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支持,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的更遠!”“這盛世如您所愿!”“緬懷開國領袖,再創偉大時代!”“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回歸紅色,淚目。”“熱淚盈眶。”
“瞻仰毛主席遺容,讓全中國人民看到了新的時代、新的希望、新的勝利!中國將一往無前、繁榮昌盛、戰無不勝!懷念毛主席了!”
“剎那間眼睛濕潤了。”“吃水不忘挖井人。”“革命精神代代傳。”
人民共和國來之不易,歡度國慶成為慣例、民俗,尤其逢十大慶,國家檢閱威武之師,成為人們的期盼。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國慶沒有紀念人民英雄。人們擔心這樣下去,下一代可能就會忘了共和國從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叫人民共和國。天佑中華!自十八大以來,最高領導層正本清源,于2014年確立國慶節的前一天為烈士紀念日,并率上范下,以國家崇高禮儀祭奠人民英雄紀念碑所代表的革命先烈。今年,最高領導不僅祭奠人民英雄紀念碑,更是先去祭拜了人民領袖毛主席。消息傳遍神州,感覺整個社會沸騰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眼眶濕潤,腦袋里躍出的第一個詞就是“淚飛頓作傾盆雨”。多少年了,各種仇視人民共和國的家伙內外勾結,以手中的資源優勢不惜余力肆無忌憚的詆毀我們的人民領袖!一時間黑云壓頂、神州失色。盡管人民群眾以文化自覺以各種方式與他們展開斗爭,維護主席老人家崇高地位,但力量分散總感憋屈。今天終于揚眉吐氣了!國之大事,在祭在戎,今天以國慶祭拜毛主席祭奠英烈,意義極其重大。
首先,國家更團結,人民更一心。此舉引發社會公眾廣泛深刻的同頻共振,多少人為此痛哭落淚?大家如此感動,怎能不滿懷信心繼續建設新中國!
其次,極大的打擊了資本主義元素及其代理人在國內的囂張氣焰。第三,以國家最高禮儀的形式,生動詮釋了新中國七十年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任何想拆開割裂前后三十年的企圖都不會得逞。第四,以國家最高禮儀敬仰中華民族的大英雄和革命先烈,真切感受神圣,極大的凝聚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四個自信,堅定了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信念。
在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一批紀念毛主席的電影和電視劇熱播,受到人民群眾喜愛,從《偉大的轉折》到《決勝時刻》再到《外交風云》,讓中國人民感到毛主席又回來了,毛澤東思想又回來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中國人民在世界上揚眉吐氣的毛澤東時代又回來了。一個偉大民族歷經苦難與輝煌,屹立數千年不倒,既得益于厚重文化,也得益于英雄精神。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英雄是一個民族的骨骼,文化血脈如江河奔涌,英雄骨骼如大山挺立,有文化是我們民族的幸福,有英雄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毛主席既是我們民族的一個文化標志,也是我們民族的一個偉大英雄,更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是黨魂、軍魂和國魂。曾經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利益集團和懷有仇恨的人拼命抵毀、謾罵、嘲諷和矮化毛主席,可歷經歷史的洗禮,毛主席的形象不僅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偉岸,毛澤東思想的光輝也更加輝煌。現在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毛主席在1949年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對中國和中華民族所具有的開天辟地的重大意義,毛主席提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萬歲”、“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向雷鋒同志學習”、“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思想和毛主席提出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仍然是我們工作的指思想和理論支撐。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一個獨立自強的新中國,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打敗了美國、蘇聯等強國的圍攻,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建立了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干凈的政府,中國人民從此站直了身子,不再受殖民強盜的欺凌和掠奪。毛澤東是一位在國際上有著重大影響力、令帝國主義懼怕和膽寒、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尊敬的偉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詩人。
毛主席每每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不論是與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戰,還是與八百萬國民黨軍隊進行大決戰,無論是對付武裝到牙齒的美國軍隊,還是對付以原子彈相威脅的蘇聯百萬大軍,或是對付美蘇支持的印度王牌軍,毛主席都意志堅定,毫不畏懼,謀定而動,氣勢如虹,令所有的敵人都聞之喪膽。在國家存亡的重要關頭,毛主席始終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軍事謀略,審時度勢,指揮若定,在延安的窯洞中、在中南海的書房里,毛主席運籌帷幄,打敗了所有的敵人,取得了世界軍事史上少有的驕人戰績。毛主席不僅贏得了中國人民的熱愛,也贏得了幾乎所有敵人的敬意。毛主席提出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思想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讓中國翻了個天,讓老百姓當家做了主人,讓四分五裂的中國變成一個統一強大的國家。他撰寫的《論持久戰》軍事理論成為了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著作,為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毛主席來自社會底層,對普通民眾所遭受的苦難有深切體會,在中國歷代領導人中,最有資格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人應該是毛主席。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是“人民”二字,他在天安門城樓上喊出了“人民萬歲”這一亙古未有的時代強音,他一生依靠人民的力量,為人民謀利益,人民既是他革命的出發點,又是他革命的終結點,充分發揮人民的力量既鑄造了毛澤東思想的靈魂,也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毛主席代表了民族和人民的力量,他領導革命改變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而不是官僚和利益集團的命運,透過歷史的煙云,當中國重新崛起,當中華民族即將實現偉大復興的時候,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以更加崇敬的心情仰慕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新中國成立后,面對美國在朝鮮半島的侵略行徑,毛主席堅決主張抗美援朝,最終在朝鮮戰場將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帝國主義集團打敗,這場勝利是中華民族自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以來,在經歷一百多年苦難、簽訂無數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幾乎亡國滅種、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情況下,靠自己的國家實力和軍事力量,靠中國人民的拼死精神所取得的第一場偉大勝利,這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正是這場勝利使中國人民掄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西方列強再也不敢欺負中國,中國人民從此挺直了腰桿。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國與搞霸權的蘇聯關系破裂。毛主席不是從意識形態而是從國家民族的大局思考問題,一邊反抗美帝國主義,一邊與蘇聯的霸權主義對抗,可謂“高天滾滾寒流急”。毛主席在分析世界格局、科技與軍事發展趨勢后做出準確判斷,認識到發展核武器是打破美國和蘇聯封鎖、解除美蘇軍事威脅的唯一途徑,由此開始了中國“兩彈一星”的發展歷程,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以及實行國家縱深三線工業布局的戰略構想,在此期間涌現出了一批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默默奉獻的共和國英雄,當中國核武器爆炸成功后,世界格局頓然改觀,中國成了與美蘇形成三角關系、相互制衡的重要力量。無論對強大的美國還是對強大的蘇聯,毛主席從不畏懼,他取勝的關鍵在他對國家、對人民、對中國軍隊有充分的自信,在他對國際政治關系有深刻而準確的理解和判斷,在他作為一個大國領袖所具有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一個國家面對強敵一旦示弱,就永遠站不直身體,那不僅是事關一場戰爭勝負的問題,而且是事關一個國家尊嚴和一個民族精神的問題。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精神是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在朝鮮、在珍寶島、在中印邊境為我們討回來的。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還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他的《論十大關系》是一篇聯系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的經濟學論著。解放初期,面對一窮二白的中國經濟,面對貧油少糧、自然災難頻發、沒有任何支柱產業的中國經濟,面對美國和蘇聯兩大超級大國的雙重封鎖和威脅,他充分依靠人民群眾的精神力量,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時間里,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經濟體系,在人口增加一倍、人均壽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基本上解決了人民的吃飯穿衣問題,初步建立起了中國的工業體系、教育體系、醫療體系、科研體系,在一些重大工業裝備、科技項目上取得了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