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由弱變強,克服種種苦難,不斷走向輝煌,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加強黨的建設,以儉克腐,維護黨的勃勃生機,使黨員干部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相較于世界上有的國家實行高薪養廉的政策遏制腐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高度重視發揮以勤儉節約克服腐敗的功效。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間斷號召黨員干部克勤克儉,發起了數次節約運動,純潔了黨員干部思想,培育了廉潔的社會風氣,保持頑強的革命斗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繼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對于全面從嚴治黨,克服腐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何克服腐敗,已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話題。亞洲廉潔“明星”國家新加坡實行高薪養廉的政策遏制腐敗,取得顯著成效,因此有學者提出,中國反腐敗應借鑒新加坡高薪養廉的成功經驗。對此,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全社會各階層收入普遍提高的情況下,相應提高機關干部的收入,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在社會主義中國,以高薪養干部之廉,缺少現實國情基礎,不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宗旨,也不符合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里提出的“廉價政府”構想。數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的以儉克腐的歷史經驗,即發揚克勤克儉、艱苦樸素的精神,激發出黨員干部的昂揚斗志,達到克服黨內腐敗現象的目的,使黨的事業興旺發達,不斷走向輝煌。本文總結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以儉克腐的歷史經驗,以期助力于當代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一、以儉克腐:保持旺盛革命斗志奪取革命勝利的成功密鑰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重視發揮以勤儉節約克服腐敗、保持革命斗志的功效,具有歷史必然性。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果說國民黨長期盤踞中國富裕地區和大城市,有國內大財團為經濟后盾,那么,代表勞苦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往往長期活動于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邊遠貧瘠鄉村地區,經濟資源匱乏,不得不用勤儉節約的辦法維持革命戰爭基本所需,以艱苦奮斗精神迎接艱難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干部有的出身貧寒,有的出身未必貧寒,但他們都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物,達到了超越貪圖安逸的境界。中國共產黨人的信條是:只要中國老百姓生活艱難,黨員干部的個人生活享受標準就恥于高過普通百姓。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中國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國共產黨人甘愿過艱苦生活,為黨積極工作而無怨無悔。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正是靠廉潔奉公、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保持旺盛的斗爭精神,爭取了民心,不斷贏得勝利。
早在紅色蘇區時代,中國共產黨提倡節約,克服腐敗,以保證革命戰爭取得勝利。1932年7月7日,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訓令第十四號》中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并將浪費與貪污腐敗、節約與提高工作效能聯系起來,“政府中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如客飯,辦公費,燈油雜費,都須盡量減少,尤其紙張信套,更可以節省使用。這一切節省,雖在各部分為數甚少,但積少成多,并可以養成蘇區中更加刻苦更加節省的蘇維埃工作作風——這是萬分必要的。對蘇維埃中貪污腐化的分子,各級政府一經查出,必須給以嚴厲的紀律上的制裁。誰要隱瞞、庇護和放松對這種分子的檢查與揭發,誰也要同樣受到革命的斥責。同時要注意到經費節省,決不是工作減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還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來”。毛澤東還提出一句名言: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毛澤東這一論斷,完全符合政黨腐敗的本質內涵。政治學意義上的政黨腐敗,是指政黨因性質發生變異而導致政黨功能衰減,失去原有的政黨活力。在毛澤東看來,奢侈浪費不是生活小事,而是瓦解政黨的經濟基礎,消磨革命意志的大事,容易誘發貪圖享樂、驕奢淫逸、道德敗壞、生活放蕩、意志消沉、喪失理想信念等現象,容易導致政黨失去原有的勃勃生機。因此,浪費是與貪污等同的腐敗犯罪。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正是防止和克服腐敗,保持革命隊伍旺盛斗爭精神的制勝之道。毛澤東在講到為什么必須反對貪污浪費時說:“因為這種現象不但是蘇維埃財政經濟的損失,并且足以腐化蘇維埃工作人員,使他們對于工作失去熱忱與振奮精神的元素。”
