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什么黃臺之瓜,何堪再摘。
有道是,無人不是瓜,沒有不落地的瓜,爛瓜落地當肥料,明年處處是新瓜,化作春泥更護花。
香港房價是全球之最,財富不均現象是世界發達地區之最。七百萬人的地方,卻出產了十幾個亞洲頂級富豪。李嘉誠摘的瓜,都運到英國了。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美國電視節目中表示,香港富商是亂港禍根,中央政府應該削弱香港富商手里的權力,治理香港房地產市場,才能緩解香港的緊張局勢。
有觀網讀者在微博上說,國家可以在香港做一個“去地產化”的試驗,看看拿掉地產支柱地位,引入其他產業的效果,效果好再在內地推廣。
這件事眼下還做不到,最大的障礙是,香港一直以來充當內地引入外資的窗口,而如果按謝國忠說的辦法,國際資本會視為一個不友善的信號,盡管中國市場足夠大,也有足夠的吸引力,但通過香港投資內地的國際資本的撤離,短期的代價需要謹慎評估。
眼下能做的,首先是再造個新自由港,貿易口岸、金融口岸、科技樞紐,把香港的實業、金融資本一部分虹吸到深圳,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隔著深圳河打擂臺賽。
國際資本借道香港不是沒有原因的,如自由進出和低稅率,如果眼下就對香港地產資本家動手,就要對這些資本的撤離投鼠忌器。但是如果內地吸引更多的科創資本,并且誰投資科創誰就獲利,享受更大的政策紅利,這樣發展下去,將來再在香港進行改革就風險小得多。
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設法將資本吸收到制造業和高科技行業,避免金融與地產業綁架香港的覆轍。
從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間,香港制造業從業人數占比,從8.8%下降到3.8%,房地產行業從業人數占比,從12.5%增加到14.3%。這種情況如何避免?
不久前的央視節目中,對上海臨港的介紹,有網友就發現,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被定義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動車”的生產地,是以“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的名義來介紹的。馬深海同志,終于也為70周年獻禮了。
上海臨港的做法,確實是給了馬深海同志不少實惠的,但這樣做有長遠的目光,可以算千金買馬骨的舉動,就是要讓別的國際資本眼饞,就是要讓先投資上海、投資中國制造業的一部分外資先富起來,先富吸引后富。
馬深海是不是深海,中國人這樣想,美國人也這樣想。最近,紐約時報接連發文章討論一件事,就是硅谷資本到底愛不愛國。
風險投資人彼得·蒂爾,批評谷歌在北京開人工智能實驗室,同時取消一份五角大樓合同,說谷歌“逃避對國家利益的責任”。
蒂爾是Facebook的董事,那他就愛國嗎?紐約時報指出,他在新西蘭置業,成了新西蘭公民,他在申請書里寫道:“如果能讓大家知道我是新西蘭公民,是這個國家的熱情支持者,我會感到非常自豪”。
而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更是出了名地討好中國,他說中國接管全球科技行業將只是時間問題,雖然這只是為了避免Facebook被監管拆解的說辭。
同樣,亞馬遜和蘋果,雖然也表現出了一些愛國姿態,響應特朗普的一些要求,但他們這樣做,更重要的動機是為了避免向美國財政部交稅。
在紐約時報看來,應當避免將對Facebook、谷歌及其他科技企業有利的方面,與對國家有利的方面混為一談。科技高管可能號稱“我是個愛國揚基傻小子”,但實際上卻只想讓你別管他們。
特朗普的做法,讓人憂心,數字柏林墻到底會不會建起來,價值觀會不會嵌入技術平臺,美國價值觀和上海、深圳的價值觀被隔離開。
其實我們只要想清楚了,就不會有疑慮。數字柏林墻是不可能建起來的,數字經濟的版圖中也是掀不起任何顏色革命的。愛國主義有時候會成為一種轉移批評的策略,比如Facebook通過樹立中國的威脅,來為自己的壟斷地位辯護,IBM和微軟當年也是這樣宣傳日本的威脅來反對反壟斷懲罰的。
但更多時候,愛國主義對于科技巨頭來說只是宣傳和說教。川皇說,谷歌CEO皮查伊“非常努力地解釋他有多喜歡我”,你信嗎?可能川皇就算不信也沒辦法,為了這些硅谷科技資本的利益,對華為禁令一再延期,根本下不了手。
“去地產化”是一定要做的,前提是先拆掉數字柏林墻,斷掉這樣的企圖。只有讓科技資本找到自己創新的歸屬,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去限制地產資本。我們要建的不是另一個香港,任何一個不以創新為目標的城市早晚會遇到問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