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屬性的本質是階級性和科學性——評方世南同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必須堅持正確方向》一文
7月26日從昆侖策網讀到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方世南同志發表在《人民日報》25日第7版《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必須堅持正確方向》(見附錄,以下簡稱方文)一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講明我國高校要從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著眼,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正確方向,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其立論無疑是正確的。但通讀全文后,筆者認為其存在的根本問題是并沒有真正講清楚高校為什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為什么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和怎樣堅持正確方向等等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屬性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方文全篇立論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意識形態屬性”,正如文中所說:
“馬克思主義學科既具有學術屬性,又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彰顯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意識形態屬性,是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由此推論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正確方向,要“大力抵制與批判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新形勢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學應緊緊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進行,密切聯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特別是勇于直面與解答大學生關注的敏感問題和疑難問題,教育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整篇文章的要害就是推論、論證的大前提“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意識形態屬性”與結論之間有否內在的邏輯聯系上。
大家知道,唯物史觀把社會生活全部現象區分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兩大方面。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中的物質因素。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因素。社會意識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從意識的主體性角度可劃分為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從意識的層次角度可以劃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而社會意識形式又可區分為非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和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非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包括自然科學、形式邏輯和語言學。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包括哲學、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等。唯物史觀把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也稱之為社會意識形態。
“馬克思主義學科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這話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馬克思主義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那么不僅馬克思主義學科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古今中外所有的研究社會現象的理論學說也都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孔子學說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宗教神學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反宗教的西方人道主義學說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亞當·斯密學說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德國古典哲學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即使當今社會存在的極其嚴重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也同樣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
按照方文的邏輯推理方式,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意識形態屬性,所有要加強學科建設,要堅持正確方向,要大力批判反馬克思主義,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一切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的學科內容也具有意識形態屬性,那么今天是否也應該加強其建設呢?也應該強調它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呢?也應該按照它們的學說內容樹立他們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呢?顯然是十分荒謬的。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與方文需要論證的結論毫無內在邏輯聯系。
那么問題出在何處呢?筆者認為,問題就出在僅僅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根本就沒有揭示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本質屬性。用馬克思主義與其它所有研究社會問題的學說體系的共同點,根本就不可能推論和證明對待馬克思主義的任何具體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意識。按照唯物史觀關于社會意識的分類,其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也就必然具有社會意識形態屬性。方文的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方文只是指出馬克思主義與其它社會學說的共性、普遍性,而沒有揭示馬克思主義學科與其它社會學說的特殊性、個性即特殊本質。因此就不可能進一步科學推論和證明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和怎樣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屬性的本質特性究竟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它的階級性。
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即社會意識形態都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現實的經濟基礎必然把社會分為兩部分,即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或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那么作為反映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形態也必然具有階級性。
馬克思恩格斯1846年合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對此講到清清楚楚:“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于這個階級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
這種思想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著作中比比皆是。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就是階級性。但馬克思主義的這種階級性與其它社會意識形態的階級性也有本質區別。以往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意識形態本質都是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是維護和服務于少數剝削者、壓迫者的根本利益的。而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是無產階級和絕大多數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理論上的反映,同時也是為維護和服務于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是為無產階級消滅私有制、實行兩個決裂、通過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階級斗爭實踐服務的。這一原理和觀點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中同樣也講得清清楚楚。就是目前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材中講到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時,也都是這樣講的。
第二是它的科學性。
馬克思主義以往的人文學說包括與馬克思主義同時代的以及之后的西方其它學說盡管有合理或精華內容,但總體上說,它們都不是科學體系。原因就在于它們不懂得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所決定的,它們的歷史觀都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它們不同程度地歪曲歷史和社會的本來面目。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是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歸根結底是對社會經濟關系的科學反映,是對現實的經濟關系和階級斗爭實踐科學研究的結果。馬克思主義全部內容和體系有科學的哲學依據,有反映社會現實的大量真實材料,有科學的邏輯推理和理論論證,也經過階級斗爭的實踐所檢驗和證明。
馬克思主義社會意識形態所具有的這兩個本質屬性是緊密相聯的。無產階級作為人類社會最后一個被剝削階級的解放必須要有科學的社會歷史理論做指導,所以馬克思1844年就說,無產階級需要科學的哲學理論作為精神武器。同理,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也需要無產階級作為物質武器,也就是說,這種科學理論只有為無產階級所掌握,為無產階級服務,才能真正回到實踐中,變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正如恩格斯1886年所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哲學的終結》一文中結尾說:“科學愈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勞動發展史上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的新派別,一開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階級的,并且得到了工人階級的同情,這種同情,它在官方科學那里是既尋找不到也期望不到的。”
馬克思主義社會意識形態屬性所具有的這兩個本質特征及其關系在以往的馬克思主義教材中包括目前大學使用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材《緒論》中都是這樣講的。
二、方文的錯誤說明了什么?
