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北,嶗山腳下,有條張村河,沿河兩岸分布著12個社區,曾是青島主城最大的“城中村”片區,以臟亂差聞名。原來也動議改造過,因歷史遺留問題多、利益盤根錯節擱淺,青島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也因此“停擺”達12年。
去年以來,嶗山區中韓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少鵬帶著街道一班人,啃下了這個22年沒有破題的“硬骨頭”,大力推進舊村改造。如今沿河居民新區拔節生長,虛擬現實產業園建設火熱,一個全新規劃的新片區正在生成。
因速度快、質量高、信訪少、群眾滿意,張村河片區改造成為青島市城市更新建設的樣板。王少鵬也脫穎而出,被提拔為嶗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這是4月18日人民日報《山東省建立健全干部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制——組織為干部擔當 干部為事業擔當》文中的一段。“城中村”改造后,“居民新區拔節生長”并不足怪,“產業園建設火熱”才更值得稱道。這個“全新規劃的新片區”的“全新規劃”最讓人稱羨。
筆者所在城市,市里決心從現在起,3年內改造完下剩的全部104處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固然是形象大好,可副作用是,多少打工仔將從此“居大不易”。每處城中村改造前,應該對租房戶進行一次普查統計,新區規劃中,就近配套建設一定數量的廉租房,配套矯正城中村改造的弊端,使新城區能夠更具有溫度,持續對新來的創業者構成吸引力。
此外,鑒于城中村里普遍有很多比如生產豆制品、饅頭、醬菜、鹵菜之類的小作坊,還應在認真普查登記的基礎上,分區域建設若干“廉租園”----小作坊產業園,以便他們在不增加經營成本的前提下就近進駐,既方便他們謀生,也方便市民生活。
安居樂業總是配套而生。產業園畢竟比商業更能大量解決就業,不少城中村里原先也有村辦工業園。城中村里的住戶,大多因為附近能夠就業才在選擇在此居住。政府如今也強調“三公里就業圈”。而驟然拆除城中村,勢必會對以往的就近就業構成威脅。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河兩岸城中村改造后,全新規劃中竟然有“虛擬現實產業園”,并建設火熱,讓原住民仍然有望就近就業,這是極為科學細致的城中村改造規劃。
長期以來,城中村改造后,除部分拆遷安置房外,其他多是“房地產開發+商業配套”模式。如果能更人性化地在“房地產開發+商業配套”模式外,增添“廉租房+廉租園+產業園”元素,無疑更能減少城中村改造阻力,讓人民群眾更多地從城中村改造中增加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級領導干部只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才能真正將城中村改造出彩,將城市更新出溫度。
(作者:陶余來;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