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中心兩端如云貴和江浙地區分崩,然后再從中間武漢地區離析并導致中國出現歐洲式對稱型破碎。如果中國分裂,亞洲的整合就永無希望。
中國已經給世界帶來了新的理念,帶來了處理國家之間關系的正確的原則,帶來了發展的新機會和新希望。世界沒有理由選擇落后,選擇后退,選擇對抗,選擇分裂。
要看清中美貿易協議條款背后的真正含義,中國產業界、金融界和有關政府部門應該面對現實,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制定出相應的反制措施,用于今后中美談判與博弈。
正常情況美國不至于沒收我們的國債,這是它自毀長城的行為。但因為美國的領導班子太特別了,所以我們對這個危險不能不防范。中國也得做好相應的準備。
國債就是懸在美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全世界拋售美債,讓美國人自己接納全部的國債,美國人很難用自己的錢支撐霸權。美國國家信用破產、美國經濟將出現崩盤。
馬一德代表建議:盡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外國國家豁免法,平等保護我國國民和外國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對等反制美國等以新冠肺炎疫情向中國提出的惡意指控。
無數事實證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國能夠打敗強國,小國能夠打敗大國。小國人民只要敢于起來斗爭,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國家的命運,就一定能夠戰勝大國的侵略。
中美之間一定是以斗爭為主的狀態,我們一定要做好對美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在斗爭中發展壯大,在斗爭中贏得平等、獲得尊嚴,在斗爭中維護國家利益。
直覺與360今年3月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長達11年網絡滲透攻擊我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等單位有關,而且是第一次指名道姓到美國網絡攻擊的實施者。
中國最需要兩點,一是要有定力,不為美國的瘋狂所動,朝著既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二是要有血性,對美國的挑戰和挑釁要敢于面對,敢于迎戰,敢于反擊,敢于勝利。
近日,華為遭遇來自美國最為嚴格的封鎖。根據美國商務部官方網站公布的消息,“全世界所有公司,只要用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幫助華為生產產品,都必須得到美國批準”。
中國在20-30年之后要在國際上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們還不能很好的進行一個設想。提出可行的中國立場,這才是中國國際戰略中真正重要的問題。
全球化是復雜的社會運動,不是簡單的線性過程,不是順全球化、逆全球化、高潮和低潮的問題,不僅是一個方向的問題,也包括更復雜的變化,包括性質變化。
不要再進口美國的可能隱藏病毒的各種食品,不要再像崔大使一樣積極向美國提供醫療物資,集中精力調查美國生物戰爭演習、實驗室泄露并起訴、通緝美國罪犯.
中國在疫情之后會成為當前布滿陰霾的世界舞臺上的一束陽光,成為正向的、具有引領性的一種積極力量。中國經濟率先復蘇,會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的穩定根據地。
中美對抗將是一場持久戰,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還要做好中美發生重大沖突甚至戰爭的思想動員和戰略安排,提升國民的危機、憂患及戰爭意識,統一思想,管控好輿情。
美國的新一輪對華冷戰我們該如何應對?
不能低估了美國的霸道蠻橫:來自自然,責在中國蝙蝠;來自泄露,責在武漢生物實驗室。你越委曲求全大度寬容、越“貴和”,他越認為你軟弱可欺,結果只會得寸進尺。
毛主席說,戰略上藐視,戰術上要重視,蔑視是當然的,但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應對,戰略上以一當十,戰術上要以十當一。
習近平說過,“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我們研究北宋歷史和澶淵之盟的過程,就是要從其中的成敗得失中吸取歷史教訓。“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復雜深刻的演變”。
疫情對我們中國是一場“遭遇戰”。除了病毒防御戰、經濟保衛戰,2020年我們還有第三戰要打。是什么呢?就是美國和西方發起的國際輿論戰和法律索賠戰。
前天,面對亞裔女記者質問,特朗普直接失態,建議去問中國。昨天,看到美國前駐華大使稱,美國政府有點像上世界30年代的希特勒。
美國老了嗎?答案是,真的老了。這是誰先看到的,當然是特朗普,因為美國衰老了,不再偉大了,所以特朗普大喊,讓美國再次偉大,重振青春。
我們向全世界呼吁,并向聯合國拿出提案,在聯合國主導下,由世界衛生組織牽頭,成立國際新冠肺炎特別調查委員會,對所有國家新冠肺炎的來源和應對措施展開調查。
美國等西方要的是追責和賠償,至于病毒“人為”還是“自然”已無關緊要。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美國要用“各種手段懲罰中國”,遺憾的是中國一些人仍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