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耶倫訪華時間敲定了,是7月6日至9日,方式是“雙方商定”,和布林肯一樣,是她吵著鬧著要來的,不是我們請她過來的。
來之前,耶倫老太太也跟著布林肯有樣學樣,先放風、再示好,而且還動員老主子拜豋和軍方都放低點調門,不要太招惹中方,生怕中方把她的訪問給懟回去。

美國五角大樓當地時間6月29日表示,今年2月在大西洋上空被美軍戰機擊落的所謂“中國偵察氣球”在過境美國或飛越美國時沒有收集美國情報。2月份的事,拖到現在才宣布,這為耶倫訪華鋪路的意圖也太過明顯了吧。最近,拜登對華風向似乎也有些改變。布林肯訪華后,拜登稱贊布林肯“做了了不起的工作”,被問及中美關系時稱“我們走在正確道路上”。隨后,白宮否決了佛羅里達州的一項“涉華惡法”,這項法律的目的是限制中國人在佛州購買房產土地,而且這項法律將中國列為“令人關注”的外國,并限制來自這些國家的一些居民的財產所有權。

還有,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中國新任駐美國大使謝鋒遞交國書。謝峰是5月23日出任駐美大使赴美履新的,一個多月后遞交國書,且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完成這一流程。公開新聞中雖沒有找到拜登說了什么,但從畫面看氣氛不錯。這個時間點,做這個動作,對華示好的味道也明顯。作為這次訪華主角,耶倫對華變臉也是夠快的。在中美因氣球事件氣氛驟冷之時,耶倫沖在前面,對華說了不少狠話。最著名的是4月份耶倫提出的4個非分要求,分別是:繼續購買美國國債、減少對高科技產業的投入、開放市場允許美國企業和資金自由進入中國,以及中國應允許部分產業鏈的剝離。這4條要求,儼然是大國對小國,主子對仆從定的“規矩”,她真把自己當盤菜了。

如今,美國會通過了提高美債上限法案,僅兩周時間,美債就暴增6000億,達到32萬億美元的新高度。如此體量的美債,要有人接盤才行。放眼世界,中國是最有實力能大量購買美債的國家。于是,身為財長的耶倫肩負著“推銷美債”的重任來到中國。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曾經高傲的、不可一世的耶倫必須放低身段,對中國說一些不咸不淡不刺激的話。如,6月13日在眾議院金融機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她表示,倘若美國徹底切斷對華經濟關系,那將是一場災難。去風險,可以;脫鉤,絕對不行。耶倫指出:“我絕對不認為壓制中國人民的經濟進步符合我們的利益。中國已成功讓數億人擺脫貧困,我們應該對此感到欽佩。”這話從耶倫嘴里說出來,被普遍認為是為訪華造輿論。近日,耶倫又對媒體稱,“中美需要互相討論分歧,這樣就不會產生誤會。”她呼吁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關鍵的全球挑戰上展開合作。身段越低,胃口越大。從總統到防長,從國務卿到財長,美國政客不管是違心還是真心對華釋放一些“善意”,無非是盡可能多地從中方撈到一些好處。這是資本利益使然,是美國優先使然。據紐約時報報道,6月16日,美國國債突破32萬億,兩周飆升6000億,接近人均10 萬元美元水平。2022年美國政府支出6.3萬億,收入4.9萬億,財政赤字1.4萬億。美國政府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糧,借新債還舊債。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稱,美債經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

在美債份額中,有1/4是海外債。今年美國新發行美債6000億,未來12個月可能再增發6250億,按四分之一計算,要有3100多億美元海外發行。日韓歐盟的“羊毛”在俄烏沖突中被美國薅得所剩無幾,估計耶倫讓中國至少購買1000億美債。她的交換條件可能是,美國適度放開對中國芯片的打壓,美國減少對中國在“涉臺涉港涉藏涉疆涉人權”問題上的抹黑,美國規勸在東南南亞豢養的那幾只狗別再呲牙。耶倫還可能提出中國停止拋售美債,勸說中國“有責任與美國合作應對全球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困境”,中國不能充當美國推進國際債務重組的“障礙”。現在全球擁有美債的前30個國家中,已有26個國家開始拋售美債,英、日、澳等美國盟友也不例外。我國去年拋售了1732億美元的美債。全球有112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加速去美元化。這樣下去,極大撼動了美元的霸主地位。財長老太太能不急嘛。另外,耶倫還準備當面向中方官員提出“指導中美經濟關系的三原則”,并解釋拜登政府即將出臺的投資干預法案。所謂的“指導中美經濟關系的三原則”,指的是耶倫在4月份一次演講中提到的三個目標:確保美國及其盟友國家安全利益、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系,以及在全球挑戰上進行合作。

美財長這次帶著任務來訪,我們恐怕要讓她“失望而歸”了。盡管訪前這一段,美盡量調低調門,放低身段,但布林肯前腳剛走,美國最大的議員團就竄訪臺灣,這怎么解釋?本來荷蘭對出口中國光刻機沒有完全封死,但近日荷蘭宣布對出口中國光刻機實施管制,這又怎么解釋?美國在我周邊搞的“環球演習2023”軍演,而且還讓日本侵華的“出云號”航母參演,這又怎么解釋?還有美參聯會主席米利稱,中國未來十年將稱霸亞洲,2017年將武統臺灣,這又作何解釋?總之,耶倫此次是有備而來,這是她要來的,是有求于我們的,對她,我們是“涼拌”?還是“熱炒”或者“烘焙”?還要看美方的誠意啰,但有一點,我們對美方的訴求肯定不會照單全收,對美方的承諾也不會完全采信,因為過去“我們把美方想得太好了”。(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防部原國際傳播局副局長;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亞圣74言”,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