經歷千辛萬苦,紅軍到達陜北,物資供應依舊困難。1936年10月22日,毛澤東致信在西安做統一戰線工作的葉劍英和劉鼎二人:“經濟甚緊,外面用費須節省又節省,千萬不可過費。無論何時不要喪失我們的立場,不要接受別人的饋贈。只有到了萬不得已時,才允許向別人借一點錢用,日后如數歸還。一切用費均須報賬。因近日接連發生幾件浪費事,故向二兄指出此點。”“苦久了的人難免見風華而把握不住,故應作為一個問題,對同志做教育與警戒的工作。”毛澤東還請他們向當時受中國共產黨委派在山西、綏遠(今屬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做統一戰線工作的彭雪楓,被派駐東北軍的特派員朱理治及其他做統一戰線工作的同志隨時提醒以節約防止和反對腐化浪費。這體現了具有戰略眼光的毛澤東,對由儉入奢容易腐化墮落的危險保持著高度警覺。毛澤東深知浪費與腐化、節儉與廉潔的關系,也深知經長征路途上饑寒交加、生死考驗“苦久了的”八路軍干部,到國民黨統治的繁華富庶大城市做統戰工作,與形形色色的人士打交道,容易“見風華而把握不住”,腐化墮落。革命者要保持頭腦清醒,嚴格經濟紀律,杜絕浪費,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抵御腐化。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依然堅持節約養廉、以儉克腐的主張。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最堅決、最勇敢、最忠實地站在抗日斗爭最前沿,在生存環境異常惡劣、斗爭環境異常艱苦的林海雪原,用血性、忠誠和意志與兇殘的日本軍隊抗爭了14年。東北抗聯精神貫穿了艱苦奮斗的革命意志,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脈相承。抗日根據地實行精兵簡政政策,以達到精簡高效、以儉克腐的目的。毛澤東把陜甘寧邊區“厲行廉潔政治”“實行俸以養廉原則”,獎勵廉潔,禁絕貪污,當作民主抗日根據地的政治優勢,質問國民黨頑固派:“誰人能夠只要每月五塊錢薪水呢?誰人能夠創造這樣的廉潔政治呢?”同毛澤東一樣,朱德也把節約與反腐聯系在一起。朱德提到堅持抗戰勝利的辦法之一,就是“提倡節約,節省開支,反對貪污腐化,嚴辦貪污分子,以求節流”,解決軍民衣食問題,維持抗戰直至勝利。
極高明而道中庸,簡約中激發戰斗力,艱苦中激勵奮斗豪情,就能打勝仗。早在解放戰爭伊始,毛澤東就從我黨我軍能夠“艱苦奮斗,軍民兼顧”與“蔣介石統治區的上面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的鮮明對比中,得出“我們是一定要勝利”的結論。我們黨的領袖們在極其簡陋的辦公條件下,做著驚天動地、極其偉大的事業。在西柏坡,一個僅有七八十戶人家的村子,周恩來曾批示道:“西柏坡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在西柏坡極其簡陋的幾間普通民房里,毛澤東和黨中央指揮部署華北、西北、華東、東北、中原等各大戰場的豫東戰役、晉中戰役、濟南戰役、襄樊戰役以及規模空前的“三大戰役”,指導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整黨,召開了為建立新中國從思想、政治、組織、思想上做出準備的政治局九月會議,召開了制定奪取全國勝利后各項方針政策的極其重要的七屆二中全會。從共產黨的領袖,到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上上下下保持著艱苦奮斗的作風、旺盛的革命精神,以至于毛澤東曾用錦州戰役時解放軍戰士艱苦奮斗的事跡教育黨員干部:“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筑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是我們黨的領導和教育的結果。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里頭出來的。”
顯然,物質條件匱乏的中國共產黨,將節約當作克敵制勝的革命動力。無論是艱苦卓絕的長征路途、堅持14年抗戰,還是解放戰爭期間,我們黨一直保持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歷盡艱險,飽受磨難而不墜革命之志,贏得民心。中國共產黨人克勤克儉、艱苦樸素的偉大精神,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質,感動了海內外正直的民主人士,在重慶吃蔣介石八百大洋酒席的陳嘉庚,認為中國的未來就在讓他吃小米喝南瓜湯的延安中國共產黨人身上。勤儉出戰斗力,勤儉出廉潔的革命精神,勤儉出旺盛的革命斗志,勤儉出民心所向。中國共產黨人以儉養廉、以儉克難,克敵制勝,創造了一個光明燦爛的新中國。
二、以儉克腐:經受住初登執政舞臺考驗的定海神針
勤的反面,就是“懶散”;儉的反面,就是“奢侈”。如果不發揚勤儉的作風,就會逐漸染上“懶”和“奢”,極易走向腐敗。革命戰爭中需要克勤克儉、艱苦樸素,從事國家建設,同樣需要克勤克儉、艱苦樸素。新中國成立前后,黨中央和毛澤東再三強調以儉克腐,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預料革命勝利后我們黨即將面臨執政考驗,革命隊伍里有人將出現“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他富有遠見地將艱苦奮斗當作抵御資產階級“糖衣炮彈”進攻的法寶,號召全黨繼續艱苦奮斗,以儉克腐。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中,毛澤東提出著名的“兩個務必”思想:“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經過28年艱苦奮斗,我們黨即將完成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歷史任務。掌握全國政權,建設一個嶄新國家的歷史使命擺在我們黨面前。面對這一重大歷史性轉折,黨中央和毛澤東深刻認識到,使全黨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頭腦,經受住執政的考驗,繼續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防止驕傲自滿、貪圖享樂、脫離群眾而導致人亡政息危險的法寶,就是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著名的“三反”“五反”運動來看,節約與反腐之間存在必然聯系。“三反”“五反”運動最初的經濟動因是國家為了解決經濟財政困難而發動的增產節約運動。隨著節約運動的開展,“三反”“五反”必然走向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為內容的反腐運動。節約運動與反腐運動再次聯系起來。
