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由人作,宛如天開。”拿這八個字來形容眼下一些地方的財政困難,倒也不失恰當。
地方財政困難,客觀上固然有三年抗疫的原因,但也不失人禍的因素。只是這人禍由來有自,年頭久了,便成了歷史遺留問題。而任何棘手之事,一旦貼上“歷史遺留問題”的標簽,便立馬主觀變客觀,“宛如天開”了。即便繼續讓其“歷史”下去,似乎也不是罪無可追,而是天經地義般的情有可原了。
比如某縣,近些年來,每年發給拆遷農民的“過渡費”就高達十幾個億,占縣里可用財力的三分之一強。如此天價巨額支出,財政焉得不窮?沒發生疫情時期尚能勉強度日,三年疫情一過,徹底掏空了財政,如今雖欲做“吃飯財政”也不得。
為什么一年十幾億過渡費?因為許多農民拆遷后,一二十年沒有安置。拆遷群眾不上訪?他們才不呢,因為樂得拿豐厚的過渡費。如果安置,拿到手的房子出租,收益遠沒有過渡費可觀。只是苦了一些老人,“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租不到房子住,有的死了甚至沒地安排后事。
官員為什么不急?新官不理舊賬。要是讓他自己掏腰包付過渡費試試?加之干部“游方僧人”般走馬燈式調動頻繁,誰愿意下深水、啃硬骨?
為什么安置房建設成了深水硬骨,遲遲建不起來?建安置房的錢早被一任任前任挪用完了,一個個現任拿不出躉錢建設,只有不停付過渡費了。畢竟相對于建安置房,付過渡費只相當于銀行按揭了。只是長此以往,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揚湯止沸,再好的財政底子也架不住其折騰,如何是個頭?
“父母之為子,則為之計長遠。”徹底卸下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的過渡費包袱,只有壯士斷腕。要認真測算,如果背負銀行利息比支付過渡費合算,哪怕不惜從銀行貸款。當然也不能全仰仗銀行,否則還是得無限期地支付利息。必須開動腦筋綜合施治,多渠道籌措資金。
對于過渡費嚴重地區,上級應該予以充分重視,積極開展專題調研,胸懷國之大者,放大格局直面難題,積極幫助解決困難——畢竟上下級之間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同時,要嚴肅查處挪用安置房建設款的前任,哪怕是集體研究集體負責,也不能變成集體免責。如此才能以儆效尤,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徹底解決安置房問題,畢竟能讓人看得到頭,總好過無底洞無絕期式地支付過渡費。哪怕不能一次完成全部安置房建設,采取銷號辦法,建一個少一個,積小勝為大勝。唯進步不止步,“不怕慢就怕站”,總有全部解決的那一天。
“天下沒有不了之事。”謠言止于智者,難事止于實干者。只有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下定決心不再將“歷史遺留問題”“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地繼續遺留給后任,才能中止“擊鼓傳花”的游戲,停止給后任持續深入地挖坑,避免“前任不暇自哀,而后任哀之;后任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任而復哀后任也”的悲劇循環。
(作者單位:合肥市包河區總工會;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