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羅文東|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堅持和發展
點擊:  作者:羅文東    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3-01-13 09:17:52

 

1.jpg

 

【摘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揭示了意識形態斗爭的規律,創立了科學的意識形態理論,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深化和拓展對意識形態斗爭規律的認識,領導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意識形態斗爭的內涵和實質、地位和作用、方式和手段、過程和趨勢等重大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開辟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新局面。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從不同層面對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斗爭的本質規律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概括,創立了科學的意識形態理論,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為人類謀解放作為自己的宗旨使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深化和拓展對意識形態斗爭本質規律的認識,領導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特別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意識形態斗爭的內涵和實質、地位和作用、方式和手段、過程和趨勢等重大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一、關于意識形態斗爭的內涵和實質
本質規律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與其他事物之間及其發展過程中所固有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列寧在《哲學筆記》中指出:“規律就是關系……本質的關系或本質之間的關系。”“規律是現象中同一的東西”。從內涵和實質來看,人類社會意識形態斗爭的核心是不同價值觀的競爭,其實質是反映和爭奪階級領導權,進而奪取和鞏固國家政權。
早在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徹底批判了以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斯蒂納為代表的德國哲學和以各種各樣先知為代表的德國社會主義,揭開了千百年來籠罩意識形態的神秘、虛幻的面紗,闡述了唯物辯證的歷史觀和科學的意識形態理論,實現了哲學史上的根本變革。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指出:“德國哲學從天國降到人間;和它完全相反,這里我們是從人間升到天國。”“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學和其他意識形態,以及與它們相適應的意識形式便不再保留獨立性的外觀了。”和各種唯心史觀不同,他們創立的唯物史觀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不是從觀念出發解釋實踐,不是簡單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而是站在社會歷史的基礎上,從物質實踐出發解釋思想觀念的東西,主張只有實際地推翻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此產生的社會關系,才能最終把這些思想觀念消滅。由經濟理論、政治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構成的意識形態,都是由市民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受物質生產方式所支配,其性質取決于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在階級存在和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意識形態必然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其核心內容是對不同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價值追求的集中反映,各個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較量也必然體現在不同價值觀的競爭上。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將“自由”“平等”“博愛”等鼓吹為普世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強行推銷,對不順從者就揮舞價值觀的大棒進行打壓或制裁。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凝聚著全體人民的價值追求,構成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價值觀念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是起中軸作用的,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正所謂‘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首先要打好價值觀念之爭這場硬仗。”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任何社會都存在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要把全社會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必須有一套與其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并能凝聚社會共識的核心價值觀。“我們要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及其與西方價值觀的競爭在意識形態領域乃至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意識形態作為國家權力的構成要素,具有直接或間接地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權力的本質屬性,不同階級的意識形態斗爭的實質是爭奪思想上的領導權和政治上的統治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此作過精辟的論述。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例如,在某個國家,王權、貴族和資產階級為奪取統治權而斗爭,在那里統治是分享的,那么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就會是分權的學說,分權也就被宣布為“永恒的規律”。列寧也指出:無產階級的統治,不是一下子就鞏固起來的,而是在同一切落后學說如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作了長期斗爭以后才鞏固起來的;“對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任何輕視和任何脫離,都意味著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加強”。毛澤東更是明確地說:“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進一步提出: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各種敵對勢力企圖在我國制造“顏色革命”,以顛覆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我國政權安全面臨的現實危險。他們選中的一個突破口就是意識形態領域,企圖把人們思想搞亂,然后渾水摸魚、亂中取勝。新形勢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復雜尖銳。歷史和現實都警示我們,思想輿論陣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得住。在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上,我們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余地,必須取得全勝。”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站在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強調“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嚴密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及其對維護國家權力、保障政權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關于意識形態斗爭的地位和作用
意識形態不是脫離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生活而自在自為的力量,而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在觀念上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經濟,并且隨著政治和經濟的發展而變化。
唯物史觀是以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的物質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政治事件,一切政治思想、哲學和宗教等意識形態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馬克思這一經典論述揭示了意識形態作為思想上層建筑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和原因。