“三反”“五反”運動緣起于節約運動。新中國成立不久,國家建設從“一窮二白”基礎上起步,百廢待興,再加上抗美援朝戰爭消耗大量軍費,國家財政相當困難,亟須實現財政狀況的根本好轉。1951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各地自10月開始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厲行節約,嚴禁浪費。11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是國家當前的中心任務》,提出“‘增產節約’是貫串到一切方面的總方針和總任務,因此,我們必須普遍地深入地發動一個全國規模的增產節約的群眾運動”。東北局率先提出節約價值500萬噸糧食支援抗美援朝前線的倡議,全國各地紛紛響應。
完成增產節約的任務必然要求反對浪費。鋪張浪費是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現,危及執政黨的生命力,因此,反浪費必然具有反腐敗的意蘊。按照1951年11月30日西南局負責人鄧子恢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軍政委員會聯合干部大會上的報告《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說法,鋪張浪費的作風“如果不加以制止,讓其發展,就有敗壞革命干部、腐蝕革命組織的危險,因而也就有使黨和人民政府脫離群眾的危險。挽救的辦法就是實行增產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在反對浪費時,人們發現許多浪費現象與玩忽職守、管理混亂的官僚主義有關聯。中央貿易部將向蘇聯訂購口蹄疫的藥品3噸,“由于擬稿者的官僚主義,誤寫為三百噸,結果多買了二百九十七噸”。東北局負責人高崗曾提出一個有價值的觀點:“事實證明,恰恰是因為這些浪費現象的存在,才使得那些貪污蛻化分子得以混水摸魚,得以大量地盜竊國家的資財。”“反貪污蛻化、反官僚主義工作中的無數事實證明:增產節約的最大敵人是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因此,在全國增產節約運動開展之初,已有不少地區、部門和領導人提出開展節約運動時要注意反浪費反貪污反官僚主義的問題。西北局主要負責人習仲勛在1951年11月29日西北軍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厲行節約,開展反對貪污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打破保守觀點,揭發并克服貪污、浪費現象”“對于那種浪費金錢又辦不好事業的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作風,必須開展批評并加以糾正。”“對于各個方面發現的貪污案件,必須徹底查清,嚴肅處理,并開展必要的斗爭,用以教育干部。”毛澤東指示:“在此次全國革命的增產節約運動中進行堅決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同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消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三反”運動。這應是黨中央在全國發動“三反”運動的最重要標志。毛澤東十分重視這個決定,特意加寫和改寫了這樣的文字:“反貪污斗爭和反浪費斗爭的開展和深入,必將接觸到各方面存在著的各種程度的官僚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工作作風。這種作風,是貪污和浪費現象所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在此次精兵簡政的工作中,在展開全國規模的愛國增產節約運動中,在進行反對貪污和反對浪費的斗爭中,同時展開一個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
這清楚表明,為應對經濟困難,黨中央提出開展增產節約的任務。各地各部門開展節約運動時,必然開展反浪費、反貪污運動。在反浪費、反貪污運動中,認識到浪費、貪污與官僚主義有關,必然把浪費、貪污和官僚主義并列,這就構成了“三反”的內容。“五反”運動是對“三反”運動的深化。“三反”“五反”運動由實現增產節約計劃的經濟運動,被歷史性賦予了整頓干部隊伍工作作風,反對腐敗的政治運動和移風易俗、清洗舊社會“污毒”的社會運動性質。
進入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黨和政府繼續號召全國人民開展節約運動。1953年2月12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做關于國家預算的報告,提出“必須加強財政監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8月28日,黨中央發出《關于增加生產、增加收入、厲行節約、緊縮開支、平衡國家預算》的緊急通知,實施財政部提出增加財政收入、減少支出的具體辦法。該通知下達后,全國展開了一場群眾性增產節約運動。1955年6月13日,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李富春副總理在中央各機關、黨派、團體負責工作人員等參加的報告會上,號召反浪費,厲行節約,為完成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并做出具體部署,比如大力降低各類建筑工程設計標準和造價;降低辦公室設備和辦公開支,全國各機關、企業、學校一律停止購買沙發、地毯,開會時一律不招待水果、紙煙、點心;除招待外賓外,一律不宴會、不會餐等。7月4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厲行節約的決定》,號召在全國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運動,要求將此作為全國普遍、長期、經常的政治任務。1955年開展的厲行節約運動,有力打擊了與浪費現象緊密相連的官僚主義、貪污受賄、假公濟私、貪圖個人享受等腐敗現象,有助于培養廉潔的社會風氣,具有抵御干部腐化變質的作用。
顯然,初登執政舞臺的中國共產黨,主動把節約當作開展反腐敗斗爭以及渡過經濟恢復難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黨和政府開展數次節約運動,有利于籌集國家建設資金,壯大新中國的經濟實力,更為重要的是有利于我們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廉潔奉公,帶動全社會形成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氛圍,經受住初登執政舞臺的嚴峻考驗。
三、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繼續保持以儉克腐的優良傳統