方文的立論無疑是正確的,文中提到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正確的(實際問題比其多得多)。但由于方文只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這一觀點出發論證其立論,并批判錯誤現象,因此整篇文章只是觀點的堆積而沒有任何說服力,也就沒有任何科學性。既沒有學術價值,也沒有理論價值,更沒有現實意義。只有從馬克思主義的這兩個本質屬性及其相互關系的基本觀點作為論證的出發點和大前提,才能真正推出方文中的基本結論。離開這兩個本質屬性,只講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是根本推不出方文中的那些結論的。個別中有一般,方文這種個別的出現也有一般。筆者結合方文這種現象的出現進一步揭示中國當今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1、不講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根本談不上馬克思主義的學科建設,更談不上堅持正確方向。
大家知道,《共產黨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就是講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人類的歷史就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恩格斯在《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說,《宣言》的基本思想就是階級斗爭思想。也正是有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實踐,所有才產生了為無產階級階級斗爭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和階級分析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理論和思維方法。馬恩列毛的有關論述也相當之多。
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首先是學科內容的建設,那么我們今天研究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就必須研究階級斗爭理論、階級分析方法的基本內容及其在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體系中的理論地位、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然而近四十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只字不講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領導人講話和中央文件中只字不出現階級斗爭、階級分析的字眼。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哲學基本原理教材中還提到階級斗爭理論,但能弱化就弱化,能不提就不提,能取代就取代。
如毛澤東講實踐的基本形式是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但幾十年來幾乎所有的哲學教材都用“處理人與人關系的社會實踐”取而代之。幾十年來,特別是2004年中央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級學科以來,有關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著作和學術文章多如牛毛,但涉及到階級斗爭理論且給與科學評價者和正確應用者鳳毛麟角。這能夠是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嗎?方文這里不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階級性實際也是整個社會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存在的極其嚴重問題的具體表現之一。
我想,本文作者也一定能夠知道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屬性,為什么只字不敢提或不愿提“階級斗爭”和“階級性”這樣的字眼呢?方文口口聲聲強調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但不提更不研究和應用階級斗爭階級分析的方法分析認識現實問題能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嗎?能堅持正確方向嗎?
2、不提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對立的階級屬性,就講不清楚為什么要加強意識形態的安全問題和抵制批判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必要性。
方文中提到,“我國高校要從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著眼”,要“大力抵制與批判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高校不是游離于社會的象牙塔和真空地帶,而是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激烈交鋒的重要場所、意識形態滲透與反滲透的前沿陣地。高校的思想高地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就會乘虛而入、興風作浪。因此,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學的同時,還應有力抵制與批判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
上述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也是中央領導人經常講到和強調的觀點。最近有些媒體也多次講到這樣的觀點。但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不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其根本原因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屬性。這種階級屬性本身就包括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是根本對立的階級的意識形態,包括馬克思主義本身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中國當今存在的極其嚴重的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本身就是意識形態領域階級斗爭的突出和尖銳表現。方文中舉到的實例就是階級斗爭的具體表現。西方國家從來沒有停止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和平演變政策,企圖用非武力方式顛覆社會主義中國。這難道還不是階級斗爭嗎?相當多的研究“和平演變”的理論文章只是就演變談演變,就是不敢把它提到資本主義同社會主義兩大力量根本對立的階級斗爭的高度認識。
共產黨人要抵制和批判這些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難道不正是從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革命性、批判性邏輯推導的必然結果嗎?僅僅講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是根本得不出強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性和抵制、批判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必要性。其實,中國官方、主流媒體及學界不提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觀點,本身就是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對共產黨人和理論界的嚴重影響和侵蝕。近幾十年來,馬克思主義的幾乎所有基本原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質疑和否定,而否定和質疑最嚴重的觀點就是階級斗爭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而我們理論界在這股資產階級向馬克思主義猖狂進攻的陣地上卻主動放棄了抵抗甚至繳械投降,跟在人家屁股后也紛紛指責起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是制造人類仇恨的理論,是片面錯誤的理論。由此造成中國整個社會包括理論界談“階級斗爭色變”,講階級斗爭特別是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階級斗爭的著作和文章基本都不能公開發表。
我想,方文中不講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屬性也是馬克思主義被嚴重侵蝕和妥協讓步的產物。如果方文中講到階級斗爭和階級性的觀點,幾乎100%地會被《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同樣被侵蝕和妥協投降了)所槍斃。如此狀況,談何抵制和批判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呢?這不完全是空對空嗎?這樣的文章有現實意義嗎?