唯物史觀還揭示了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對經濟基礎的巨大反作用。在恩格斯看來,意識形態一經產生,就同已有的思想觀念材料相結合而發展起來,并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識形態了,就是說,它就不是把思想當做獨立地發展的、僅僅服從自身規律的獨立存在的東西來對待了”。他在《致約瑟夫·布洛赫》的信中寫道,“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一斗爭的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階級斗爭的各種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勝利了的階級在獲勝以后確立的憲法等等,各種法的形式以及所有這些實際斗爭在參加者頭腦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學的理論,宗教的觀點以及它們向教義體系的進一步發展。這里表現出這一切因素間的相互作用,而在這種相互作用中歸根到底是經濟運動作為必然的東西通過無窮無盡的偶然事件(即這樣一些事物和事變,它們的內部聯系是如此疏遠或者是如此難于確定,以致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聯系并不存在,忘掉這種聯系)向前發展。”唯物史觀還昭示人們,意識形態的發展絕不是同一定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正比的,經濟上落后的國家可以創造先進的文化,18世紀的法國對英國來說是這樣,后來的德國對英法來說也是這樣。尤其是19世紀的德國在經濟上雖然比英國、法國落后,但在哲學上卻能“演奏第一提琴”,取得了近代西方哲學的較高成就,構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來源。一般說來,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而代表沒落階級的錯誤觀念,也會禁錮人們的頭腦,成為阻礙真理傳播和社會進步的消極因素。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為指導,不斷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同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和偉大社會革命,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等各方面,促進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毛澤東十分重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筑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張吸收古今中外文化中科學的、民主性的精華,排除其愚昧的、封建性的糟粕,為建設獨立、自由、統一、強大的新中國而奮斗。他明確地說:生產力、實踐、經濟基礎,一般具有主要的決定的作用,不承認這一點就不是唯物論者。但生產關系、理論、上層建筑這些方面,在一定條件之下又轉過來表現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這也是必須承認的。“當著政治文化等等上層建筑阻礙著經濟基礎的發展的時候,對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為主要的決定的東西了。……這不是違反唯物論,正是避免了機械唯物論,堅持了辯證唯物論。”鄧小平提出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教育、科學、文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道德、紀律,人與人的同志式關系等。他在1992年視察南方時指出:廣東20年趕上亞洲“四小龍”,不僅經濟要發展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兩個文明建設都要超過他們,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中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強調意識形態要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早在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就深刻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是黨的極端重要的工作。“我們要深刻認識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深刻認識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既要切實做好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為中心工作而忽視意識形態工作,也不能使意識形態工作游離于中心工作。”他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告誡全黨,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復雜局面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正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著力解決意識形態領域黨的領導弱化問題,立破并舉、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守正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而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國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奠定了共同思想基礎,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三、關于意識形態斗爭的方式和手段
意識形態斗爭同其他斗爭不同,不能采取粗暴的強制的方法,只能用細致的講理的方法;還要與經濟、軍事領域的斗爭相配合,與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媒體的變革相適應。
一般說來,社會革命不僅要靠錢袋子、槍桿子,還要靠筆桿子。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在開展經濟、軍事和思想斗爭的過程中,注重發揮意識形態的作用。拿破侖認為,一支筆桿子勝過兩千條毛瑟槍;在艾森豪威爾看來,一美元的外宣費用等于五美元的國防費用。尼克松斷言:三份不友好的報紙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他甚至公開宣揚,美國與蘇聯的競爭是軍事、經濟和政治性的,“但美蘇之爭的根源在于意識形態,蘇聯要想傳播共產主義和毀滅自由,而美國則想要阻止共產主義和傳播自由。如果我們在思想意識戰中敗北,則我們所有的武器、條約、貿易、外援和文化關系都毫無用處”。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統籌兼顧、得心應手地開展經濟、軍事和思想等戰線上的斗爭,主張“凡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會有害于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因此,他強調,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采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在總結反右派斗爭擴大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不能認為只要破字當頭,立就在其中了”,“歷史經驗證明,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而不是用透徹說理、從容討論的辦法,去解決群眾性的思想教育問題”,從來都是不成功的。他主張正面引導與合理批判相結合,既執行“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又不丟掉批判的武器,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反對“左”和右的錯誤傾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義無反顧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習近平在2013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重要方針,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劍,著眼于團結和爭取大多數,有理有利有節開展輿論斗爭,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對一般性爭論和模糊認識,不能靠行政、法律手段解決,而是要靠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謊言,讓科學戰勝謬誤。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必須堅持守正創新”,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習近平這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方針、方法和原則。