廉潔的“廉”,是清廉的“廉”,是注重節約、生活樸素的“廉”。鋪張浪費,定然難以保持清廉。進入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我們黨還要不要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要不要繼續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這是橫亙在全體黨員干部面前的嚴峻考驗。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從事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共產黨提倡節儉,具有反對浪費的經濟意義,更具有克服腐敗的政治功能。1960年8月10日,中央監察委員會《關于農村“三反”運動中幾個具體政策問題的意見向中央的報告》指出:鋪張浪費“不僅在經濟上造成的損失比貪污要嚴重得多,而且嚴重地違反黨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腐蝕干部,破壞黨的勤儉建國的方針”,要對那些“大吃大喝,大肆揮霍公款公物,特別是不顧群眾死活,大肆鋪張浪費,給國家和群眾造成嚴重損害的,應該給予應得的紀律處分”。我們黨要求黨員干部繼續保持以儉克腐的優良傳統,因為節約不是克服財政困難的權宜之計,而是被當作克服腐敗,維護黨的旺盛生命力,保證黨的事業不斷走向輝煌的制勝法寶。
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刻認識到,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個別黨員革命意志容易消減,容易貪圖享樂,發生腐化現象。1957年5月31日,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的習仲勛在全國來信來訪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生活環境比較艱苦”,能夠與群眾同甘共苦,但“領導機關進城后,生活、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對群眾生活疾苦的關懷淡薄了”。鄧小平在1957年3月18日一次講話中提及“抗戰的時候,再高級的干部也是過苦日子”,但執政和建設時期的“生活條件、環境會改變人們的意識”,有些老革命老黨員出現革命意志衰退的現象,在工作上拈輕怕重,鬧待遇、鬧等級,“我們黨、我們每個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看到這個變化,這叫革命性減弱了。不是講被腐蝕嗎?這就叫被腐蝕”。鄧小平強調,如果不糾正黨員干部革命朝氣減弱的缺點,一定會危及黨的地位。
如何改正執政黨面臨的“革命朝氣減弱”的缺點?有效辦法就是密切聯系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就要與群眾同甘共苦,提倡節約。生活上節儉,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有助于抵御生活腐化的侵襲。毛澤東多次要求全黨同志和各級干部必須堅持勤儉建國方針,不但要發動運動提倡節約,還要將節約當作日常習慣,勤儉建國不但具有經濟意義,還有克服腐敗的政治意義。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這篇光輝文獻里,毛澤東專門大篇幅談到節約問題,提出“全面地持久地厲行節約”“這一次節約運動必須徹底地持久地進行”。所謂持久,就像人們每天都要洗臉的習慣。所謂全面,就是“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知識分子、工商業者、工人、農民、手工業者,總之,我們六億人口都要實行增產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約“不但在經濟上有重大意義,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義”。可見,毛澤東把節約當作克服“在我們的許多工作人員中間,現在滋長著一種不愿意和群眾同甘苦,喜歡計較個人名利的危險傾向”的方法。這種“危險傾向”屬于腐化性質。克服這種腐化現象的方法,就是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厲行節約,經常想到“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顯然,毛澤東已經賦予節約運動超經濟的意義,與克服黨和政府內的腐化現象聯系在一起。
毛澤東的三個重要講話值得重視。一是1956年11月15日在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針對有人拿資本家吃飯五個碗而解放軍吃鹽水酸菜為據,要增加軍隊薪水的主張,毛澤東提出一個富含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精神的命題:“酸菜里面出政治”。毛澤東說:“這個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軍得人心就是這個酸菜”“現在部隊的伙食改善了,已經比專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我是歷來主張軍隊要艱苦奮斗,要成為模范的”“在過草地的時候,沒有棚子都可以住,現在有棚子為什么不可以住?”二是1957年3月18日在濟南干部大會上的講話,批評黨員干部中出現的腐化傾向:“因為革命勝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熱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少了,過去跟敵人打仗時的那種拼命精神少了,而鬧地位,鬧名譽,講究吃,講究穿,比薪水高低,爭名奪利,這些東西多起來了。”三是1957年3月20日在南京干部大會上的講話,提出克服意志消沉的腐化現象的方法,就是“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毛澤東主張黨員干部要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以克服黨內某些人革命意志消退、脫離群眾、爭名奪利、貪圖享樂的錯誤現象。
