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馬英九在為侯友誼站臺時,公開表示:“我們跟大陸的關系:在一個中國底下的兩個地區,不是兩個國家。”并對蔡英文的“公然提出‘相互不隸屬’的‘兩國論’”呼吁蔡“不要再講這句話了,把它廢棄。”馬英九的這番表態立即在兩岸引發熱議,特別是在大陸,主流媒體都紛紛播出了馬英九這段講話的視頻,大眾也似乎突然覺得馬英九這次“很有膽量”“應該給其點贊”。馬英九的這番表態有新意嗎?對當前的兩岸關系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馬英九此次關于兩岸問題的表態并非首次
其實,馬英九關于兩岸問題的觀點,自他2008年當選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后就一直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甚至在他的任期內還要求臺當局及其各部門正式文件中統一用“大陸”稱呼而不能用“中國”稱大陸,在公開場合,在遇到兩岸議題時,他也一直是稱呼“大陸”“臺灣”。2012年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北京拜會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時,也轉達了馬英九的話,概括起來就是“兩岸同屬一中”,這也是馬英九首次向大陸領導人明確表示其對兩岸關系的態度。2023年4月,馬英九到大陸祭祖期間,他再次面對兩岸媒體表達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觀點。因此,馬英九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表態并不是新話題,也無新意。馬英九的兩岸觀點在臺灣始終是民進黨和“臺獨”勢力,甚至泛綠陣營攻擊的首要打擊點,特別是每次當他在公開場合表達“兩岸同屬一中”時都會引發島內激烈的爭議,這次也一樣。必須注意的是,這次馬英九是在島內敏感的時期、敏感的場合發出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觀點。所謂敏感的時期,自然是目前島內正值“選舉”造勢期,藍綠白正打得不可開交,而兩岸議題是選舉不可繞開的話題,各政治勢力也都會操縱這個議題擴大利于自己的選民;所謂敏感的場合,就是在國民黨候選人侯友誼造勢的場合。

侯友誼在三個“候選人”中,現在民調墊底。馬英九為其站臺,發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聲音,起碼可以起到兩個效果:一是凝聚了泛藍選民,讓中間選民認清了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關鍵不一樣;二是提高了侯友誼的聲量,讓泛藍選民對侯友誼前期在兩岸議題上(九二共識)觀點模糊有了清晰的認識。
三、馬英九此次表態會給兩岸關系帶來什么影響?
如果看清了前兩點,這個問題就應該不是問題。也就是說,馬英九此次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會給兩岸關系帶來任何影響。三是馬英九此時表達“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做法,在國民黨上層是否得到廣泛認同尚是未知數。四是馬英九的兩岸觀點,從未明確表示“統一”這個關鍵問題。
四、必須認清馬英九“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問題
必須注意,馬英九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與我們所訴求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容是完全不同的。馬英九的“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也就是說馬英九要求必須承認“中華民國”依然存在這個大前提,就如同他及其國民黨對待“九二共識”的態度一樣,他們更強調“一中各表”而弱化“一個中國”。若是如此,馬英九此次對蔡英文“公然提出‘相互不隸屬’的‘兩國論’”,呼吁蔡“不要再講這句話了,把它廢棄。”其實明顯自相矛盾:聯合國2758號決議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以蔣介石的代表“中華民國”已被驅逐出聯合國。也就是說,在國際法范疇中,“中華民國”已經從1971年10月25日就已經不存在了,更別說按照中國歷史的發展,“中華民國”早在1949年10月1日起就已經滅亡了。如果到如今,馬英九及其國民黨還堅持“中華民國存在”,而且以此為由稱“大陸地區和‘自由地區’(臺灣)”(“中華民國憲法”)同屬“中華民國”,那么世界上不就是存在“兩個中國”嗎?這種觀點連蔡英文及其民進黨都說服不了。這也是為何至今馬英九、歷屆國民黨領導人,乃至整個國民黨一直都不敢提“統一”的關鍵所在。民進黨搞“臺獨”明火執仗,而馬英九及其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實質上是在搞“兩個中國”,只不過是玩陰的。如果不能看到這一點,如果僅從馬英九表面上看似“一個中國”的漂亮言詞,就以為他及其國民黨是擁護“統一”的,那只能是自欺欺人,是會掉進“不統不獨不武”的陷阱的。

“中華民國”自1949年10月1日就已經滅亡,全世界只承認一個中國,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至今尚未完全統一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完成國家統一,這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意志和期待,是中華民族復興必須完成的大業,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不可抗拒的大趨勢。無論是“臺獨”還是“暗獨”,亦或是形形色色的“兩國論”,國內外任何勢力都不可阻擋中國統一的進程。這恐怕是島內政治人物應該思考的!(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