這些臨終時的要求往往最能引起同志們和領導的同情和重視,也就往往比平時容易得到滿足。這樣一來,臨終時“抓住時機”向組織提要求的人,現實生活中很多很多。

 

出人意外的是,鄧穎超同志生前寫給黨中央的信,提出的卻是“五不”要求,即:不保留骨灰,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不搞故居,不照顧親屬。她明確指出:“房舍……是全民所有,應交公使用,萬勿搞什么故居和紀念館等”;“親屬……勿因周恩來同志的關系,或以對周恩來同志感情出發,而不依據組織原則和組織紀律給予照顧安排”。這可真是一份對組織一無所求的“要求”啊!

 

無獨有偶。朱旦華同志《給黨的信》,也和鄧穎超同志臨終時對組織提出的一無所求的“要求”差不多。請看刊登在《新湘評論》2011年第23期上她這封信的節錄:

 

我一九三七年只身從上海去延安參加革命,在將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坐過敵人的監牢,也被下放勞動過。但我從不后悔,只覺得自己為黨和人民所作的貢獻太少。毛澤民烈士(筆者注:生前是朱旦華丈夫)為革命事業英勇犧牲,方志純同志(朱旦華的終身伴侶)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們永遠是我也是我的子女們學習的榜樣。我已九十多歲了,我想在現在住的房子繼續住下去,我死后,房子歸公。我還有一點存錢,交給我的大兒子,全部用于我的事后開銷,盡量不要再給組織增加負擔。我認為,毛澤民烈士和方志純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品格,是留給子女們最寶貴的遺產。

 

……

 

最近得知,省委要以低廉的價格為一些老同志,包括我,提供新房子,我理解并感謝省委對我們這些老同志的關心和照顧。趁我現在頭腦還清楚,正式向組織上表明:我不要買新房子,請組織上把這個指標留給那些比我更需要的老同志吧。同時,也請領導監督,不許任何親屬打我的旗號,利用這個指標。

 

這是我認真思考后做的決定,也是我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遺囑吧。

 

按理說,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志為黨為人民做出了如此之大的豐功偉績,朱旦華同志為革命和建設作出過很大貢獻,就是要求給予一些適當的照顧也是無可非議的,人民是能夠理解的,政策也是允許的。即使是講點風格,自己不主動提要求,任憑“組織安排”,該怎樣就怎樣,總不算過分吧。然而,鄧穎超同志不這么想。她想的是:“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所做的工作和職務也都是黨和人民決定的”。她還想到,自己向黨提出這些一無所求的“要求”,“對端正黨風是非常必要的。”朱旦華同志想的是:“只覺得自己為黨為人民所作的貢獻太少”,“我死后,房子交公。我的一點存錢全部用于我的后事開銷,盡量不要再給組織增加負擔。我認為,毛澤民烈士和方志純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品格,是留給子女們最寶貴的遺產。”

 

鄧穎超同志臨終前的“要求”,朱旦華九十高齡寫給黨的信,都動人心弦.感人肺腑。從中可以看出,她們都是一個高尚的人,是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黨比關心自己為重的人;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她們生前給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死后還留給了我們無價的精神瑰寶。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鄧穎超同志和朱旦華同志為我們樹立了兩面極好的“鏡子”。在這“鏡子”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經常照照自己才好。我們應該學習這些革命前輩怎樣做人,怎樣為官,怎樣要求和教育自己的親屬子女。

 

朱旦華同志出讓單位廉價房給其他同志的行為,給我做出了榜樣。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們郴州市委建了一個新的干部職工住宅大院,給市委機關及市委大院中的單位每個干部職工一個購房指標,也分給了我一個。當時房價比較便宜,約800元一平方米,一套1300多平米的住房,10多萬元便可買到。我在朱旦華同志讓房行動的影響下,也想到自己已經有宿舍了,雖然面積小一點也還是不錯的,就把我的購房指標讓給一位同事的弟弟購買了。那同事感謝我,兩口子帶了1萬元現金來到我家送給我。我覺得這不是勞動所得,堅決拒收。那同志說:“我是真心表示謝意的,你就收下吧,沒事的,大院里有人已經這么做了。”我說:“別人怎么做我不管,也管不著。但是,我不能收,我有我的處事原則。”就這樣,他真心要送,我實意不收,把這沓鈔票推過來推過去,打架一樣。最后,是我老伴對他說了兩句狠話:“小陳,你不要爭了。我告訴你,要是收了你們這錢,我們就是狗!”他兩口子聽到我老伴把話說到這份上,知道這禮是送不出去了,才把這一沓人民幣帶了回去。這算是我和老伴學習老前輩優良思想作風的一點實踐吧。

 

作者:歐植竹,又名歐陽植竹,湖南省作協會員,省文聯第四、五屆委員,省文藝理論研究理事會理事,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郴州市文聯原主席;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