為貫徹黨中央和毛澤東關于以儉克腐的指示精神,緩和物資供應和財政支出的緊張局面,1957年2月8日政治局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群眾性增產節約運動,“要堅決地糾正許多國家機關和企業管理機關組織龐大、人浮于事、工作松懈的現象,堅決地糾正一部分工作人員待遇過高、生活特殊、鋪張浪費的現象,并且采取適當步驟,堅決地消滅在一部分工作人員中的貪污行為,借以使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進一步鞏固起來”。為應對三年經濟困難,黨和政府把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由近三百億元減到五十多億元,下放兩千萬職工,大力控制城鄉消費量的增長。1959年6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大力緊縮社會購買力和在群眾中解釋當前經濟情況的緊急通知,要求“堅決壓縮公用開支,緊縮集團購買力。一切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厲行節約”;要求堅決糾正和制止一切請客送禮、講排場、講闊氣、鋪張浪費、開會提高伙食標準等惡劣風氣。在人民群眾中大力開展勤儉持家、儲蓄愛國的教育,暫時不十分必要的東西不要買,把錢存入銀行幫助國家建設。1959年8月16日,黨的八屆八中全會做出關于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決議,在全國城鄉“廣泛地進行節約教育”,“國家機關應該首先做模范,克勤克儉”“在一切居民中提倡節約,克服浪費”。9月27日,黨中央批轉了吉林省委農村工作部關于一部分干部和群眾“大吃大喝、講排場、擺闊氣,任意揮霍的鋪張浪費行為”的報告。1960年7月17日,黨中央發出號召黨員團員帶頭節約棉布的通知。8月5日,中央發出《關于大力緊縮社會集團購買力的指示》,反對鋪張浪費,建立長期的節約制度。這些不間斷的節約運動提倡克勤克儉、精打細算、反對貪污、反對請客送禮、高標準接待和大興土木修建樓堂館所的浪費行為,為遏制浮華奢靡奠定了基礎,對于克服鋪張浪費的腐化現象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大部分黨員干部響應勤儉建國的號召,反對生活特殊化,克勤克儉、廉潔奉公,朝氣蓬勃地工作,密切黨群關系,黨的威信比較高,所以很快渡過經濟困難。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干部和家屬廉潔,身體力行,堪稱楷模。毛澤東長期穿一件補了73塊補丁的睡衣,襯衣背上打著補丁,領子、袖子也都補過。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毛澤東帶頭艱苦奮斗,數月不吃肉。與毛澤東一樣,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生活簡樸。1963年周恩來出訪亞非歐,到了開羅,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請我駐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洗衣,并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感動得邊洗衣邊流淚。毛澤東、周恩來的戰友鄧小平曾經說:“我們的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成為我黨我軍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化身。他們的感人事跡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中,發生了多么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不僅影響到我們這一代,而且影響到子孫后代。”共產黨領袖們嚴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權謀私,為全社會做出表率,對于營造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廉潔的黨風和社會風氣,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我們黨迎來了新的考驗。我們黨的富民政策和經濟搞活政策,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社會上出現了公款大吃大喝、揮霍國家財物的現象,敗壞了黨艱苦創業的光榮傳統,破壞了黨在群眾中的聲譽和威信,毀掉了一批黨員干部。1984年10月8日,在討論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時,陳云提出文件很有必要強調“競爭中可能出現某些消極現象和違法行為”這句話,認為“大吃大喝,送很貴重的禮品”就是消極現象,對招待客人時“六菜一湯,生意興旺;八菜一湯,獨霸一方”“選兩個二十多歲的漂亮姑娘當外勤人員,跑材料,推銷產品,男外勤人員辦不到的事,她們能辦到”的歪風,提出嚴厲批評,指出:“如果我們不注意這個問題,不進行必要的管理和教育,這些現象就有可能泛濫成災,敗壞我們的黨風和社會風氣。”
我們黨重視勤儉節約以克服腐敗的功效,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與反腐倡廉聯系起來,將奢侈浪費當作腐化的表現,將艱苦奮斗和勤儉節約當作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為扭轉鋪張浪費、追求奢華的風氣,保持黨的純潔性和戰斗力,黨中央、國務院就會議、慶典、評比、住房、用車、電話、吃喝、玩樂、接待、禮品、出國、旅游、經商、兼職等方面,密集出臺了反對浪費、倡導勤儉節約的文件。僅就吃喝、禮品方面,就有1979年8月31日,中央紀委發布《關于嚴防干部侵占農村社員勞動所得用來大吃大喝、請客送禮的不正之風的通告》;1980年6月25日,中央紀委發布《關于杜絕接待工作中不正之風的通知》;1980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共中央關于禁止在對外活動中送禮、受禮的決定》;1980年11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在對外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幾項內部規定》;1984年4月14日,中央紀委發布《關于重申嚴禁接待工作中不正之風的通知》;1984年6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禮品管理中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的通知;1985年1月22日,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發布《關于要堅決剎住用公款公物請客送禮歪風的通知》;1985年11月30日,中紀委發出《關于嚴禁對領導干部請客送禮的通知》;等等。
