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文藝創作中,歷史題材電視劇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題材類別進入百姓文化生活,甚至成為大眾獲取歷史知識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文藝應該為大眾提供什么樣的作品,顯得非同尋常。從事歷史題材劇創作的作家、藝術家們該用怎樣的歷史觀進行創作,該奉獻給社會怎樣的歷史題材作品,關乎我們新時代的文藝應該堅持什么樣的創作立場、走什么樣的道路。 用電視藝術鑒古知今 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文藝家要用手中之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用文藝形式來反映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才能切實發揮文藝“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功能,只有在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審美方式藝術地呈現“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我們的文藝才能真正具有時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愛。 歷史是一面鏡子,一部優秀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能夠起到警世的作用,能夠喚起我們的民族自覺。這些年,大批作家、藝術家積極投身創作實踐,創作了不少佳作力作,僅就古代歷史題材來說,就有《大秦帝國》《于成龍》等反映民族歷史的大戲。這些作品與此前的《東周列國》《漢武大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貞觀之治》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組成一道古代歷史劇的文化景觀,被稱為中國文藝用電視藝術呈現的中國通史。 這些作品不僅幫助觀眾學習普及歷史知識,也幫助觀眾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五千年中國社會演變和文明發展中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從而鑒古知今,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發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 用歷史故事燭照觀眾 一直以來,表現近現代革命史的內容是歷史劇創作的重要篇章。與十年前產生《亮劍》《暗算》《歷史的天空》等一年一部的年度熱門劇集相比,黨的十八大以來,這類作品的數量與質量均有顯著提高。 近年來,每年都有一批熱播歷史劇引領大眾的審美走向,滿足社會大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這其中,既有像《戰北平》《三八線》《中國遠征軍》等一批再現重大歷史事件的作品,也有如《江姐》《鐵血紅安》等著重表現歷史人物的作品。 從題材來看,一批高揚理想和信仰旗幟、反映隱蔽戰線的作品受到觀眾的喜愛,如《潛伏》《風箏》等成為持續數年的收視熱點。這些作品,如同革命歷史教育的形象教材、世代相傳的紅色家譜,對革命傳統教育和黨史軍史知識普及起到重要作用。 許多作品借助重要節日慶典的契機推出,諸如抗戰勝利紀念日、重大戰役紀念日、國家重大慶典日等。2016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全國各電視臺紀念長征的作品有十余部,輿論和觀眾反響十分熱烈。尤其是《絕命后衛師》《我是紅軍》《千里雷聲萬里閃》等劇,在社會上引發出人意料的收視熱潮。這些作品,不僅讓觀眾了解更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也讓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潛移默化影響了當代觀眾。 歷史劇離不開現代視角。任何一部歷史劇都是對現實的觀照,是為了通過回望昨天燭照現實。許多關于近現代革命史的作品,為今天的共產黨人乃至整個社會提供歷史的鏡鑒。比如反映早期革命史的作品,大都濃墨重彩地敘述了一個主題:對理想信仰的堅守。如周文雍、江姐、趙一曼、彭湃、蔡和森等共產黨人視死如歸、正氣凜然的精神,與背叛革命的叛徒形成了鮮明對照。這些歷史劇叩問每一個共產黨人的良心,也向今天的人們敲響了振聾發聵的警鐘。 警惕“三無”歷史劇 當下歷史劇創作與人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還有不少差距,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凸顯出來。甘為市場的奴隸、被金錢綁架的創作,“一味追逐市場和沾滿銅臭味”的“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的“三無牌”歷史劇,依然存在于文化市場。 有的作品在表現歷史時一味追求娛樂效果及商業利益,見事不見史,甚至以游戲態度褻瀆歷史,戲說史實,顛倒黑白,混淆美丑。有的將嚴肅的歷史話題和真實的歷史事件碎片化、小品化,嚴重地向消費主義傾斜。如此,訴說變成了“戲說”,歷史寫成了“秘史”。一些被群眾批評厭棄的鬧劇、“神劇”,便是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怪胎。倘若陷于這種娛樂化沼澤中,歷史劇只能淪為流行文化的附庸,被市場綁架,失去它最本質的功能。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是歷史劇創作必須堅持的根本立場。文藝作品如果“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熱衷于“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是沒有發展前景的。可以肯定地說,缺失歷史定力,缺少價值立場,其作品必然如無根的浮萍,難以成為時代的扛鼎之作。 明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年,兩年以后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在這些重大時間節點上,必然有影視題材作品加以展現,也將必然出現歷史劇的又一次熱潮。在創作中毫不動搖地堅守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不拘泥歷史事實的繁雜和歷史情境下的特定現象,把握好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謳歌人民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力量,堅定不移地運用手中之筆寫好我們黨、民族、人民、軍隊的歷史,是歷史賦予文藝創作者的艱巨任務。
(作者系解放軍報文化部原主任;來源:人民日報)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人民日報:警惕歷史劇“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
2018-09-05人民日報:警惕歷史劇“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
2018-08-30曹建文:警惕自媒體輿論場中非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表達的“泛自由化”
2017-11-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