3、不講清楚馬克思主義學科的階級性和科學性,就講不清楚為什么要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確立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地位。
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和黨中央確實一再強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指導思想地位,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不能丟,丟了就要丟掉根本。之后及黨的多次重要會議和文件中也反復強調這一重要思想。那么為什么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對于一個馬克思主義學者、教授確實需要給思想、認識模糊的官員和黨員講清楚這一問題。
黨內某些理論家如中央黨校的王長江、蔡霞等人根本不信仰馬克思主義,所以他們不僅不論證這一問題,反而論證馬克思主義不能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指導思想。王長江就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出來幾個概念拼湊推導出來的。他堂堂的中央黨校大教授都沒有搞清楚,怎么能夠拿來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呢?
方文顯然不是這種觀點,他力圖論證中國共產黨人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鞏固這個指導思想的地位。確實,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努力講清楚這一問題,是每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方文試圖這樣做。但必須指出的是,方文失敗了。他僅僅依靠那個“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意識形態屬性”命題直接推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從邏輯上是根本推論不出來的。其原因也是因為沒有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理論的特殊本質、特殊性質。
筆者認為,論證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理論地位,當然不是幾句話所能論證清楚的,但必須抓住要點,抓住根本,抓住基本的思路。筆者認為,這個根本點,這個思路就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屬性的階級性和科學性。大家知道,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資本主義滅亡、社會主義勝利、最終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的無產階級解放的學說。這就典型體現了其階級性、革命性的特征。中國共產黨人一成立,就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初心和奮斗目標。中國民主革命是如此,社會主義革命也是如此。這一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和無產階級的實踐活動就需要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同時,馬克思主義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哲學武器,以無產階級的實踐活動為基礎,是正確反映人類歷史發展規律、資本主義發展規律和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科學理論。
正如恩格斯所說,科學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發展狀況和階級斗爭進行科學研究的結果。馬克思主義以前雖然也有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但他們的歷史觀都是唯心主義的,他們不懂得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所以整體說他們都不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正是這兩個要點、根本點。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并鞏固其指導思想的地位。同時實踐也反復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革命建設就能夠取得勝利,反之就會遭遇挫折和失敗。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背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
中國當今相當多的所謂“馬克思主義學者、教授、博導”研究馬克思主義從來不講中國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的歷史任務,把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任務和奮斗目標單純歸結為或只講“經濟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復興”,自然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也就可有可無了。同時他們也不講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與歷史上其它杰出思想家的根本區別,他們也承認馬克思恩格斯理論上的杰出貢獻和成就,但把馬克思、恩格斯打扮成類似亞里士多得、亞當·斯密、黑格爾等那樣的純粹杰出的思想家、學者。而沒有看到馬克思首先是一位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而斗爭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還不講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體系的科學性,他們自覺不自覺把西方學者、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洋教條拿來解讀馬克思主義,天天在那里尋找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并把自己的所謂研究成果稱之為“創新”,實則完全是拾人牙慧,不僅沒有真正的新意,且完全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烏七八糟的大雜燴。就這種不承認馬克思主義階級性和科學性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能夠真正講清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理論地位嗎?