鄧小平反復提醒全黨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1989年3月,鄧小平指出,改革開放十年來,最大的失誤是“在經濟得到可喜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沒有告訴人民,包括共產黨員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堅持這個傳統,才能抗住腐敗現象”。這段話,一是深刻揭示了奢侈浪費與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邏輯關系,一旦丟掉了艱苦創業精神,腐敗現象很容易發生。腐敗現象往往是從奢侈浪費開始的,奢侈浪費本身就是嚴重的腐敗。二是表明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有助于遏制腐敗。6月9日,鄧小平再次提出:“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建國以來,我們一直在講艱苦創業,后來日子稍微好一點,就提倡高消費,于是,各方面的浪費現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違法亂紀和腐敗現象等等,都出來了。”他進一步指出:“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這是毛澤東和鄧小平留給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觀點,也是黨經得住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考驗的寶貴經驗。毛澤東和鄧小平關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抵御腐敗現象的諄諄教誨,應成為當代黨員干部的座右銘。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繼續保持以儉克腐優良傳統的實踐證明,凡是真正生活儉樸,具有艱苦奮斗精神的人,往往能保持和發揚廉潔作風,能夠反對腐敗,防止腐敗。反之,凡是鋪張浪費的人,追求奢靡生活,意志消沉,就會滋生腐化墮落的苗頭。勤儉節約是一個人思想作風、道德品質的內涵,而且還能“養廉”。簡言之,勤儉節約,有助于克服官僚主義作風,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有助于人們展宏圖、立大志、上大舞臺,遠離庸俗;有助于消滅懈怠于萌生之時,使人精神振奮;有助于磨煉意志,堅定理想信念,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保持旺盛的斗爭精神;有助于消除散漫性,培養紀律性、戰斗作風和規矩意識;有助于驅除貪圖享受安逸、在個人利益上錙銖必爭的個人主義貪欲,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培養“吃苦在前,享福在后”的高尚道德品質。
四、以儉克腐:維護百年大黨勃勃生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百年大黨走過艱難又輝煌的歷程,前進道路不可能一片坦途。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需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激發起全黨旺盛的革命斗爭精神,戰勝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等領域的風險挑戰考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以儉克腐。
第一,重溫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關于防止“糖衣炮彈”和保持“兩個務必”的重要思想。習近平對于勤儉節約促進反腐倡廉的功能認識深刻,經常用毛澤東的“兩個務必”思想教育全黨以促進反腐倡廉建設。2012年12月,就任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到河北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叮囑建紅色紀念設施要適當,原本艱苦的革命根據地,不要搞富麗堂皇的設施。習近平還指示道:西柏坡就是那么一個小村子,千萬不能搞成一個大游樂場,否則就不符合“兩個務必”了,就不是艱苦奮斗的象征了。2013年4月19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說:全黨要“從思想上警覺起來,牢記‘兩個務必’,堅定不移轉變作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7月11日到12日,習近平到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專程到西柏坡參觀,再次提到“兩個務必”的思想。習近平指出:“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鄭重提出‘兩個務必’,是經過了深入思考的。這里面,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上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也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習近平叮囑全黨同志要不斷學習領會“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
第二,嚴厲批評奢侈浪費現象。盡管黨中央高度重視奢侈浪費問題,但此頑疾一時難以克服。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們黨必然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黨的作風建設始終是擺在黨員干部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清醒認識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問題還相當嚴重,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此“四風”中,直接與勤儉節約背道而馳的是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2013年6月1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提出嚴厲批評。習近平在嚴厲批評享樂主義時說:“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動搖,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有的追求物質享受,情趣低俗,玩物喪志,沉湎花天酒地,熱衷燈紅酒綠,縱情聲色犬馬。