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過青海拉水峽,深谷險要,山巖陡峭。迎著太陽向東再向東,地勢漸漸趨于平緩開闊,穿過茂密的樹林,翻過凸兀的山嶺,就到了名叫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高原小城。
不知不覺間,黃河出現了。只聽滔滔黃河水仿佛在深情地訴說,訴說當年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被俘戰士在岸邊播撒紅色火種的悲壯故事。
一
1936年秋,中共中央電令渡過黃河的紅軍組成“西路軍”,向甘肅河西走廊進發。由于孤軍作戰,寡不敵眾,西路軍最后彈盡糧絕,慘遭失敗。
1939年,軍閥馬步芳將被俘的400多名西路軍戰士組成“工兵營”,押解到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沿荒無人煙的黃河南岸從事伐木、墾荒、修路、建房等苦役。
贊卜乎村是全國唯一由西路軍被俘戰士建的村莊。為了緬懷先烈,1987年4月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準,贊卜乎村更名為“紅光村”,取紅軍精神光照千秋之意。它讓人聯想到理想、信念、根脈,還讓一些靈魂的東西根植在這里。
我們來到紅光村。放眼望去,整個村莊的墻壁是統一的磚紅色。文化廣場中央的照壁上,毛澤東的詩詞《長征》氣勢磅礴。
村中巍然矗立的清真寺,也是由西路軍被俘戰士修建的,至今還保留著歷史原貌和紅色遺跡。
我們站在清真寺鐘樓下抬頭仰望。青磚灰瓦上雕刻的一些圖案清晰映入眼簾,那是一些與中國工農紅軍緊密相聯的寫意圖案。
聽村里人說,在建造清真寺時,雖遭匪徒的嚴密監視,但戰士們堅信革命必勝,采取各種方式與敵人進行機智頑強的斗爭。他們巧妙地將紅五星、紅領章、鐮刀、斧頭等象征革命的圖案,刻在燒制的磚瓦花瓣紋里,悄悄嵌入大殿的屋脊和墻體之上,有的則直接雕刻或烙印在木料表面。他們堅信:有紅五星在閃耀,光明終會到來!
啊,舉目隨處可見。頭頂上那個彎口朝上的月牙,被戰士們安裝上小小的手柄,便構成了一把象征收割希望的鐮刀圖案。磚花里的那些“H”形、“十”字圖案,盡管形狀有所變換,但基本能一眼認出是工農的“工”和紅十字的“十”。還有墻壁兩側那些戴著五角星鐵帽的釘子,酷似一朵朵怒放的花朵,光彩奪目。
紅光村主要為撒拉族聚居地,清真寺是一個地標式建筑。寺內有一座方柱體的喚禮樓,其四角造型打破了八角或六角的傳統風格,寓意西路軍的前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柱子采用一根到頂的通柱,暗含著戰士們堅貞不屈、革命到底的決心。
這些寫意圖案因為設計巧妙隱秘,愚蠢的匪徒始終沒有發現。至今,歷經風雨80年,紅色火種仍生生不息光耀人間!
二
清真寺只是一個縮影。紅光村最早的60處居民院落、300間房屋都是戰士們修建的。此外,還修建了一所學校,開墾了1700多畝荒灘。
戰士們不光把那些比生命還要寶貴的圖案留在了建筑中,還把對部隊和戰友的徹骨思念凝結在了村莊里。
你看,60處院落大門的設計違背了撒拉族的習俗,一律坐南朝北,遙望著北上抗日的戰友們。
你看,紅光上村的街道分成了2排,每排9戶共18戶人家,其中的9寓意西路軍中的紅九軍。
你看,紅光下村的街道分成了5排,每排6戶共30戶人家,其中的5和30,寓意西路軍中的紅五軍和紅三十軍。
……
“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臘月呦盼春風”。盡管匪徒們虎視眈眈,看押如鐵絲網一樣嚴密,但逃出工兵營重返戰場,是戰士們從未放棄的不屈抗爭。
一天,3個小戰士白天在工休時看好了逃跑路線,晚上躲過看守人員潛出營地朝東北方向奔去。不料,水流湍急的黃河擋住了去路。前有大河,后有追兵,警示的槍聲越來越近,3個小戰士急不擇路,冒險強渡黃河,不幸溺水身亡。
鄉親們偷偷把他們打撈上來,做好標記掩埋在黃河邊上。待躲過匪徒的追查,才添上土石堆成墳塋,并讓墳頭朝向東面,朝著他們家的方向。
鄉親們祈禱說:“這些紅軍娃從小離家扛槍打仗,被俘虜后又飽受摧殘,至死也沒回家看一眼爹娘。滾滾東流的黃河水啊,就帶著他們的魂兒回家去吧……”
三
“黃河兩岸是撒拉的家,積石山下飄彩帶,蘋果花椒紅艷艷,迎客的駝鈴聲傳來……”西路軍被俘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紅光村鄉親們幸福的今天。
雖然撒拉族群眾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十分虔誠,但對擁有共產主義信仰的紅軍,更打心眼里欽佩和敬重。我們欣慰地看到,村子里至今還保留著紅軍墻、紅軍樹、紅軍碑等紅色歷史遺跡,就連當年戰士們住過的屋子和使用過的馬燈、桌椅、磨盤及其它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也帶著歲月的斑駁保留了下來。鄉親們還自愿捐資修建了一座紀念館,并把西路軍被俘戰士如泣如歌的故事,刻在一本厚厚的石書上,擺在了村口處,讓后人世世代代銘記和傳頌。
馬明全是黃河邊上的一個火炬手。他是紅光村西路軍紅軍小學的校長,也是西路軍故事和精神的挖掘者、宣傳者。“繼承紅軍遺志,當好紅軍傳人”,在紅軍小學里,兩百多名學生人人備有一套小紅軍服,他們聽著軍號升旗降旗;聽著軍號上課下課。
更讓人驚喜的是,學校的每位師生都能講出幾個與黃河、循化、撒拉族、紅光村有關的西路軍的故事。
時光順流而去。紅色火種在黃河岸邊已生根發芽,正如日夜奔流的黃河水,激勵著后來人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原載《黨建》雜志2019年第9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喜報:《古田軍號》獲“五個一工程”獎 被贊“紅色含金量極高”
2019-08-20學習總書記紀念五四運動百年講話精神――紅色偉業主題黨日團日活動
2019-05-2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