4、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首先是馬克思主義學者自身素質、能力、水平的建設。
方文的標題是“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其中“學科建設”“正確方向”對于高校領導和學者是再熟悉不過的概念了。黑格爾說,熟知的東西并非真知的東西,但據筆者觀察,相當多的高校領導和大多數學者對這兩個概念并不真知。他們認為,學科建設就是要有科研項目、成果、獎項,就是要有研究生點,就是寫論文、寫著作。這叫“學科建設”嗎?對于“正確方向”,非馬克思主義學科人員根本不承認自身的學科建設存在“方向”問題,只要認真搞科研,就是正確方向。馬克思主義學科人員認為自己本身就是搞馬克思主義,這就是正確方向。所以也不存在正確不正確的方向問題。筆者認為上述這些見解是錯誤的。
首先就“學科建設”概念講,其固然包括科研項目、著作、文章、獎項等等,但這只是形式、外在現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科建設。學科建設的實質首先是學者自身素質、能力的建設以及此基礎上的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任何學科建設都包括方向正確與否,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也包括方向問題。這就是學者為什么搞科研?是從人民和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還是從個人的名利地位出發?究竟怎樣搞科研?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用唯物主義和辯證的思維方法搞科研,還是用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方法搞科研?這就是方向問題。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人員研究的對象是馬克思主義,但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未必是無產階級的,未必是從人民、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未必能夠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也存在正確方向問題。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其研究的成果是否真正有價值、有水平,對現實有否指導意義?只有在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的真正有理論現實意義有水平的研究成果才是真正的“學科建設”。那么離開研究者的世界觀、思維方法、素質、能力建設的單純以研究成果的數量、級別、獎項衡量“學科建設”優劣的觀點是錯誤的。
方文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整篇文章都在講馬克思主義,但就是不能抓住馬克思主義的根本點論證問題。這顯然是一篇低水平甚至是沒有水平的文章。該文如果出自于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初學者還情有可原,但本文作者方世南同志是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堂堂正正的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擔任過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且在全國性的學術團體擔任理事、常務理事等,其著作等身,榮譽無數。卻寫出如此缺乏科學邏輯思維的文章,而且竟然發表在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上。這就很奇怪了。
筆者對方世南同志并不熟悉,也沒有閱讀過他的著作和文章。但僅從他這篇文章,以及筆者所了解的馬克思主義當今研究現狀(筆者也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普通教授,也經常參加全國性的學術研究會議,也經常閱讀理論研究文章,對全國的馬克思主義隊伍及其研究現狀太熟悉了),可以發現和窺視出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自覺不自覺地迎合社會錯誤思潮的影響,拒斥階級斗爭理論和階級分析方法。自覺不自覺地把當今領導人講話、中央文件、會議決議當做不能懷疑和否定的不證自明的真理,當做研究的出發點,并用來解讀和裁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實質是唯書唯上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思維方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性內容即權力至上、權力真理的具體表現。對整個社會當今是非善惡美丑徹底顛倒的嚴重現象缺乏識別力、辨別力,批判力,且隨波逐流,甚至助紂為虐。
拒斥世界觀改造,不懂得究竟為什么搞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把馬克思主義研究當做普通學科,只是同個人的職稱、獎金等名利地位緊密聯系起來,精致利己主義同樣嚴重存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中。作風浮躁,急功近利。不認真閱讀和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基本著作,用第二手資料甚至用西方資產階級理論和方法解讀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停留在詞句上,一知半解、膚淺、片面、簡單。不認真研究中國社會現狀,回避當今中國社會及其尖銳、激烈的所謂“敏感性”的現實問題。不會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如對中國極其嚴重的腐敗問題,至今沒有看到一篇見解深刻、獨到,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研究成果。極其缺乏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科學的推理方法。許多著作、文章中偷換概念、推理混亂等違反形式邏輯規則的現象極其嚴重等等。近幾十年來特別是2004年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級學科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點和教授、碩導、博導數量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研究成果也是堆積如山。可實際上真正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精髓,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回答、解決現實問題的有真才實學的教授和研究生究竟有多少呢?
方世南教授、博導頂著那么多的頭銜、榮譽而且發表在頂尖報刊上的文章就如此水平。全國類似方世南教授這種狀況的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教授、博導還少嗎?如此人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不重視自身世界觀改造、不重視自身素質、能力的提高,能有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嗎?能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嗎?能教育和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嗎?
附:點擊“閱讀原文”:《方世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必須堅持正確方向》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