有的拈輕怕重,安于現狀,不愿吃苦出力,滿足于現有學識和見解,陶醉于已經取得的成績,不立新目標,缺乏新動力,‘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緊接著他對奢靡之風毫不客氣地提出批評:“有的修建豪華氣派的辦公大樓,甚至占地上百畝、耗資幾個億,搞得富麗堂皇,吃喝玩樂一應俱全。有的熱衷于造節辦節,節慶泛濫成災,動輒花費幾百萬、幾千萬,勞民傷財啊!有的熱衷于個人享受,住房不厭其大其多,車子不厭其豪華,菜肴不厭其精美,穿戴講究名牌,對超出規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還總嫌不夠。有的要求超規格接待,住高檔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釀,觥籌交錯之后還要‘意思意思’。有的兜里揣著價值不菲的會員卡、消費卡,在高檔會館里樂不思蜀,在高級運動場所流連忘返,在名山秀水間朝歌夜弦,在異國風情中醉生夢死,有的甚至到境外賭博場所揮金如土啊!有的作風不檢點,甚至道德敗壞、生活放蕩,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古人云“奢靡之始,危亡之漸”,這些腐朽風氣是廉政的大敵,是我們黨維護勃勃生機的大敵。習近平說:“如果任由這些問題蔓延開來,后果不堪設想,那就有可能發生毛澤東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別姬’了。更為嚴重的是,我們一些同志對這些問題見怪不怪,甚至覺得理所當然,‘久入鮑肆而不聞其臭’。這就更加危險了。”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第三,引用以儉克腐的古語古訓,警示全黨。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節儉、不怕艱苦著稱于世,先賢們深刻認識到勤儉節約對廉政的意義,留下了大量勤儉廉政的名言。習近平在很多講話中都引用了以儉克腐的古語古訓。
李商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詠史》)的詩句。生活水平隨經濟發展提高,這是正常的。我們不是反對生活水平提高,而是反對脫離實際經濟發展水平的過高消費,反對假公濟私、損公肥私和損人利己。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說:“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一詩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
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政權興亡的根本因素。中國歷史上一個又一個王朝覆滅,世界歷史上一個又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帝國崩潰,當今世界一些長期執政的政黨下臺,都與人心向背有很大關系。政風廉潔,從來是贏得民心,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繁榮的重要一環。習近平具有強烈的政權安危意識,高度關注黨與群眾的關系問題、人心向背問題。習近平以歷史為鑒戒,借杜牧的《阿房宮賦》總結秦朝滅亡的教訓,借中國歷史上政權興亡周期率,向全黨發出警告。習近平在2013年1月22日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中說:“中國歷史上因為統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當今世界上由于執政黨腐化墮落、嚴重脫離群眾導致失去政權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啊!”習近平講道: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了中國的封建帝王,開始是代表了歷史發展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橫征暴斂,弄得民怨沸騰,不過傳之二世秦王朝就滅亡了。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勵精圖治、納諫任賢,成就了貞觀之治。但是,唐王朝后來的統治者漸漸忘乎所以,沉醉于聲色犬馬,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各級官吏貪污賄賂成風,結果“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就從興盛走向衰落,最后王仙芝、黃巢起義攻下長安,不久唐王朝就壽終正寢了。這方面的例子還多得很,我們應該以史為鑒!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提到: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國皇帝陳叔寶,在位時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來隋軍南下,陳國軍隊不堪一擊,陳叔寶被俘病死。他所做的詩《玉樹后庭花》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唐代詩人劉禹錫在《金陵五題·臺城》中寫道:“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這首詩成為政權興亡的精妙寫照。理解了習近平講的這些史實,就能夠理解在中國由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新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保持勤儉節約精神,反對奢靡之風的部署安排了。
第四,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對黨員干部提出以勤儉養清廉的要求,提出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要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都是艱苦奮斗的光輝典范,比如方志敏在敵人牢獄里寫下《死!——共產主義的殉道者的記述》《清貧》等文稿。習近平用革命先烈的事跡激勵黨員干部克勤克儉。2013年7月他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中說:“如果沉迷在‘四風’之中,還講什么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那是多么大的諷刺啊!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就是讓一些人去揮霍敗壞的嗎?!”習近平以“封建時代、剝削階級驕奢淫逸的所作所為”為鑒,要求: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始終堅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習近平看到新華社關于遏制餐飲浪費的材料,做出批示:“浪費之風務必狠剎!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各級黨政軍機關、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這一批示,反映了廣大干部群眾的長期愿望,表明了習近平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響應。差不多同時,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再次強調:“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為此,中央辦公廳專門發出節日期間厲行節約的通知。
