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看電影《周恩來外交風云》時,當影片再現1974年8l歲高齡的毛主席在長沙會見英國前保守黨政府首相希思的場面時,畫外音是希恩的回憶,他說:“……毛主席又對我說,‘我們只剩下最后一個問題,那就是1997年我們要收回香港了’”,希思當即代表英國保證說:“1997年香港會有一個平穩的交接”。
毛主席說:“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到那時,我們(他指了一下周恩來)就不在了”——電影演到這時,整個影院的觀眾幾乎是普遍的“??!”了一聲,似大夢初醒。原來居然不知道這是毛主席在世時就定下了的。
其實,國內的材料介紹中還多了一點,就是:“當時毛澤東又接著指了一下70歲的鄧小平說,‘具體事情由他們年青人去辦啦’。
二天后,根據毛的指示,周、鄧又同希思進行了具體的會談”。“1974年,希思到訪中國,毛澤東說:‘97年到香港看回歸啊’,周恩來說:‘我們都要來!’事實上,希思成為唯一親眼看到的人”。
【陳立旭點評:一國兩制來自于毛主席的一綱四目】
這個史實雖然披露了一點歷史真相,但是還是皮毛。更真切更豐富的歷史事實是:早在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就對祖國統一問題,構建了一個大戰略,這就是“一綱四目“:
“一綱”就是: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點決不動搖。
‘’四目‘’就是:一、祖國統一后,港澳臺可以保持現狀不變,社會制度改革必須是上下意見一致時再進行;
二、除外交統一于中央外,其他人事安排、軍政大權,由地區政府安排,臺灣由蔣介石安排,蔣經國、陳誠可以在中央政府擔任領導職務,蔣介石可以在臺灣住,也可以回廬山美廬居?。?/span>
三、臺灣經濟建設資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補助;四、國共雙方保證不破壞對方之事,以利兩黨重新合作。
毛澤東周恩來除了和英國、荷蘭政府談判達成共識、約定統一日期外,還先后派曹聚仁、張治中,與蔣介石、蔣經國溝通,雙方基本達成共識,后來因為國內外其他因素而暫時放下。
毛澤東的“一綱四目”大戰略,奠定了祖國統一的基礎。但是,后來,不知道為什么,毛澤東的功績被抹殺了,沒有人提了?,F在,中國大多數人不知道,香港澳門回歸是毛澤東早就安排好了的,不知道“一綱四目”的內容比“一國兩制”的內容豐富得多。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