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鞏崇吉:批評走多遠,文學藝術才能走多遠
點擊:4903  作者:鞏崇吉    來源:“文藝報1949”  發布時間:2023-12-04 09:12:52

 

1.jpg


批評走多遠,文學藝術才能走多遠

——文藝批評隨想錄

1. 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提升文學批評的說服力、感召力、生命力,強化其針砭時弊、激濁揚清的作用,是時代的強烈呼喚。這對于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提升軟實力意義深遠。批評重振雄風、回歸“真我”之時,正是文學藝術繁榮之日。

2. “春江水暖鴨先知”,每一位勇于擔當的批評家,應義無反顧地站在文壇的最前沿和制高點,敏銳地感知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流派的基本特征與走向,按照批評規律作出科學的闡釋與“導讀”,革故鼎新,守土有責。當好精神食糧的“質檢員”、藝術之林的“啄木鳥”。

3. 作為藝術園地的一朵奇葩,批評之花常開不敗,并以其“獨立人格”和人文關懷,深刻而永久地影響著、推動著、引領著文學藝術創作闊步前行。批評的質量、水準、規模與維度,無疑是牽引藝術發展的強大理論“引擎”,是文藝興衰敏感的“水銀柱”和“風向標”。

4.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正衣冠。”我們不妨進一步說,以批評為鏡,可正文風、文品乃至人品。前提是這面鏡子必須清晰明亮,而不是印象模糊的“昏鏡”,更不是扭曲變形的“哈哈鏡”。擦亮這面稀世“寶鏡”,文學藝術工作者人人有責,但批評家首當其沖、重任在肩。

5. “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在此基礎上,批評家還應當是引領文學藝術的“火炬”。這并非說批評家比作家更“高明”,而是各自職能定位使然。批評未必“包醫百病”,但至少可在某一方面為藝術作品“點睛”,為讀者深度勘探作家本人也不曾察覺的藝術和人生真諦。

6. 宋人陸游說:“爝火不能為日月之明,瓦釜不能為金玉之聲。”以啟人心智、匡正文學為己任的批評家,首先需致力于提升思想水準、理論造詣、學識智慧等。而比起這些“智商”因素,“情商”尤為重要——軀體內流淌著服務人民、忠于藝術的“道德血液”。

7. 并非所有的藥片都適合包裹“糖衣”;并非所有的批評都應“和風細雨”。許多情形下,一針見血、振聾發聵、迎頭棒喝……不僅必要,而且唯此有效。這樣講并非排斥批評藝術,而是批評手段之必須。不知從何時起,“贊美式批評”大行其道,“解剖刀”之鋒芒磨損殆盡。

8. 批評和表揚一樣,是促使事物發展不可或缺的利器,兩者同等重要且不可互相代替。批評之于文學,是“痛并快樂著”的融合與默契,其本質是“愛之愈深,責之愈切”,以特有的方式關愛、呵護、支持文學繁榮。習慣于頌聲盈耳的人們,理當對批評保持應有的尊重與敬畏。

9. 從某種意義上說,批評走多遠,文學藝術才能走多遠。回望文學歷史長河,其波瀾壯闊、經典迭出的鼎盛時期,正是批評空前活躍、思想文化氛圍最好的時期;反之亦然。仰望文學藝術之“金字塔”,批評既處于“塔墩”夯實它的基礎,又處于“塔尖”標識它的“高度”。

10. 清人鄭板橋說得好:“隔靴搔癢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聲聲贊譽聽起來很“舒服”,卻可能于事無補,反倒讓人飄飄然;尖銳的批評聽起來“刺耳”,卻促人猛醒,勇于發現和改正錯誤。虛心納“諍言”,自覺交“諍友”,無疑是每一位作家的“必修課”。

11. 有哲人說,真理如燧石,受到的敲打越有力,迸發的光芒越燦爛。優秀的作家作品,何妨當一塊“燧石”,熱忱歡迎來自各方面的深刻批評,勇敢接受讀者和歷史的檢驗,借此完善、提升自我。事實上,任何文學巨著和巨匠的誕生,大都不同程度地得益于批評的“催生婆”。

12. 一些作品的首發式、研討會,幾乎演變成眾口點贊的“秀場”,忽悠作者如待嫁新娘當一回“天下第一美女”。批評者對其瑕疵乃至硬傷心知肚明。礙于“潛規則”,便“米好糠好、花好疤好”亂發議論。開展否定性批評,“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13. 高水準的文學批評,本于責任使命,源于文學良知;發于淵博學識,基于深厚功底;成于精雕細刻,貴于揭示本質;興于思想自由,盛于和諧氛圍。文學批評的有效展開,囿于門戶之見,衰于明哲保身;拙于隔靴搔癢,廢于報喜隱憂;敗于名韁利鎖,毀于銅臭物欲。

14. 踐行科學的“批評觀”,有賴于批評家與作家的共同努力。謹防形成“職業溝”:批評家抱怨文學作品“看不懂”,作家抱怨批評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話語方式、藝術風格、文本體裁等,并非不可逾越的鴻溝。達成共識、實現“雙贏”的基礎,是文學的良知和良心。

15. 書評、書序作為批評形式之一,首先要“入乎其內”準確解讀,才能“出乎其外”撥云見日。但不少序作者,無暇細讀文本,便肆意揮灑,云里霧里繞一大圈才切入正題,似乎是為了顯擺自我而非推介作品。其掛一漏萬、不著邊際,造成“誤讀”“誤導”也就不足為怪了。

16. “月亮并非外國的圓”,文藝理論也不是外國的一概都好。開闊大視野、巧借“他山石”無可非議,但“拿來”是為了“洋為中用”,而不是學幾句生僻的“洋話”裝門面、忽悠人,更不是削足適履,用“西洋鏡”解讀“中國故事”。批評家應增強文化自信,建構自己的話語體系。

17. 批評之目的:滌濁揚清,正本清源;查缺補漏,揚長避短。批評之途徑:鑒真偽而知美丑,明是非而辨善惡,察得失而判優劣。批評之手段:切磋交流,爭論探討,乃至激辯論戰。批評如望遠鏡——能使人明確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卻不能省略腳下的艱難跋涉。

(作者系山西作家;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文藝報1949”,原載《文藝報》2023年11月29日2版)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