第五,以釘釘子的精神,持之以恒地部署以儉克腐。反對“四風”,落實“八項規定”,勤儉節約,不是小事,而是能否搞好黨的建設,取信于民,遏制腐敗的大事。習近平正是從戰略高度看待這個問題的,認為這樣做,是“提出了一個抓反腐倡廉建設的著力點,提出了一個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切入點”。他還說:抓黨的建設要從“四風”抓起,“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八項規定都抓不好、堅持不下去,還搞什么十八項規定、二十八項規定?”習近平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反對“四風”和落實八項規定的工作,要“讓大家感到我們是能辦成事的,而且是認真辦事的。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黨”。抓發放節假日禮品之事,不是小事,而是意義重大,“今年中秋節中央紀委抓月餅,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抓這后面隱藏的腐敗。抓了中秋節抓國慶節,抓了國慶節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節,抓了春節抓清明節、抓端午節,就這么抓下去,總會見效的,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人民生活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善。由于多種原因,我們黨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好傳統在一些黨員干部中被淡忘了。一些黨員干部迷失了自我,熱衷于燈紅酒綠,貪圖享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決定集中整治“四風”,雷厲風行,說到做到,行勝于言,全黨為之一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但這絕對不意味著我們已經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黨的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一刻不停歇地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防止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反彈回潮、防止隱形變異新形態、防止疲勞厭戰情緒。黨的二十大閉幕不久,習近平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專程赴延安瞻仰革命紀念地,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斗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釋放出作風建設不停步、再出發的鮮明信號。
中央八項規定不是只管十年、八年,而是堅信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長期遵守、落實的鐵的紀律。勤儉節約,不是簡單省幾個錢的小問題,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要不要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精神、要不要永葆旺盛革命斗志的事關黨的建設全局的大事情。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得到全面鞏固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永遠吹沖鋒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在全社會弘揚勤儉節約精神;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糾治“四風”工作的意見。這環環相扣的三件事表明,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要研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苗頭性、傾向性、隱蔽性問題,堅決查處享樂奢靡行為,深挖嚴治不吃本級吃下級、不吃公款吃老板、超標接待拆分報銷、物流快遞送禮、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等現象,把弘揚勤儉節約精神落到實處,把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到實處。
總之,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難以興旺發達。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弱變強,克服重重苦難,不斷走向輝煌,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加強黨的建設,以儉克腐,維護了黨的勃勃生機,使黨員干部保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
作者:王傳利,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載于《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3年第3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