意識形態作為精神產品,產生于人們的頭腦,影響著人們的言行,同時需要書信、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進行存儲和傳播,才能變成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馬克思說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是預示資本主義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近代以后,隨著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城鎮化的推進和大眾文化、社交媒體的興起,意識形態斗爭的載體、手段等不斷發展變化。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迅猛發展,深刻改變了思想輿論的生成和傳播方式,使國際與國內、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體制內與體制外等界限愈益模糊,構成了越來越復雜的思想輿論場,并具有自發性、突發性、多樣性、難控性等新的特點。意識形態領域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也因網而生、因網而增,互聯網已成為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滲透攻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高理論和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習近平強調:互聯網已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和意識形態斗爭的最前沿。“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我們必須把握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促進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隨著網絡新媒體不斷演變,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意識形態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深刻把握全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統籌處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系,“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管好用好互聯網,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信息化、數字化條件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不僅要解決誰來管、誰來用的問題,而且要解決怎么管、怎么用的問題,必須抓好頂層設計,堅持系統觀念,掌握核心技術,盡快把黨和國家擁有的思想文化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政策制定實施等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效能,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打好意識形態主動仗。
四、關于意識形態斗爭的過程和趨勢
在階級和國家消亡之前,不同階級的意識形態斗爭都是長期存在和變化發展的。即使在無階級存在的社會里,新與舊、正確與錯誤之間的思想斗爭也永遠不會完結,因而鼓吹“意識形態終結”“去意識形態化”等錯誤觀點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在實踐上是極其有害的。人類社會進入近現代以來,貫穿著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三種意識形態的復雜激烈斗爭,但代表著現狀的變革、代表著未來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終會取代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這是意識形態斗爭的歷史規律和必然趨勢。
第一個國際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形成。在此后170多年里,隨著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變革、從理論到制度的飛躍、從一國到多國的擴展,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成為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共產主義不是神秘的教義,而是實際的運動,它不是從抽象的原則出發,而是從客觀的事實出發。共產主義者不是把某種思辨哲學作為前提,而是把迄今為止的全部歷史及其在文明各國造成的實際結果作為前提。共產主義具有科學性、階級性、時代性和實踐性,是無產階級立場觀點方法在階級斗爭中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理論概括”。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寫道,雖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但被推翻的地主買辦階級的殘余還存在,資產階級還存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階級斗爭,還是長時期的,曲折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這種斗爭永遠不會完結。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當然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之時,鄧小平洞察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變化,敏銳地指出:“我希望冷戰結束,但現在我感到失望。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他把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比喻為“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進入新時代以后,習近平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大歷史觀,在科學總結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和世界社會主義500多年的歷史進程,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現實基礎和發展前景的認識。他深刻指出: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趨復雜,境外敵對勢力加大滲透力度,境內一些組織和個人也變換手法方式,制造思想混亂,與黨爭奪人心。我們要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及時掌握意識形態形勢和動態,對各種政治性、原則性、導向性問題要敢抓敢管,對各種錯誤思想必須敢于亮劍,幫助人們明辨是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特別是要防止各種敵對勢力借機干擾和破壞,避免一些具體問題演變成政治問題、局部問題演變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現大的意識形態事件和輿論漩渦”。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是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和新時代意識形態斗爭的戰略部署。
在社會和國家中,既有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又有以舊殘余和新萌芽形式而存在的意識形態,它們之間的并存和較量,決定著意識形態斗爭的格局和走向。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分析了和基督教的封建的道德并列的,有資產階級道德和無產階級道德,指明在歐洲最先進國家中,存在三大類同時和并列地起作用的道德論。“但是,現在代表著現狀的變革、代表著未來的那種道德,即無產階級道德,肯定擁有最多的能夠長久保持的因素。”同樣,建立在對歷史規律和人民利益深刻把握之上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同封建主義意識形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斗爭的過程中,必定會顯示出強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表重要談話指出:“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的幾百年間,發生過多少次王朝復辟?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習近平也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鍛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只有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才能完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要任務,才能實現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這一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本目標。
意識形態斗爭規律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辯證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是在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領域的集中體現。而意識形態斗爭規律又服從和遵循社會意識受社會存在所決定,但具有相對獨立性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上層建筑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但對經濟基礎具有巨大反作用等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進入新時代,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戰略部署,是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始終不渝的堅持和創造性的發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加快建設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征、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理論界和思想戰線的首要任務與歷史課題。

(作者羅文東系世界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微信公眾號,原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年第11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